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 被引量:32
1
作者 徐中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5-76,共12页
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徐中舒遗稿关键词:徐,蒲姑,徐奄,淮夷,群舒徐,嬴姓,其初本中土民族,殷、周之际立国于朝歌之西,而与殷人同居方析之内,盖唇齿相依之国也。及殷亡,嬴姓之国留居于故地者,曰黎。其后边逐于狄,而秦、... 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徐中舒遗稿关键词:徐,蒲姑,徐奄,淮夷,群舒徐,嬴姓,其初本中土民族,殷、周之际立国于朝歌之西,而与殷人同居方析之内,盖唇齿相依之国也。及殷亡,嬴姓之国留居于故地者,曰黎。其后边逐于狄,而秦、赵兴于春秋、战国之世。其事旧史载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姑 徐奄 淮夷
下载PDF
铜陵谢垅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爱冰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4,I0001,共8页
安徽铜陵谢垅窖藏出土青铜器因其出土单元明确、器物组合完整、器形风格新颖,是皖南青铜器研究的重要资料。根据器物组合、形制和纹饰的比较分析,可拟定其年代为春秋早期,其形制特征则可说明江淮群舒族群和文化的向南迁播。
关键词 铜陵谢垅 青铜器 春秋早期
原文传递
舒城鼓座铭文初探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秉新 《江汉考古》 1984年第2期73-78,83,共7页
一九八○年九月,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出土一件青铜鼓座,器壁的上口外沿和下口外沿铸有铭文,约一百五十余字。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有铭鼓座。在安徽出土的青铜器中,从铭文字数来说,仅次于一九五九年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由于铭文锈蚀过... 一九八○年九月,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出土一件青铜鼓座,器壁的上口外沿和下口外沿铸有铭文,约一百五十余字。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有铭鼓座。在安徽出土的青铜器中,从铭文字数来说,仅次于一九五九年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由于铭文锈蚀过甚,很难通读。但从约略可辨的字句中,尚可得到一些与此器有关的人、地、时、事等信息,不失为研究徐、楚文化的一项宝贵资料。本文拟对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东土 安徽 淮夷 西周金文 同源说 竹书纪年 卜辞
下载PDF
群舒史迹钩沉 被引量:9
4
作者 胡嘏 《安徽史学》 1986年第6期33-37,30,共6页
西周春秋时期,群舒作为安徽古方国中荦荦大者,立国五六百年,对江淮地区早期文明开化,尤有不没之功。本文拟依据文献的零星记载,益以甲骨卜辞、金文等文物考古资料,对群舒的族源、迁徙、地望、军事诸问题,进行初步的考论。
关键词 江淮地区 左传 十七年 城县 杜注 地望 居巢 史迹 诸问题
下载PDF
绍兴博物馆馆藏文物“云雷纹青铜附耳兽面鼎”的考察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晓雅 《艺术品鉴》 2023年第12期132-139,共8页
兽首鼎(牺鼎或牺首鼎),是一种特殊器,被认为是先秦江淮地区群舒与徐文化的特征性器物,目前仅有少量出土。因其独特的形态和稀有属性而受学者关注。出土的兽首鼎根据制作材料可以分为青铜兽首鼎、瓷兽首鼎、陶兽首鼎等,其中青铜兽首鼎出... 兽首鼎(牺鼎或牺首鼎),是一种特殊器,被认为是先秦江淮地区群舒与徐文化的特征性器物,目前仅有少量出土。因其独特的形态和稀有属性而受学者关注。出土的兽首鼎根据制作材料可以分为青铜兽首鼎、瓷兽首鼎、陶兽首鼎等,其中青铜兽首鼎出土数量最多且制作精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雷纹 兽面 制作材料 考察报告 出土数量 兽首 江淮地区
原文传递
徐舒源流初探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秉新 《安徽史学》 1986年第2期53-57,67,共6页
