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角星状ZrO_(2)改性聚酰亚胺的绝缘耐高温性能研究
1
作者 刘婉婉 曹丽云 +5 位作者 冯永强 成智文 刘婷 赵勇 刘一军 黄剑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汽车电机绝缘漆包线的耐温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制备高性能且价格低廉的漆包线漆膜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五角星状ZrO_(2)纳米粉体,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一种高性能、价格低廉的PI... 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汽车电机绝缘漆包线的耐温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制备高性能且价格低廉的漆包线漆膜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五角星状ZrO_(2)纳米粉体,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一种高性能、价格低廉的PI/五角星状ZrO_(2)复合薄膜.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五角星状ZrO_(2)纳米粉体分布均匀,进而提高了ZrO_(2)在PI聚合物里的分散性;加入3%的五角星状ZrO_(2)纳米粉体后,相对于纯PI薄膜,PI/五角星状ZrO_(2)复合薄膜的疏水性能得到了提升,拉伸应力提高了4.8倍,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了8.30%,介电常数提高了3.2倍.可以看出,五角星状的ZrO_(2)对于纯PI薄膜绝缘、耐高温性能有显著提升.本工作对开发新型高性能漆包线新配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角星状ZrO_(2) 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绝缘 耐高温
下载PDF
影响聚酰亚胺薄膜耐电晕性能测试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灏江 陈维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59,共4页
为表征变频电机用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的耐电晕性能提供一个可靠、准确的试验方法,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杜邦Kapton 100CR薄膜进行了耐电晕性能测试,分析了外施脉冲电源、电极、测试温度环境等因素对薄膜耐电晕测试结果的影... 为表征变频电机用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的耐电晕性能提供一个可靠、准确的试验方法,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杜邦Kapton 100CR薄膜进行了耐电晕性能测试,分析了外施脉冲电源、电极、测试温度环境等因素对薄膜耐电晕测试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在测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耐电晕 测试方法 电极
下载PDF
勃姆石溶胶对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耐电晕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高春 翟建广 +1 位作者 吴天宸 卢惠亲 《广州化学》 CAS 2022年第2期52-57,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勃姆石溶胶,将勃姆石溶胶与聚酰胺酸(PAA)溶液混合,经过加热,制备得到聚酰亚胺/氧化铝(PI/Al_(2)O_(3))复合薄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万能试验机对PI复合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勃姆石溶胶,将勃姆石溶胶与聚酰胺酸(PAA)溶液混合,经过加热,制备得到聚酰亚胺/氧化铝(PI/Al_(2)O_(3))复合薄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万能试验机对PI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Al_(2)O_(3)粒子在薄膜中的分散特性,通过高频脉冲电压测试仪测试了PI复合薄膜的耐电晕时间。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铝含量的增加,PI/Al_(2)O_(3)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勃姆石溶胶与PI基体有良好的分散性,并提高了PI复合薄膜的耐电晕寿命,当Al_(2)O_(3)含量为16%时,PI/Al_(2)O_(3)复合薄膜的耐电晕寿命达到162分钟,是纯PI薄膜的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耐电晕性 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氧化铝 勃姆石溶胶
下载PDF
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立彬 王金清 +1 位作者 杨生荣 孔祥正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72-1478,共7页
