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ATO的表面修饰及抗静电腈纶的制备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白尘 顾莉琴 顾利霞 《胶体与聚合物》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分散剂,制备纳米ATO(SnO2·Sb2O3)导电粉末水相悬浮液,并用硅烷偶联剂修饰,将修饰后的纳米ATO悬浮液加入到聚丙烯腈原液(NaSCN溶剂)中共混,得到蓝绿色的聚丙烯腈共混原液。采用Zeta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热台... 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分散剂,制备纳米ATO(SnO2·Sb2O3)导电粉末水相悬浮液,并用硅烷偶联剂修饰,将修饰后的纳米ATO悬浮液加入到聚丙烯腈原液(NaSCN溶剂)中共混,得到蓝绿色的聚丙烯腈共混原液。采用Zeta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热台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等仪器测试了纳米ATO微粒在聚丙烯腈原液中的分散性能;用流变仪研究了共混原液的流变性能。在中型湿法纺丝机上纺制了2h左右的腈纶纤维,不堵喷丝孔。测试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用DSC和TG研究了纤维的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TO 聚丙烯腈原液 NaSCN溶剂 分散 偶联剂 表面修饰 纺丝
下载PDF
用于碳纤维的聚丙烯腈原液制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武卫莉 于博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66,共5页
采用丙烯腈、马来酸酐、衣康酸为聚合单体,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原液。研究了单体的转化率、聚合物的黏度及平均分子量对聚合工艺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单体和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和... 采用丙烯腈、马来酸酐、衣康酸为聚合单体,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原液。研究了单体的转化率、聚合物的黏度及平均分子量对聚合工艺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单体和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和时间对单体的转化率、黏度与黏均分子量的影响,搅拌的剪切速度、聚合物的固含量及分子量对PAN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28%,引发剂浓度达到0.7%,在60℃下反应8 h,单体的转化率和黏均分子量适中。当聚合物溶液剪切速度为3 s^-1、固含量为20%和分子量为24万时,其黏度达到最佳值45.37 Pa s,可制得适用于碳纤维生产的PAN原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丙烯腈原液 黏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载银纳米氧化锌在聚丙烯腈原液中分散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黄白尘 顾莉琴 顾利霞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0,共5页
采用新型的载银纳米氧化锌(纳米ZnO/Ag)抗菌剂,通过正交实验,以最佳工艺制备其水相悬浮液,并用硅烷偶联剂修饰。将修饰后的纳米ZnO/Ag悬浮液加入到聚丙烯腈原液(NaSCN溶液)中共混,得到透明的聚丙烯腈共混原液。采用Zeta纳米粒度与电位... 采用新型的载银纳米氧化锌(纳米ZnO/Ag)抗菌剂,通过正交实验,以最佳工艺制备其水相悬浮液,并用硅烷偶联剂修饰。将修饰后的纳米ZnO/Ag悬浮液加入到聚丙烯腈原液(NaSCN溶液)中共混,得到透明的聚丙烯腈共混原液。采用Zeta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热台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仪器测试了纳米ZnO/Ag微粒在聚丙烯腈原液中的分散性能;用流变仪研究了共混原液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Ag 聚丙烯腈原液 NASCN溶液 分散 偶联剂 表面修饰
下载PDF
聚丙烯腈原液膜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蔡邦肖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以溶液聚合的聚丙烯腈原液为铸模液,研究了溶液铸膜法工艺参数:铸膜液温度、凝胶水温度、铸膜液浓度等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存在蒸发时间的影响以及不需调整原液的组分和浓度是聚丙烯腈原液膜区别于其它膜制作技术的显著特点... 以溶液聚合的聚丙烯腈原液为铸模液,研究了溶液铸膜法工艺参数:铸膜液温度、凝胶水温度、铸膜液浓度等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存在蒸发时间的影响以及不需调整原液的组分和浓度是聚丙烯腈原液膜区别于其它膜制作技术的显著特点。调节有关制膜工艺参数即可获得特定用途的超滤分离膜。在具有三层结构、平均孔径为5nm的聚丙烯腈原液干膜上复合了聚乙烯醇(PVA)的PVA/PAN复合膜,分离醇水溶液的渗透汽化(PV)性能优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丙烯腈原液膜的形态结构,表明膜的结构与膜性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原液 溶液铸膜法 分离膜 复合膜 超滤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