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联合针刺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的影响
1
作者 苏冬梅 练梅香 骆明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自拟中药方剂联合针刺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龙岩博爱医院康复医学科2021年6月—2023年6月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实行针刺进... 目的分析自拟中药方剂联合针刺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龙岩博爱医院康复医学科2021年6月—2023年6月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实行针刺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负面情绪、眩晕感以及眩晕症状积分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0.05)。观察组汉密斯顿焦虑自评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为(32.72±4.48)分,汉密斯顿焦虑自测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为(36.41±4.28)分,低于对照组的(36.41±4.28)分、(41.57±4.34)分(P<0.05)。观察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4.85±2.06)分、(7.12±2.07)分、(6.12±1.42)分,低于对照组的(7.69±1.29)分、(10.69±3.01)分、(9.86±2.08)分(P<0.05)。观察组眩晕症状积分为(9.56±0.51)分,低于对照组的(12.41±0.51)分(P<0.05)。结论对于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采用自拟中药方剂联合针刺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预后条件,有效提升患者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中药方剂 针刺 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 眩晕 复位后残余症状 效果
下载PDF
前庭康复练习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远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艳丽 李冬梅 夏琳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2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 为加强促进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康复,分析采取前庭康复练习的远期疗效。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是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BPPV患者,共有70例,均在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入我院。有1/2患者接受常规手法复位治疗,另外1/2... 目的 为加强促进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康复,分析采取前庭康复练习的远期疗效。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是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BPPV患者,共有70例,均在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入我院。有1/2患者接受常规手法复位治疗,另外1/2患者再接受前庭康复练习治疗,分别纳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前庭症状指数(VSI)、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基底动脉与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上述量表评分以及指标对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1个月的VSI、DHI、BBS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此时研究组的基底动脉与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的VSI、DHI低于对照组(P<0.05),BBS、基底动脉与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BPPV患者,采取前庭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提升患者的远期疗效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康复练习 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治疗后残余头晕的影响因素及干预 被引量:1
3
作者 钱亚燕 张华 龚幸玥 《常州实用医学》 2019年第5期308-311,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耳石复位(CRP)治疗后残余头晕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50例在本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确诊为BPPV,并成功行CRP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眩晕就诊时间、受累... 目的分析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耳石复位(CRP)治疗后残余头晕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50例在本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确诊为BPPV,并成功行CRP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眩晕就诊时间、受累半规管、眩晕持续时间、复位成功与否、复位次数、残余头晕症状等,如行CRP治疗后存在残余头晕者,接受残余头晕问卷调查,评估残余头晕的程度,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CRP治疗后存在残余头晕与性别、病变侧别、受累半规管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眩晕持续时间与复位次数有关,眩晕持续时间越长、复位次数越多,CRP治疗后发生残余头晕的情况越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治疗后残余头晕患者对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一定影响。结论BPPV患者要尽早及有效采取CRP治疗,以减少治疗后残余头晕的发生,而有效、良好的干预,有利于CRP治疗后残余头晕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 耳石复位 残余头晕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半卧位翻身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诸红萍 王蓉 徐桂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36期121-124,共4页
目的:研究半卧位翻身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老年人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目的:研究半卧位翻身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老年人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改良后Epley管石复位法及改良Semont管石复位法治疗,治疗组给予半卧位翻身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05,P=0.00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3%明显高于治疗组的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8,P=0.046)。结论:半卧位翻身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卧位翻身训练 手法复位 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 Dix-Hallpike试验
下载PDF
前庭康复训练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后遗头晕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红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22期26-26,共1页
目的分析前庭康复训练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后遗头晕的效果。方法将83例老年BPPV手法复位成功后后遗头晕症状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2例加用前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前庭康复训练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后遗头晕的效果。方法将83例老年BPPV手法复位成功后后遗头晕症状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2例加用前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BBS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DHI评分及VS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BPPV后遗头晕患者眩晕、头晕、不稳等前庭症状,提高患者平衡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康复训练 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 手法复位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