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87
1
作者 凌启鸿 苏祖芳 张海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63-469,共7页
在基本苗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不同肥料和搁田处理,造成适宜穗数相近、成穗率不同的群体,结果如下:在适宜穗数范围内,成穗率与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总颖花量、粒叶比、有效及高效叶面积率、抽穗期单茎茎鞘重、顶三叶比叶重均呈极显... 在基本苗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不同肥料和搁田处理,造成适宜穗数相近、成穗率不同的群体,结果如下:在适宜穗数范围内,成穗率与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总颖花量、粒叶比、有效及高效叶面积率、抽穗期单茎茎鞘重、顶三叶比叶重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成穗率与抽穗期后叶面积下降速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在合理群体下,稳定穗数,提高成穗率,有利于改善冠层结构和群体质量,改善中后期群体光照条件,延长功能叶片寿命,提高抽穗后群体光合效率,获取高产.从栽培措施看,提早搁田均有利于提高茎蘖成穗率,但不同的肥料运筹水平间存在差异,当基蘖肥所占比例较大时,搁田宜更早,反之宜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群体质量 成穗率 叶面积率
下载PDF
不同时期施用硅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9
2
作者 周青 潘国庆 +1 位作者 施作家 陈风华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3期25-27,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 ,在水稻拔节期前施用多效硅肥可以明显增加单位面积上群体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粒数 ,扩大“总库容” ;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的生产积累能力 ;提高粒 /叶和粒重 /叶 ,协调库源关系 ;缩短基部一、二节间长度 ,增加基部茎粗 ,改善... 研究结果表明 ,在水稻拔节期前施用多效硅肥可以明显增加单位面积上群体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粒数 ,扩大“总库容” ;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的生产积累能力 ;提高粒 /叶和粒重 /叶 ,协调库源关系 ;缩短基部一、二节间长度 ,增加基部茎粗 ,改善茎系结构 ,提高抗倒伏能力 ;减轻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病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施肥时期 水稻 群体质量 群体产量
下载PDF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5
3
作者 刘丽平 胡焕焕 +3 位作者 李瑞奇 李慧玲 常春丽 李雁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为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为试验材料,应用裂区设计研究了3种行距配置和4种密度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行距和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相同密度下,15 cm等窄行种植的群体总茎数、叶面积指... 为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为试验材料,应用裂区设计研究了3种行距配置和4种密度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行距和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相同密度下,15 cm等窄行种植的群体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基本上最高,20 cm等宽行次之,16.7 cm+16.7 cm+26.7cm三密一稀种植样式最低。4种种植密度下的群体总茎数以高密度最大,随密度降低群体总茎数减少。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以中密度的较高,过大或过小密度的较低。即密度为300万/hm2或420万/hm2基本苗的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量>密度为180万/hm2或540万/hm2基本苗。产量水平为300万/hm2基本苗>420万/hm2基本苗>180万/hm2基本苗>540万/hm2基本苗。所以,河农822最佳的行距配置和密度为15 cm等行距×300万/hm2基本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配置 密度 河农822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硅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张国良 戴其根 +3 位作者 周青 潘国庆 凌励 张洪程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3期114-117,共4页
施用多效硅肥可以明显增加单位面积上群体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粒数;提高成穗率;提高叶面积指数、粒/叶和粒重/叶;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的生产积累能力;改善茎系结构,提高抗倒伏能力,从而使群体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结果表明,150kg/hm2硅肥作基... 施用多效硅肥可以明显增加单位面积上群体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粒数;提高成穗率;提高叶面积指数、粒/叶和粒重/叶;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的生产积累能力;改善茎系结构,提高抗倒伏能力,从而使群体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结果表明,150kg/hm2硅肥作基肥和分蘖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效应较好,而拔节期不同硅肥用量中以225kg/hm2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水稻 群体质量 产量 肥效
下载PDF
肥料运筹对超高产小麦群体质量、根系分布、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被引量:57
5
作者 赵广才 刘利华 +2 位作者 张艳 杨玉双 杨兆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2-87,共6页
