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氧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结构及矿化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梁保红 葛际江 +3 位作者 张贵才 陈文征 成梅华 李浩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58-62,共5页
实验选用9AS-n-0、13AS-n-0系列氧丙烯聚醚型表面活性剂,使用Texa-500型界面张力仪在55℃时不同矿化度条件下,测定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桩西106-x18-15脱水原油间的界面张力,研究了矿化度及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与油水界面张力的关系.研... 实验选用9AS-n-0、13AS-n-0系列氧丙烯聚醚型表面活性剂,使用Texa-500型界面张力仪在55℃时不同矿化度条件下,测定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桩西106-x18-15脱水原油间的界面张力,研究了矿化度及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与油水界面张力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矿化度的增加,界面张力不断降低,在某一特定值时,界面张力达到最小值;随着氧丙烯链的增长,达到低界面张力所需矿化度的区域是逐渐降低的;研究还发现,含有分支结构的13AS-n-0系列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要比9AS-n-0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丙烯 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矿化度 疏水基 亲水基
下载PDF
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清除剂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赵凤兰 鄢捷年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0-312,309,共4页
根据溶液对350nm紫外光的相对吸收率测定加入抑制剂引起的渤海SZ36 1油田稠油沥青质甲苯/正庚烷溶液中沥青质的浓度变化,评价抑制剂对沥青质沉积的抑制率。加量为8mg/L时的室温抑制率,YZ 06高达52%,油酸正丁酯为18%,其余(十二烷基苯磺... 根据溶液对350nm紫外光的相对吸收率测定加入抑制剂引起的渤海SZ36 1油田稠油沥青质甲苯/正庚烷溶液中沥青质的浓度变化,评价抑制剂对沥青质沉积的抑制率。加量为8mg/L时的室温抑制率,YZ 06高达52%,油酸正丁酯为18%,其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盐、丙三醇、DA 80)在30%左右;抑制率随加量增大而增大,DA 80在加量24mg/L时达80%,YZ 06在加量32mg/L时达100%。YZ 06和DA 80为工业品抑制剂,分别含有正电性聚醚多元醇和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在60℃用正庚烷沉淀出含胶质的沥青质,与去油油砂粉混合,模拟井下沥青质沉积物。在室温下,甲苯和二甲苯在2h内可将其中的沥青质完全溶解;L 01的室温溶解率随用量增大而增大,用量为200mL/g(含胶质沥青质)时达83 8%,用量75mL/g时溶解率随温度升高(20~80℃)而增大。在室温下甲苯和二甲苯的溶解率最高(78 1%和74 7%),L 01和L 02分别为53 5%和40 4%。L 01和L 02为工业品有机垢清除剂,除甲苯二甲苯混合物和分散剂外,还含有降粘剂、石油磺酸盐(L 01)或盐酸、乳化剂(L 02)等,综合性能良好。图2表5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沉积 抑制剂 清除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盐 油酸正丁酯 聚氧丙烯 多元醇 石油磺酸盐 抑制率 溶解率 浓度变化 乙烯 温度升高 综合性能 正庚烷 工业品 二甲苯 增大 室温 吸收率 紫外光 丙三醇
下载PDF
聚硅氧烷-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原油破乳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立川 李欣 +2 位作者 白光月 杨凤彦 王玉洁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7-59,共3页
用乙氧基二甲基聚硅氧烷(ethoxydimethyl-polysiloxane)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polyoxyethylene-polyoxyproplene)为原料,合成了系列聚硅氧烷-聚氧乙烯原油破乳剂,并... 用乙氧基二甲基聚硅氧烷(ethoxydimethyl-polysiloxane)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polyoxyethylene-polyoxyproplene)为原料,合成了系列聚硅氧烷-聚氧乙烯原油破乳剂,并针对吉林油田的原油进行了破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聚硅氧烷链一定时,原油破乳率与聚醚对乙氧基聚硅氧烷中乙氧基的取代率有关,在聚醚链中引入聚氧丙烯链有利于提高破乳率.具有适当取代比和聚醚链为嵌段共聚物的破乳剂,破乳率高于SP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聚氧丙烯 原油 破乳剂
下载PDF
