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耶稣受难的故事——以鲁迅散文《复仇(其二)》为中心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楠本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1-66,共16页
关键词 《复仇(其二)》 鲁迅散文 耶稣受难 《新青年》 历史事件
下载PDF
14世纪“士兵争夺长袍”图像来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郑伊看 《艺术设计研究》 2013年第3期95-101,共7页
"耶稣受难"是基督教图像中广泛被研究的主题之一,但14世纪在部分《耶稣受难》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却被人忽略。本文着眼于一幅14世纪那不勒斯地区的《耶稣受难》中的一个图像细节:士兵争夺长袍,试图通过考察同时期一系列类似... "耶稣受难"是基督教图像中广泛被研究的主题之一,但14世纪在部分《耶稣受难》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却被人忽略。本文着眼于一幅14世纪那不勒斯地区的《耶稣受难》中的一个图像细节:士兵争夺长袍,试图通过考察同时期一系列类似图像及相关文献回答两个基本问题:这类新图像的来源为何?是什么样的历史语境孕育了这类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耶稣受难 14世纪
下载PDF
“耶稣受难”故事在现代文学中的书写
3
作者 曹萱 《文教资料》 2019年第36期140-142,共3页
晚清时期,基督教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教堂、教会学校的发展和《圣经》译本的发行,形成了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氛围。许多现代作家在这种氛围下开始创作,基督教文化元素自然地进入了新文学,形成了新文学独特的景象。其中现代作家对于“... 晚清时期,基督教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教堂、教会学校的发展和《圣经》译本的发行,形成了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氛围。许多现代作家在这种氛围下开始创作,基督教文化元素自然地进入了新文学,形成了新文学独特的景象。其中现代作家对于“耶稣受难”故事的书写更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冰心、鲁迅、徐志摩、艾青、茅盾等人都有相关的创作。从对《圣经》故事的改写中,可以窥见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的态度,创作者个人对于当时中国社会变革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受难 现代文学 基督教文化
下载PDF
论《耶稣受难》中的空间意识
4
作者 苏梦熙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3-97,共5页
自欧几里得用直线构建空间以来,西方的绘画艺术走向了写实主义,艺术家们试图用线性透视法来建构真实的三维空间。然而,随着欧几里得空间观念的被质疑,绘画艺术中的空间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代科学高速发展与特殊的历史语境下,... 自欧几里得用直线构建空间以来,西方的绘画艺术走向了写实主义,艺术家们试图用线性透视法来建构真实的三维空间。然而,随着欧几里得空间观念的被质疑,绘画艺术中的空间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代科学高速发展与特殊的历史语境下,达利的《耶稣受难》表现了人类的艺术意志,其艺术意志正是体现在其空间意识的变化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表明了绘画艺术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利 耶稣受难 空间意识 艺术意志
下载PDF
《达·芬奇密码》之祸
5
作者 黄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82-84,共3页
《达·芬奇密码》一书既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也同时在基督教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抗议、反对者居多。如果细读基督教的历史,此书引起广泛抗议的根本的原因是它涉及的关于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的内容与《圣经》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仅如... 《达·芬奇密码》一书既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也同时在基督教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抗议、反对者居多。如果细读基督教的历史,此书引起广泛抗议的根本的原因是它涉及的关于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的内容与《圣经》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仅如此,小说还大胆地探讨了耶稣的"私生活",将其作为人(而不是神)进行了罗曼蒂克式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的晚餐》 君士坦丁大帝 耶稣受难 抹大拉的马利亚
