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8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联合手术 被引量:135
1
作者 王秋生 邓绍庆 +1 位作者 李恩宽 温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4-88,共5页
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其切口创伤小、灵活机动、便于多病联治优越性的突出体现。作者自1991年以来实施的1000余例腹腔镜外科手术中有52例为联合手术。其中胆囊与阑尾联合切除24例;胆囊切除加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开窗引流2例;胆... 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其切口创伤小、灵活机动、便于多病联治优越性的突出体现。作者自1991年以来实施的1000余例腹腔镜外科手术中有52例为联合手术。其中胆囊与阑尾联合切除24例;胆囊切除加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开窗引流2例;胆囊切除联合腹股沟斜疝内环夹闭3例;联合脐疝修补1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2例;胆囊与右侧卵巢囊肿、左侧附件联合切除1例;胆囊与子宫肌瘤联合切除1例;胆囊与右肾错构瘤联合切除1例;右腹股沟斜疝修补加左精索曲张静脉高位扎闭2例;食管裂孔疝修补加胃底折叠术3例。52例腹腔镜联合手术中除2例中转开腹外,其余的50例均获得成功。作者认为:只要严格掌握联合手术指征,腹腔镜联合手术能够安全、有效地联合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腹部病变,使此类患者充分享受微创外科手术的优越性,并相对地节省医疗费用,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外科手术 联合手术
原文传递
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7
2
作者 王卫群 孔令训 张效房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眼外伤患者早期继发青光眼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39例(139只眼)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型和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将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分为5种类型:眼内积血型、房角挫... 目的探讨眼外伤患者早期继发青光眼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39例(139只眼)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型和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将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分为5种类型:眼内积血型、房角挫伤型、晶状体相关型、粘连增殖型和眼内炎型.单纯药物治疗37例(37只眼)(26.62%);药物治疗联合前房穿刺或冲洗32例(32只眼)(23.02%);其他手术治疗(包括玻璃体切除、滤过手术和联合手术)70例(70只眼)(50.36%).治疗后随访3~6个月,未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正常患者(6 mm Hg≤眼压≤21 mm Hg)121例(121只眼)(87.05%),眼压>21 mm Hg者13例(13只眼)(9.35%),眼压<6 mm Hg者5例(5只眼)(3.60%).视力下降或丧失7例(7只眼),余132例(132只眼)视力与术前相同或提高.术中和术后眼出血8例(8只眼),视网膜脱离2例(2只眼).结论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对每种病例应采取具体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青光眼 早期 临床分析 青光眼患者 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单纯药物治疗 眼外伤患者 玻璃体切除 治疗后随访 降眼压药物 视网膜脱离 临床资料 前房穿刺 手术治疗 联合手术 滤过手术 视力下降 挫伤型 相关型 晶状体 眼内炎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分析 被引量:48
3
作者 李奇根 戚朝秀 +3 位作者 王涛 彭瑞萍 赖坤贝 董丽洁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 探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2例35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联合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在术后随访的12~48个月中,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压、... 目的 探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2例35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联合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在术后随访的12~48个月中,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5眼中32只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其中20只眼在15mmHg以下,眼压由术前平均(28.16±2.63)mmHg降低至术后(16.32±3.45)mmHg,t=21.60,P<0.05;所使用的抗青光眼药物由术前平均(2.59±0.49)种减少至术后仅3只眼需1种.30只眼(85.7%)术后视力提高.并发症主要是短暂角膜水肿及虹膜睫状体炎.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时,能够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小梁切除术 青光跟 白内障 联合手术
原文传递
双镜或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48
4
作者 华玉明 王京立 +1 位作者 杨敖霖 王珂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396-398,401,共4页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适应证与技巧。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16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别采用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腹腔镜与胆道镜或上述三镜联合手术治疗,对术前诊断、手...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适应证与技巧。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16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别采用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腹腔镜与胆道镜或上述三镜联合手术治疗,对术前诊断、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并发症防治等进行分析。结果 8例中转开腹,其中3例胆道镜取石失败,2例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LC未完成,EST取石失败、十二指肠穿孔、Mirizzi综合征各1例。155例手术成功,其中23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15例EST、8例EPBD取石+LC),手术时间(130±42)min;89例腹腔镜、胆道镜联合(51例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29例LC+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9例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手术时间(130±45)min;43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ENBD+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手术时间(145±50)min。6例发生与十二指镜有关的并发症:3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乳头出血,1例十二指肠穿孔。13例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2例拔T管后胆漏。无手术死亡。149例随访1~3年,平均2.5年,B超或MRCP检查无胆总管狭窄,残留结石4例经EST或EPBD取石治愈。结论 小结石或胆泥沉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缩窄乳头炎,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实施EST或EPBD取石+LC有优势;结石偏大或胆囊管扩张者,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或经胆囊管取石;三镜联合更适合EST禁忌和有胆道梗阻的ABP。合理选择术式与时机,重视保护Oddi括约肌功能,遇有胆总管解剖不清、损伤、结石未取净及时中转手术是明智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联合手术
下载PDF
超声乳化技术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47
5