聚氧丙烯醚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及寿命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治国 尹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9-693,共5页
利用热重(TG)分析技术对聚氧丙烯醚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非等温TG-DTG技术,在5.0、10.0、15.0和20.0 K/min线性升温速率和空气气氛条件下,考察了聚氧丙烯醚的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及反应动力学.运用Freeman-Carroll、Kissinger、Ozaw... 利用热重(TG)分析技术对聚氧丙烯醚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非等温TG-DTG技术,在5.0、10.0、15.0和20.0 K/min线性升温速率和空气气氛条件下,考察了聚氧丙烯醚的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及反应动力学.运用Freeman-Carroll、Kissinger、Ozawa、Coats-Redfern和Achar等方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聚氧丙烯醚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为Mampel Power法则(m=1),对应机理为幂函数法则,其表观活化能为62.5kJ/mol,指前因子为106.17s-1.同时采用等温TG技术得到失重10%和15%为寿终指标的寿命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丙烯 热分解 非等温动力学 热寿命
下载PDF
烯丙基聚氧丙烯醚改性硅油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杜叶蓉 赵冬友 +1 位作者 钮曹萍 蔡振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0-696,共7页
为了解决硅油洗发水含硅量较高,对头发和头皮负担较重的问题,制备出一种新的聚氧丙烯醚改性硅油,代替纯硅油用于洗发水中。采用自制的烯丙基聚氧丙烯醚(相对分子质量约6000,简称DPPG-6000)与含氢硅油加成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硅... 为了解决硅油洗发水含硅量较高,对头发和头皮负担较重的问题,制备出一种新的聚氧丙烯醚改性硅油,代替纯硅油用于洗发水中。采用自制的烯丙基聚氧丙烯醚(相对分子质量约6000,简称DPPG-6000)与含氢硅油加成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硅氢加成中反应物比例、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物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0.4%,产物的黏度和外观均适宜。对此条件下合成的聚氧丙烯醚改性硅油的结构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氢谱(1H-NMR)进行表征,并将其代替纯硅油应用于洗发水中,对此洗发水的起泡能力、泡沫稳定性、梳理性和使用感受等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分子量为6000的烯丙基聚氧丙烯醚改性硅油的多项评价指标均优于纯硅油,将其用于洗发水中,能够有效降低硅含量,减少硅油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氢加成 改性硅油 聚氧丙烯 洗发水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的表面活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吴金川 白鹏 +1 位作者 宋宝东 屠雨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17-319,共3页
合成了一系列脂肪醇聚氧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并研究了脂肪醇碳原子数及氧丙烯聚合数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脂肪醇烷基碳原子数或氧丙烯聚合数增加,临界胶束浓度减小而最低表面张力增大。当氧丙烯聚合数小于10时,烷... 合成了一系列脂肪醇聚氧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并研究了脂肪醇碳原子数及氧丙烯聚合数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脂肪醇烷基碳原子数或氧丙烯聚合数增加,临界胶束浓度减小而最低表面张力增大。当氧丙烯聚合数小于10时,烷基碳原子数为12时润湿力最佳;当氧丙烯聚合数大于10时,润湿力随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润湿力随氧丙烯聚合数的增加有一最佳值,对应的氧丙烯聚合数随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随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聚氧丙烯 表面活性剂 琥珀酸酯磺酸钠
下载PDF
烷基糖苷聚氧丙烯醚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周婧洁 李浩楠 +5 位作者 孙永强 张勇 孙晋源 梁慧斌 丁莉荣 刘瑜琦 《印染助剂》 CAS 2022年第2期18-22,共5页
