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 被引量:148
1
作者 胡庚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5,126,共7页
译者主导翻译过程、协调"三者"关系、践行生态理性、落实"四合"规范、对话一切"他者",其"中心"地位无可替代,其译者职能责无旁贷。"译者中心"论的更加理性和走向成熟主要呈现在两个... 译者主导翻译过程、协调"三者"关系、践行生态理性、落实"四合"规范、对话一切"他者",其"中心"地位无可替代,其译者职能责无旁贷。"译者中心"论的更加理性和走向成熟主要呈现在两个方向上:一个是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导";另一个是翻译伦理中的"译者责任"。文章指出,译者只有通过对包括文本和翻译生态环境在内的一切"他者"承担责任,从生态整体主义和生态理性的视角审视自己与一切"他者"的关系,才能将一种更大的责任意识融入翻译活动之中。由此观之,从微观翻译行为层面上的"译者中心"到宏观翻译理性层面上的"译者责任",这一理念的衍展将具有生态翻译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 译者中心 译者责任 生态翻译 翻译伦理
原文传递
中西翻译伦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98
2
作者 骆贤凤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7,共5页
翻译活动是一种伦理活动,翻译伦理研究应引起翻译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中西方翻译伦理研究起步较晚,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投入到翻译伦理的研究当中来。本文系统地总结、分析了中西方现有的翻译伦理研究成果。
关键词 翻译 翻译伦理 综述
原文传递
翻译研究:规定、描写、伦理 被引量:95
3
作者 朱志瑜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2,共8页
本文首先澄清规定、描写与伦理几个概念的关系,并通过回顾翻译伦理研究,着重分析贝尔曼、韦努蒂、切斯特曼的伦理观点。指出传统的规定性理论说的是文本关系,而翻译伦理讨论的是人际关系。在后现代的背景下,文化间的不平等使"翻译... 本文首先澄清规定、描写与伦理几个概念的关系,并通过回顾翻译伦理研究,着重分析贝尔曼、韦努蒂、切斯特曼的伦理观点。指出传统的规定性理论说的是文本关系,而翻译伦理讨论的是人际关系。在后现代的背景下,文化间的不平等使"翻译伦理"越显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伦理 规定 描写 差异的伦理 权力关系
原文传递
关于展开翻译伦理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78
4
作者 王大智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4-47,共4页
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只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发生跨文化的交往行为,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伦理问题.翻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需要伦理学的指导.本文首先阐明了进行翻译伦理研究的必要性,然后重点梳理和分... 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只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发生跨文化的交往行为,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伦理问题.翻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需要伦理学的指导.本文首先阐明了进行翻译伦理研究的必要性,然后重点梳理和分析西方有代表性的翻译伦理思想.我们主张以史为鉴,以伦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为理论参照,根据我国现阶段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展开翻译伦理研究的理论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伦理 选择 差异 翻译原则
下载PDF
韦努蒂的“翻译伦理”及其自我解构 被引量:78
5
作者 刘亚猛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5,共6页
韦努蒂的翻译伦理理论在构筑“存异伦理”/“化同伦理”这一对二元对立的同时对它进行了解构。这一做法表明他遵循的是后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议程,采用的也是后结构主义“分两步走”的基本话语策略,即首先将翻译思想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二... 韦努蒂的翻译伦理理论在构筑“存异伦理”/“化同伦理”这一对二元对立的同时对它进行了解构。这一做法表明他遵循的是后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议程,采用的也是后结构主义“分两步走”的基本话语策略,即首先将翻译思想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二元对立颠倒过来,然后通过新建对立的自我解构最终革除二元对立思维本身。就翻译涉及的伦理原则而言,韦努蒂的理论与其说提供了任何答案,不如说提出了一大堆亟待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伦理 后结构主义 解构 异化 归化
原文传递
“翻译伦理”概念试析 被引量:73
6
作者 王大智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1-63,共3页
