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CI标准在耳鼻咽喉内镜室院感管理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曾蓉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1期13-15,共3页
目的提高耳鼻咽喉门诊内镜室院感管理品质。方法结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内镜室的特殊性,在JCI标准的引导下开展一系列医院感染控制的措施,包括完善制度,改造环境流程,建立各种操作流程,加强感控知识培训,重视目视管理,注重环境安全管... 目的提高耳鼻咽喉门诊内镜室院感管理品质。方法结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内镜室的特殊性,在JCI标准的引导下开展一系列医院感染控制的措施,包括完善制度,改造环境流程,建立各种操作流程,加强感控知识培训,重视目视管理,注重环境安全管理等。结果JCI标准感控措施实施6个月,内镜室全员感控知识知晓率、标准预防执行率、手卫生合格率和依从性与实施前比较明显升高,实施后无菌操作、消毒灭菌管理、无菌物品管理、医疗垃圾管理、环境管理,职业暴露防护与实施前比较有明显提升。结论应用JCI标准进行感控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内镜室的院感管理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降低员工职业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I标准 耳鼻喉内镜 医院感染控制
下载PDF
耳鼻喉内镜室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
2
作者 孔令溶 李冬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9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根据不同阶段患儿的心理特点,对耳鼻喉内镜室检查的患儿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从我院门诊内镜室患儿中抽取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儿不同时期的... 目的根据不同阶段患儿的心理特点,对耳鼻喉内镜室检查的患儿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从我院门诊内镜室患儿中抽取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儿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实施不同的心理干预,比较患儿对检查的配合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主动配合率明显升高;对比满意度,观察组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75%(P <0.05)。结论对于耳鼻喉内镜室患儿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他们的不良情绪,提高配合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内镜 患儿 心理特点
原文传递
护理风险管理在耳鼻喉内镜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3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耳鼻喉内镜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管理者制定院内感染管理办法提供依据。方法该文选取在该院耳鼻喉内镜室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对2016年1—6月期间内镜室的感染控制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内镜室常见...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耳鼻喉内镜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管理者制定院内感染管理办法提供依据。方法该文选取在该院耳鼻喉内镜室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对2016年1—6月期间内镜室的感染控制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内镜室常见的感染风险事件及其发生的原因,并据此制定出进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2016年6—12月,对内镜室的感染控制工作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结束后,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调查2016年1—6月和2016年6—12月这两个时间段对耳鼻喉内镜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人员感染风险意识评估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增强,有76.67%的护理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强,与护理风险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事件显著减少,化学感染、生物感染及锐器伤时间发生率显效下降,与护理风险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本院在耳鼻喉内镜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增强,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事件发生率降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耳鼻喉内镜感染控制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耳鼻喉门诊内镜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
4
作者 关利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探究耳鼻喉门诊内镜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方法 抽选2021年109例耳鼻喉门诊内镜室诊疗患者,设为常规组,选2022年112例患者,设为实验组,用Autar量对实验组进行风险量化评估,确定年龄、诊疗季节、内镜消毒情况等危险因素,加强内镜室... 探究耳鼻喉门诊内镜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方法 抽选2021年109例耳鼻喉门诊内镜室诊疗患者,设为常规组,选2022年112例患者,设为实验组,用Autar量对实验组进行风险量化评估,确定年龄、诊疗季节、内镜消毒情况等危险因素,加强内镜室清洗消毒管理、内镜室医护人员管理、制度管理等,分析两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经危险因素剖析及干预,实验组感染率较低,P<0.05。结论 加强耳鼻喉门诊内镜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能为有序干预提供指导,控制潜在感染因素,提高内镜室消毒水准,减少医院感染,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门诊内镜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