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多重PCR的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艳青
侯凤伶
+4 位作者
张淑红
申玉学
史红
关文英
申志新
《疾病监测》
CAS
2016年第9期750-754,共5页
目的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建立一种快速方便的检测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的方法。方法结合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的群特异鉴定方法 GS-PCR,与副溶血弧菌致病相关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
目的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建立一种快速方便的检测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的方法。方法结合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的群特异鉴定方法 GS-PCR,与副溶血弧菌致病相关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并优化多重PCR检测方法。用已知的大流行菌株和非大流行临床分离株,对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等性能的评价。并对224株食品分离株和3株临床分离株副溶血弧菌进行了再鉴定。结果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有群特异PCR标识基因和tdh扩增条带。而其他细菌扩增结果呈阴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5CFU/ml。对实验室保存的224株食品分离株和3株临床分离株进行再鉴定表明,其中5株为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其中3株为tdh阳性、trh阴性,2株tdh、trh均阴性。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的快速大规模检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大流行菌
群
耐热直接溶血素
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
群
特异
pcr
多重
pcr
原文传递
贝类水产中副溶血性弧菌菌型分布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洪友
屠丽红
+2 位作者
陈敏
宋元君
王文静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7期522-527,共6页
目的了解贝类水产中副溶血性弧菌(VP)的菌型构成及其特点。方法按照GB/T 4789.7标准处理贝类标本,每份VP阳性标本挑取10个克隆,并对其进行血清分型,以PCR法检测tdh、trh、GS-PCR和f237噬菌体的携带情况,并据此对阳性标本中的VP进行菌型...
目的了解贝类水产中副溶血性弧菌(VP)的菌型构成及其特点。方法按照GB/T 4789.7标准处理贝类标本,每份VP阳性标本挑取10个克隆,并对其进行血清分型,以PCR法检测tdh、trh、GS-PCR和f237噬菌体的携带情况,并据此对阳性标本中的VP进行菌型区分,分析各菌型在相应标本中的构成。结果 75份贝类水产中18份(24.0%)检出VP,5.6%携带trh阳性VP(O4∶KUT),未检出tdh阳性菌株。18份VP阳性标本共获得180株VP克隆,共可分为42种菌型。检出3株O3∶K6和1株O1∶K33 GS-PCR阳性菌株,均为非流行株。不同标本中菌型数不完全相同,最多可检出9种,平均每份VP阳性标本含6.1种菌型。检出47个(26.1%)克隆株携带f237的orf8完全缺失变种。结论 f237 orf8完全缺失变种噬菌体在贝类中具有广泛的分布。贝类中VP种群构成复杂,常携带多个菌型。临床常见菌型在贝类中不具优势,食品中VP的检测应充分考虑血清分型、基因分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型
TDH
TRH
群
特异
性
pcr
噬菌体
食源性疾病
原文传递
深圳地区2002-2008年副溶血弧菌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石晓路
王艺
+5 位作者
扈庆华
李迎慧
林一曼
邱亚群
陈琼城
崔志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副溶血弧菌主要血清型和分子分型以及毒力因子分布,分析新O3:K6型克隆群与国际流行株的进化关系.方法 对2002-2008年深圳地区1005株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荧光PCR方法对68种不同血清型的28 1株副...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副溶血弧菌主要血清型和分子分型以及毒力因子分布,分析新O3:K6型克隆群与国际流行株的进化关系.方法 对2002-2008年深圳地区1005株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荧光PCR方法对68种不同血清型的28 1株副溶血弧菌进行tlh、toxR、tdh和trh毒力基因检测;对281株菌株进行orf8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不同分离时间的5种主要血清型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根据有代表性的分子分型图谱选取82株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GS-PCR检测,并选取60株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toxRS基因测序;进而对41株O3∶K6和O1∶K25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采用eBURST软件分析进化关系.结果 1005株菌共得到79种不同的血清型,主要血清型为O3∶K6、O4∶K8、O1∶K25、O1∶KUT、O4∶K68、O1∶K56和O9∶K44,所占比例分别为57.9%、8.16%、5.27%、5.87%、1.39%、1.39%和0.99%.243株为tlh+、toxR+、tdh+、trh-,37株为tlh+、toxR+、tdh-和trh-,1株tlh+、toxR+、tdh+和trh+.35株O3∶K6型菌株的MLST序列类型为ST3,是同源复合体CC3,O4∶K8型副溶血弧菌的序列类型为ST189,无同源复合体.结论 深圳地区主要流行的副溶血弧菌为tdh+、trh-的O3∶K6、O4∶K8和O1∶K25菌株,2006年后出现O1∶K56、O9∶K44、O3∶K29、O4∶K9新的血清型;其中O3∶K6血清型属于新的O3∶K6克隆群,与其他国家流行的副溶血弧菌属于同一克隆群,同时也存在新、旧克隆群.血清的多样性和新旧克隆群的存在是造成深圳地区副溶血弧菌腹泻病高发态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毒力特征
脉冲场凝胶电泳
新克隆
群
特异
性
pcr
多位点序列分型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多重PCR的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艳青
侯凤伶
张淑红
申玉学
史红
关文英
申志新
机构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疾病监测》
CAS
2016年第9期750-754,共5页
基金
2013年度河北省省级重大医学科研课题(No.zd2013067)~~
文摘