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徐是滨淮大国,曾给周王朝带来很大的麻烦。春秋时期,又有群舒之属见于史籍。徐旭生、郭沫若等学者曾提出徐舒同源说,近年来亦有持相同观点的专论发表。徐和群舒是否同源,如系同源,她们的分化流徙情况如... 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徐是滨淮大国,曾给周王朝带来很大的麻烦。春秋时期,又有群舒之属见于史籍。徐旭生、郭沫若等学者曾提出徐舒同源说,近年来亦有持相同观点的专论发表。徐和群舒是否同源,如系同源,她们的分化流徙情况如河,需要进一步考核明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夷 春秋时期 郭沫若 文献资料 东夷 周王朝 铭文 同源说 淮河流域
下载PDF
淮夷史考 被引量:3
7
作者 何光岳 《安徽史学》 1986年第2期58-61,共4页
淮夷,是东夷集团鸟夷的一支,《路史·国名纪二》引作“淮夷,赢姓。”从《淮白乍(?)华鼎》的铭文来看,淮夷起初确曾建为伯爵之国,或是商周之交时期的伯主,是一个强盛的东方方国。所以在有些甲骨文和金文中也往往称淮夷做夷,又称东和... 淮夷,是东夷集团鸟夷的一支,《路史·国名纪二》引作“淮夷,赢姓。”从《淮白乍(?)华鼎》的铭文来看,淮夷起初确曾建为伯爵之国,或是商周之交时期的伯主,是一个强盛的东方方国。所以在有些甲骨文和金文中也往往称淮夷做夷,又称东和东夷。淮夷是鸟夷的一支。鸟夷发源于河北燕山一带,淮夷也当在这一带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夷 东夷 铭文 甲骨文 南迁 华夏族 十七年 徐国 河北
下载PDF
舒方新证 被引量:4
8
作者 何琳仪 《安徽史学》 1999年第4期15-16,22,共3页
关键词 甲骨卜辞 殷墟卜辞 先秦典籍 铜器铭文 春秋时代 战国中期 陪葬墓 《世本》 战国时代
下载PDF
群舒略论——兼论舒徐异源 被引量:3
9
作者 舒洁 《皖西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7-89,140,共4页
群舒是春秋时期居住在江淮一带的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通过检阅先秦文献探索了春秋时期群舒的发展脉络,通过对铭文中"至于"一词用法及词义的考证和对舒徐青铜器风格的比较,试图以文字学、考古学相... 群舒是春秋时期居住在江淮一带的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通过检阅先秦文献探索了春秋时期群舒的发展脉络,通过对铭文中"至于"一词用法及词义的考证和对舒徐青铜器风格的比较,试图以文字学、考古学相结合来论证舒徐异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器
下载PDF
九江出土青铜盉鉴赏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凯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4期48-49,共2页
2017年2月,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基建工地出土一件曲柄青铜盉,是具有群舒文化特征的典型器物,表明早在西周春秋时期江西九江地区就与安徽群舒文化有过交流。
关键词 曲柄铜盉 先秦 九江共青城
下载PDF
有巢氏族暨有巢氏文化本土根植与脉延——简述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巢湖流域的军政文化形态 被引量:2
11
作者 宁业高 《巢湖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夏商两代由于南巢、涂山、六、英诸氏族封国与中原王朝的特殊关系,巢湖流域殆为"千年无战事"。周遣师"征巢",割疆分土封建庐国,巢国渐次衰微。庐国解体,"群舒"、桐、宗、橐皋等诸侯孳兴。春秋战国时期,... 夏商两代由于南巢、涂山、六、英诸氏族封国与中原王朝的特殊关系,巢湖流域殆为"千年无战事"。周遣师"征巢",割疆分土封建庐国,巢国渐次衰微。庐国解体,"群舒"、桐、宗、橐皋等诸侯孳兴。春秋战国时期,东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巢湖流域虽处中原诸侯争霸的外围地带,然成"楚吴二牛牴牾之场"。强楚东进,群舒浮沉。楚吴夹攻,巢国终结。橐皋结盟,矤叴重生。越楚衰亡,大秦一统。先秦几千年朝代更替,烽火动荡最激烈的时候,正是各类文化冲撞、交流、融合与创新的最佳契机,巢湖流域广袤土地上既有后生的军政建制,更有自身固有的文化体制。吴越人北上无疑带来江南的文明色彩,楚人东进并统治这片土地期间,传播推进西部和中原文化元素,与本土固有的悠久雄厚的有巢氏文化基因相结合,形成具有巢湖特色的文化体系,此乃今安徽文化珍贵的资源库储和合肥"大湖名城"战略的文化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 春秋战国 巢国 庐国 橐皋 军政文化形态
