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拱及超小间距隧道的设计介绍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心培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5-61,共7页
研究目的:对联拱及小间距隧道设计施工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看法,并提供范例,供今后同类隧道设计参考。研究方法:综合介绍白云山、南京地铁、杭州解放路、小洋山等4座双联拱和超小间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从而总结概括出此类隧道的若干设计... 研究目的:对联拱及小间距隧道设计施工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看法,并提供范例,供今后同类隧道设计参考。研究方法:综合介绍白云山、南京地铁、杭州解放路、小洋山等4座双联拱和超小间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从而总结概括出此类隧道的若干设计、施工要点。研究结果:工程经验加计算分析仍是目前隧道工程设计的主要手段。在笔者列举的工程设计中,设计者在充分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计算为设计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施工监测信息的反馈使设计更趋完善。研究结论:联拱及小间距隧道技术能有效地缩小线间距,减少洞外征地、洞口高边坡、洞外线路高填方或引桥工程;白云山等4座隧道设计中采用的小导管或大管棚超前支护、对拉锚杆、微震爆破等对于保护围岩、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铁路下开挖隧道,须做好扣轨和巡视工作,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在联拱及小间距隧道的情况下,应进行施工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超小间距
下载PDF
超浅埋联拱过街地道的设计与施工方案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付钢 王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B08期1425-1431,共7页
介绍了一座超浅埋双联拱过街地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过程;针对该地道的使用要求、地质条件及地表环境要求,分析了原设计在结构形式、支护措施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FLAC-3D模拟计算和实际施工实践... 介绍了一座超浅埋双联拱过街地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过程;针对该地道的使用要求、地质条件及地表环境要求,分析了原设计在结构形式、支护措施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FLAC-3D模拟计算和实际施工实践都表明:优化方案后的方案达到了安全、经济、合理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埋 地道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六车道联拱隧道施工技术难点与对策
3
作者 刘仁达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06年第7期127-129,共3页
联拱隧道已广泛应用在我国山区高速公路上,然后中隔墙渗漏水问题,亦普通存在于已建联拱隧道中。文章通过论述杭州至千岛湖高速公路南峰、善岭两座6车道复合式曲中墙联拱隧道施工工艺和防排水措施,介绍了该工程成功防治中隔墙渗漏水的技... 联拱隧道已广泛应用在我国山区高速公路上,然后中隔墙渗漏水问题,亦普通存在于已建联拱隧道中。文章通过论述杭州至千岛湖高速公路南峰、善岭两座6车道复合式曲中墙联拱隧道施工工艺和防排水措施,介绍了该工程成功防治中隔墙渗漏水的技术难点,可供修建类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6车道 曲中墙 施工 技术难点 对策
原文传递
联拱隧道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50
4
作者 陈少华 李勇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1,共4页
通过一个典型的联拱隧道的结构分析 ,来解决联拱隧道的各个开挖阶段围岩的稳定性。
关键词 隧道 有限元法 结构分析 公路隧道
下载PDF
ANSYS二维弹塑性分析在联拱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蔡佳骏 李之达 +1 位作者 易辉 刘劲勇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5年第1期10-14,19,共6页
本文对殷家岩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二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联拱隧道在分步开挖时地表沉降、拱顶位移及支护结构的应力变化情况,并得到了几点有意义的结论,为宜长高速殷家岩隧道所采用施工方法及与监测监控测点埋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 本文对殷家岩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二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联拱隧道在分步开挖时地表沉降、拱顶位移及支护结构的应力变化情况,并得到了几点有意义的结论,为宜长高速殷家岩隧道所采用施工方法及与监测监控测点埋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施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分步开挖 ANSYS
下载PDF
大跨度双跨联拱隧道的新奥法施工 被引量:11
6
作者 綦志富 孙波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2年第1期62-65,共4页
本文通过天鹿园隧道、木强隧道工程实例 ,分析和探讨了新奥法在大跨度、浅埋、偏压条件下 ,具体解决施工难点的措施和方法 ,总结出一定的经验和认识 。
关键词 浅埋 偏压 监控量测 施工 大跨度双跨隧道 新奥法
下载PDF
联拱隧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凤忠 黄祚琼 许燕锋 《现代隧道技术》 EI 2001年第6期38-43,共6页
文章结合联拱隧道施工技术在北京—珠海高速公路五龙岭隧道中的具体应用,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 隧道 施工技术 机械配套 监测
