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工“同乡村”的社会网络和聚居区经济研究——以深圳“四川村”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高 王宇渠 周春山 《城市学刊》 2022年第4期58-63,共6页
采用深度访谈为主的质性方法,以深圳“四川村”为例,对我国农民工“同乡村”的社会网络和聚居区经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社会网络主要分布在聚居区内,传统社会网络的规模大于现代社会网络,现代社会网络主要通过工作关系和传统社... 采用深度访谈为主的质性方法,以深圳“四川村”为例,对我国农民工“同乡村”的社会网络和聚居区经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社会网络主要分布在聚居区内,传统社会网络的规模大于现代社会网络,现代社会网络主要通过工作关系和传统社会网络构建,功能性支持网络和情感性支持网络均以现代社会网络为主,主要分布在聚居区外,但聚居区内传统社会网络的功能性大于情感性。“四川村”形成了以室内装修为主的聚居区经济,聚居区经济活动和服务市场正不断扩大,并未受到聚居区内部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处于族裔聚居与族裔经济共生期向族裔经济主导期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乡村 社会网络 聚居区经济 “四川村”
下载PDF
族裔聚居区的经济与社会--对聚居区族裔经济理论的检视与反思 被引量:23
2
作者 狄金华 周敏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3-217,246,共25页
族裔聚居区是国际移民社会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它的发展与治理形态对于国际移民及其移居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族裔聚居区而展开的个体或群体行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族裔聚居区内在的结构来分析其对族裔经济... 族裔聚居区是国际移民社会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它的发展与治理形态对于国际移民及其移居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族裔聚居区而展开的个体或群体行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族裔聚居区内在的结构来分析其对族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移民社会融入的影响。本文在细致梳理族裔聚居区研究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检视族裔聚居区经济理论"从社会看经济"研究路径的内在逻辑,并剖析其分析概念和架构的局限所在,进而提出"从经济看社会"路径在未来族裔聚居区研究中的可能与可为。本文认为,"从经济看社会"有助于将族裔聚居区重新置于研究分析的中心位置,并跳出原有的"隔离—融入"(边缘—主流)的二元对立分析框架,在一个多元的视角中,以族裔聚居区为中心来审视作为不同族裔的国际移民群体之间、移民群体与本土其他族裔群体之间由于冲突、合作与博弈构成的社区结构以及身处其中的个体的行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移民 族裔聚居区 族裔经济 聚居区族裔经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