以碳链数为8/10、12/14的烷基糖苷(APG0810/APG1214)为原料,通过环氧丙烷(PO)改性得到一系列不同加合数的烷基糖苷聚氧丙烯醚。对样品的物理性能和应用性能进行测评,考察PO的引入对烷基糖苷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的引入在保持烷... 以碳链数为8/10、12/14的烷基糖苷(APG0810/APG1214)为原料,通过环氧丙烷(PO)改性得到一系列不同加合数的烷基糖苷聚氧丙烯醚。对样品的物理性能和应用性能进行测评,考察PO的引入对烷基糖苷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的引入在保持烷基糖苷优异乳化性能、润湿性能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泡沫性能,可以应用在低泡沫洗涤剂配方中,符合节水节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糖苷 聚氧丙烯 应用性能 低泡
下载PDF
壬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合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占忠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18-19,共2页
介绍了NC-2催化剂,在130C、0.3MPa条件下合成出壬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此法操作方便、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
关键词 壬基酚 乙烯 聚氧丙烯 合成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二乙醚、二异丙醚与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9
作者 王金树 周芳芳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0年第8期23-24,28,共3页
为研究聚氧乙烯醚与聚氧丙烯醚的亲水与疏水效应,本文将两者合理简化为二乙醚和二异丙醚,并在高精度的B3LYP/6-311++G^**水平上,对其与水分子形成的复合物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二乙醚可与2个水分子形成氢键,作用强度为-10.... 为研究聚氧乙烯醚与聚氧丙烯醚的亲水与疏水效应,本文将两者合理简化为二乙醚和二异丙醚,并在高精度的B3LYP/6-311++G^**水平上,对其与水分子形成的复合物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二乙醚可与2个水分子形成氢键,作用强度为-10.40kcal·mol^-1,复合物形成时电荷转移的范围较大;而二异丙醚仅可与单个水分子形成氢键,作用强度为-7.78kcal·mol^-1,复合物形成时电荷转移的范围较小。聚氧乙烯醚分子中的醚氧原子形成的两氢键体系更为稳定,亲水性更强;而聚氧烯醚分子中,由于甲基的加入对水分子的接近形成空间阻碍作用,因此醚氧原子与水分子仅能形成单氢键结构,亲水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聚氧丙烯 亲疏水效应 氢键 电荷转移
下载PDF
专利文摘
10
作者 王元荪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4年第6期80-81,共2页
一种去污杀菌且柔顺织物的洗涤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份组成:C16—18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8—26%,异构C13脂肪醇醚10~20%,乙二醇单硬脂酸酯0.2~0.8%,柠檬酸钠2~4%,纳米银5~20%,2-甲基-2,4戊二醇6~10%,双酯脂... 一种去污杀菌且柔顺织物的洗涤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份组成:C16—18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8—26%,异构C13脂肪醇醚10~20%,乙二醇单硬脂酸酯0.2~0.8%,柠檬酸钠2~4%,纳米银5~20%,2-甲基-2,4戊二醇6~10%,双酯脂基二甲基叔丁基醚基氯化铵6~15%,EDTA-4Na0.5~1%,香精0.1~0.5%,染料0.1~0.5%,去离子水20~30%。本发明是种能有效去除织物上污渍,同时杀灭织物上的细菌、真菌,且能柔顺织物的洗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脂肪醇乙烯 聚氧丙烯 重量百分比 脂肪醇 柠檬酸钠 去离子水
下载PDF
专利介绍
11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61,共2页
办公用强力胶水 CN105440963(2016—03—30)。该胶水(以质量分数计)由甲醛25%-30%、仪-氰基丙烯酸乙酯8%-12%、聚乙烯醇6%~8%、苯胺5%~7%、水性丙烯酸酯乳液10%~12%、丙醇2%~4%、水玻璃1%-3%、柠檬酸3.2%~4.... 办公用强力胶水 CN105440963(2016—03—30)。该胶水(以质量分数计)由甲醛25%-30%、仪-氰基丙烯酸乙酯8%-12%、聚乙烯醇6%~8%、苯胺5%~7%、水性丙烯酸酯乳液10%~12%、丙醇2%~4%、水玻璃1%-3%、柠檬酸3.2%~4.3%和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8%~11%等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介绍 氰基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酯乳液 聚氧丙烯 质量分数 乙烯醇 乙烯 办公用
下载PDF