在小麦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利用不同施肥量和不同施肥比例的处理,研究了小麦群体质量、根系分布、子粒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增施肥料,群体生物量有所增加,提出了超高产小麦适宜的生物量和叶面积系数的动态参考指标。... 在小麦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利用不同施肥量和不同施肥比例的处理,研究了小麦群体质量、根系分布、子粒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增施肥料,群体生物量有所增加,提出了超高产小麦适宜的生物量和叶面积系数的动态参考指标。根长密度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增施肥料可以提高根长密度。根系平均直径以0~10cm土层内最大,增施肥料对根系平均直径的影响不大。根系的总表面积以0~10cm土层内最大,以下锐减。增施肥料可增加根总表面积,施氮磷比例为1∶1时效果最好。不同土层内根系总长度所占比例差异很大,其中0~10cm土层占50%以上。增施肥料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其中以施氮磷钾比例1∶1∶0 6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运筹 小麦 群体质量 根系分布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水稻群体成穗率与干物质积累动态关系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9
6
作者 钟旭华 彭少兵 +1 位作者 JohnE.SHEEHY 刘鸿先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应用两个水稻茎数动态模型 (TIL和 RGR模型 ) ,分析了成穗率与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 :(1)成穗率与最高茎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支持了“降低苗峰是提高成穗率的关键”的结论 ;(2 )最高茎数与穗分化始期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 应用两个水稻茎数动态模型 (TIL和 RGR模型 ) ,分析了成穗率与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 :(1)成穗率与最高茎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支持了“降低苗峰是提高成穗率的关键”的结论 ;(2 )最高茎数与穗分化始期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前期干物质积累过快是苗峰过高的原因之一 ;(3)成穗率与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密切相关。同样的干物质积累量 ,干物质积累动态不同 ,其茎数动态相差很大。在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相近的情况下 ,穗分化以前干物质积累所占的比例越大 ,成穗率越低。采用一组独立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 ,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由此可见 ,优化干物质积累动态是提高成穗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穗率 干物质积累动态模拟 水稻 群体质量 茎数动态模型 产量
下载PDF
氮肥分配比例对小麦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7
作者 苗艳芳 常爱芬 +3 位作者 张会民 陈明灿 牛建斌 李建有 《麦类作物》 CSCD 1999年第4期43-45,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数量的氮肥不同的分配比例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影响很大。在该试验条件下,小麦生长的中后期重施氮肥,没有增产效果,而以重施基肥,适量追肥,基追比例8∶2或7∶3为宜,适宜的追肥时期应在拔节前后。
关键词 氮肥 分配比例 冬小麦 产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直播、机插与手栽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杨波 徐大勇 张洪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4,共6页
以不同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淮北地区不同栽培方式(手栽、机插、直播)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直播稻产量较手栽稻低20%以上,机插稻产量较手栽稻低6%以上。在产量构成因素上,直播稻穗数大于机插稻、手栽稻,直播稻、机插... 以不同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淮北地区不同栽培方式(手栽、机插、直播)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直播稻产量较手栽稻低20%以上,机插稻产量较手栽稻低6%以上。在产量构成因素上,直播稻穗数大于机插稻、手栽稻,直播稻、机插稻穗粒数显著低于手栽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大,直播稻、机插稻总颖花量少,产量均不及手栽稻。②淮北稻区手栽稻全生育期积温不应小于3 900℃,光照时数不小于890h;机插秧不应小于3 500℃,光照时数不小于870h;安全生育期直播稻不小于3 000℃,光照时数不小于700h。全生育期积温由大到小均依次表现为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手栽稻较直播稻高18.1%;日照时数由大到小均依次表现为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手栽稻较直播稻高20.0%。③出糙率、精米率直播稻大于机插稻,机插稻大于手插稻;整精米率表现不确定;外观品质手栽稻的垩白率、垩白度均高于机插稻,也远高于直播稻;食味品质直播稻蛋白质含量高于机插稻、手栽稻;直播稻直链淀粉含量小于机插稻、手栽稻;胶稠度手插稻大于机插稻、直播稻。此外,不同栽培方式下,RVA谱特征值表现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机插 手栽 产量 群体质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9
作者 淮贺举 陆洲 +3 位作者 秦向阳 李奇峰 于莹 臧辰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9期1-4,共4页
