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酸对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勍 孙建和 +1 位作者 单希征 李兴启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谷氨酸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DPOAE)、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及耳蜗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应用豚鼠全耳蜗灌流技术,耳蜗灌流10mmol/L谷氨酸2h,分别记录灌流前、后... 目的研究外源性谷氨酸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DPOAE)、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及耳蜗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应用豚鼠全耳蜗灌流技术,耳蜗灌流10mmol/L谷氨酸2h,分别记录灌流前、后DPOAE和ABR;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microphonics,CM)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actionpotential,CAP);应用透射电镜进行耳蜗形态学观察。结果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前、后CM及CAP无改变;灌流10mmol/L谷氨酸后DPOAE无改变,ABR潜伏期延长;同样灌流10mmol/L谷氨酸后CM幅度虽有下降、但是其非线性特点无改变;CAP阈值平均升高了35dB;灌流谷氨酸后内毛细胞及其下方神经纤维出现空泡。结论谷氨酸作为耳蜗主要的兴奋性传入神经递质,过度释放可以产生兴奋性毒性,损伤耳蜗内毛细胞及传入神经。同时本实验为建立听神经病的动物模型提供了一个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反应 豚鼠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DPOAE 外源性谷氨酸 L谷氨酸 耳蜗微音电位 耳蜗内毛细胞 耳蜗形态学 耳蜗灌流 形态学观察 潜伏期延长 兴奋性毒性 方法应用 透射电镜 外淋巴液 神经纤维 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顺铂耳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费文彬 江洋 吴展元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05-508,共4页
关键词 顺铂耳毒性 防护方法 耳蜗形态学 肾毒性 抗癌药物 水化疗法 中断治疗 可能机制
下载PDF
敢冲、敢拼、敢质疑成就了大家
3
作者 唐秋水 《做人与处世》 2023年第1期62-63,共2页
一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小伙子从北京大学毕业了,来到南京一家心理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产生了强烈的科研冲动,决定献身于科研事业。然而,正当他进行人类及各种哺乳动物耳蜗形态学的比较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了,日军逼近南京。研究所... 一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小伙子从北京大学毕业了,来到南京一家心理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产生了强烈的科研冲动,决定献身于科研事业。然而,正当他进行人类及各种哺乳动物耳蜗形态学的比较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了,日军逼近南京。研究所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走了,小伙子却主动留了下来,承担起了将所内的图书及其他仪器转移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事业 心理研究所 敢质疑 七七事变 图书 北京大 耳蜗形态学 工作人员
原文传递
豚鼠颈交感神经节切除后耳蜗电图及耳蜗形态学初步观察
4
作者 师秀珍 艾彦红 +2 位作者 曹克利 胡岢 王直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0-233,共4页
豚鼠颈交感神经节切除后耳蜗电图及耳蜗形态学初步观察师秀珍,艾彦红,曹克利,胡岢,王直中(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100730)交感神经系统对内耳是否有调节作用,至今意见颇不一致。据文献报告,损... 豚鼠颈交感神经节切除后耳蜗电图及耳蜗形态学初步观察师秀珍,艾彦红,曹克利,胡岢,王直中(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100730)交感神经系统对内耳是否有调节作用,至今意见颇不一致。据文献报告,损伤交感神经后耳蜗电图N1波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系统 耳蜗电图 耳蜗形态学
下载PDF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人工耳蜗植入相关领域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徐卓 林颖 查定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5-849,共5页
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使用人工电子耳蜗来治疗成人及儿童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要方法。CI的出现使得成功治愈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成为现实,为耳聋儿童提供了进入有声世界的机会,也为他们打开了主流教育体... 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使用人工电子耳蜗来治疗成人及儿童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要方法。CI的出现使得成功治愈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成为现实,为耳聋儿童提供了进入有声世界的机会,也为他们打开了主流教育体系的大门。其原理主要是人工替代听觉毛细胞声电换能,将声音转换成神经电信号,通过电极刺激螺旋神经节细胞并通过听觉神经传至大脑并被大脑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人工耳蜗植入术 耳蜗形态学 电极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