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要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德云 《智慧健康》 2017年第7期43-4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要点在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18名患者,318名患者都患有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的外伤组织缺损,并且将318名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要点在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18名患者,318名患者都患有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的外伤组织缺损,并且将318名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中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疼痛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伤组织缺损患者实施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老年心病患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5
2
作者 潘媛媛 彭羽 +1 位作者 付明欢 陈萍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PCI手术的老年患者124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PCI手术的老年患者124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多元化护理干预(包括加强健康知识宣导、讲授、心理护理、电话咨询、个别讲解等);护理干预前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术后6个月随访,再次采用QL测评患者生活质量,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多元化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出血、尿潴留、疼痛、失眠、心绞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随访,Q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PCI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病人术后的康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护理干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心病患者 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8
3
作者 李建华 朱宏彬 +1 位作者 赵刚 韩丽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二组的心理状态...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二组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以及整体健康状况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心理护理 老年心病患者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和分析 被引量:64
4
作者 车晓宁 冯小智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09-110,共2页
在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除了要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外,护理服务同样是重点环节,理应予以重视。无缝隙护理,即是以"患者为中心"为理念,以患者最终的需求为标向,自患者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提供一体化的护理过程,使患者在整个病程康复... 在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除了要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外,护理服务同样是重点环节,理应予以重视。无缝隙护理,即是以"患者为中心"为理念,以患者最终的需求为标向,自患者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提供一体化的护理过程,使患者在整个病程康复过程中得到更舒适、更细致、更完整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病患者 护理模式 心绞痛 护理服务 无缝隙护理 临床治疗 药物治疗 护理过程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老年冠心病患者对护理质量改善及并发症的预防分析 被引量:58
5
作者 聂陈 邓智全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507-1510,共4页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该疾病为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肌功能发生障碍以及发生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据统计[1],冠心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近年...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该疾病为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肌功能发生障碍以及发生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据统计[1],冠心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且其发病率、病死率均居世界前列。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伴随竞争压力日趋增大,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持续升高[2]。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关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过度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均为该疾病的诱发因素[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当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具有疗程短,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和疗效显著等特点,但后期研究发现,即使手术效果佳,近期效果显著,但若术后护理不当也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致使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概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老年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并发症 护理干预 质量改善 冠状动脉狭窄 不良生活习惯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6
6
作者 刘平 张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9X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将60名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出院患者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延续性护...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将60名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出院患者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由责任护士采用电话回访、网络交流、预定服务等多种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病患者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45
7
作者 郝璐璐 潘兴邦 +2 位作者 尹育华 马志会 张莎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稳定期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稳定期冠心病患者9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行心...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稳定期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稳定期冠心病患者9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行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水平、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总分(89.56±4.88)分,较对照组(70.68±4.52)分显著提高(P<0.05);疾病不确定感总分(63.33±3.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5.65±3.22)分(P<0.05);应对方式中,屈服评分为(10.98±4.22)分、回避评分(13.02±3.9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98±3.88)分、(18.10±4.15)分;观察组面对评分(22.98±5.17)分,较对照组(16.42±5.03)分显著提高(P<0.05);SAQ总评分为(80.77±5.88)分,高于对照组(70.88±5.72)分(P <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疾病应对方式,明显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老年心病患者 疾病不确定感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3
8
作者 钮蔚琳 吴燕霞 +1 位作者 王印红 郑玉莲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57-1358,共2页
