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鸭与家鸭属间杂交F_1半番鸭羽色遗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晖 陈岩锋 +2 位作者 郑丽祯 郑嫩珠 檀俊秩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0,共2页
用白羽番鸭 (M)与 4个品种家鸭 (A、B、C、D)进行正、反交和轮交 ,分析其F1 半番鸭羽色遗传。结果表明 :后裔半番鸭白羽率依家鸭品种不同而异 ,同品种家鸭的后裔半番鸭白羽率则相对稳定在C品种内 ,后裔半番鸭白羽率依母家鸭个体不同而... 用白羽番鸭 (M)与 4个品种家鸭 (A、B、C、D)进行正、反交和轮交 ,分析其F1 半番鸭羽色遗传。结果表明 :后裔半番鸭白羽率依家鸭品种不同而异 ,同品种家鸭的后裔半番鸭白羽率则相对稳定在C品种内 ,后裔半番鸭白羽率依母家鸭个体不同而异 ,同个体的后裔半番鸭白羽率则相对稳定 ;半番鸭的白羽率性状表现了连续性变异特征。探讨了白羽半番鸭亲本品系的选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家鸭 属间杂交 F1半番鸭 遗传
下载PDF
建昌鸭羽色遗传规律及杂交组合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光希 王林全 +1 位作者 曾凡同 邱祥聘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05-111,共7页
本文通过品系(种)杂交,对建昌鸭羽色的遗传规律和杂种优势进行了探讨。其结果表明:①建昌鸭白羽系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决定,基因型为cc,该位点有隐性上位效应。黄麻羽系C_E_M,褐麻羽系C_F_MR,白胸黑羽系CCeemB。黄麻、揭麻羽c、... 本文通过品系(种)杂交,对建昌鸭羽色的遗传规律和杂种优势进行了探讨。其结果表明:①建昌鸭白羽系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决定,基因型为cc,该位点有隐性上位效应。黄麻羽系C_E_M,褐麻羽系C_F_MR,白胸黑羽系CCeemB。黄麻、揭麻羽c、e基因粒率分别为0.1224、0.0959和0.0476、0.1682;②品系(种)杂交能显著提高建昌鸭肉用性能。大型肉鸭作父本的建昌鸭白羽杂交鸭以GW和TW组合最佳。尤其是GW组合,即天府肉鸭G♂×建昌白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昌鸭 遗传 肉用性能 杂交组合
下载PDF
太行鸡与隐性白羽鸡杂交后代羽色及SLC45A2和TYR基因变异分析
3
作者 李媛媛 刘华格 +3 位作者 臧素敏 褚素乔 周帆 周荣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1,共6页
为探究太行鸡与隐性白羽鸡杂交后代羽色及其与SLC45A2和TYR基因变异位点的相关性,本试验对太行鸡与隐性白羽鸡进行正反交,F_1代(山水羽、麻羽)横交固定产生F_2代,统计分析2个世代个体的羽色表型并利用PCR和DNA测序筛选SLC45A2基因变异位... 为探究太行鸡与隐性白羽鸡杂交后代羽色及其与SLC45A2和TYR基因变异位点的相关性,本试验对太行鸡与隐性白羽鸡进行正反交,F_1代(山水羽、麻羽)横交固定产生F_2代,统计分析2个世代个体的羽色表型并利用PCR和DNA测序筛选SLC45A2基因变异位点,将经分子鉴定的16只银羽杂合子隐性白羽公鸡与金羽半合子太行母鸡进一步杂交验证,同时利用分子检测方法鉴定TYR基因隐性白羽变异位点基因型。结果显示,F_1代出现山水羽、麻羽和白羽,其中正交F_1代山水羽、麻羽个体比例分别为79.0%和15.7%,反交F_1代山水羽、麻羽个体比例分别为15.8%和77.3%,正、反交F_1代白羽个体比例分别为5.2%和6.8%。F2代有色羽(山水羽、麻羽、深麻羽、芦花羽)与白羽鸡分离比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后代山水羽鸡SLC45A2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银羽突变位点c.1039C>A,麻羽鸡中未发现此变异。杂交验证后代山水羽鸡与麻羽鸡的比例接近为1:1,实际结果与理论结果相一致。杂交后代白羽鸡TYR基因内含子4的7.7 kb病毒插入突变分子检测基因型均为cc,有色羽鸡基因型为CC/Cc。结果表明太行鸡与隐性白羽鸡杂交后代羽色出现明显分化,反交组麻羽占比率相对正交组更高,银羽显性表现导致山水羽表型;白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研究结果为太行鸡肉用特定羽色的选育与不同羽色品系培育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白 太行鸡 杂交后代 遗传 SLC45A2基因
下载PDF
番鸭羽色遗传差异基因筛选及验证研究
4
作者 陆艳凤 张蕾 +2 位作者 孙国波 段修军 陈佳乐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2,共7页
为探究番鸭羽色调控机制,本试验以黑羽及白羽番鸭为研究素材,运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羽色部位毛囊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经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功能进行解析,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验证初步... 为探究番鸭羽色调控机制,本试验以黑羽及白羽番鸭为研究素材,运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羽色部位毛囊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经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功能进行解析,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验证初步获得的上调差异基因,并开展选育后代羽色性状验证筛选研究。结果:以|log_(2)FC|≥6(P<0.05)为筛选条件,获得显著差异表达基因112个(上调基因63个,下调基因49个);进一步分析获得番鸭羽色性状相关候选差异表达基因10个,胶原肌丝生成相关基因可能参与番鸭黑白羽色性状遗传的调控过程,并初步筛选肌节蛋白(MYOT)、肌红蛋白(MB)、5′核苷酸酶1型(NT5DC1)等3个上调基因;开展选育后代番鸭羽色性状表达,筛选的MYOT、MB可作为番鸭羽色遗传的标记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丰富了番鸭羽色性状遗传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对开展黑羽型番鸭育种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和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遗传 上调基因 筛选与验证
下载PDF
白羽半番鸭的饲养效益分析
5
作者 林丽红 郑国荣 林金远 《中国牧业通讯》 2005年第12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半番鸭 效益分析 技术要点 经济性状 饲养效益 属间杂种 繁殖能力 遗传 种鸭 免疫力 抗病力 优质 家禽 绒毛 亲本
下载PDF
白羽半番鸭选育(二)──轮回杂交之半番鸭羽色遗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晖 檀俊秩 +1 位作者 刘玉涛 宋建捷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2期10-11,共2页
白羽半番鸭选育(二)──轮回杂交之半番鸭羽色遗传分析陈晖,檀俊秩,刘玉涛,宋建捷(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350013)不同品种家鸭与正番鸭杂交,其半番鸭羽色依家鸭品种不同而异,正、反杂交结果一致(陈晖等1993年... 白羽半番鸭选育(二)──轮回杂交之半番鸭羽色遗传分析陈晖,檀俊秩,刘玉涛,宋建捷(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350013)不同品种家鸭与正番鸭杂交,其半番鸭羽色依家鸭品种不同而异,正、反杂交结果一致(陈晖等1993年),那么,在同一家鸭品种内个体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番鸭 选择育种 轮回杂交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