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苏建新 聂军 吴振龙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克隆副溶血弧菌(Vp)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基因的方法。方法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双酶切载体pGEX-3X和目的基因DNA,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5琢。对重组质粒进行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凝胶电泳显示,标准株Vp14-91基因组... 目的探讨克隆副溶血弧菌(Vp)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基因的方法。方法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双酶切载体pGEX-3X和目的基因DNA,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5琢。对重组质粒进行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凝胶电泳显示,标准株Vp14-91基因组DNA的PCR产物长约600 bp。阳性克隆的PCR产物也为一长约600 bp的条带,经双酶切可切出一约600 bp的条带。DNA测序结果表明与GenBank中的序列有99.1%的同源性。结论利用该方法成功克隆了目的基因,为制备用于现场检测的基因探针和Vp的保护性疫苗以及Vp的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弧菌 耐热直接相关溶血 序列分析 基因克隆
下载PDF
产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的副溶血性弧菌PCR检测及其表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代新 宁喜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114-117,共4页
运用PCR技术成功建立了检测产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TRH)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从1株标准株和其他3种不同来源的37株副溶血性弧菌中的13株扩增出0.5 kb的trh基因特异性扩增带;产TRH的副溶血性弧菌中1株标准株,12株分离自腹泻... 运用PCR技术成功建立了检测产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TRH)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从1株标准株和其他3种不同来源的37株副溶血性弧菌中的13株扩增出0.5 kb的trh基因特异性扩增带;产TRH的副溶血性弧菌中1株标准株,12株分离自腹泻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1株分离自水产动物养殖用水;并且产TRH与尿素酶阳性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之间的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结果认定尿素酶阳性是产TRH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表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弧菌 耐热直接相关溶血 PCR 尿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食物中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庆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461-463,共3页
关键词 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耐热溶血(TLH) 耐热直接溶血(TDH) 耐热直接相关溶血(TRH)
原文传递
杭州地区2000-2002年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张蔚 潘劲草 +1 位作者 孟冬梅 陈坤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2000-2002年副溶血弧菌临床和环境分离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72株2000年和2002年从临床食物中毒患者和散发腹泻病例以及外环境(小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对40株临床来源O3:K6型菌株及...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2000-2002年副溶血弧菌临床和环境分离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72株2000年和2002年从临床食物中毒患者和散发腹泻病例以及外环境(小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对40株临床来源O3:K6型菌株及环境来源O3:KUT (K抗原未分型)型菌株,应用PCR技术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 (trh)的检测,并进行核糖体基因分型(ribotyping)、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肠道细菌重复基因间共同序列PCR(ERIC-PCR)等。结果在调查的13起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tdh 阳性、trh阴性的O3:K6血清型引起的有11起(84.6%);tdh阳性、trh阴性的O4:K8菌引起有2起 (15.4%)。在散发腹泻病例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O4:K8和O1:KUT菌株分别占26.5%(9/ 34)、17.6%(6/34)和38.2%(13/34),未能分型的占17.6%(6/34)。在水产品中分离的菌株中,37株分属7种O血清型,其中未见有O3:K6和O4:K8血清型;另外有9株未能分型;其中除1株O1:KUT 菌株trh阳性外,其余tdh和trh均为阴性。绝大部分食物中毒患者和散发腹泻病例分离的O3:K6菌株在ribotyping、ERIC-PCR及RAPD三种指纹上均属于一种密切相关的克隆群,而环境分离的 O3:KUT菌株与临床分离的O3:K6菌株间,在三者指纹上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临床来源和小水产品来源的副溶血弧菌菌株间血清型分布有显著差别;一群关系密切、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血清型菌株在杭州地区呈优势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弧菌 细菌分型技术 耐热直接溶血 耐热直接溶血相关溶血
原文传递
基于多重PCR的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韩艳青 侯凤伶 +4 位作者 张淑红 申玉学 史红 关文英 申志新 《疾病监测》 CAS 2016年第9期750-754,共5页