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改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由于病程长、合并症多,自我护理能力下降,影响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协同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协同护理模式是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协同医生、护士、... 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改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由于病程长、合并症多,自我护理能力下降,影响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协同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协同护理模式是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协同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护理,强化集体协同护理的作用,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综合协同护理干预模式,探讨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病患者 协同护理模式 远期生活质量 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干预模式 年龄结构 整体护理 家属参与
原文传递
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9
9
作者 明菊梅 张彦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运动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12~24个月,观察组各项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压、血糖及戒烟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冠心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老年心病患者 回授法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行为 心脏康复
下载PDF
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农村老年冠心病患者家庭关怀度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7
10
作者 张宏晨 王艳红 +4 位作者 唐楠 梁雪萍 王芳 闫兰兰 杨彦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家庭关怀度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2020年7-11月,便利抽样选取郑州市郊县某自然村530名农村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家庭关怀度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2020年7-11月,便利抽样选取郑州市郊县某自然村530名农村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冠心病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农村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家庭关怀度、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4.25±1.05)分、(32.15±11.28)分、(54.64±15.08)分和(55.38±10.65)分;且相互间呈两两正相关(r为0.489~0.935.均P<0.01);家庭关怀度可正向预测生活质量(β=0.319,P<0.01);家庭关怀度通过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对生活质量的中介效应显著(均P<0.01);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能力在农村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家庭关怀度与生活质量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β=0.150,P<0.01)。结论提高农村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家庭关怀度,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年心病患者 家庭关怀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感 自我管理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知识调查与康复健康教育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郑彩娥 周秀凤 +1 位作者 张荀芳 任偶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1-1142,共2页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有资料表明,许多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开展康复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生活习惯及康复知识...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有资料表明,许多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开展康复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生活习惯及康复知识调查,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一系列康复教育措施,帮助老年冠心病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病患者 康复教育 健康教育 知识调查 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血管疾病 疗效 生活习惯
下载PDF
系统性健康教育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9
12
作者 龙梦云 鄢晓丽 +1 位作者 李慧敏 罗仕兰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17期2385-2388,共4页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中居首位。许多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中居首位。许多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得以治疗,然而大多数老年冠心病患者缺乏对冠心病疾病的正确认识,多数老年患者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等重要危险因素,从而导致术后患者冠状动脉再次狭窄率居高不下。研究表明,心脏康复可使冠心病患者5年病死率下降25%~46%,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再发率降低31%。然而目前许多医院在心脏康复的落实中仅仅只注重于运动功能锻炼,对患者生活质量尚缺乏具体的实现措施。因此,本研究提出以系统性健康教育模式尝试对老年冠心病心脏康复患者实施系统全方位的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病患者 性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系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疾病发病率
下载PDF
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黄永群 梁秀红 +4 位作者 熊妮 邹东华 唐艳 龙良 陈宝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76-178,共3页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患者及家属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运用西雅图心绞痛...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患者及家属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运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问卷(SAQ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8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统计SAQ量表和GHQ-28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Q量表和GHQ-28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协同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病患者 协同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许侠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PCI术后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治疗...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PCI术后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P<0. 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等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护理干预 老年心病患者 心理状态 依从性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丽 杨莉莉 +1 位作者 汤柏赞 邵海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随机抽取心内科就诊的老年冠心病并发AMI患者73例作为AMI组,另抽取该科室同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随机抽取心内科就诊的老年冠心病并发AMI患者73例作为AMI组,另抽取该科室同期就诊的老年单纯冠心病患者132例作为非AMI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AMI危险因素。结果 AMI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肌酐(SCr)水平分别为(7.02±1.83)mmol/L和(94.23±19.23)mmol/L,均高于非AMI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4.56±0.89)mmol/L和(88.27±16.0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和hs-CRP水平较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AM 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和hs-CRP水平较高均会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AMI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危险因素 老年心病患者