壬基酚聚氧丙烯醚硫酸盐-Na2CO3-桩西原油体系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海涛 葛际江 +2 位作者 张贵才 梁保红 曾家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3-738,共6页
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丙烯醚硫酸盐(NPPS)表面活性剂。以NaCl质量分数0.5%的盐水为模拟地层水,分别配制了NPPS、Na_2CO_3及Na_2CO_3-NPPS复配物与桩西原油的混合体系,测定了体系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单独使用Na_2CO_3或NPPS都无... 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丙烯醚硫酸盐(NPPS)表面活性剂。以NaCl质量分数0.5%的盐水为模拟地层水,分别配制了NPPS、Na_2CO_3及Na_2CO_3-NPPS复配物与桩西原油的混合体系,测定了体系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单独使用Na_2CO_3或NPPS都无法使盐水-桩西原油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降到0.01 mN/m以下。采用NPPS与Na_2CO_3复配,协同效应明显,当体系中Na_2CO_3质量分数大于0.35%时,仅需质量分数0.0025%的NPPS,体系中油-水界面张力即可以降至10^(-4)mN/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聚氧丙烯硫酸盐(NPPS) 动态界面张力 复配 协同效应
下载PDF
DNPPS-胺复配体系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娜 刘海涛 +3 位作者 刘晓玲 吴芳 仉莉 葛际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化学驱中加入碱会导致地层结垢等问题。为了既能发挥碱高效的协同作用,又减轻含碱复合驱油体系对地层的伤害,同时考虑到小分子有机胺碱性较强、成本较低等因素,本文报道了二壬基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DNPPS)分别与甲基胺、三甲胺和三乙胺... 化学驱中加入碱会导致地层结垢等问题。为了既能发挥碱高效的协同作用,又减轻含碱复合驱油体系对地层的伤害,同时考虑到小分子有机胺碱性较强、成本较低等因素,本文报道了二壬基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DNPPS)分别与甲基胺、三甲胺和三乙胺有机碱复配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碱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各DNPPS/有机碱体系与桩西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单一的有机胺或DNPPS与桩西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均较高;而在DNPPS/有机胺复配体系中,甲基胺与低浓度DNPPS复配即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且随甲基胺质量分数增加,有机胺复配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DNPPS浓度范围也逐渐增大。三甲胺体系与三乙胺体系相似,当有机胺的质量分数大于某一数值后,动态界面张力明显下降后再上升,最终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壬基酚聚氧丙烯磺酸盐 甲基胺 三甲胺 三乙胺 有机碱 复配 协同效应 超低界面张力 桩西原油
下载PDF
正己醇聚醚硫酸盐的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建波 李萍 +3 位作者 王万绪 杨效益 郭朝华 李全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9-445,共7页
以正己醇作为引发剂,分别与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发生聚合,再以气体三氧化硫进行硫酸化反应,合成了正己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HE3S)以及正己醇聚氧丙烯醚硫酸钠(HP3S)2种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和1H NMR技术对表面活性剂结构进行了... 以正己醇作为引发剂,分别与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发生聚合,再以气体三氧化硫进行硫酸化反应,合成了正己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HE3S)以及正己醇聚氧丙烯醚硫酸钠(HP3S)2种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和1H NMR技术对表面活性剂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平衡表面张力、动态表面张力和动态接触角研究了其水溶液的表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HE3S和HP3S在298 K下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58.36 mmol/L和53.84 mmol/L,最低表面张力分别为33.91 m N/m和33.29 m N/m;由动态表面张力计算出的扩散系数,可知两种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吸附机理均属于混合动力控制吸附;当溶液浓度为150 mmol/L时,HE3S和HP3S的水溶液液滴在石蜡膜上可以短时间内快速铺展,其最低接触角分别达到64.5°和5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醇乙烯硫酸钠 正己醇聚氧丙烯硫酸钠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基团 表面活性
