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考古遗址学——考古信息的嬗变与传递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陈胜前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8,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号14BKG021)支持
-
文摘
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由多个环节构成,并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研究流派,但不同环节之间缺乏理论上的关联。考古遗址学是一个沟通不同环节的理论框架,以考古信息为媒介研究其传递过程与变化,从考古信息的形成直到最后考古知识的公共化。这一框架完整地包含了考古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它也是考古学的基本认识论。
-
关键词
遗址形成过程
考古遗址学
理论框架
考古信息
-
Keywords
Site formation process, archacological sitology, theoretical framework, archaeological information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啮齿类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探索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运辅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
-
出处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5,107,共9页
-
文摘
啮齿类遗存是一类常见于考古遗址的较微小的材料,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动物考古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主张啮齿类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目标应该在"形态描述、种属鉴定"的基础上,转向认识啮齿类与人类之间隐性的文化生态联系为主。结合国内考古学工作前沿,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目标任务:(1)探索史前农业起源背景下"农田啮齿类"的形成与演变,及对生业经济的影响;(2)探索啮齿类在史前居址中"与人共栖"的起源、"家栖啮齿类"的形成与演变,及对人类行为的影响;(3)利用啮齿类探讨古环境、分析人地关系。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案例,介绍了广泛应用于啮齿类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群落演替"、"与人共栖"等两项生态学理论;并就啮齿类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一般流程、采集与鉴定(几何形态测量法)、埋藏学解释等方法与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还专门引介了一个典型的研究案例,即小家鼠的与人共栖起源及在近东和欧洲地区的扩散。本文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动物考古学同行的关注,从基础工作开始,开展更多的啮齿类动物考古学研究。
-
关键词
遗址形成过程
考古遗址学
理论框架
考古信息
-
Keywords
Site formation process, archaeological sitology, theoretical framework, archacological information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