首先制备可均匀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氧化石墨烯片(GO),将GO的DMF分散液与聚酰胺酸(PAA)的DMF溶液进行液相共混,然后流延成膜制得GO-PAA复合薄膜,最后将PAA进行热酰亚胺化处理,在此过程中GO被原位还原为石墨烯(GS),从... 首先制备可均匀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氧化石墨烯片(GO),将GO的DMF分散液与聚酰胺酸(PAA)的DMF溶液进行液相共混,然后流延成膜制得GO-PAA复合薄膜,最后将PAA进行热酰亚胺化处理,在此过程中GO被原位还原为石墨烯(GS),从而获得石墨烯-聚酰亚胺(GS-PI)复合薄膜.将具有不同石墨烯含量的复合薄膜样品分别进行热重分析及力学和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GS含量的增加GS-PI复合薄膜的表面电阻率逐渐降低.使用1.0 wt%的GO制备的GS-PI复合薄膜的表面电阻率降至106Ω,此后趋于稳定.在GO不高于0.6 wt%的用量下制备的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可发生同步增加;至GO用量为0.6 wt%二者的增强都达到最高值.此后继续增加GS含量,拉伸模量持续提高,断裂伸长率出现下降.在实验涉及的范围内,复合薄膜保持良好的延展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原位还原 抗静电薄膜 表面电阻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无机纳米-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介电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沛红 薛玉翠 杨春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2,共5页
测试了纳米Al2O3-聚酰亚胺(PI)复合薄膜和纳米SiO2-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和电导电流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无机物含量的增加,两种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增大,电老化阈值减小;无机物含量相同时,Al2... 测试了纳米Al2O3-聚酰亚胺(PI)复合薄膜和纳米SiO2-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和电导电流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无机物含量的增加,两种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增大,电老化阈值减小;无机物含量相同时,Al2O3-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比SiO2-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大,电导电流大,电老化阈值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纳米-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介电常数 介质损耗角正切 电老化阈值
下载PDF
一种新型航空航天用电线-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聚四氟乙烯组合绝缘电线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辉 丁春风 《电子技术(上海)》 2012年第2期68-71,共4页
文章介绍了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聚四氟乙烯组合绝缘电线标准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并对这些重点和难点作了一定分析。
关键词 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四氟乙烯组合绝缘电线 耐湿电弧 耐干电弧 耐动态切通 绝缘烧结状态 强迫水解 热指数 搭盖率
原文传递
笼型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少华 吴小军 +2 位作者 杜凯 易勇 尹强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一类新型笼型倍半硅氧烷(G-POSS)/聚酰亚胺(PI)复合薄膜。通过红外反射光谱(DRI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其结构与薄膜断面形貌,以热重分析(TGA)和机械性能分析研究了薄膜的耐热性、室温(25℃)和低温(77 K...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一类新型笼型倍半硅氧烷(G-POSS)/聚酰亚胺(PI)复合薄膜。通过红外反射光谱(DRI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其结构与薄膜断面形貌,以热重分析(TGA)和机械性能分析研究了薄膜的耐热性、室温(25℃)和低温(77 K)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掺杂质量分数低于5%时,该复合薄膜耐热性保持稳定,同时在室温和低温下都表现出优于纯PI膜的拉伸强度,其中在G-POSS掺杂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为235 MPa(77 K),比纯PI膜提升了9%。掺杂质量分数低于5%的该型复合薄膜具有较好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低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热性能 机械性能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PLD非晶碳-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场致电子发射
8
作者 李运钧 姚宁 +2 位作者 何金田 王建恩 张兵临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1996年第S2期43-45,共3页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高电导率衬底上,制备了非晶碳-聚酰亚胺复合薄膜,首次观察到非晶碳-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具有较低的电子发射阈值电场和较高的发射电流密度.利用透明导电阳极技术,确定阴极电子发射位置。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PLD) 非晶碳-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场致电子发射
下载PDF
一种高过载节能型牵引变压器的研究
9
作者 刘亚男 姜文贤 《电气化铁道》 2017年第S01期264-267,共4页
分析了影响变压器寿命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提高牵引变压器过负荷能力的措施并验证了其效果.