原文传递
延续性护理措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的改善与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23
16
作者 薛嵛丹 屈莫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525-527,共3页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该手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并延缓病情的发展。但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与其遵医嘱用药、生活饮食习惯、合理运动等密切相关,而常规护理对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难以...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该手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并延缓病情的发展。但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与其遵医嘱用药、生活饮食习惯、合理运动等密切相关,而常规护理对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难以干预,容易引起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其术后康复[1]。延续性护理是一种针对出院患者而开展的开放性、延伸性护理,该护理能对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2]。本次研究对在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就该护理对护理质量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自我管理行为 生活饮食习惯 护理质量 并发症的预防 老年心病患者 延伸性护理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E选择素、P选择素、SICAM-1、SVCAM-1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徐立新 李美 张素燕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E -选择素、P- 选择素、SICAM- 1、SVCAM -1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各44患者,对照组服用冠心病的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每次2粒,一日3次,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E -选择素、P- 选择素、SICAM- 1、SVCAM -1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各44患者,对照组服用冠心病的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每次2粒,一日3次,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血清E 选择素、P -选择素、SICAM- 1、SVCAM -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也缩短,患者血清E- 选择素、P- 选择素、SICAM -1SVCAM-1明显下降。结论: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M-1 SVCAM-1 老年心病患者 E-选择素 麝香保心丸 血清 P选择素 P-选择素 发作持续时间 血管内皮细胞 治疗组 治疗药物 治疗前后 发作次数 保护作用 对照组 心绞痛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蔺大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8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重视疾病护理、进行心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重视疾病护理、进行心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睡眠各项参数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肺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老年心病患者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现况调查研究:指南与实践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小伟 王江挺 +4 位作者 林森娜 杜常青 徐晨凯 朱可夫 唐礼江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2期2402-2407,共6页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现况及和指南推荐的差距,发现二级预防药物在老年CHD患者中的使用特点,同时分析影响其服药的因素,以促进CHD二级预防的改善。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老年CHD患者(≥65岁)1150例进...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现况及和指南推荐的差距,发现二级预防药物在老年CHD患者中的使用特点,同时分析影响其服药的因素,以促进CHD二级预防的改善。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老年CHD患者(≥65岁)1150例进行横断面、非干预性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调脂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性CHD患者中的使用率分别为61.3%、54.5%、51.2%和85.6%,而未服用任何上述药物比例高达8.5%,全部服用比例仅有20.7%。分析影响各类药物服用的因素发现:CHD确诊病程、CHD类型、吸烟状况、CHD二级预防知识及合并基础疾病是影响老年CHD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独立影响因素;CHD确诊病程、CHD类型、吸烟状况、收入、教育程度、CHD二级预防知识及合并基础疾病是影响老年CHD患者服用ACEI/ARB的独立影响因素;CHD确诊病程、CHD类型、吸烟状况、收入、教育程度及CHD二级预防知识是影响老年CHD患者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的独立影响因素;CHD确诊病程、CHD类型及CHD二级预防知识是影响老年CHD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除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尚可外,其它3种CHD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普遍偏低,与指南推荐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想实现"健康老龄化",噬待规范CHD二级预防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病患者 心病 二级预防药物 服药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七氟烷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调控和心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亦瑶 李毓 +4 位作者 韩学昌 邢群智 周民涛 董旭 常俊晓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88-93,共6页
目的研究七氟烷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调控和心肌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S组(七氟烷组)和P组(丙泊酚组),每组50例;术中通过脑电双频指数... 目的研究七氟烷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调控和心肌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S组(七氟烷组)和P组(丙泊酚组),每组50例;术中通过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镇静深度,选取麻醉诱导前(Ta_0)、气管插管前(Ta_1)、气管插管后1 min(Ta_2)、手术开始(Ta_3)、拔管前(Ta_4)及拔管后5 min(Ta_5)6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左心室做功(LCW);抽取诱导前5 min(Tb_0)、手术结束(Tb_1)、术后12 h(Tb_2)、术后24 h(Tb_3)、术后48 h(Tb_4)5个时间点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同时比较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及术后患者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HR、MAP、SVR、LCW在Ta_1、Ta_3时下降,与Ta_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Ta_3时的CO,Ta_2、Ta_3时的CI均低于Ta_0;S组Ta_1时间点的HR,Ta_2时间点的MAP均低于P组同时间点,Ta_2、Ta_3时间点的CI高于P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 Tn I、CK-MB自手术结束后开始逐渐升高,Tb_2至Tb_4各时间点的c Tn I均高于Tb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组Tb_2至Tb_4,P组Tb_1至Tb_4的CK-MB均高于Tb_0,且CK-MB于Tb_3时达高峰,后下降;Tb_2至Tb_4各时间点,S组的c Tn I、CK-MB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S组瑞芬太尼用量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中,七氟烷麻醉能很好地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手术应激,有效降低围术期心肌损伤,更好地保护心肌,提高麻醉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病患者 七氟烷 丙泊酚 血流动力学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