作者 朱煌 魏锐利 +2 位作者 李由 蔡季平 周浩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技术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各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6 8例 ( 6 8只眼 )随机分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及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技术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各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6 8例 ( 6 8只眼 )随机分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及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两组。结果 两组比较 ,行超声乳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组 ,术后早期眼压明显降低 (P <0 0 5 ) ;视力提高迅速而且稳定 ;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P <0 0 5 ) ;术后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的患者明显增多 (P <0 0 5 ) ,用药的平均种数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以超声乳化技术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联合手术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原文传递
青光眼与白内障的联合手术 被引量:46
6
作者 马科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7年第4期229-232,共4页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逐年增多,如何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妥善处理,临床医师倍加关注。本文探讨了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发展史、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抗代谢药物的应用,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认为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的...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逐年增多,如何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妥善处理,临床医师倍加关注。本文探讨了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发展史、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抗代谢药物的应用,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认为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指征应放宽,且宜实施个体化原则;并认为这种手术效果良好,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联合手术
下载PDF
Phaco或ECCE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0
7
作者 帕尔扎提·吐尔地 吕小川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0-822,共3页
背景 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ECCE)联合小梁切除术均为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二者的疗效比较研究对治疗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目的 比较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与ECCE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 背景 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ECCE)联合小梁切除术均为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二者的疗效比较研究对治疗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目的 比较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与ECCE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63例63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个组,组间基线资料均匹配.ECCE三联术组患者33例33眼接受ECCE+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Phaco三联术组患者30例30眼接受Phaco+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2个组间术眼术后视力、眼压、术后散光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2个组术眼的视力均明显改善,2个组间在不同等级视力范围的眼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0.125,P=0.032).术后6个月Phaco三联术组和ECCE三联术组的眼压分别为(14.13±5.19) mmHg和(15.18±6.04) mmHg,2个组间眼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3.762,P>0.05)但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F时间=14.991,P<0.05).术后Phaco三联术组术眼散光度为(1.02±0.44)D,明显低于ECCE三联术组的(3.76±1.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9,P=0.034).Phaco三联术组和ECCE三联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2,P<0.05). 结论 与ECCE三联术比较,Phaco三联术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进行治疗的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散光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青光眼/手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小梁切除术 联合手术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9
8
作者 董道权 陈刚 侯习武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5-298,共4页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并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差异。方法 开角型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35例 (40只眼 ) ,分别以单切口术式 (单切口组 ,15只眼 )或双切口术式 (双切口组 ,2 ...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并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差异。方法 开角型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35例 (40只眼 ) ,分别以单切口术式 (单切口组 ,15只眼 )或双切口术式 (双切口组 ,2 5只眼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记录并比较两种术式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 ,观察术后滤过泡的形成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时间 12个月。结果  35例 (40只眼 )术后 12个月平均眼压 [(14 35± 3 0 3)mmHg(1mmHg=0 133kPa) ]明显低于术前 [(35 76± 4 39)mmHg](P <0 0 0 1)。术前和术后 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的平均眼压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术后 1周视力在0 2~ 1 2之间 ,矫正视力≥ 0 3的眼数 (37只眼 )明显高于术前 (4只眼 ) (P <0 0 0 1)。术后 1周和 3个月两组间矫正视力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术后Ⅰ、Ⅱ型滤过泡单切口组 17只眼 ,双切口组 2 2只眼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便捷 ,单切口术式和双切口术式的术后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除术 联合手术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青光眼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39
9
作者 朱晓宇 杭春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48-2149,共2页
目的:探讨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5例70眼,术后随访3-12... 目的:探讨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5例70眼,术后随访3-12mo,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术后患者视力≤0.1者2眼,〉0.1-0.3者6眼,0.4-0.8者60眼,≥1.0者2眼,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内(〈21mmHg)者69眼,1眼术后出现浅前房,经治疗改善。 结论: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成功率高,疗效佳,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双切口 联合手术
下载PDF
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8
10
