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4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被引量:773
1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涵义的基础上,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并对1985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时序基本处于颉颃阶... 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涵义的基础上,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并对1985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时序基本处于颉颃阶段,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较低;②从空间上看,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明显存在着地域性差异,且耦合协调度表现出东部省区普遍高于中西部省区的规律,同时它还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③由于经济发展、历史基础、自然条件和政策影响的差异作用,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对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耦合度 城市化 生态环境 时空分析
下载PDF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559
2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7-247,共11页
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出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定量揭示出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并从时空角度分析了区域耦合度... 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出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定量揭示出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并从时空角度分析了区域耦合度的空间分布及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要素之间的耦合是复杂的,总体上表现在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和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作用两个方面。通过关联度计算遴选出作用于生态环境的16项城市化指标和影响城市化的10项生态环境指标,它们较为全面反映出系统交互耦合的机理;(2)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布基本符合东、中西空间分异的规律。根据耦合度大小并结合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阶段,大致将全国省区划分为协调、磨合、拮抗和低水平耦合等4种类型,其中以拮抗类型为主;(3)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序变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市化 中国 灰色关联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指标 耦合度 耦合系统 定量分析 交互作用 系统耦合 演变规律 空间分布 角度分析 系统要素 研究结果 约束作用 胁迫作用 空间分异 经济发展 关联度 耦合 波动性
下载PDF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 被引量:331
3
作者 乔标 方创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03-3009,共7页
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状况之间交互胁迫、动态演进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认为整个城市化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各个层面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交互胁迫的耦合发展过程.在这... 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状况之间交互胁迫、动态演进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认为整个城市化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各个层面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交互胁迫的耦合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的演化周期将经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和螺旋式上升4个阶段,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耦合过程的实质,就是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由低级协调共生向高级协调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河西走廊为例,对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1985~2003年间,河西走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状况曲折下降,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响应较为明显,但相对于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的响应又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河西走廊处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阶段,然而协调耦合度的增长很快,整个协调发展系统即将进入极限发展阶段,生态环境危机正在进入潜伏期.基于动态耦合模型所建立的协调耦合度,能够较好地反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动态耦合的演变情况.根据河西走廊耦合度的变化可知,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往往是需要一定的生态破坏为代价的,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态环境必将随城市化而好转.因此,正确认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的动态耦合规律,采取适当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于促进河西走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耦合度
下载PDF
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基于系统耦合互动的观点 被引量:157
4
作者 张勇 蒲勇健 陈立泰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9,共13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互动发展的耦合与协调模型,以31个省份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二者互动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并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进行了对比,同时对西部各省份予以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与服... 本文建立了一个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互动发展的耦合与协调模型,以31个省份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二者互动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并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进行了对比,同时对西部各省份予以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耦合互动状况整体不佳,二者仍处在磨合阶段,东部地区失衡现象更为突出;失衡的原因具有省际差异,总体上东部地区表现为服务业集聚发展不足,中西部地区也已由城镇化相对滞后转变为服务业集聚发展滞后;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的耦合互动具有逐步加强的时变特点和分布的空间变迁特点,二者已在少数省份形成了协同发展的局面。鉴于此,本文认为在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互动发展的战略认识,在制定向服务业适度倾斜的城镇化产业配套政策同时,注重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发展相对滞后方面的提升,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予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服务业集聚 系统 耦合度 协调度
原文传递
吐鲁番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142
5
作者 张玉萍 瓦哈甫.哈力克 +2 位作者 党建华 邓宝山 王冉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0-145,共6页
根据吐鲁番2001—2011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各指标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个指标的相关权重,以此构建了相关的综合评价函数,并引入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吐鲁番地区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 根据吐鲁番2001—2011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各指标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个指标的相关权重,以此构建了相关的综合评价函数,并引入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吐鲁番地区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在2001—2011年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类型以旅游超前发展型逐步转变为以经济超前发展型为主,由三者基本协调状态转为旅游与经济的发展超出了生态环境承受阈值范围的状态,其耦合协调关系处于颉颃状态,生态环境成为制约耦合协调度提高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地区 旅游—经济—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函数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度分析 被引量:126
6
作者 王琦 陈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在现代工业经济时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地区主导经济活动方式分异的出现。因此,分散与集聚的并存已成为信息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发展特点。产业集群正是无边界的信息经济中的"平滑空间上的黏滞点",这也是产业集群与区域... 在现代工业经济时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地区主导经济活动方式分异的出现。因此,分散与集聚的并存已成为信息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发展特点。产业集群正是无边界的信息经济中的"平滑空间上的黏滞点",这也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关联的前提与基础。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含义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科学的协同思想及复杂系统涌现性理论构建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并总结了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协调度与系统涌现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空间 耦合度 协调度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 被引量:125