下载PDF
梅子沟联拱隧道中导洞锚喷支护FLAC模拟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邵春 杨昌斌 +2 位作者 陈建平 饶学治 刘贵应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梅子沟联拱隧道处于复杂的浅埋地层环境中,其穿越地层多数为强风化与全风化地层。根据联拱隧道动态设计施工的实质内容和新奥法施工原理,采用三维有限元差分法(FLAC)对梅子沟隧道中导洞锚喷支护设计进行了力学响应动态模拟,并分析了锚... 梅子沟联拱隧道处于复杂的浅埋地层环境中,其穿越地层多数为强风化与全风化地层。根据联拱隧道动态设计施工的实质内容和新奥法施工原理,采用三维有限元差分法(FLAC)对梅子沟隧道中导洞锚喷支护设计进行了力学响应动态模拟,并分析了锚喷支护机理以及围岩体应力场和位移交形状况,由此提出了联拱隧道合理的施工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隧道 动态设计施工 锚喷支护 耦合
下载PDF
福州象山大跨四联拱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文通 张胜 《华东公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8-53,共6页
采用钻爆法结合新奥法修建的福州市二环路象山隧道, 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城市道路隧道。结构形式为四跨联拱。介绍了该隧道的设计、施工、监测等几个重要环节, 探讨了修建城市多跨联拱隧道的结构形式、支护体系。
关键词 城市道路隧道 四跨 设计 施工 监测
下载PDF
殷家岩隧道施工过程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之达 蔡佳骏 +1 位作者 刘劲勇 易辉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5年第9期115-118,共4页
对殷家岩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二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联拱隧道在分步开挖时地表沉降、拱顶位移及支护结构的应力变化情况,并得到了几点有意义的结论,为宜长高速殷家岩隧道所采用施工方法及监控量测测点埋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施工指导。
关键词 隧道 分步开挖 ANSYS
下载PDF
FLAC^(3D)在隧道初期支护与原岩条件的“耦合”问题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昌斌 张胜云 +3 位作者 徐江波 刘贵应 杨建成 刘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2,共4页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施工过程联拱隧道围岩—支护结构体系的力学响应 ,并优化施工工序 ,以便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和经济、技术水平调整施工步骤 ,对联拱隧道支护设计进行了三维模型分析。用FLAC3D对双联拱隧道网喷混凝土初期支护设计 ...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施工过程联拱隧道围岩—支护结构体系的力学响应 ,并优化施工工序 ,以便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和经济、技术水平调整施工步骤 ,对联拱隧道支护设计进行了三维模型分析。用FLAC3D对双联拱隧道网喷混凝土初期支护设计 ,进行了力学响应动态分析模拟 ,分析了岩体支护前后围岩的变形及应力状态 ,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和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做出综合评判 ,得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结论 ,用以指导襄十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的施工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初期支护 网喷混凝土 隧道 耦合
下载PDF
联拱隧道二次衬砌的时机和荷载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之达 黄强 +1 位作者 汤天明 张琼武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09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结合某联拱隧道现场监测,对洞周收敛和拱顶沉降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分析拱顶收敛和洞周收敛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隧道受力与二次衬砌施作最佳时机之间的关系;洞周位移黏弹性分析表明,在开挖46 d后,围岩已趋于稳定,二次衬砌最终受... 结合某联拱隧道现场监测,对洞周收敛和拱顶沉降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分析拱顶收敛和洞周收敛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隧道受力与二次衬砌施作最佳时机之间的关系;洞周位移黏弹性分析表明,在开挖46 d后,围岩已趋于稳定,二次衬砌最终受力较小,可以进行二次衬砌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二次衬砌 稳定性 粘弹性
下载PDF
襄武段联拱隧道动态施工力学技术实现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显书 刘新喜 +1 位作者 刘贵应 杨昌斌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3-36,共4页
联拱隧道施工工序繁复,少则十多步,多则二十多步,且联拱隧道不同的施工工序将对隧道围岩体应力场的时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施工工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出根据联拱隧道不同部位重要性及破坏... 联拱隧道施工工序繁复,少则十多步,多则二十多步,且联拱隧道不同的施工工序将对隧道围岩体应力场的时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施工工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出根据联拱隧道不同部位重要性及破坏的容易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再结合不同施工工序形成的隧道围岩体塑性区大小作为收益函数进行"动态施工力学"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借鉴意义.由此提出了双联拱隧道合理的优化施工工序,用以指导高速公路襄武段双联拱隧道的施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图4,表2,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武段 隧道 动态施工力学 围岩体 塑性区