作者 丁晓艳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观察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72例(78只眼)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施行了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78只眼中,术后三月视力提高61只... 目的观察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72例(78只眼)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施行了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78只眼中,术后三月视力提高61只眼,不变17只眼,有效率78.20%;术后六月视力提高65只眼,不变13只眼,有效率83.33%,术后六月眼压控制率为97.43%,术后63只眼形成扁平滤过泡,手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无菌性炎症、前房出血等,经治疗后缓解。结论联合手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手术 白内障 青光眼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被引量:36
11
作者 孙勇伟 罗蒙 +5 位作者 陈炜 徐庆 周鸿 张军峰 顾磊 吴志勇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治疗233例病人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并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治疗233例病人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并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流速。结果:断流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为91.06%,且均有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占其中25.89%,联合手术后血栓形成率为10.91%。与术前相比,血栓组术后门静脉(PV)和脾静脉(SV)流速下降显著,无血栓组术后PV和SV的流速无显著下降。术后血栓组SV的流速与无血栓组病人比较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在术前和术后的相同时间,病人血小板无显著性差异,PT延长时间两组手术前后及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高达91.06%,且均有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系统血液流速减缓在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脾切除后病人血小板升高并非是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在减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中有很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断流术 联合手术 血栓形成
下载PDF
现阶段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认识 被引量:37
12
作者 张秀兰 《眼科》 CAS 2012年第1期3-6,共4页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其现代的处理原则、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时机以及临床疗效等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发展对青光眼治疗具有重要贡献。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策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如前房角粘连范...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其现代的处理原则、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时机以及临床疗效等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发展对青光眼治疗具有重要贡献。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策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如前房角粘连范围、用降眼压药物数量、晶状体混浊程度以及视力情况等。规范、精细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青光眼手术技巧是选择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前提。要尽量避免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期行联合手术。合并有白内障或有白内障手术指征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选择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还是先青光眼后白内障手术抑或先白内障后青光眼手术仍需深入研究。对于其它类型的青光眼如恶性青光眼,急进地摘除晶状体也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外科学 白内障 联合手术
原文传递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屈光状态 被引量:31
13
作者 蒋慧中 施玉英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3年第5期293-298,共6页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后的屈光改变是影响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影响白内障术后屈光改变的各种原因以及屈光稳定时间等方面综述了白内障术后的屈光情况 。
关键词 白内障 摘除术 联合手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 屈光状态
下载PDF
恶性青光眼晚期的四联手术治疗 被引量:27
14
作者 陈虹 张舒心 +4 位作者 邹留河 杨文利 刘静 王立 王俊建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青光眼晚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恶性青光眼晚期 2 5例 (34眼 )作房角分离前房形成联合白内障摘出术、玻璃体手术及抗青光眼术四联手术治疗。结果 前房形成 1次性成功率为 91 2 %。超声生物显微镜示术后前房深度较... 目的 探讨恶性青光眼晚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恶性青光眼晚期 2 5例 (34眼 )作房角分离前房形成联合白内障摘出术、玻璃体手术及抗青光眼术四联手术治疗。结果 前房形成 1次性成功率为 91 2 %。超声生物显微镜示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 (P <0 .0 0 0 1)。术后 2 4眼 (70 6 % )视力提高 ;眼压明显降低 (P <0 .0 0 0 1) ;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 2 5 8% ;六角形内皮细胞出现率增加 39 3 %。角膜透明度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10 31)。结论 恶性青光眼晚期为多种机制混合存在的难治性、复杂性青光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青光眼 前房 联合手术
下载PDF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园园 李海静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403-405,416,共4页
目的分析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患者围术期临床综合护理路径。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84眼)青光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33例(42眼),两组患者均给予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目的分析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患者围术期临床综合护理路径。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84眼)青光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33例(42眼),两组患者均给予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护理模式,从术前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术中定向护理配合、术后康复护理多环节着手,助推患者预后康复,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康复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术后均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得到有效恢复,观察组患者术眼视力水平恢复0.5以上者比例稍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76%vs40.4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48%vs 69.05%,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94%vs 76.76%,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患者联合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于患者围术期采取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强化患者临床手术疗效,规避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联合手术 临床护理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腹腔镜联合手术135例报告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晖 王跃东 +3 位作者 李伟 牟一平 杨进 李君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13-414,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越性和手术原则。 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5月~ 2 0 0 1年 6月 135例 2 3类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方法及结果。 结果  132例腹腔镜联合手术获成功 ,成功率97 7% (132 /135 )。 2例中转开腹手术 ,1例胆总管...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越性和手术原则。 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5月~ 2 0 0 1年 6月 135例 2 3类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方法及结果。 结果  132例腹腔镜联合手术获成功 ,成功率97 7% (132 /135 )。 2例中转开腹手术 ,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术后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 (EST)。 结论 腹腔镜联合手术创伤小 ,痛苦轻 ,多病联治 ,住院时间短。联合手术应有明确指证 ,避免清洁与污染的手术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联合手术 上腹部病变 微创外科