7
作者 江红莉 何建敏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8,共6页
在分析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交互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并对江苏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7年间,江苏省的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呈快速上升... 在分析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交互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并对江苏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7年间,江苏省的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在曲折变化中缓慢上升;经济与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协调耦合度经历了“九五”期间的快速下降和2001年后逐渐上升两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生态环境 动态耦合 耦合度 协调发展
下载PDF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118
8
作者 鲍洪杰 王生鹏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0年第8期74-78,共5页
文化产业做为一个新兴产业能够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得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极力扶植,在旅游目的地地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能够有效提升旅游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当地旅游经济、地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产业集群理论的指导下,... 文化产业做为一个新兴产业能够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得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极力扶植,在旅游目的地地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能够有效提升旅游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当地旅游经济、地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产业集群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聚集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通过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关系的分析,建立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模型选择、判别标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度与系统协同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耦合关系 耦合度
下载PDF
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02
9
作者 毕其格 宝音 李百岁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5-1004,共10页
本文在建立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揭示了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主要因素及耦合关系,并从时空角度对耦合度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本文在建立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揭示了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主要因素及耦合关系,并从时空角度对耦合度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要素耦合的机制复杂,而且关系密切;耦合度空间分布呈现与人口规模相反的规律,全区可划分为协调、磨合、拮抗和低水平耦合等4种类型。总体而言,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空间分布基本以拮抗类型为主、低水平耦合次之,与1990年相比,2000年的耦合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耦合度时序变动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区域经济 灰色关联分析 耦合度 内蒙古
下载PDF
山东半岛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时空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102
10
作者 郭施宏 王富喜 高明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2-78,共7页
将山东半岛作为研究区域,建立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质量指数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了山东半岛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 将山东半岛作为研究区域,建立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质量指数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了山东半岛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质量的耦合关系和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①城市化水平只能反映城市化的速度,并不等同于城市化质量,土地城市化较快的城市,在土地城市化质量上反而较低。②从时间序列上看,山东半岛城市群自1999年到2010年,土地城市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2004年起半岛城市群城市土地面积迅猛增长,土地城市化质量开始明显低于人口城市化质量。③从空间格局上看,山东半岛城市群8地市总体协调发展度偏低,烟台、日照、威海三市的人口城市化质量和土地城市化质量耦合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耦合度 协调发展度 山东半岛
原文传递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机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98
11
作者 刘耀彬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6-462,共7页
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涵义及规律,在灰色关联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了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揭示出该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它们耦合作用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①江苏省城市化... 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涵义及规律,在灰色关联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了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揭示出该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它们耦合作用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①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总体上表现在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和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作用两个方面,由此遴选出作用于生态环境的8项主要的城市化指标和影响城市化的9项主要的生态环境指标,它们较为全面反映出系统交互作用的机制;②计算显示1990—2003年间江苏省耦合强度的变化呈现出先大后小,再变大的“U”型形状,依据其变化特点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③江苏省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布基本符合南北空间分异的规律,依据其耦合特性,将全省13个行政市划分为4种耦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关联度 耦合度 江苏
下载PDF
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100
12
作者 王琦 汤放华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1-167,202,共8页
构建了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洞庭湖区的耦合度、协调度和综合发展值,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序的动态演变上看,2000—2004年洞... 构建了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洞庭湖区的耦合度、协调度和综合发展值,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序的动态演变上看,2000—2004年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为中度失调,2005年开始转入基本协调,2009年实现中度协调。2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岳阳于2008年最早实现中度协调状态,常德和益阳则分别于2009年、2010年达到中度协调。虽然近14年来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离高度协调状态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经济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耦合度 协调度
原文传递
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 被引量:100
13
作者 郭付友 李诚固 +1 位作者 陈才 甘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9-56,共8页
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分析、面板分析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的时空演变与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分析、面板分析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的时空演变与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关系不断优化完善,但省域之间差异明显,由北向南逐渐升高;2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受时间因素和区域因素的双重作用,且时间因素作用发挥强于区域因素,侧面反映了东北振兴以来区域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3耦合发展度水平接近的地区空间集聚现象明显,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始终是热点区,黑龙江北部和东部地区始终是冷点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认为东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度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包括区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政府调控作用以及社会保障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耦合度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中国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基于连片特困区714个贫困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7