下载PDF
脂肪醇聚醚磺酸盐水溶液与烷烃之间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贺伟东 葛际江 +3 位作者 仉莉 吴芳 李光辉 张贵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9-93,11,共5页
测定了30℃时不同条件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AES系列)和脂肪醇聚氧丙烯醚磺酸盐(APS系列)与正辛烷、正癸烷和正十二烷之间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APS比AES具有更好的界面活性,用HLB值基团计算法证明了这一结论;疏水基链长的APS对于长... 测定了30℃时不同条件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AES系列)和脂肪醇聚氧丙烯醚磺酸盐(APS系列)与正辛烷、正癸烷和正十二烷之间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APS比AES具有更好的界面活性,用HLB值基团计算法证明了这一结论;疏水基链长的APS对于长链烷烃有较好的选择性,疏水基链短的APS对于链较短的烷烃有较好的选择性;同一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最佳盐含量与烷烃碳数ACN有明显的对应关系;APS、AES水溶液的最佳矿化度均较高,在低矿化度条件下不易与烷烃形成超低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张力 脂肪醇乙烯磺酸盐 脂肪醇聚氧丙烯磺酸盐 正构烷烃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CO_2驱混相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芳 罗辉 +3 位作者 范维玉 梁明 钱成多 南国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0-273,284,共5页
为揭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油/CO_2界面张力和最小混相压力(MMP)的影响,利用高温高压界面流变仪,采用下悬滴法,研究了温度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超临界CO_2/油界面张力和MMP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超临界CO_2/油界... 为揭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油/CO_2界面张力和最小混相压力(MMP)的影响,利用高温高压界面流变仪,采用下悬滴法,研究了温度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超临界CO_2/油界面张力和MMP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超临界CO_2/油界面张力和MMP逐渐增大,月桂醇聚氧丙烯醚(C12PO6)降低CO_2驱混相压力的幅度先增大后减小,60℃时的降幅最大(25.6%)。直链脂肪醇碳数由12增至18时,超临界CO_2/油MMP逐渐增加,C12PO6降低CO_2驱混相压力的效果最好。聚氧丙烯醚基团(亲CO_2端)降低界面张力和CO_2驱混相压力的效果好于聚氧乙烯醚基团。随聚氧丙烯醚聚合度增加,超临界CO_2/油MMP先降低后增加,聚合度为6时的MMP最小(13.22 MPa)。降低CO_2驱混相压力效果最好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为碳十二醇聚氧丙烯醚-6(C12PO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醇聚氧丙烯 最小混相压力 界面张力
下载PDF
聚氧丙烯链对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双亲性贡献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骥 胡学一 方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60-1564,共5页
以天然月桂醇为原料,采用丙氧基化反应、硫酸酯化反应和中和反应合成了系列月桂基聚氧丙烯醚硫酸钠(SLPpS,依据月桂醇与环氧丙烷物质的量比计算得到p=3、6、9),采用红外和核磁氢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SLPpS的表面张力、泡沫、乳... 以天然月桂醇为原料,采用丙氧基化反应、硫酸酯化反应和中和反应合成了系列月桂基聚氧丙烯醚硫酸钠(SLPpS,依据月桂醇与环氧丙烷物质的量比计算得到p=3、6、9),采用红外和核磁氢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SLPpS的表面张力、泡沫、乳化、润湿、去污、临界胶束温度和钙离子抗性等界面和胶束溶液性质,并与两种传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SLE3S)对比,突显聚氧丙烯(PPO)链对延展型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PO链不仅为SLPpS分子提供疏水贡献,使SLPpS的表面张力降低至32.1 mN/m以下,并使其临界胶束浓度低至1.0×10-4 mol/L数量级,同时产生了优于SDS和SLE3S的乳化、润湿和去污能力,而且提供弱的极性贡献,产生低于0℃的临界胶束温度和高于SDS约30倍的钙离子抗性。SLPpS的优异性质使其适用于个人护理及家用清洁产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 月桂基聚氧丙烯硫酸钠 聚氧丙烯 双亲性 界面性能