下载PDF
全国皋陶文化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修松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7年第8期21-23,共3页
全国皋陶文化研讨会综述李修松皋陶是我国上古时期一位功勋卓著,曾与大禹齐名的重要历史人物。古文献记载和后世研究,都认为是我国司法之祖。对皋陶的研究涉及其族系的分布,如皋陶之后裔封于英、六。六即今安徽六安地区,六是见于甲... 全国皋陶文化研讨会综述李修松皋陶是我国上古时期一位功勋卓著,曾与大禹齐名的重要历史人物。古文献记载和后世研究,都认为是我国司法之祖。对皋陶的研究涉及其族系的分布,如皋陶之后裔封于英、六。六即今安徽六安地区,六是见于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商周侯国。自汉代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讨会 族系 安徽六安 如皋 楚人 古城遗址 春秋时期 文化类型 涂山氏
原文传递
也论肥西小八里出土青铜器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华东 《东方博物》 2017年第2期40-47,6,共9页
安徽肥西小八里组青铜器单元明确、组合完整、数量较大、特色鲜明。根据器物形制、纹饰和铸造特点等比较分析,可拟定其年代为春秋早期,是目前群舒器物中最早的一组铜器。小八里青铜器反映了群舒族群与中原及周边地区文化的互动与交流,... 安徽肥西小八里组青铜器单元明确、组合完整、数量较大、特色鲜明。根据器物形制、纹饰和铸造特点等比较分析,可拟定其年代为春秋早期,是目前群舒器物中最早的一组铜器。小八里青铜器反映了群舒族群与中原及周边地区文化的互动与交流,是群舒青铜器编年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年代 小八里
原文传递
春秋徐器分期和徐人活动地域试探——从靖安等地出土徐国青铜器谈起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家和 刘诗中 《南方文物》 1983年第1期46-54,共9页
考古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古代文物的发掘出土,来复原或印证人类远古历史和文献记载,它和历史学一样,“担负着真实地恢复历史、科学地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任务”。1979年4月。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徐偃王 徐国 古代文物 历史发展规律 靖安 蟠螭纹 淮夷 春秋中期
下载PDF
巢国的来源和迁徙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光岳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11,43,共5页
巢国,源于有巢氏,帝尧时有巢父,其后为夏的亲族于巢父故地建立巢国,商汤灭夏时,夏桀奔于南巢。商封亲族子姓于巢,周武王灭商,巢国被迫南迁于今安徽居巢,春秋时被楚所灭。
关键词 有巢氏 居巢 周武王 巢县 左传 巢湖 亲族 安徽 南迁
下载PDF
安徽铜陵师姑墩遗址周代遗存性质及相关问题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爱民 张爱冰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114,共9页
铜陵师姑墩遗址周代文化遗存主要由安徽江淮、宁镇、浙北等地区文化因素构成,是由群舒族群创造,又吸收了吴、越文化因素形成的具有皖南地方特色的文化类型。两周时代的师姑墩是一个多功能聚落,既是群舒在皖南地区的青铜冶铸中心,后又成... 铜陵师姑墩遗址周代文化遗存主要由安徽江淮、宁镇、浙北等地区文化因素构成,是由群舒族群创造,又吸收了吴、越文化因素形成的具有皖南地方特色的文化类型。两周时代的师姑墩是一个多功能聚落,既是群舒在皖南地区的青铜冶铸中心,后又成为印纹陶、原始瓷输入江淮群舒腹地的集散地。师姑墩地处群舒与吴、越经济文化交流的前线,是两周时期皖南不同族群间文化交融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姑墩遗址 周代 转运中心 关系