目的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建立一种快速方便的检测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的方法。方法结合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的群特异鉴定方法 GS-PCR,与副溶血弧菌致病相关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 目的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建立一种快速方便的检测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的方法。方法结合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的群特异鉴定方法 GS-PCR,与副溶血弧菌致病相关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并优化多重PCR检测方法。用已知的大流行菌株和非大流行临床分离株,对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等性能的评价。并对224株食品分离株和3株临床分离株副溶血弧菌进行了再鉴定。结果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有群特异PCR标识基因和tdh扩增条带。而其他细菌扩增结果呈阴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5CFU/ml。对实验室保存的224株食品分离株和3株临床分离株进行再鉴定表明,其中5株为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其中3株为tdh阳性、trh阴性,2株tdh、trh均阴性。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的快速大规模检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弧菌 大流行菌群 耐热直接溶血 耐热直接溶血相关溶血 群特异PCR 多重PCR
原文传递
深圳市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特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李 许欣 +1 位作者 段永翔 鞠长燕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399-1400,1436,共3页
目的了解从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患者和环境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特征。方法2006~2008年从食源性疾病患者和海水、海产品等外环境分离到133株副溶血性弧菌,按GB/T4789.7-2008进行血清学鉴定,用PCR技术检测耐热直接溶血... 目的了解从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患者和环境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特征。方法2006~2008年从食源性疾病患者和海水、海产品等外环境分离到133株副溶血性弧菌,按GB/T4789.7-2008进行血清学鉴定,用PCR技术检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结果133株副溶血性弧菌中,以O3(43.6%)、O1(16.5%)、O4(16.5%)群为主。84.4%(76/90)的食源性疾病样本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tdh,无单独携带trh基因的菌株;79.1%(34/43)的环境样本分离株不携带tdh和trh毒力基因,无同时携带两种基因的菌株。结论近年来引起深圳市食源性疾病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为tdh阳性、trh阴性菌株,在外环境中检出的绝大多数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和trh基因均为阴性;O3仍为主要的流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 耐热直接溶血基因 耐热直接溶血相关溶血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市售生食水产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袁媛 孙永 +4 位作者 张钧 李春 撒楠 栗薇薇 胡万富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33-235,2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11~2012年合肥市售生食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研究,了解生食海产品污染的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按GB/T4789.7-2008方法进行分离鉴定,用PCR技术检测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耐热... 目的通过对2011~2012年合肥市售生食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研究,了解生食海产品污染的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按GB/T4789.7-2008方法进行分离鉴定,用PCR技术检测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两年检获的65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11个血清群,以O2(41.54%)、O1(12.31%)、O3(12.31%)群为主。65株菌均不携带tdh和trh毒力基因,tlh基因全部阳性。药敏结果显示,65株菌对15种抗生素显示出较高的青霉素(100.0%)和氨苄西林(95.4%)耐药性。结论近年来合肥市售生食水产品中污染的副溶血性弧菌以O2血清型为主,tdh基因和trh基因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弧菌 血清群 耐热直接溶血基因 耐热直接溶血相关溶血基因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宁波副溶血性弧菌临床株毒力基因与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高红 宋启发 +2 位作者 徐景野 郑剑 沈玄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分布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收集来源于食物中毒和散发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菌株,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分布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收集来源于食物中毒和散发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菌株,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进行分子分型。结果2006—2012年共分离临床株248株,选择48株进行毒力基因和MLST分型研究。42株tdh+,为93.75%;11株trh+,为22.92%。48株菌株可分为9个ST型和一个未分型,ST3有32株,占66.67%;ST265有5株,占10.42%;ST120有3株,占6.25%。ST3克隆群中tdh+/trh-菌株有25株,占78.16%。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在宁波临床株中发现ST262。结论 tdh+型是宁波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优势菌株。有9种ST型,以ST3克隆为主,其次为ST265和ST120。ST3克隆中以tdh+/trh-型为主。另发现1个独特的ST262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弧菌 耐热直接溶血基因 耐热直接溶血相关溶血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