14
作者 曹诗颂 王艳慧 +3 位作者 段福洲 赵文吉 王志恒 房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14-2622,共9页
保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以扶贫开发"新纲要"中规划的14个连片特困区714个贫困县为例,基于敏感性-恢复力-压力度(SRP)的概念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 保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以扶贫开发"新纲要"中规划的14个连片特困区714个贫困县为例,基于敏感性-恢复力-压力度(SRP)的概念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两方面构建了县级尺度上的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贫困耦合模型,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进行了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胡焕庸线"能够很好地刻画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经济贫困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胡焕庸线"对于我国贫困东西格局划分和减贫的影响;连片特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经济贫困共生共存,应该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通过保护地区生态环境来达到减少经济贫困的目的;研究区一半左右的县市为衰退失调型,且两者不能做到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区 生态脆弱性 经济贫困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胡焕庸线
原文传递
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系统耦合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3
15
作者 黄瑞芬 王佩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随着海洋产业的发展,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本文试图探寻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构造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的耦合元素指标,并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例,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海洋产业... 随着海洋产业的发展,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本文试图探寻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构造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的耦合元素指标,并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例,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的耦合协调状态。研究表明,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正趋于转好,耦合发展类型由环境资源主导、海洋产业滞后型过渡到二者协调发展同步型,体现了两大系统的区域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集聚 环境资源 系统耦合 耦合度
原文传递
70年来陕西省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 被引量:79
16
作者 王继军 姜志德 +5 位作者 连坡 郭满才 姜峻 苏鑫 李慧 牛艳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30-5137,共8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实现农业产业与资源相一致,建立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耦合度可以阐明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互动关系,判定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在分析陕西省纸坊...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实现农业产业与资源相一致,建立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耦合度可以阐明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互动关系,判定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在分析陕西省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参照系统科学等理论及相关研究结果建立了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度模型,并计算和分析了该流域70a来的耦合度。结果表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Ⅰ.经济系统依赖生态资源进行原始化农业生产阶段;Ⅱ.农业生产掠夺式利用生态资源,生态系统供给能力不断减少阶段;Ⅲ.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化发展阶段;Ⅳ.降低农业发展速度,促使生态系统重建阶段。纸坊沟流域从1938~2008年先后经历了第Ⅰ阶段、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目前处于第Ⅲ阶段,但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已潜伏了越来越大的危机,到2018年系统耦合突破"协调"界限,"相悖态势"将明显表现出来。为此,纸坊沟流域必须调整产业布局,发展草畜产业,进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耦合度 态势 纸坊沟流域
下载PDF
产品功能模块划分方法 被引量:65
17
作者 高飞 肖刚 +2 位作者 潘双夏 陈久军 张元鸣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5,共7页
在新产品开发中,合理有效的功能模块划分对于设计师独立地寻求更多功能新解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影响产品模块化的内因和外因,提出产品功能模块划分的功能准则和需求准则,建立基于广义有向图和改进质量屋的准则形式化和量化模型,... 在新产品开发中,合理有效的功能模块划分对于设计师独立地寻求更多功能新解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影响产品模块化的内因和外因,提出产品功能模块划分的功能准则和需求准则,建立基于广义有向图和改进质量屋的准则形式化和量化模型,给出基于模糊聚类的模块划分步骤,建立基于耦合度的模块划分方案评价数学模型。最后以摩托车盘式制动器的功能模块划分为例,说明上述方法的应用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模块划分 广义有向图 模糊聚类 耦合度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78
18
作者 贾士靖 刘银仓 邢明军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3-575,共3页
在阐释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度量模型。并对中国2005年31省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均处于较高水... 在阐释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度量模型。并对中国2005年31省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协调度却差异显著,且以中度协调与高度协调为主;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绝大多数省区处于不同程度的环境滞后型或经济滞后型,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还远没有达到良性共振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系统序参量贡献度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关系演化 被引量:77
19
作者 刘艳军 刘静 +1 位作者 何翠 冯媛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7-517,共11页
揭示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互动演化的一般规律,通过定量分析1995-2009年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995年以来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不断增长,资源环境水平小幅波动下降。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 揭示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互动演化的一般规律,通过定量分析1995-2009年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995年以来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不断增长,资源环境水平小幅波动下降。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度呈现出逐年增大趋势,表明二者的耦合程度不断提高;同期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不断增长对资源环境水平演变产生明显的"胁迫"影响,但胁迫程度逐渐减小。区域开发效率提升、资源环境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经济结构优化、单位能耗GDP产出提高以及环保投入增加等因素对胁迫程度减小具有推动作用,其中区域开发效率提升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开发强度 资源环境水平 耦合度 响应度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演变与过程模型 被引量:76
20
作者 曹广忠 刘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95,共10页
在对城镇化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灰色关联分析基础上,从经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中国城镇化驱动机制的理论模型,建立了省区城镇化核心驱动力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协调;服务业的驱动作用已超过第二产业... 在对城镇化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灰色关联分析基础上,从经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中国城镇化驱动机制的理论模型,建立了省区城镇化核心驱动力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协调;服务业的驱动作用已超过第二产业,但工业仍是中西部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乡村工业化短期内对城镇化有延滞作用,但对城镇化的平稳推进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长期效应;笔者更倾向于用内生的观点看待中国城镇化。文章建立了基于驱动力演变的城镇化四阶段模型,并提出应以科学的区域定位为基础培育区域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驱动力 城镇化过程模型 岭回归 灰色关联分析 耦合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