原文传递
安庆方言的起源与官话特征
17
作者 陈中元 《黄梅戏艺术》 2022年第1期62-65,共4页
一、安庆方言的起源安庆古为群舒故地。北宋初年时,它的全称是舒州同安郡团练,……简称舒州同安郡北宋政和元年(1115年),同安郡防御升级为军,名字也改为“德庆”……32年后,广东康州改设为“府”取名为德庆两个地名不能重复,而府的设置... 一、安庆方言的起源安庆古为群舒故地。北宋初年时,它的全称是舒州同安郡团练,……简称舒州同安郡北宋政和元年(1115年),同安郡防御升级为军,名字也改为“德庆”……32年后,广东康州改设为“府”取名为德庆两个地名不能重复,而府的设置又比军略大一点,因此舒州“德庆”军的德庆只好拱手相让“德庆”不能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安 团练 德庆 起源
原文传递
江淮地区群舒国家对楚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筱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11,共5页
群舒国家作为江淮流域小方国的典型代表,虽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但是对周边的国家,尤其对楚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楚据群舒的必然性,楚国对群舒的策略,楚齐、楚晋尤其是楚吴对群舒国家的争夺,群舒国家出土的带有楚、吴... 群舒国家作为江淮流域小方国的典型代表,虽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但是对周边的国家,尤其对楚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楚据群舒的必然性,楚国对群舒的策略,楚齐、楚晋尤其是楚吴对群舒国家的争夺,群舒国家出土的带有楚、吴两国特点的器物等方面研究楚国与群舒交流的过程,不难看出群舒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性。通过深入探究群舒与以楚国为主的周边国家的交往历程,对掌握整个群舒历史文化,乃至江淮流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江淮地区 外交
下载PDF
江淮地区曲柄盉的源流与功能探研
19
作者 王学森 《形象史学》 2022年第1期3-17,共15页
曲柄盉,又称流甗、~1甗型盉、鬲型盉~2等,是见于江淮地区~3的一种特殊形制的青铜器。其大多数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甑形,下部鬲形,部分器有盖,三足,有流。有柄在流逆时针方向处,且多为约60°夹角,~4柄较长,多分为两段,并在末端向内弯... 曲柄盉,又称流甗、~1甗型盉、鬲型盉~2等,是见于江淮地区~3的一种特殊形制的青铜器。其大多数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甑形,下部鬲形,部分器有盖,三足,有流。有柄在流逆时针方向处,且多为约60°夹角,~4柄较长,多分为两段,并在末端向内弯曲。弯曲的长柄是该类器最为显著的特征,因此定名为“曲柄盉”是比较合理的。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学者多认为其是群舒文化的典型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晚期 春秋晚期 逆时针方向 典型器物 青铜器 江淮地区 曲柄
原文传递
蒲姑、徐国、群舒迁徙论考述
20
作者 苏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9期158-161,共4页
对淮河沿岸的徐国与安徽江淮之南的舒庸、舒廖、舒鸠、舒龙等群舒诸国的研究,近年来兴起了一股热潮,但纵观学术界研究成果,学者对徐国与群舒的研究多从其本地墓葬、出土青铜礼器、江淮陶器文化以及徐舒关系入手,对徐舒文明的诞生、徐国... 对淮河沿岸的徐国与安徽江淮之南的舒庸、舒廖、舒鸠、舒龙等群舒诸国的研究,近年来兴起了一股热潮,但纵观学术界研究成果,学者对徐国与群舒的研究多从其本地墓葬、出土青铜礼器、江淮陶器文化以及徐舒关系入手,对徐舒文明的诞生、徐国与群舒族群的是否存在过地域迁移则研究较少。文章将考古类型学研究方法运用于对徐国与群舒出土青铜器群的研究工作中,兼用古文字学知识对其青铜器铭文进行探析,意在论证徐国与群舒从北至南迁徙的可能性及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姑 徐国 城九里墩 四环龙虎纹鼓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