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5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硅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黎艳 刘伟区 宣宜宁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4-247,共4页
采用二氯二甲基硅烷 (DMS) ,或DMS与α ,ω 二氯聚二甲基硅氧烷 (DPS)的混合物来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 ,通过对固化物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的测定 ,探讨了改性方法、有机硅组成与含量等对材料性能的影... 采用二氯二甲基硅烷 (DMS) ,或DMS与α ,ω 二氯聚二甲基硅氧烷 (DPS)的混合物来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 ,通过对固化物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的测定 ,探讨了改性方法、有机硅组成与含量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用 5 7phr的DMS改性时 ,树脂固化物的冲击强度达2 0 2kJ m2 ,拉伸强度达 6 7 0MPa ,断裂伸长率达 11 2 9% ,Tg 达 16 8 0℃ ;分别比未改性时提高了 9 4kJ m2 ,2 1 1MPa ,5 4 %以及 32 6℃ .而用 0 7phrDMS +10phrDPS共同改性时 ,除Tg 和拉伸强度略有上升外 ,冲击强度达到了 31 6kJ m2 ,断裂伸长率达到 81 6 % ,分别比纯环氧提高了 2 0 8kJ m2 和 75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有机硅改性 断裂伸长率 二氯二甲基硅烷 二甲基硅氧烷 玻璃化转变温度 冲击强度 拉伸强度 改性方法 材料性能 DMS 固化物 混合物 DPS TG
下载PDF
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2
作者 许志刚 胡玉玲 李攻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66-1773,共8页
搅拌棒吸附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固相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固定相体积大、萃取容量高、无需外加搅拌子、可避免竞争性吸附、能在自身搅拌的同时实现萃取富集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和生物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本文综述了搅拌棒吸附... 搅拌棒吸附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固相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固定相体积大、萃取容量高、无需外加搅拌子、可避免竞争性吸附、能在自身搅拌的同时实现萃取富集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和生物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本文综述了搅拌棒吸附技术的最新应用进展,重点阐述了新型搅拌棒吸附萃取涂层的研制、新型萃取装置的发展以及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搅拌棒吸附萃取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棒吸附萃取 样品前处理 二甲基硅氧烷 分子印迹合物 涂层 评述
下载PDF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蓖麻油改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田军 薛群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8-40,共3页
研究了端羟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醇解蓖麻油改性聚氨酯预聚体共混改性。共聚物成膜后,分子结构中的有机硅链段更倾向于表面聚集取向,而聚氨酯链段朝向内层。这样使得共聚物膜的附着力、硬度、固化速度等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同时,其表... 研究了端羟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醇解蓖麻油改性聚氨酯预聚体共混改性。共聚物成膜后,分子结构中的有机硅链段更倾向于表面聚集取向,而聚氨酯链段朝向内层。这样使得共聚物膜的附着力、硬度、固化速度等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同时,其表面呈现低的表面能。交替的两相产物其耐热性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酯 嵌段共 改性 二甲基硅氧烷 蓖麻油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基质微流控芯片封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叶美英 方群 +1 位作者 殷学锋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43-2246,共4页
考察了聚二甲基硅氧烷 (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间的配比、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对 PDMS芯片封接强度的影响 ,得出 PDMS芯片封接的最佳条件基片和盖片所用 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质量配比分别为 1 0∶ 1与 5∶ 1 ,固化温... 考察了聚二甲基硅氧烷 (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间的配比、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对 PDMS芯片封接强度的影响 ,得出 PDMS芯片封接的最佳条件基片和盖片所用 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质量配比分别为 1 0∶ 1与 5∶ 1 ,固化温度为 75℃ ,固化时间分别为 35~ 5 0 min和 2 5~ 4 0 min,封接后继续加热 6 0 min.在该条件下封接制作的微芯片历经半年 5 0多次的分析、冲洗及抽液后未见明显损坏 ,足以满足一般分析任务的要求 ,并将芯片成功用于两种氨基酸的快速毛细管电泳分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接技术 二甲基硅氧烷 微流控芯片 毛细管电泳 微流控芯片分析
下载PDF
含药宫内节育器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庄留琪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4-326,共3页
关键词 含药宫内节育器 研究 孕酮药囊调节 二甲基硅氧烷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世敏 吴崇浩 +1 位作者 赵雷 李本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5-207,共3页
采用草酸作为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 (DCCA) ,通过溶胶 凝胶 (Sol Gel)过程制得了两相间以共价键结合的透明块状PDMS/SiO2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FTIR、TG、DSC、UV VIS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 ,此杂化材料中没有相分离 。