原文传递
广州市轨道交通区庄站南站厅双层三跨联拱隧道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向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01,共3页
区庄站是广州地铁5号线和6号线换乘站,其中6号线南站厅为双层三跨联拱隧道。针对南站厅隧道设计的重难点,采用荷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法两种计算方法动态模拟南站厅隧道施工过程,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指导南站厅双层三跨联拱隧道的... 区庄站是广州地铁5号线和6号线换乘站,其中6号线南站厅为双层三跨联拱隧道。针对南站厅隧道设计的重难点,采用荷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法两种计算方法动态模拟南站厅隧道施工过程,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指导南站厅双层三跨联拱隧道的设计。南站厅隧道的顺利完工验证了设计成果的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双层三跨隧道 隧道设计
下载PDF
联拱隧道施工中的洞周位移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耘宇 王新全 李之达 《交通科技》 2007年第5期39-41,共3页
利用隧道专用软件同济曙光,对某联拱隧道施工中洞周位移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流变学分析,并与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隧道在开挖46d后,其围岩已经稳定,可以依此指导隧道施工。
关键词 隧道 施工 围岩 位移
下载PDF
联拱隧道施工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耘宇 王新华 李之达 《交通科技》 2007年第2期14-16,共3页
利用隧道专用软件“同济曙光”对某联拱隧道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案了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比较,优选合理的施工方案,指导公路隧道的的设计和施工。
关键词 隧道 施工 围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3D-σ数值模拟的锚喷支护机理解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俊 杨昌斌 +1 位作者 饶学治 李鹏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9-161,共3页
根据联拱隧道动态设计施工的实质,结合某在建隧道工程,采用3D-σ对隧道中导洞锚喷支护设计进行了力学响应动态模拟研究,并分析了锚喷支护机理以及围岩体应力场和位移变形状况,并由此提出了联拱隧道合理的施工工序,用以指导隧道施工,取... 根据联拱隧道动态设计施工的实质,结合某在建隧道工程,采用3D-σ对隧道中导洞锚喷支护设计进行了力学响应动态模拟研究,并分析了锚喷支护机理以及围岩体应力场和位移变形状况,并由此提出了联拱隧道合理的施工工序,用以指导隧道施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隧道 锚喷支护机理
下载PDF
联拱隧道围岩稳定性与粘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之达 何巍 +3 位作者 覃盛科 李挥 黄方 吴延贞 《交通科技》 2008年第6期18-21,共4页
结合某联拱隧道现场监测,利用隧道专用软件同济曙光,对联拱隧道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台阶环向土开挖较台阶开挖安全;主洞上下台阶不同步开挖施工是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案,且模拟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按此施工所产生的偏压在允许范围... 结合某联拱隧道现场监测,利用隧道专用软件同济曙光,对联拱隧道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台阶环向土开挖较台阶开挖安全;主洞上下台阶不同步开挖施工是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案,且模拟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按此施工所产生的偏压在允许范围内;而洞周位移数值模拟结果较监测结果偏大,但在允许范围内;洞周位移黏弹性分析表明,隧道在开挖46 d后,其围岩已经稳定,可以进行二次衬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数值模拟 稳定性 黏弹性
下载PDF
基于联拱隧道动态设计与施工的信息化监测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昌斌 帅文 +2 位作者 饶学治 李学东 范雷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133-136,共4页
根据联拱隧道动态设计与施工信息化监测的实质和新奥法施工原理,在隧道10余个重要施工段的关键部位进行了周边位移收敛和地表沉降、水平位移监测。在联拱隧道中隔墙等应力集中部位采用土压力盒与振弦式传感器记录仪对应力进行了量测。... 根据联拱隧道动态设计与施工信息化监测的实质和新奥法施工原理,在隧道10余个重要施工段的关键部位进行了周边位移收敛和地表沉降、水平位移监测。在联拱隧道中隔墙等应力集中部位采用土压力盒与振弦式传感器记录仪对应力进行了量测。利用现场信息化监测取得的数据资料结合三维快速朗格拉日差分法FLAC3D对施工中围岩应力和位移进行了模拟,对优化设计和施工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信息化监测 动态设计与施工 快速朗格拉日差分法FLAC
下载PDF
一座六车道联拱隧道设计介绍——京珠高速公路五龙岭隧道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小红 朱光仪 《公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系统地介绍了地质条件差 ,埋深浅 ,又是六车道联拱的五龙岭隧道的衬砌、洞口长管棚、周边注浆以及隧道施工工序等方面的设计情况 。
关键词 隧道 京珠高速公路五龙岭隧道 设计 地质条件 施工工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