下载PDF
明清圣经耶稣受难故事图像传译
6
作者 应焕强 《基督宗教研究》 2021年第1期395-410,共16页
明清以来,基督宗教传教士借由圣经故事版画在华传经布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圣经故事版画及其蕴含教义的宣介在传教士群体和明清中国各阶层社会中极具争议。本文透过耶稣受难故事版画及有关档案、笔记、报章、榜文和揭帖等,论述基督... 明清以来,基督宗教传教士借由圣经故事版画在华传经布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圣经故事版画及其蕴含教义的宣介在传教士群体和明清中国各阶层社会中极具争议。本文透过耶稣受难故事版画及有关档案、笔记、报章、榜文和揭帖等,论述基督宗教视觉艺术与明清社会之间的角力,希冀对深入理解圣经艺术在中国的政治与社会文化际遇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圣经故事版画 耶稣受难 图像传译
原文传递
试论心理图式于异质文化交流的影响--从明清之际圣像艺术在中国的遭遇谈起
7
作者 孙莎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0-142,共3页
明清之际,圣像画进入国人视野。在强大且顽固的心理图式影响下,国人难以接受耶稣受难像,却与圣母像保持亲近,甚至一度将之混同为观音。面对此情,奉行适应性传教策略的耶稣会士唯有做出妥协,暂弃耶稣受难题材,选择圣母像,以期为未来国人... 明清之际,圣像画进入国人视野。在强大且顽固的心理图式影响下,国人难以接受耶稣受难像,却与圣母像保持亲近,甚至一度将之混同为观音。面对此情,奉行适应性传教策略的耶稣会士唯有做出妥协,暂弃耶稣受难题材,选择圣母像,以期为未来国人接受天主教文化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受难 圣母像 观音 心理图式
下载PDF
约翰受难乐(上)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新建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70-72,共3页
约翰受难乐(上)周新建译前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共创作过四部受难乐,但保留给我们的仅有两部.根据《约翰福音》创作的这部受难乐是第一部,是大师三十八岁时所作,估计1723年的头几个月时在克滕时即完成,即被委任... 约翰受难乐(上)周新建译前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共创作过四部受难乐,但保留给我们的仅有两部.根据《约翰福音》创作的这部受难乐是第一部,是大师三十八岁时所作,估计1723年的头几个月时在克滕时即完成,即被委任为莱比锡托马斯教堂合唱队队长前不久。同年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难 咏叹调 大祭司 耶稣受难 宣叙调 合唱队 赞美诗 祭司长 拿撒勒人 《马太受难乐》
下载PDF
《耶稣受难记》——一个天主教徒对《圣经》的诠释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71,共3页
本文基于梅尔·吉布森的影片《耶稣受难记》,阐述了此片内容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以及在电影和宗教界所引起争议,分析了耶稣的心的救赎和身的受难,并指出由于导演吉布森的个人信仰,此影片折射出了天主教教义的倾向。
关键词 梅尔·吉布森 耶稣受难记》 宗教 天主教
下载PDF
重思“耶稣的受难”
10
作者 薛静 《天风》 2019年第4期34-35,共2页
今年的4月19日是普世教会纪念耶稣基督受难的日子,这一日被称为受难日或耶稣受难节。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教会、信徒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纪念耶稣的受难,体验耶稣基督为救赎世人所经历的痛苦。例如在有些地区,信徒通过背十字架的方... 今年的4月19日是普世教会纪念耶稣基督受难的日子,这一日被称为受难日或耶稣受难节。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教会、信徒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纪念耶稣的受难,体验耶稣基督为救赎世人所经历的痛苦。例如在有些地区,信徒通过背十字架的方式亲身体会耶稣所受的十字架之苦;有的教会或基督教团体,以走苦路的方式,尝试还原耶稣走向各各他的十四站,以此来默想耶稣所走的十字架之路;也有的信徒以禁食祷告等方式来纪念耶稣的受难;也有的信徒会重复观看《耶稣受难记》等电影,直观地感受主耶稣如何为罪人承受世上最残酷、最羞辱的刑罚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受难记》 耶稣基督 十字架 信徒 纪念 教会 基督教 耶稣
原文传递