关键词 SIO2 性能 溶胶-凝胶法 杂化材料 正硅酸乙酯 二甲基硅氧烷 透光性 热稳定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整体式PDMS电泳芯片快速成型及高灵敏化学发光检测氨基酸 被引量:17
7
作者 颜流水 梁宁 +2 位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王建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93-1197,共5页
通过再铸模法将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预聚物固化在由微细金属丝构成的微流体孔道的印模中 ,一次成型制作了整体式 PDMS芯片 .将所制作的芯片与化学发光检测器集成构建了微芯片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 .初步考察了不经过衍生化时该系统分离... 通过再铸模法将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预聚物固化在由微细金属丝构成的微流体孔道的印模中 ,一次成型制作了整体式 PDMS芯片 .将所制作的芯片与化学发光检测器集成构建了微芯片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 .初步考察了不经过衍生化时该系统分离检测氨基酸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精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在80 s内完全分离 ,分离度为 2 .4 5 ,精氨酸的浓度检测限为 3.5 0 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式PDMS电泳芯片 成型 化学发光检测 氨基酸 分析化学 二甲基硅氧烷 微芯片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大进 方从容 王竹天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9年第3期35-39,共5页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简写为SPME)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试样分析前处理新技术。1990年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Arhturhe和Pawliszyn首创,199...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简写为SPME)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试样分析前处理新技术。1990年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Arhturhe和Pawliszyn首创,1993年由美国Supelco公司推出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技术 固定相 石英纤维 萃取时间 分配系数 组分 气相色谱 无机盐 二甲基硅氧烷 萃取效率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余海斌 张邦华 +2 位作者 宋谋道 郝广杰 何炳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4-58,共5页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DMS-b-OE)为增容剂,增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重点研究了增容剂的增容效应。结果表明,DMS-b-OE对PDMS/PU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与...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DMS-b-OE)为增容剂,增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重点研究了增容剂的增容效应。结果表明,DMS-b-OE对PDMS/PU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与聚氨酯的化学结构有关;DMS-b-OE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氢呋喃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有良好的增容作用,使其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氨酯 相容性 共混物
下载PDF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烯改性环氧树脂 被引量:19
10
作者 田军 薛群基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用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得到具有两相结构的改性树脂,其耐热性明显提高.环氧树脂/有机硅(20/80)共混物涂层有很低的表面能,主要的机械性能则变化不大,可作为一种疏水性防护徐层.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二甲基硅氧烷 共混改性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体芯片的制作技术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长春 崔大付 王利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7-80,共4页
基于MEMS技术的微流体芯片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作为构建微流体芯片的基底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已经表现出了许多的优点:良好的电绝缘性、较高的热稳定性、优良的光学特性以及简单的加工工艺等。... 基于MEMS技术的微流体芯片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作为构建微流体芯片的基底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已经表现出了许多的优点:良好的电绝缘性、较高的热稳定性、优良的光学特性以及简单的加工工艺等。采用浇注法制作了PDMS电泳微芯片,对PDMS微流体芯片的加工工艺、封装方法和结构特征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制作技术 微流体芯片 MEMS
下载PDF
PDMS有机硅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脱硫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长伟 李继定 +4 位作者 赵之平 亓荣彬 陈翠仙 于宏伟 张志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5,92,共5页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原料,正庚烷为溶剂,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聚丙烯腈为基膜,制得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腈复合膜.采用红外谱图和扫描电镜对膜的物理及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所得膜用于辛烷中噻...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原料,正庚烷为溶剂,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聚丙烯腈为基膜,制得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腈复合膜.采用红外谱图和扫描电镜对膜的物理及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所得膜用于辛烷中噻吩的脱除,研究了硫化温度、料液温度等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料液温度下,硫化温度越高,交联硫化越完全,膜对辛烷中噻吩的选择性越高,渗透通量下降;在相同硫化温度下,料液温度升高,渗透通量增加,膜对噻吩的选择性下降.对硫化温度50℃的膜,在料液温度为30℃时,膜的渗透通量370 g/(m2·h),膜对噻吩的选择系数为5.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渗透汽化 噻吩 丙烯腈
