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药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俊 刘玉玲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0-314,共5页
综述了聚合物、固体脂质及长循环3种纳米粒的载体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聚合物米粒 固体脂质米粒 长循环米粒 综述
下载PDF
紫杉醇甘草次酸修饰透明质酸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莉 周建平 姚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6-230,共5页
优化紫杉醇甘草次酸修饰透明质酸(PTX/GA-HA)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并系统评价其体内外特性。以载药量、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甘草次酸修饰透明质酸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为(321.2±8.2)nm,荷负电;载药量... 优化紫杉醇甘草次酸修饰透明质酸(PTX/GA-HA)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并系统评价其体内外特性。以载药量、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甘草次酸修饰透明质酸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为(321.2±8.2)nm,荷负电;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1.2±0.8)%和(90.3±1.6)%。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显示,在偏酸性介质中,PTX/GA-HA纳米粒下具有更快的释药速度。同时,MTT实验显示其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尤其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此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GA-HA纳米粒易被肿瘤细胞摄取。因此,PTX/GA-HA纳米粒具有优良的体内外特性,其成功制备将有助于提高抗肿瘤药物的肿瘤靶向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米粒 甘草次酸 透明质酸 紫杉醇 肿瘤靶向
下载PDF
纳米制剂在透皮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铉焕 吕慧侠 诸吕锋 《药学进展》 CAS 2023年第7期504-518,共15页
透皮药物递送系统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给药途径,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具有顺应性高、无首过效应等优势。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得透皮药物递送系统的药物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大,并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形成了一种极具价值、令人期待的新型给药方式... 透皮药物递送系统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给药途径,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具有顺应性高、无首过效应等优势。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得透皮药物递送系统的药物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大,并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形成了一种极具价值、令人期待的新型给药方式。目前常用于透皮药物递送系统的纳米制剂包括纳米乳、脂质纳米囊泡、脂质纳米粒、聚合物纳米粒、纳米晶体、溶致液晶纳米粒等。介绍了皮肤屏障和透皮递送的常用促渗方法,综述了各类应用于透皮药物递送系统的纳米制剂及其与物理促渗方法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纳米制剂在透皮递送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药递送系统 米制剂 米乳 脂质米囊泡 脂质米粒 聚合物米粒 米晶体 溶致液晶米粒
原文传递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窦明金 黄桂华 《中国药事》 CAS 2005年第10期595-598,共4页
关键词 固体脂质米粒 动力学 聚合物米粒 数据显示 理化性质 给药系统 靶向给药 细胞毒性 降解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粒子载药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尚青 郑和堂 +1 位作者 闫丽 史永利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聚合物纳米粒子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小粒子特征,可以穿越生物膜屏障, 到达传统药物无法到达的人体特定部位,建立起新的给药途径;聚合物载体的多变性又可赋予药物许多新的特点,因而引起广泛关注。按预聚物分散和单体聚合2种方法,... 聚合物纳米粒子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小粒子特征,可以穿越生物膜屏障, 到达传统药物无法到达的人体特定部位,建立起新的给药途径;聚合物载体的多变性又可赋予药物许多新的特点,因而引起广泛关注。按预聚物分散和单体聚合2种方法,介绍了载药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粒子的表面修饰;描述了粒子的粒度、形貌、相对分子质量、Zeta电位及热性能的表征方法;介绍了其应用现状;对聚合物纳米粒子载药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 聚合物米粒 传统药 特定部位 研究进展 给药途径 载体 预聚 粒子 新型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娄月芬 王晶 +1 位作者 马佳珍 李方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粒(NP)是一种极富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新型药物载体,该文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NP的制备材料、制备方法、载药量、药物释放及质量评价几个方面综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NP作为药物释放系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聚合物米粒 可降解 载药量 释放
下载PDF
白藜芦醇纳米微粒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振涛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5期143-146,共4页