关键词 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烧结扁铜线 过负荷计算 牵引变压器
下载PDF
连续方波脉冲电压下温度对聚酰亚胺薄膜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0
作者 罗杨 吴广宁 +4 位作者 王鹏 张依强 曹开江 徐慧慧 辛正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54-160,199,共7页
为了评估温度对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特性的影响,对连续方波脉冲电压条件下的局部放电测试系统进行了改进,并采用该系统测试变频电机用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局部放电特性,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局部放电散点... 为了评估温度对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特性的影响,对连续方波脉冲电压条件下的局部放电测试系统进行了改进,并采用该系统测试变频电机用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局部放电特性,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局部放电散点图、放电次数及绝缘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局部放电多集中在方波脉冲的上升沿及下降沿附近,且在电压负半周期平顶区内,出现了大量放电;同时,随着实验温度的增加,局部放电次数及放电幅值虽然降低,但聚酰亚胺的绝缘寿命也逐渐降低,这说明局部放电只是引起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绝缘失效的原因之一,高温条件下活性电子的入陷、脱陷过程及空间电荷造成的电场畸变可能是诱导绝缘失效的另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变频电机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 连续方波脉冲电压 空间电荷 绝缘失效
下载PDF
方波脉冲电压下温度对聚酰亚胺薄膜电气绝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利军 刘继午 +3 位作者 刘洋 吴广宁 罗杨 彭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6-402,共7页
为了研究温度尤其是高温对变频牵引电机绕组匝间绝缘材料电气绝缘特性的影响,以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为研究对象,测试了薄膜的介电温度谱,研究了方波脉冲电压下温度θ对薄膜局部放电起始放电电压(partial discharge inception voltage,P... 为了研究温度尤其是高温对变频牵引电机绕组匝间绝缘材料电气绝缘特性的影响,以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为研究对象,测试了薄膜的介电温度谱,研究了方波脉冲电压下温度θ对薄膜局部放电起始放电电压(partial discharge inception voltage,PDIV)、击穿电压Ub及老化寿命的影响,分析了薄膜在老化期间的空间电荷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θ升高,薄膜高分子链热运动加剧,阻碍了分子链极性端基及侧链的取向极化作用,使薄膜的介电常数ε减小;同时,薄膜的介质损耗tanδ也因极化作用的减弱而减小,但因弛豫现象使介质损耗温度谱在110℃处出现1个峰值;θ升高,被陷阱捕获的电子更容易受激发而脱陷,易满足局部放电对初始电子的要求,使PDIV降低;载流子平均自由程增大,载流子能量增强,对薄膜高分子链的破坏作用加剧,导致Ub降低。空间电荷分布特性研究表明:θ升高,载流子能量增大,加速了薄膜高分子链降解并生成小分子及自由基,增大了薄膜的陷阱密度,载流子频繁地入陷与脱陷,进一步加剧了高分子的降解,使薄膜老化寿命明显缩短。研究为优化变频牵引电机绝缘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 介电温度谱 局部放电起始放电电压 击穿电压 老化寿命 空间电荷
下载PDF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绝缘体系中TiO2颗粒团聚现象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旭炜 李庆民 邹亮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共8页
为研究聚酰亚胺-二氧化钛(PI-TiO2)复合材料中纳米颗粒团聚现象的微观作用机制,利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构建并计算了含有不同纳米颗粒尺寸和数量的PI-TiO2复合仿真体系中纳米颗粒的运动过程,结合微观运动过程中化学键与氢键的变化趋势,分析... 为研究聚酰亚胺-二氧化钛(PI-TiO2)复合材料中纳米颗粒团聚现象的微观作用机制,利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构建并计算了含有不同纳米颗粒尺寸和数量的PI-TiO2复合仿真体系中纳米颗粒的运动过程,结合微观运动过程中化学键与氢键的变化趋势,分析了聚酰亚胺基体中纳米颗粒发生团聚现象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由于边沿缺位原子的非饱和性,TiO2纳米颗粒将与氢键受力的聚酰亚胺分子发生相向运动,并与之形成Ti-O-C桥接化学结构,这是导致纳米颗粒团聚的主要原因。基于体系能量分解的研究表明,纳米颗粒是在电荷转移能、静电势能及分子间作用能等微观能量的共同作用下趋于团聚。最后,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含不同TiO2质量分数的PI-TiO2纳米复合薄膜,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中呈现的团聚分布特征,验证了上述团聚现象的发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 反应分子动力学 原位合法
下载PDF
聚酰亚胺/银复合膜的制备及其亚微相态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艳芳 吴战鹏 +4 位作者 齐胜利 蔡晴 庞中华 武德珍 金日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4,共5页