《耶稣受难记》中的耶稣形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鑫涔 贾虹源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5期146-147,共2页
《耶稣受难记》由梅尔·吉布森执导,以《圣经·旧约》四福音书的内容为基础,讲述了耶稣殉难前12小时内发生的事情,并通过相对血腥暴力的场景将这一段历史直观地还原。本文从影片的拍摄背景、形式及叙事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该作... 《耶稣受难记》由梅尔·吉布森执导,以《圣经·旧约》四福音书的内容为基础,讲述了耶稣殉难前12小时内发生的事情,并通过相对血腥暴力的场景将这一段历史直观地还原。本文从影片的拍摄背景、形式及叙事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该作品中所展现的各角色形象,对该影片受到的社会争议进行分析,指出影片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加入了导演本人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受难 耶稣形象 英美影视作品 研究
下载PDF
弗里德里希风景画的图像志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钢林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58-63,共6页
对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风景画的图像志解释,始于画家生活的时代。1841年,画家、医生和艺术哲学家卡鲁斯在德累斯顿出版了他的专著《风景画画家弗里德里希》,在此之前,
关键词 弗里德里希 图像学 卡鲁斯 德累斯顿 画中 绘画思想 哥特式教堂 乔尔乔内 耶稣受难 现代绘画
原文传递
圣母乎? 天主乎?——明清之际圣像画传播中的耶稣会士文化适应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莎岚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08年第9期74-78,共5页
明清之际,圣像画开始大量传入中国。面对强势的中国文化,耶稣会士在客观现实的强迫下做出妥协,采取适应性策略,主动避开中国人难以接受的耶稣受难题材,而选择了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人相对亲近的圣母子像,以期提供一个天主教可被接受的&qu... 明清之际,圣像画开始大量传入中国。面对强势的中国文化,耶稣会士在客观现实的强迫下做出妥协,采取适应性策略,主动避开中国人难以接受的耶稣受难题材,而选择了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人相对亲近的圣母子像,以期提供一个天主教可被接受的"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策略 圣母子像 耶稣受难 拟态环境
原文传递
马纳西埃:从宗教内容到政治内容
14
作者 马蒂娜.马丹 徐伟民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2-64,38,共4页
根据巴黎第一大学美术史学报《评沦—欣赏》(《Ecrit-voir》) 主编埃里克·展艺科(Eric JANICOT)先生的建议,本刊将从这一期开始与其建立交流关系,互相发表对方10篇论文。将在《评论—欣赏》上发表的本刊论文为:《油画传入中国及其... 根据巴黎第一大学美术史学报《评沦—欣赏》(《Ecrit-voir》) 主编埃里克·展艺科(Eric JANICOT)先生的建议,本刊将从这一期开始与其建立交流关系,互相发表对方10篇论文。将在《评论—欣赏》上发表的本刊论文为:《油画传入中国及其早期的发展》,水天中;《油画今昔与教学》,闻立鹏;《淘尽黄沙始见金——论贾又福》,杜哲森,《美术史系三十年》,薛永年;《论齐白石在艺术上的革新精神》,朱丹;《我的老师除悲鸿》,冯法祀;《近代美术的先驱者李叔同》毕克官;《忆蒋兆和先生》,韩国榛;《陈抱一和中国早期的油画运动》陈端林;《选择,立足于我们的脚下》,皮道竖。这10篇论文将作为专号同时发表。本刊将陆续发表《评论—欣赏》杂志推荐的10篇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内容 纳西 宗教信仰 作品 相似性 双重性 画家 外部世界 耶稣受难 耶稣基督
原文传递
李斯特的晚年创作 被引量:1
15
作者 萨博尔克斯 戴明瑜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54-55,共2页
李斯特在他最后十五年的艺术生命中所创作的作品是独特的,不寻常的。这期间他创作了《旅行岁月》第三集(1867—1881),《圣诞树曲集》,《匈牙利历史肖象》七首(1870—1886);《匈牙利幻想曲》三首;《匈牙利狂想曲》四首。不容否认,这决不... 李斯特在他最后十五年的艺术生命中所创作的作品是独特的,不寻常的。这期间他创作了《旅行岁月》第三集(1867—1881),《圣诞树曲集》,《匈牙利历史肖象》七首(1870—1886);《匈牙利幻想曲》三首;《匈牙利狂想曲》四首。不容否认,这决不是普通的狂想曲;三首新的《梅菲斯特园舞曲》;几首零散的不熟悉的钢琴曲,如《灰云》、《不祥之星》、《告别》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 晚年创作 旅游岁月 音乐爱好者 著名钢琴家 艺术生命 比音 宗教音乐 耶稣受难
下载PDF
宗教艺术的一支——基督教艺术
16