白藜芦醇是一种植物来源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长期以来其水溶解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开发。纳米给药系统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近年来,研究人员设计了多种类型的纳米给药系统... 白藜芦醇是一种植物来源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长期以来其水溶解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开发。纳米给药系统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近年来,研究人员设计了多种类型的纳米给药系统,提高了白藜芦醇的生物利用度。现文章综述近年来白藜芦醇纳米微粒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旨在为其在临床开发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米微粒 聚合物米粒 米晶体 新型给药系统
下载PDF
基于非病毒载体递送核酸药物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袁静静 郑宇钊 殷婷婕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133-135,共3页
基于核酸药物的治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疾病治疗策略,通过引入信使RNA(mRNA)、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或反义寡核苷酸(ASO)等外源核酸来调节特定细胞中靶基因表达来治疗疾病。然而,由于它们的负电荷和相当大的尺寸,需要有效地... 基于核酸药物的治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疾病治疗策略,通过引入信使RNA(mRNA)、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或反义寡核苷酸(ASO)等外源核酸来调节特定细胞中靶基因表达来治疗疾病。然而,由于它们的负电荷和相当大的尺寸,需要有效地跨膜递送载体选择合适的载体进行递送,将使核酸分子到达其作用位点,提高递送效率。作为有前景的递送系统,非病毒载体由于其低细胞毒性和非免疫原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这篇综述中,详细介绍了非病毒递送系统的最新进展,如基于脂质的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颗粒、无机纳米颗粒、外泌体和核酸偶联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药 非病毒载体 基于脂质的米粒 聚合物米粒 核酸偶联
下载PDF
RGD肽修饰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宏盼 奚泉 +1 位作者 周建平 姚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8-233,共6页
制备靶向肽c(RGDyK)修饰的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并对其体内外药效学性质进行评价。采用透析法制备靶向肽修饰的包载紫杉醇(PTX)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全反式维甲酸聚合物(PTX-LHRyK)纳米粒,测定其粒度分布、Ze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等... 制备靶向肽c(RGDyK)修饰的紫杉醇聚合物纳米粒,并对其体内外药效学性质进行评价。采用透析法制备靶向肽修饰的包载紫杉醇(PTX)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全反式维甲酸聚合物(PTX-LHRyK)纳米粒,测定其粒度分布、Ze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等理化性质,通过体外细胞毒实验和体内药效学实验评价PTX-LHRyK纳米粒的抗肿瘤效果。制得的PTX-LHRyK纳米粒的粒径为(131.7±2.3)nm,Zeta电位为(-27.1±2.3)mV,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2.03±0.11)%和(84.84±2.63)%。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PTX-LHRyK纳米粒对B16F10细胞的毒性增加,孵育72 h后对B16F10细胞的IC50为(41.6±7.2)ng/mL,LHRyK载体对B16F10细胞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体内药效学研究显示,PTX-LHRyK纳米粒的抑瘤率达到75.28%,是混合药物溶液组的1.46倍,纳米粒制剂组的小鼠体重和相对脾重均无显著性变化。因此,PTX-LHRyK纳米粒粒径小,载药量高,可明显提高紫杉醇的抗肿瘤治疗效果,且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米粒 c(RGDyK) 紫杉醇 肿瘤靶向
下载PDF
从纳米给药系统角度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立 梁爽 +2 位作者 吕江维 薛冰 张文君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287-291,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主要是血脑屏障限制了药物到达作用靶点,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而纳米给药系统为药物的脑靶向递送提供了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有改善作用,本文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治疗药物展开,重点... 阿尔茨海默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主要是血脑屏障限制了药物到达作用靶点,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而纳米给药系统为药物的脑靶向递送提供了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有改善作用,本文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治疗药物展开,重点从纳米给药系统角度进行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策略,概述几种典型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纳米给药系统,即脂质体、聚合物胶束、固体脂质纳米粒和聚合物纳米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米给药系统 脂质体 聚合物胶束 固体脂质米粒 聚合物米粒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祥良 杨亚江 +4 位作者 刘明星 梅之南 陈华兵 郭国宁 徐辉碧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2期152-152,158,共2页
该文综述了该课题组近3年来关于雷公藤甲素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工作,包括固体脂质纳米粒、微乳和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表征、药理及毒理等。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纳米载药系统可维持较好的药效,降低其毒性。
关键词 米载药系统 雷公藤甲素 固体脂质米粒 聚合物米粒 研究工作 课题组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微球制备实验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菊美 岑莲 +1 位作者 胡江林 张昊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1,共4页