近年来,有关"翻译伦理"的研究正逐渐成为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然而,无论是对外国翻译伦理思想的译介与评价,还是对"翻译伦理模式"的探索抑或建构翻译伦理学的有益尝试,似乎都不曾对"翻译伦理"这一概念本身展开深... 近年来,有关"翻译伦理"的研究正逐渐成为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然而,无论是对外国翻译伦理思想的译介与评价,还是对"翻译伦理模式"的探索抑或建构翻译伦理学的有益尝试,似乎都不曾对"翻译伦理"这一概念本身展开深入的研究。对"翻译伦理"概念简单、机械、主观的理解与挪用,不可避免地会导向对国外翻译伦理思想的曲解甚至歪批,导向对本土丰富翻译伦理思想的漠视。这种自说自话的研究模式既不利于当下翻译伦理研究的展开,同时也给未来的翻译伦理研究埋下了隐患。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伦理"和"翻译"这两个同样具有多义性的概念入手,对"翻译伦理"概念予以解析,以期厘定翻译伦理研究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伦理 翻译行为 翻译主体 翻译规范
原文传递
尊重差异——当代翻译研究的伦理观 被引量:66
7
作者 申连云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9,共4页
当代翻译研究中归化与异化讨论的实质不是关于何者更能忠实传达原意的翻译策略或方法问题,而是关于如何对待文化他者的伦理态度问题。面对文化他者,译者应该寻求差异、发掘差异、尊重差异,而不是求同,这是当代翻译研究对翻译的人文价值... 当代翻译研究中归化与异化讨论的实质不是关于何者更能忠实传达原意的翻译策略或方法问题,而是关于如何对待文化他者的伦理态度问题。面对文化他者,译者应该寻求差异、发掘差异、尊重差异,而不是求同,这是当代翻译研究对翻译的人文价值所作出的价值评判。所谓求异,就是尊重他人文本中所描写的世界的完整性,尊重他人文本自身的价值;所谓求同,就是在他人文本中取其所需,利用他人文本来实现自身价值和目的。对差异的尊重就是对他人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伦理 求异 异化
原文传递
翻译伦理的理论审视 被引量:52
8
作者 汤君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64,共8页
本文尝试从职业伦理和个人伦理两个层面探讨翻译伦理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社会意义,提出职业伦理研究和从业者个人伦理研究各有特色,前者可谓主体间(或人际)伦理研究,后者可谓主体伦理研究。翻译伦理研究不可能是单一、单层、单向的,要充分... 本文尝试从职业伦理和个人伦理两个层面探讨翻译伦理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社会意义,提出职业伦理研究和从业者个人伦理研究各有特色,前者可谓主体间(或人际)伦理研究,后者可谓主体伦理研究。翻译伦理研究不可能是单一、单层、单向的,要充分认识到现实的复杂性对理论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伦理 职业 个人
原文传递
异的考验——关于翻译伦理的对谈 被引量:59
9
作者 刘云虹 许钧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7,共8页
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而翻译的根本目标就在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与融合。从这个意义来看,翻译活动中涉及的许多重要问题,就本质而言,是伦理层面的,即如何认识和对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 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而翻译的根本目标就在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与融合。从这个意义来看,翻译活动中涉及的许多重要问题,就本质而言,是伦理层面的,即如何认识和对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本文提出,无论从翻译的沟通与交流的根本属性来看,还是就翻译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历史使命而言,尊重他者、尊重差异正是实现翻译伦理目标的基础与核心。同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承载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战略意义,在目前"忠实"概念不断遭到质疑和解构的现状下,对忠实原则的坚守、对异质性的保留与传达,既是翻译伦理的要求,也是思想与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伦理 差异 他者 尊重
原文传递
析翻译伦理的四种模式 被引量:48
10
作者 王莉娜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8,共5页
翻译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行为,译者作为翻译行为的主体,其活动必定受到一定价值准则的约束和制约。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四种翻译伦理模式:"再现模式"、"服务模式"、"沟通模式"和"规范模式",分别... 翻译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行为,译者作为翻译行为的主体,其活动必定受到一定价值准则的约束和制约。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四种翻译伦理模式:"再现模式"、"服务模式"、"沟通模式"和"规范模式",分别以纽马克的"五项中间真理"、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皮姆的"跨文化空间"概念以及彻斯特曼的"四种价值"伦理思想为代表。本文运用伦理学思想对这四种伦理模式及其所代表的伦理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它们各自的伦理学理论基础、适用范围、局限性,以期构建翻译伦理学的研究范式,纠正描述翻译学派给翻译学界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学派 翻译伦理 伦理模式 研究范式
下载PDF
论翻译伦理学研究范畴的拓展 被引量:43
11