作者 唐骅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24-25,共2页
在人类的艺术宝库中,以宗教故事、宗教教义、宗教人物为题材,体现宗教情绪的宗教艺术始终是至珍,受到人们的敬仰和保护。基督教艺术是宗教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支。早期的基督教没有合法地位,信徒们只能在称为“卡塔康堡”的地窟中活动... 在人类的艺术宝库中,以宗教故事、宗教教义、宗教人物为题材,体现宗教情绪的宗教艺术始终是至珍,受到人们的敬仰和保护。基督教艺术是宗教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支。早期的基督教没有合法地位,信徒们只能在称为“卡塔康堡”的地窟中活动。这是一种长一至三公里的地下室,基督徒们经常在地窟中秘密集会,从事各种宗教活动。最初的基督教艺术——“洞窟壁画”便由此产生。这种艺术是非常原始和粗糙的,信徒们用一些象征性的图形来表示和宜传他们的教义。如,用放羊人和鱼来代表耶稣,用羊羔代表人民,孔雀代表永久,船代表教会等等。这种壁画在艺术上很粗拙,它和以后的宗教艺术相去甚远。公元31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艺术 宗教艺术 康堡 罗马皇帝 拜占庭艺术 耶稣受难 圣事 现代宗教 西斯廷圣母 艺术宝库
原文传递
《启示》:跨越时空的生命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阎伟 《艺术广角》 2007年第5期38-39,共2页
从《勇敢的心》到《耶稣受难记》,再到《启示》,弹指十数年,梅尔·吉布森给我们带来太多的震撼、惊喜与新奇。他的新片《启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玛雅时代的部落青年(虎爪)被俘、逃生,最终获得自由的故事。影片开头引用了威尔&... 从《勇敢的心》到《耶稣受难记》,再到《启示》,弹指十数年,梅尔·吉布森给我们带来太多的震撼、惊喜与新奇。他的新片《启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玛雅时代的部落青年(虎爪)被俘、逃生,最终获得自由的故事。影片开头引用了威尔·杜兰的名言:“一个伟大的文明的衰亡只能始于自身内部。”表面看来,影片探讨的似乎是人类文明的宏大命题,但是笔者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示》 耶稣受难记》 生命 时空 《勇敢的心》 人类文明 吉布森 影片
下载PDF
丝绸之路艺术中的复杂文化元素——亚美尼亚“耶稣受难”挂毯中的蒙元文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6,共7页
亚美尼亚埃奇米阿津教堂中现存一幅13世纪的挂毯,呈现的是耶稣受难的主题。耶稣受难图本是基督教艺术中极其普遍的题材,但这幅画像却有特殊之处,图中的耶稣及罗马士兵的形象酷似蒙古人。通过解读图像,发现基督教信仰体系之外的东方异族... 亚美尼亚埃奇米阿津教堂中现存一幅13世纪的挂毯,呈现的是耶稣受难的主题。耶稣受难图本是基督教艺术中极其普遍的题材,但这幅画像却有特殊之处,图中的耶稣及罗马士兵的形象酷似蒙古人。通过解读图像,发现基督教信仰体系之外的东方异族人出现在一个传统的宗教艺术图像中,其背后包含着13世纪亚美尼亚与蒙古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也表明古丝绸之路上的艺术现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复杂的文化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蒙古人 亚美尼亚 挂毯 耶稣受难 蒙元文化
下载PDF
总有一天面对死亡
19
作者 李小呆 《中学生百科(阅读写作)》 2005年第1期14-15,共2页
死亡是一件很让人好奇的事情。我们在这边,死亡在另一边,极目远眺,看不清的仍然是那边的模样。总有一些死亡让人无法忘怀,有时候是因为死者的一生,有时候是因为死者临终前的一言,有时候是这两种原因都有。面对死亡有两种品质是我最为欣... 死亡是一件很让人好奇的事情。我们在这边,死亡在另一边,极目远眺,看不清的仍然是那边的模样。总有一些死亡让人无法忘怀,有时候是因为死者的一生,有时候是因为死者临终前的一言,有时候是这两种原因都有。面对死亡有两种品质是我最为欣赏的,一是执着,一是戏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原因 临终前 死者 亚里士多德 事情 耶稣受难 判处死刑 语言错误 莫里亚克 艾森豪威尔
原文传递
恶魔与女神——好莱坞明星拉娜·特纳卷入的凶杀案揭秘
20
作者 朱岩 《大众电影》 2002年第19期44-49,共6页
1958年,一起与好莱坞巨星拉娜·特纳有关的杀人案惊动了世人,被刺死者正是特纳的歹徒情人约翰尼·斯汤帕纳托,行刺人当时盛传是特纳的女儿谢里尔·克兰。案件发生后,这位女星危险的私通线索受人瞩目。迄今为止,当年那个4月... 1958年,一起与好莱坞巨星拉娜·特纳有关的杀人案惊动了世人,被刺死者正是特纳的歹徒情人约翰尼·斯汤帕纳托,行刺人当时盛传是特纳的女儿谢里尔·克兰。案件发生后,这位女星危险的私通线索受人瞩目。迄今为止,当年那个4月夜晚发生在特纳那间豪华的粉红卧室里的详细案情,仍是疑云重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杀案 好莱坞 巴克尔 耶稣受难 女神 女演员 明星 声名狼藉的人 影片 海军陆战队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