介绍并比较了乳化-溶剂挥发法和微流控技术制备聚合物载药纳米粒的工艺特点,以形貌和粒度为评价指标,在一定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200nm的SB-3CT-PLGA纳米粒。该研究项目用于教学实验,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比... 介绍并比较了乳化-溶剂挥发法和微流控技术制备聚合物载药纳米粒的工艺特点,以形貌和粒度为评价指标,在一定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200nm的SB-3CT-PLGA纳米粒。该研究项目用于教学实验,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掌握不同实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并组织实验、分析数据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米粒 乳化-溶剂挥发法 微流 教学实验设计 能力培养
下载PDF
载阿霉素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表征与体内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春艳 陈卓 +5 位作者 务圣洁 樊帆 秦玉 王海 朱敦皖 张琳华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02-206,I0007-I0008,共7页
目的 以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b-PEG-b-PCL)为载体材料,制备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的聚合物纳米粒,并对其进行体内外性能研究.方法 以PCL-b-PEG-b-PCL作为载体材料,通过薄膜水化超声分散法制备出载... 目的 以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b-PEG-b-PCL)为载体材料,制备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的聚合物纳米粒,并对其进行体内外性能研究.方法 以PCL-b-PEG-b-PCL作为载体材料,通过薄膜水化超声分散法制备出载DOX的聚合物纳米粒,并对其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载药量及包封率等理化性能进行表征.采用MTS法研究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对EMT6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EMT6细胞对纳米粒的细胞吞噬,离体脏器荧光成像研究纳米粒在荷EMT6乳腺癌小鼠的组织分布.结果 通过薄膜水化超声分散法成功制备出载DOX聚合物纳米粒,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呈球形,大小均匀,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度分析表明,载DOX聚合物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30.8 nm,且粒径分布较窄(多分散系数为0.200).DOX在聚合物纳米粒中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6.71±2.05)%和(8.71±0.57)%.细胞毒性研究发现,空白纳米粒对EMT6细胞无毒性,而载入DOX后,DOX-NPs的细胞毒性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在DOX质量浓度较高(20 μg/ml和40μg/ml)和孵育时间较长(72 h)时,载DOX聚合物纳米粒与游离DOX的细胞毒性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SM观察发现,EMT6乳腺癌细胞与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共同孵育后,DOX的荧光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但与游离DOX共同孵育后,DOX的红色荧光主要出现在细胞核中.离体脏器荧光成像研究表明,分别对荷EMT6乳腺癌小鼠尾静脉注射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及游离DOX后,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可通过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EPR)在肿瘤部位有效聚集.结论 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具有适合静脉注射的粒径、高载药量和包封率及良好的被动靶向特性,是一种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米粒 被动靶向 递送 乳腺癌 阿霉素
原文传递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明星 朱宏 《江苏化工》 2006年第18期13-15,20,共4页
综述了聚合物纳米粒和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有关研究进展,重点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聚合物纳米粒和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方法、表面修饰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指出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粒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聚合物米粒 固体脂质米粒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应用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粒应用于透皮给药及促渗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谌林清 陈爱政 王士斌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8-45,共8页
透皮给药系统因具有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局部靶向性及给药方便等优势而备受青睐。然而角质层作为一种生物屏障限制了很多药物,特别是亲水性药物的经皮渗透,因此采用有效的方法促进药物经皮渗透成为透皮给药的关键。聚合物... 透皮给药系统因具有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局部靶向性及给药方便等优势而备受青睐。然而角质层作为一种生物屏障限制了很多药物,特别是亲水性药物的经皮渗透,因此采用有效的方法促进药物经皮渗透成为透皮给药的关键。聚合物纳米粒因具有药物包封率高、减小酶降解、可控释性能好、比表面积大等优势,易于在皮肤表面富集,从而促进药物渗透,其作为药物载体用于透皮给药逐渐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粒在促进药物渗透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粒促进药物渗透的机制,以及纳米粒联合主动透皮给药方式在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中的应用,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给药 聚合物米粒 促渗机制 主动渗透方式
原文传递
Co-delivery of paclitaxel and gemcitabine via folic acid-conjugated polymeric multi-drug nanoparticles (FA-PMDNPs) for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被引量:2
16
作者 Meng Lei Xueyuan Wang +4 位作者 Hang Miao Jia Wang Sijia Sha Jiang Zhu Yongqiang Zhu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701-710,共10页