作者 杨洁 曾利沙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79,共7页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在解放译者的同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赋予了译者放纵自己的权力,影响了翻译的健康发展。翻译伦理研究是对文化转向以来翻译及翻译研究中出现的乱象的一种反思和理性回归,是翻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目前的翻...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在解放译者的同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赋予了译者放纵自己的权力,影响了翻译的健康发展。翻译伦理研究是对文化转向以来翻译及翻译研究中出现的乱象的一种反思和理性回归,是翻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目前的翻译伦理研究存在一些误区,研究范畴过窄,因此有必要从学科系统建构层面对翻译伦理学的研究范畴进行整合并作出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翻译伦理 研究范畴 整合 拓展
原文传递
为什么对外宣传中常有翻译谬误?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季春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48,共4页
为什么对外宣传中常有翻译谬误?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多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在寻找答案。遗憾的是,这种情况似乎至今看不到改善。本文从翻译教师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翻译教育的失误,具体表现在对翻译的普遍误解和(或... 为什么对外宣传中常有翻译谬误?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多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在寻找答案。遗憾的是,这种情况似乎至今看不到改善。本文从翻译教师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翻译教育的失误,具体表现在对翻译的普遍误解和(或)对“原文”的过度迷信。因此,解决问题的长效办法在于反思现行的翻译教育,建立我国翻译教材的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宣传 内外有别原则 翻译伦理 翻译教材 翻译教学 技能训练 高校 英语专业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伦理探讨--以白睿文、陈毓贤英译《长恨歌》为例 被引量:32
13
作者 吴赟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8-102,共5页
白睿文和陈毓贤合作翻译的《长恨歌》以对文化"他者"的再现为宗旨,体现了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道德意识和译介立场。该译本实践了作者与读者、他者与自我之间的理想共场,完成了异质文学的成功接纳,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当代文学... 白睿文和陈毓贤合作翻译的《长恨歌》以对文化"他者"的再现为宗旨,体现了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道德意识和译介立场。该译本实践了作者与读者、他者与自我之间的理想共场,完成了异质文学的成功接纳,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当代文学译介的可能性与伦理观提供了思考的源泉。本文以翻译的操作伦理为视角,以《长恨歌》的英译本为研究个案,考察两位汉学家译者的翻译策略,阐明唯有充分尊重文本承载的文化差异,努力寻求异质性和可读性的平衡,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交流的本源宗旨和翻译行为的终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王安忆 翻译伦理 他者 差异
原文传递
众包翻译的伦理探索 被引量:27
14
作者 郝俊杰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49,共7页
众包翻译的发展亟需伦理的引导与约束。众包翻译伦理可次范畴化为操作伦理、管理伦理与社会伦理,前两者属内部伦理,后者属外部伦理。操作伦理要求发包主体、分包主体、译者主体、审校主体遵从相关操作规范;管理伦理要求众包翻译平台以... 众包翻译的发展亟需伦理的引导与约束。众包翻译伦理可次范畴化为操作伦理、管理伦理与社会伦理,前两者属内部伦理,后者属外部伦理。操作伦理要求发包主体、分包主体、译者主体、审校主体遵从相关操作规范;管理伦理要求众包翻译平台以现代管理的人本、民主、价值观理念改进管理规范;社会伦理要求众包翻译进入相关社会领域时遵守相关的出版、传播、商业规范等。伦理规范的建设对众包翻译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翻译 翻译伦理 翻译研究 伦理 规范
原文传递
莎士比亚戏剧两译本的翻译伦理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薛香云 王富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9年第10期13-15,共3页