下载PDF
层状液晶的流变性质和释药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仲妮 赵静 +2 位作者 周武 魏西莲 吴同浩 《食品与药品》 CAS 2011年第5期157-161,共5页
目的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C12E4P5)形成层状液晶的流变性质和药物释放行为。方法用TA-2000ex流变仪测定25℃时层状液晶稳态和动态流变性质,用透析试验研究层状液晶中水杨酸钠的体外释放。结果流变研究表明,... 目的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C12E4P5)形成层状液晶的流变性质和药物释放行为。方法用TA-2000ex流变仪测定25℃时层状液晶稳态和动态流变性质,用透析试验研究层状液晶中水杨酸钠的体外释放。结果流变研究表明,随着C12E4P5浓度的增加,液晶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大,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外释放研究表明,水杨酸钠包裹到液晶相后释药行为发生改变,表现明显的缓释特征,且遵循一级释药动力学方程。随着C12E4P5浓度增大或体系载药量减小,药物的释放速率增大。结论 C12E4P5/水层状液晶体系可作为药物的缓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乙烯聚氧丙烯 层状液晶 流变性质 水杨酸钠 缓释
下载PDF
二壬基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碱-桩西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娜 刘海涛 +2 位作者 付欣 刘高文 张贵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以壬基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二壬基酚为原料,合成了氧丙烯平均链节数为5.01的二壬基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DNPPS).界面张力测定表明:DNPPS/桩西稠油的动态界面张力平衡值为0.13mN/m,比以壬基酚为原料合成的具有相似氧乙烯链节的其他非离子... 以壬基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二壬基酚为原料,合成了氧丙烯平均链节数为5.01的二壬基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DNPPS).界面张力测定表明:DNPPS/桩西稠油的动态界面张力平衡值为0.13mN/m,比以壬基酚为原料合成的具有相似氧乙烯链节的其他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动态平衡界面张力都低.为进一步降低DNPPS/桩西稠油的界面张力,将DNPPS与碳酸钠进行了复配.发现当体系中Na2CO3与DNPPS质量比为10∶1左右时,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在Na2CO3质量分数为0.1%的复配体系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05%~0.010%的DNPPS,可使界面张力降低到10-4mN/m以下.研究对稠油化学驱有指导意义,也为二壬基酚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壬基酚聚氧丙烯磺酸盐(DNPPS) 表面活性剂 稠油化学驱 超低界面张力
下载PDF
聚氧丙烯链对Extended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骥 胡学一 方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2-477,共6页
以十二醇、十四醇和十二/十四混合醇为原料,合成了三种直链烷基聚氧丙烯醚硫酸钠-3(C_nP_3S)。利用FTIR,~1H 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和胶束溶液性质,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SLE3S)进行... 以十二醇、十四醇和十二/十四混合醇为原料,合成了三种直链烷基聚氧丙烯醚硫酸钠-3(C_nP_3S)。利用FTIR,~1H 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和胶束溶液性质,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SLE3S)进行了对比。~1H NMR表征结果显示,C_nP_3S的环氧丙烷平均加成数在3.0左右。实验结果表明,聚氧丙烯(PPO)链和烷基链的增长可为C_nP_3S分子提供疏水性,同时PPO链还提供极性作用,因此C_(12)P_3S和C_(14)P_3S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及乳化能力优于SDS和SLE_3S,泡沫性质略低于SDS和SLE_3S,润湿力介于SDS和SLE_3S之间,去污力等同或略优于SDS和SLE3S,同时具有优良的低温水溶性及抗钙离子性。由于同系物作用,C_(1214)P_3S混合物在泡沫、去污力和钙离子抗性等性能上表现出一定协同作用。PPO链的双亲性赋予了C_nP_3S优良性质,使其适用于个人护理及家用清洁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nded表面活性剂 烷基聚氧丙烯硫酸钠 聚氧丙烯 双亲性 界面性能 协同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