Multi-drug delivery focuses on different signaling pathways in cancer cells and has synergistic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In this manuscript,we developed folic acid(FA)-conjugated polymeric multi-drug nanoparticles(FA... Multi-drug delivery focuses on different signaling pathways in cancer cells and has synergistic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In this manuscript,we developed folic acid(FA)-conjugated polymeric multi-drug nanoparticles(FA-PMDNPs)consisting of poly-L-lysine(PLL)and poly glutamic-conjugated PTX/GEM(PGA-PTX and PGA-GEM)for FA receptor-targeted synergistic breast cancer therapy.The carboxyl-rich structure of PGA provided plenty reaction sites and negative charge for drug loading.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results showed that FA-PMDNPs had uniform particle size and spherical morphology.The hemolysis study proved that FA-PMDNPs had good biocompatibility.In vitro cell viability and in vivo studies showed that FA-PMDNPs more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FA receptor(FR)-overexpressing breast cancer cells(4T1)than the pure drugs.Consequently,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FA-PMDNPs could be effectively targeted at cancer cells compared with free drugs,indicating their strong potential as efficient multi-drug-carrying nano-platforms for canc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eceptor targeted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Combined chemotherapy Breast cancer Drug targeted delivery
原文传递
纳米给药系统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媛 于艳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9期105-109,共5页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以应用糖皮质激素为主,但不良反应较大,因此需要开发出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法。纳米给药系统可以显著增强药物传递的靶向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以应用糖皮质激素为主,但不良反应较大,因此需要开发出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法。纳米给药系统可以显著增强药物传递的靶向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细胞毒性,是近年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研究热点。纳米给药系统如聚合物纳米粒、脂质体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主动靶向纳米粒等可通过一定的纳米技术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望成为新的临床药物输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米给药系统 米载体 聚合物米粒 脂质体 靶向米粒
下载PDF
口服胰岛素聚合物纳米粒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立强 潘研 +3 位作者 徐晖 崔福德 唐星 郑俊民 《中国科技成果》 2003年第8期19-20,共2页
1国内外口服胰岛素研究概况 药学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如鼻粘膜、直肠、口服、肺部和眼内给药,以及透皮吸收等.多年来,沈阳药科大学药剂研究室郝劲松等也围绕胰岛素经皮离子导入和胰岛素传递体的经皮渗透性开展了大量... 1国内外口服胰岛素研究概况 药学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如鼻粘膜、直肠、口服、肺部和眼内给药,以及透皮吸收等.多年来,沈阳药科大学药剂研究室郝劲松等也围绕胰岛素经皮离子导入和胰岛素传递体的经皮渗透性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胰岛素经皮离子导入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胰岛素 聚合物米粒 给药途径 释药曲线
原文传递
基于水溶性聚合物纳米粒荧光猝灭测定Cu(Ⅱ)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宇 覃小宁 +2 位作者 石柏煊 梁淑彩 鄢国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4,共5页
在生理pH条件下,Cu(Ⅱ)能使N-氨基-4-N-甲基哌嗪-1,8-萘酰亚胺(AMN)接枝聚丙烯酸荧光纳米粒(PAAMN)在534nm波长处的荧光(激发波长390nm)显著降低,据此建立了一种以PAAMN为探针,荧光猝灭法测定Cu(Ⅱ)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P... 在生理pH条件下,Cu(Ⅱ)能使N-氨基-4-N-甲基哌嗪-1,8-萘酰亚胺(AMN)接枝聚丙烯酸荧光纳米粒(PAAMN)在534nm波长处的荧光(激发波长390nm)显著降低,据此建立了一种以PAAMN为探针,荧光猝灭法测定Cu(Ⅱ)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PAAMN的荧光猝灭程度与0.1~5.0×10-6 mol·L-1浓度范围内的Cu(Ⅱ)呈线性关系,测定Cu(Ⅱ)的检测限为1.3×10-8 mol·L-1。该方法具有荧光探针水溶性好及Stokes位移大,对Cu(Ⅱ)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高,系统稳定性好等特点,用于水样中Cu(Ⅱ)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53%~102.6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米粒 荧光猝灭 Cu(Ⅱ) 测定
下载PDF
壳交联纳米粒(SCK)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殷以华 肖智慧 程镕时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48,共7页
系统概述了壳交联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形态、结构与性质及应用 ,并侧重按照不同功能对近六年来已知的壳交联纳米粒进行了分类介绍。
关键词 壳交联 聚合物米粒 SCK 研究进展 制备方法 形态 结构 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