目的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建立一种快速方便的检测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的方法。方法结合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的群特异鉴定方法 GS-PCR,与副溶血弧菌致病相关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并优化多重PCR检测方法。用已知的大流行菌株和非大流行临床分离株,对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等性能的评价。并对224株食品分离株和3株临床分离株副溶血弧菌进行了再鉴定。结果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有群特异PCR标识基因和tdh扩增条带。而其他细菌扩增结果呈阴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5CFU/ml。对实验室保存的224株食品分离株和3株临床分离株进行再鉴定表明,其中5株为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其中3株为tdh阳性、trh阴性,2株tdh、trh均阴性。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的快速大规模检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大流行菌
群
耐热直接溶血素
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
群
特异
pcr
多重
pcr
Keywords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Pandemic group
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
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related hemolysin
Group-specific
pcr
Multiplex
pcr
分类号
R516.3 [医药卫生—内科学]
R440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贝类水产中副溶血性弧菌菌型分布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洪友
屠丽红
陈敏
宋元君
王文静
机构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7期522-527,共6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No.2010Y105)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3ZX10004216-001-004)~~
文摘
目的了解贝类水产中副溶血性弧菌(VP)的菌型构成及其特点。方法按照GB/T 4789.7标准处理贝类标本,每份VP阳性标本挑取10个克隆,并对其进行血清分型,以PCR法检测tdh、trh、GS-PCR和f237噬菌体的携带情况,并据此对阳性标本中的VP进行菌型区分,分析各菌型在相应标本中的构成。结果 75份贝类水产中18份(24.0%)检出VP,5.6%携带trh阳性VP(O4∶KUT),未检出tdh阳性菌株。18份VP阳性标本共获得180株VP克隆,共可分为42种菌型。检出3株O3∶K6和1株O1∶K33 GS-PCR阳性菌株,均为非流行株。不同标本中菌型数不完全相同,最多可检出9种,平均每份VP阳性标本含6.1种菌型。检出47个(26.1%)克隆株携带f237的orf8完全缺失变种。结论 f237 orf8完全缺失变种噬菌体在贝类中具有广泛的分布。贝类中VP种群构成复杂,常携带多个菌型。临床常见菌型在贝类中不具优势,食品中VP的检测应充分考虑血清分型、基因分型的作用。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型
TDH
TRH
群
特异
性
pcr
噬菌体
食源性疾病
Keywords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Serotype
tdh
trh
Group-specific
pcr
Phage
Food-borne disease
分类号
R378.3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深圳地区2002-2008年副溶血弧菌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石晓路
王艺
扈庆华
李迎慧
林一曼
邱亚群
陈琼城
崔志刚
机构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科创委重大传染病监控重点实验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出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9-61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43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l0004215)
文摘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副溶血弧菌主要血清型和分子分型以及毒力因子分布,分析新O3:K6型克隆群与国际流行株的进化关系.方法 对2002-2008年深圳地区1005株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荧光PCR方法对68种不同血清型的28 1株副溶血弧菌进行tlh、toxR、tdh和trh毒力基因检测;对281株菌株进行orf8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不同分离时间的5种主要血清型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根据有代表性的分子分型图谱选取82株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GS-PCR检测,并选取60株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toxRS基因测序;进而对41株O3∶K6和O1∶K25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采用eBURST软件分析进化关系.结果 1005株菌共得到79种不同的血清型,主要血清型为O3∶K6、O4∶K8、O1∶K25、O1∶KUT、O4∶K68、O1∶K56和O9∶K44,所占比例分别为57.9%、8.16%、5.27%、5.87%、1.39%、1.39%和0.99%.243株为tlh+、toxR+、tdh+、trh-,37株为tlh+、toxR+、tdh-和trh-,1株tlh+、toxR+、tdh+和trh+.35株O3∶K6型菌株的MLST序列类型为ST3,是同源复合体CC3,O4∶K8型副溶血弧菌的序列类型为ST189,无同源复合体.结论 深圳地区主要流行的副溶血弧菌为tdh+、trh-的O3∶K6、O4∶K8和O1∶K25菌株,2006年后出现O1∶K56、O9∶K44、O3∶K29、O4∶K9新的血清型;其中O3∶K6血清型属于新的O3∶K6克隆群,与其他国家流行的副溶血弧菌属于同一克隆群,同时也存在新、旧克隆群.血清的多样性和新旧克隆群的存在是造成深圳地区副溶血弧菌腹泻病高发态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毒力特征
脉冲场凝胶电泳
新克隆
群
特异
性
pcr
多位点序列分型
Keywords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irulence gene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GS-
pcr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多重PCR的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韩艳青
侯凤伶
张淑红
申玉学
史红
关文英
申志新
《疾病监测》
CAS
2016
4
原文传递
2
贝类水产中副溶血性弧菌菌型分布研究
陈洪友
屠丽红
陈敏
宋元君
王文静
《疾病监测》
CAS
2014
8
原文传递
3
深圳地区2002-2008年副溶血弧菌分子特征研究
石晓路
王艺
扈庆华
李迎慧
林一曼
邱亚群
陈琼城
崔志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