梁实秋是中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是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和唯一一人。朱生豪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风格独具特色,译文质量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 梁实秋是中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是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和唯一一人。朱生豪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风格独具特色,译文质量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以朱生豪和梁实秋二人的莎士比亚作品译本为例,通过分析其在翻译选择上的伦理学依据,从新的视角理解二者在实施具体翻译操作时的皈依“方向”所指和伦理依据之实,从而跳出原有的翻译分析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翻译 朱生豪 梁实秋 翻译伦理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后殖民语境与翻译中的民族身份构建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景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99-104,共6页
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后殖民理论,以其鲜明的政治色彩契合了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范式,因而推进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翻译是文化身份的再现,以后殖民理论解析翻译的政治、翻... 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后殖民理论,以其鲜明的政治色彩契合了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范式,因而推进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翻译是文化身份的再现,以后殖民理论解析翻译的政治、翻译的典律和翻译的伦理,以及它们与构建民族文化身份的关系,指出它们对居于弱势文化的译者避免自我殖民和重新书写民族文化身份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民族身份 翻译政治 翻译典律 翻译伦理 自我殖民
下载PDF
译者职责的翻译伦理解读 被引量:22
17
作者 祝朝伟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82,共6页
中西方翻译伦理模式的表述虽然不同,但从整体性要求来看,都可以归结到"忠实性翻译伦理",隐藏在纷繁复杂的学术术语与学术框架之后的乃是传统一元化的"忠实"伦理的现代变体与多元呈现。基于这种认识,Chesterman的圣... 中西方翻译伦理模式的表述虽然不同,但从整体性要求来看,都可以归结到"忠实性翻译伦理",隐藏在纷繁复杂的学术术语与学术框架之后的乃是传统一元化的"忠实"伦理的现代变体与多元呈现。基于这种认识,Chesterman的圣哲罗姆誓约为评价Newmark的观点提供了参照依据:译者应该以忠实再现原文为目标,奉行圣哲罗姆誓约说规约的职业伦理,这样才能不辱译者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MARK 译者职责 翻译伦理 忠实性伦理 差异性伦理 圣哲罗姆誓约
下载PDF
以诚立译--论翻译的伦理学转向 被引量:22
18
作者 吴志杰 王育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6-142,共7页
语言的伦理性决定了翻译的伦理性。在翻译活动中,最先确定的并不是译什么与怎么译,而是译者与作者、读者等他者之间的以"诚"为基础的伦理关系。"诚"是一切翻译活动得以进行的态度预设,也是确保翻译顺利完成的伦理... 语言的伦理性决定了翻译的伦理性。在翻译活动中,最先确定的并不是译什么与怎么译,而是译者与作者、读者等他者之间的以"诚"为基础的伦理关系。"诚"是一切翻译活动得以进行的态度预设,也是确保翻译顺利完成的伦理基础。译者只有诚于译事才能解决好翻译中的各种矛盾,才能处理好与作者、读者、赞助人等多个主体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伦理 应答 责任 交往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翻译数据伦理研究:概念、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华树 刘世界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7,共6页
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翻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传统的翻译生产模式正在大规模地转向云端,翻译活动中的数据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旨在揭示翻译数据伦理的概念内涵,梳理当前翻译行业典型的数据... 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翻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传统的翻译生产模式正在大规模地转向云端,翻译活动中的数据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旨在揭示翻译数据伦理的概念内涵,梳理当前翻译行业典型的数据伦理问题,如翻译数据权利、翻译数据安全、翻译数据滥用和翻译数据异化等,并结合大数据时代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需求,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互联网 人工智能 翻译伦理 翻译数据伦理
原文传递
翻译研究中的“真”、“善”、“美” 被引量:21
20
作者 申连云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6,96,共6页
我国从古至今的翻译实践可以概括为"求美"、"求真"和"求善"三种模式,分别体现在"文"与"质"、"直译"与"意译"和"归化"与"异化"的论争中。... 我国从古至今的翻译实践可以概括为"求美"、"求真"和"求善"三种模式,分别体现在"文"与"质"、"直译"与"意译"和"归化"与"异化"的论争中。三种模式的兴替与一定的政治、美学和文化力量紧密相关。我国的翻译研究在跨越了从"求美"到"求真"到"求善"的历程后,变得全面和丰富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善美 文质之辩 直译意译之争 翻译伦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