下载PDF
纳米器件制备的新方法——微接触印刷术 被引量:18
13
作者 潘力佳 何平笙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2-17,48,共7页
微接触印刷术是一种纳米器件制备的新方法 ,能在金、银、硅片、陶瓷等基材表面印刷出纳米 -微米量级的精细结构 ,印制导电高分子微电路 ,以及制作三维结构微制品。该方法精确重复 ,工艺简单 ,对实验室条件要求也不高 ,在微电子学、超微... 微接触印刷术是一种纳米器件制备的新方法 ,能在金、银、硅片、陶瓷等基材表面印刷出纳米 -微米量级的精细结构 ,印制导电高分子微电路 ,以及制作三维结构微制品。该方法精确重复 ,工艺简单 ,对实验室条件要求也不高 ,在微电子学、超微机械加工等超微器件制备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接触印刷术 自组装膜 微模塑 二甲基硅氧烷
原文传递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纳米银/聚多巴胺修饰的超疏水海绵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杨啸天 帅茜 +4 位作者 罗艳梅 董亦可 谭月明 陈波 马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6-732,共7页
受海洋贝类生物黏附蛋白的启发,在碱性环境下利用多巴胺的自聚合性质,在聚氨酯海绵表面聚合活性聚多巴胺薄层,采用葡萄糖还原银离子进一步沉积微纳米银粒子构筑表面微纳结构,并水解聚二甲基硅氧烷前驱体对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制备出了接... 受海洋贝类生物黏附蛋白的启发,在碱性环境下利用多巴胺的自聚合性质,在聚氨酯海绵表面聚合活性聚多巴胺薄层,采用葡萄糖还原银离子进一步沉积微纳米银粒子构筑表面微纳结构,并水解聚二甲基硅氧烷前驱体对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制备出了接触角大于150°的超疏水表面。利用接触角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弥散X射线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改性海绵进行了表征,表明微纳米银粒子和硅甲基疏水基团被成功修饰到了海绵表面。改性海绵对有机溶剂和油类物质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吸收性。吸收的有机溶剂和油类物质的质量能够达到其自身质量的12倍以上。饱和吸收后的海绵仅通过物理挤压即可将吸收的物质回收并使海绵恢复弹性和吸附能力,得到再生。该研究为油水分离和废油回收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海绵 改性海绵 多巴胺 微纳米银粒子 二甲基硅氧烷 油水分离
下载PDF
Low-frequency wide-band hybrid energy harvester based on piezoelectric and triboelectric mechanism 被引量:18
15
作者 HAN MengDi ZHANG XiaoSheng +3 位作者 LIU Wen SUN XuMing PENG XuHua ZHANG HaiXi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1835-1841,共7页
Recently,hybrid energy harvester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n attractive potential approach to response the worldwide energy crisis due to the combination of advantages from different harvesting mechanism.In this paper,a... Recently,hybrid energy harvester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n attractive potential approach to response the worldwide energy crisis due to the combination of advantages from different harvesting mechanism.In this paper,a novel low-frequency wide-band hybrid energy harvester based on piezoelectric and triboelectric mechanism is presented and systematically studied including structural design,fabrication process,working principle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With a vibrational excitation,the 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 cantilevers will vibrate and impact the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 film on the substrate,producing a piezoelectric output as well as a triboelectric output.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each cantilever are optimized using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and the well-designed PVDF cantilevers with controllable PDMS mass not only reduce the device working frequency but also enlarge the bandwidth.Under a sweep-frequency test,three voltage peaks induced by the piezoelectric part are observed at 15,32.5 and 47.5 Hz,with the value of 320,288 and 264 mV,respectively.With the combined triboelectric part,a 20 V peak-peak voltage is generated at 15 Hz.The electrical driving ability of this hybrid energy harvester also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lighting up a commercial light emitting diode(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energy harvester PIEZOELECTRICITY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LOW-FREQUENCY WIDE-BAND