以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TDA)、4,4'-二胺基二苯醚(ODA)和三氟乙酰丙酮银(AgTFA)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一步自金属化法制备了银含量为9%~15%的聚酰亚胺(PI)/银(Ag)复合膜,探讨了影响薄膜性能的各种因素,得到了同时... 以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TDA)、4,4'-二胺基二苯醚(ODA)和三氟乙酰丙酮银(AgTFA)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一步自金属化法制备了银含量为9%~15%的聚酰亚胺(PI)/银(Ag)复合膜,探讨了影响薄膜性能的各种因素,得到了同时具有高导电(表面电阻~1Ω)、高反射率(绝对反射率为65.3%)的PI/Ag薄膜.并通过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薄膜热处理过程与亚微相态之间的关系,定量探讨了反射率与固化时间之间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 自金属化 反射性 导电性
下载PDF
低膨胀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永森 杨娟 程晓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214-216,235,共4页
聚酰亚胺(PI)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但其高的热膨胀系数限制了它在高温和精密状态下的使用,通过添加陶瓷等无机材料制成复合薄膜可有效降低其热膨胀系数。介绍了国内外低膨胀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的最新进... 聚酰亚胺(PI)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但其高的热膨胀系数限制了它在高温和精密状态下的使用,通过添加陶瓷等无机材料制成复合薄膜可有效降低其热膨胀系数。介绍了国内外低膨胀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了低膨胀PI合成、改性及应用研究的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低热膨胀系数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SiO_2/聚酰亚胺/SiO_2复合薄膜绝缘性能及基于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后栅型场致发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灼勇 于光龙 +3 位作者 张志坚 陈景水 郭太良 张永爱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4-218,共5页
使用射频磁控溅射和化学溶液法制备了SiO2/聚酰亚胺(PI)/SiO2绝缘膜。分别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薄膜结构和薄膜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超高阻微电流测试仪测试了SiO2/PI/SiO2复合绝缘膜漏电流和电压击穿特性;采用SiO2/PI/SiO2作... 使用射频磁控溅射和化学溶液法制备了SiO2/聚酰亚胺(PI)/SiO2绝缘膜。分别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薄膜结构和薄膜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超高阻微电流测试仪测试了SiO2/PI/SiO2复合绝缘膜漏电流和电压击穿特性;采用SiO2/PI/SiO2作为绝缘膜,制作了后栅型场致发射器件,使用场发射测试系统测试了器件的开启电压、发射电流以及发光亮度。结果表明:SiO2/PI/SiO2复合绝缘膜具有高的击穿电压和低的漏电流密度,后栅器件中栅极对阴极表面的电场强度调控作用明显,阳极电压为750V时,栅极开启电压为91 V,阳极电流可达384μA,栅极漏电流仅为59μA,器件最高亮度可达600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场发射复合薄膜后栅型
下载PDF
γ-Al_2O_3/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16
作者 周宏 范勇 +2 位作者 王晓琳 李娟 陈昊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2-936,共5页
采用水热工艺,以异丙醇铝为原料,制备出虫孔状形貌的γ-Al_2O_3溶胶,采用原位生成法合成了网状结构的γ-Al_2O_3/聚酰亚胺(polyimide,PI)纳米复合薄膜。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Fourier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溶胶的形貌及结构。用扫描电镜... 采用水热工艺,以异丙醇铝为原料,制备出虫孔状形貌的γ-Al_2O_3溶胶,采用原位生成法合成了网状结构的γ-Al_2O_3/聚酰亚胺(polyimide,PI)纳米复合薄膜。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Fourier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溶胶的形貌及结构。用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薄膜的形貌。用耐电晕测试装置测试了复合薄膜的耐电晕时间。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溶胶呈虫孔状分子筛形貌,其结构中含有氢键;当掺杂质量(下同)高于12%时,复合薄膜中的无机相明显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随着掺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耐电晕时间增加,掺杂质量为25%的复合薄膜耐电晕时间是纯PI薄膜的25.4倍。分析了溶胶的形貌、结构对复合薄膜形貌及耐电晕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铝/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 耐电晕时间 形貌结构 γ-氧化铝溶胶 水热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