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五四”到“四五” |
冰心
|
《文艺研究》
|
1979 |
40
|
|
2
|
《聊斋志异》的创作心理论略 |
朱振武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3
|
穷而后幻:《聊斋》神话解读 |
叶舒宪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9
|
|
4
|
狐崇拜渊源与《聊斋》狐典型的高度艺术成就 |
汪玢玲
|
《蒲松龄研究》
|
1995 |
8
|
|
5
|
《画皮》里的“妖”与现代爱情——陈嘉上访谈 |
陈嘉上
高桥
|
《大众电影》
|
2008 |
11
|
|
6
|
论《聊斋志异》的诗美及其与晚明文艺启蒙思潮的关系 |
李灵年
韩石
|
《蒲松龄研究》
|
1995 |
7
|
|
7
|
从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看译者主体性——以翟理斯《聊斋志异》译本为例 |
朱瑞君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0
|
|
8
|
《聊斋》评论的双璧──冯镇峦、但明伦评点衡估 |
陈洪
|
《蒲松龄研究》
|
1994 |
6
|
|
9
|
聊斋遗文《教书词》《辞馆歌》《先生论》《讨青蝇文》 |
杨海儒
|
《文献》
|
1987 |
8
|
|
10
|
试论王玥波在表演评书《聊斋》中的个人创造 |
翟熠纯
|
《曲艺》
|
2024 |
0 |
|
11
|
《聊斋志异》与宗教(三题) |
吴九成
|
《蒲松龄研究》
|
2000 |
4
|
|
12
|
“南北曲”、明清小曲和聊斋俚曲——从聊斋俚曲“南北合套”曲的唱腔说起 |
刘晓静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3
|
聊斋俚曲的一些方言词音问题 |
冯春田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14
|
亦真亦幻——蒲松龄深情“聊”济南 |
张智辉
|
《走向世界》
|
2023 |
0 |
|
15
|
长白浩歌子和他的《萤窗异草》 |
祝注先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16
|
离魂小说的四次升级 |
袁健
|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6
|
|
17
|
宝卷中的俗曲及其与聊斋俚曲的比较 |
车锡伦
|
《蒲松龄研究》
|
2000 |
4
|
|
18
|
文言小说图像传播的历史考察——以《聊斋志异》为中心 |
冀运鲁
|
《兰州学刊》
CSSCI
|
2009 |
7
|
|
19
|
论聊斋人物命名规律 |
马瑞芳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6
|
|
20
|
《聊斋》选本:经典文本的再经典 |
赵伯陶
|
《文史知识》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