下载PDF
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联合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74-178,共5页
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联合手术一直以来都是青光眼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联合手术的适应证把握、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选择等方面一定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这些重要的因素包括房角粘连的范围和性质、使用降眼压药的数... 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联合手术一直以来都是青光眼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联合手术的适应证把握、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选择等方面一定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这些重要的因素包括房角粘连的范围和性质、使用降眼压药的数量、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及视力的情况等。本文对晶状体在闭角型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亦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外科学 白内障 联合手术
下载PDF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健 柴冬宁 +1 位作者 郑天昕 谢红斌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手术方式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0年3月-2006年7月住我院的100例因输卵管原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检查、诊断,并视术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手术方式...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手术方式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0年3月-2006年7月住我院的100例因输卵管原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检查、诊断,并视术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本组100例病人200根输卵管,发现病变149根,手术复通95根,复通率63.76%。壶腹部、伞部阻塞术后复通率(87.64%)明显高于间质部和峡部阻塞的术后复通率(22.22%、30.9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01)。术后≥6个月随访到的43例患者,有16例妊娠,妊娠率为37.20%。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能同时对输卵管病变者进行诊断与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率较满意,是输卵管性不孕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腹腔镜 联合手术 输卵管性不孕症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3
19
作者 戴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不孕症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盐城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12月不孕症患者139例,均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随访至2016年12月,记录不同病因、不同年龄、不同盆腔粘连程度患者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宫腔镜诊... 目的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不孕症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盐城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12月不孕症患者139例,均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随访至2016年12月,记录不同病因、不同年龄、不同盆腔粘连程度患者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宫腔镜诊断宫腔内不孕的原因主要是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原发性不孕症和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宫腔不孕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检查原发性不孕原因主要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不孕原因主要是盆腔粘连,原发生不孕与继发性不孕盆腔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腹腔镜术后获得随访127例,宫内妊娠63例,妊娠率为49.61%。其中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患者宫内妊娠率分别为48.15%、5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无粘连、轻、中、重度粘连患者宫内妊娠率分别为61.02%、53.33%、34.62%、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30岁患者宫内妊娠率分别为57.58%、4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未发生宫颈撕裂、子宫穿孔等宫腔镜操作并发症,也未发生TURP综合征等腹腔镜并发症。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发挥宫腔镜与腹腔镜各自的优势,拓宽了内镜诊治不孕症的范围,诊断与治疗同期完成,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腹腔镜 联合手术 不孕症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融合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23
20
作者 朱云荣 蒋玉权 +4 位作者 胡洪涛 刘继春 许国华 何海龙 叶晓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后行融合与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6月共收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2例,其中24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与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手术(A组),28例采用颈椎前...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后行融合与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6月共收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2例,其中24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与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手术(A组),28例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联合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B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d、3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应用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摄颈椎前屈后伸位X线片观察人工椎间盘活动度及颈椎整体活动度;行MRI或CT扫描检查假体位置及异位骨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脊髓功能改善,均无严重并发症。JOA评分结果示各组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两组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0.05),置换节段活动度维持良好,颈椎整体活动度恢复较快且较好(P<0.05)。末次随访时,A组人工椎间盘置换节段未发现异位骨化,未见邻近节段退变;B组中2例出现邻近节段退变。结论:与单纯前路融合手术相比,前路融合与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既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又能在达到良好前路减压目的的同时维持手术节段活动度及颈椎整体曲度,减少手术邻近节段代偿活动度的增加,从而预防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多节段 人工椎间盘置换 融合 联合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