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羽脉山黄麻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云
钱永强
杨龙勇
晏光海
吴江
罗启辉
王全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奉节县林业局
-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2-288,共7页
-
文摘
羽脉山黄麻速生 ,耐干旱 ,耐瘠薄 ,适应性强 ,是长江两岸冲刷严重和受到人为开山修路等活动严重破坏地段的理想造林树种 ,大力发展羽脉山黄麻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本试验通过对比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ABT生根剂、扦插基质、枝条的剪切部位等因子对羽脉山黄麻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扦插时取枝条中上部作为插穗 ,用浓度为 50 0mg L的ABT溶液速蘸插穗基部 ,以珍珠岩为基质扦插生根效果最好。同时对生根质量与移栽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 。
-
关键词
羽脉山黄麻
嫩枝扦插
繁殖技术
生根质量
-
Keywords
Trema laevigata Hand.\|Mazz.
softwood cutting
quality of root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
分类号
S79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羽脉山黄麻丛枝植原体的分子鉴定及病害调查
被引量:2
- 2
-
-
作者
万琼莲
王连春
王泉
许杏萍
苏帆
赵静
蔡红
-
机构
玉溪师范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5-201,共7页
-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7ZZX176)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7ZDX136)。
-
文摘
【目的】了解羽脉山黄麻丛枝病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病原物及其分类地位,为本地区植原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普查法获得病害发病率,评估病害危害程度。利用植原体通用引物P1/P7及R16F2n/R16R2对感病植株总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得到16S rDNA序列。再用植原体在线分类鉴定工具i PhyClassifier以及MegaX软件分别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确定病害病原物及其分类地位,通过在线分析软件MUSCLE比较相关序列的同源性。【结果】根据调查发现羽脉山黄麻丛枝病发生于大约101°35′—101°53′E和23°56′—24°20′N之间,主要是在低海拔400~600 m温度相对较高的干热河谷地区,说明高温有利于植原体病害的发生。该处连续3年发生此病害,2018年7月调查得知其平均发病率为38.9%,属中度危害。PCR扩增获得约1246 bp的羽脉山黄麻丛枝病植原体16S rDNA序列(株系:TLWBYN01,登录号:MN513329)。分析表明TLWBYN01与翠菊黄化植原体(Candidatus Phytoplasma asteris)的参考菌株(M30790)相似度为99.8%,因此该植原体为‘Candidatus Phytoplasma asteris’相关菌株,属于16S rI组成员。TLWBYN01的F2nR2片段虚拟RFLP模型与16S rI-X亚组的参考模型番木瓜束顶植原体(登录号:JF781308)最为相似,相似系数为0.98,17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图谱显示与16S rI-X参考株只有MseI不同,因此该植原体属于16S rI-X亚组的变种。比较得出TLWBYN01与16S rI-X亚组成员番木瓜束顶植原体(JF781308)和印度葫芦植原体(LT594117、LT594118)同源性分别为99.2%和99.6%。【结论】玉溪市新平县发现的羽脉山黄麻丛枝病属局部常发病害,中度危害,但一旦感染,就会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羽脉山黄麻丛枝植原体属16 SrI组成员,也是报道较少的植原体16S rI-X亚组的一个变种,且羽脉山黄麻为新发现�
-
关键词
植原体
羽脉山黄麻
病害调查
16S
rDNA
分子鉴定
-
Keywords
phytoplasma
Trema levigata
witches’-broom
16S rDNA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S763.1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羽脉山黄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潜力的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刚
姚崇怀
陈红艺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
出处
《湖北林业科技》
2006年第4期29-34,共6页
-
文摘
羽脉山黄麻是1种根系发达、对环境要求较低、适应能力强、材质优良、生长速度快的优良树种,具有良好的防护用途和很高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在目前我国森林资源匮乏、森林质量不高、可用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羽脉山黄麻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笔者以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的调查为依据,分析说明羽脉山黄麻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特性、生态特征及树种改良的方法及其开发潜力。
-
关键词
羽脉山黄麻
生物学特性
开发潜力
-
Keywords
Trema levigata Hand.
biology characteristic
exploitation potential
-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羽脉山黄麻丛枝病感病植株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万琼莲
王连春
巢凯翔
赵静
苏帆
何孟兰
蔡红
-
机构
玉溪师范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121-127,共7页
-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7ZZX176,2017ZDX136)。
-
文摘
【目的】明确植原体诱发的羽脉山黄麻丛枝病发病和无症状枝叶间六大类植物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的差异,为羽脉山黄麻丛枝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野外采集位于云南省新平县同一植株上表现为典型丛枝症状的感病样品和形态正常的健康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定性定量检测样品中六大类(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茉莉酸、水杨酸、赤霉素)共25种植物激素的含量水平。【结果】共检测到24种激素,H2JA在健康和感病样品中均未检测到,cZ在感病样品中未检测到,GA19只在感病样品中检测到,GA20、GA24、GA53只在健康样品中检测到。其中MESA含量最高,IAA、IBA、ICA、MEJA、JA、JA-ILE、MESA、SA、ABA等9种激素含量在感病样品和健康样品间存在极显著差异,IP和tZ存在显著差异。赤霉素中GA3、GA19、GA20、GA7、GA9、GA15含量水平变化较大。感病样品六大类植物激素含量水平总体下降明显,C/A比值升高。【结论】研究表明感染植原体的羽脉山黄麻丛枝体内植物内源激素含量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该植原体病害的主要症状为丛枝小叶,是各种致病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哪些激素水平的失衡为主要致病因子,还需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羽脉山黄麻
植原体
激素失衡
定性定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
-
Keywords
Trema levigata
phytoplasma
hormone imbalanc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
-
分类号
S432.4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