原文传递
Pervaporation Separation of Butanol-Water Mixtures Using Polydimethylsiloxane/Ceramic Composite Membrane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公平 侯丹 +2 位作者 卫旺 相里粉娟 金万勤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Pervaporation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owing to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recovering biobutanol from biomass acetone-butanol-ethanol (ABE) fermentation broth. In this study, butanol was recovered from it... Pervaporation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owing to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recovering biobutanol from biomass acetone-butanol-ethanol (ABE) fermentation broth. In this study, butanol was recovered from its aqueous solution using a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ceramic composite pervaporation membrane. 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temperature, feed concentration, feed flow rate and operating time on the membrane pervaporation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or butanol concentration in the feed, the total flux through the membrane increased while the separation factor decreased slightly. As the feed flow rate increased, the total flux increased gradually while the separation factor changed little. At 40°C and 1% (by mass) butanol in the feed, the total flux and separation factor of the membrane reached 457.4 g·m?2·h?1 and 26.1, respectively. The membrane with high flux is suitable for recovering butanol from ABE fermentation bro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VAPORATION BUTANOL PDMS CERAMIC composite membrane
下载PDF
乳液型有机硅消泡剂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邬继荣 吴连斌 +1 位作者 倪勇 罗蒙贤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84-288,共5页
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良好的消泡能力,采用Span-Tween体系对其进行乳化,研制成乳液型消泡剂,该消泡剂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和静态稳定性.
关键词 乳液型有机硅消泡剂 二甲基硅氧烷 Span—Tween体系 离心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金欣 畅旭东 +2 位作者 王闻宇 朱正涛 林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24,共12页
传统的电子应变传感器大多基于金属和半导体材料,其柔韧性和可穿戴特性较差。随着柔性电子材料的发展,可穿戴式柔性应变传感器呈现出巨大的市场前景。由于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同时兼具可穿戴性、高弹性和可拉伸性等特点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传统的电子应变传感器大多基于金属和半导体材料,其柔韧性和可穿戴特性较差。随着柔性电子材料的发展,可穿戴式柔性应变传感器呈现出巨大的市场前景。由于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同时兼具可穿戴性、高弹性和可拉伸性等特点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些年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压阻式和电容式柔性传感器的先进制备技术、性能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可穿戴式柔性传感器所面临的挑战做了简单讨论,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柔性应变传感器 可穿戴
下载PDF
聚硅氧烷阻燃剂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汉堂 《世界橡胶工业》 2004年第12期12-13,16,共3页
该文介绍了一种聚硅氧烷阻燃材料 ,此阻燃材料与已往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类阻燃材料不同 ,因其侧链上含有苯基 ,所以其阻燃性大大提高 ,而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 碳酸酯 阻燃剂 硅橡胶 甲基苯基硅氧烷 二甲基硅氧烷
下载PDF
含硅氧烷的聚氨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与热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11
20
作者 文胜 龚春丽 +1 位作者 郑根稳 管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以末端基为羟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聚四甲基醚二醇(PTMG)为混合软段合成出一系列含硅氧烷的聚氨酯弹性体。用热重分析(TGA)与Ozawa-Flynn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以及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PDMS的引入改善了传统聚氨酯弹性... 以末端基为羟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聚四甲基醚二醇(PTMG)为混合软段合成出一系列含硅氧烷的聚氨酯弹性体。用热重分析(TGA)与Ozawa-Flynn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以及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PDMS的引入改善了传统聚氨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合成所得聚合物均具有两个不同的热降解阶段,且随着PDMS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氨酯弹性体 热稳定性Ozawa-Flynn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