合理密植是小麦生产中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夺取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分析表明: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有显著性的影响。种植密度的调整可以有效协调小麦单位面积穗数与穗粒数... 合理密植是小麦生产中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夺取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分析表明: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有显著性的影响。种植密度的调整可以有效协调小麦单位面积穗数与穗粒数、千粒重的关系,进而获取高产;还可以有效控制小麦群体结构的变化,使之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产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不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42
10
作者 朱统泉 赵立尚 +2 位作者 贺建锋 李栋业 苗任重 《陕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豫中南地区小麦中后期雨水较多,不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比较大。为了探讨在豫中南地区小麦种植最佳行距对半冬性品种豫麦69单行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对8个行距(5个等行距,3个宽窄行)的群体质量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小... 豫中南地区小麦中后期雨水较多,不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比较大。为了探讨在豫中南地区小麦种植最佳行距对半冬性品种豫麦69单行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对8个行距(5个等行距,3个宽窄行)的群体质量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趋势以等行距23.3cm最高,而宽窄行以16.7cm与30.0cm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小麦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有效分蘖终止期控制措施对小麦群体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张维城 王志和 +1 位作者 任永信 朱明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03-907,共5页
研究表明,在总头数与预期穗数相等的有效分蘖终止期,采取深中耕与镇压相结合的控制措施,可使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间形成一个“断档”阶段,拉大有效生育与无效生育的距离,减少无效生产,提高有效蘖整齐度,促进根系发育,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矛... 研究表明,在总头数与预期穗数相等的有效分蘖终止期,采取深中耕与镇压相结合的控制措施,可使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间形成一个“断档”阶段,拉大有效生育与无效生育的距离,减少无效生产,提高有效蘖整齐度,促进根系发育,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及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的矛盾,明显改善群体质量。这项措施提高了分蘖成穗率,增强了植株抗倒伏能力,降低了群体对个体的制约,干物质生产和源库关系更趋合理,产量和经济系数显著提高,是小麦高产、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一项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有效分蘖终止期 群体质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棉花主要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1
12
作者 王志才 李存东 +2 位作者 张永江 刘连涛 孙红春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4-288,共5页
以转基因抗虫棉农大棉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密度水平,研究密度对棉花群体干物质量、LAI、叶层配置及透光率、总铃数等主要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终干物质量以8.7万株·hm-2最大,达11735kg·hm-2;高密度群体最大LAI... 以转基因抗虫棉农大棉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密度水平,研究密度对棉花群体干物质量、LAI、叶层配置及透光率、总铃数等主要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终干物质量以8.7万株·hm-2最大,达11735kg·hm-2;高密度群体最大LAI出现时间比低密度群体早13天左右,但群体透光率以低密度群体较高;结铃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1.5万株·hm-2最大,达43.5%;群体果节量和总铃数分别以10.5万株·hm-2和6.9万株.hm-2的群体最多,分别为323.05万个·hm-2和74.06万个·hm-2;子棉产量以6.9万株·hm-2最高,为3810.33kg·hm-2。只有各群体指标均相对较优才能构成高产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密度 群体质量
下载PDF
油菜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冷锁虎 左青松 +1 位作者 戴敬 喻义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4,48,共8页
通过测定油菜不同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群体光合面积的变化以及交替、结角层中角果的空间分布等,研究了油菜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其主要结果如下:(1)油菜初花之前形成的生物产量与籽粒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而终花期和成熟期的生物产量与... 通过测定油菜不同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群体光合面积的变化以及交替、结角层中角果的空间分布等,研究了油菜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其主要结果如下:(1)油菜初花之前形成的生物产量与籽粒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而终花期和成熟期的生物产量与籽粒产量呈直线关系.说明越到后期形成的生物产量与籽粒产量的关系越密切.(2)油菜最大叶面积指数(LAI)和角果皮面积指数(PAI)与最终籽粒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其最适范围为4~4.5.(3)油菜群体总茎枝数及各次茎枝的配比与群体质量密切相关,高产群体适宜的总茎枝数为2.7~3×106/hm2,其中主茎9.75~11.25×104/hm2、一次分枝1.2~1.35×106/hm2、二次分枝1.35~1.5×106/hm2.(4)油菜各枝序的生产力与其在结角层中的位置有关,高效分枝的结角起点应在主序之上,结角终点则不低于主序10~1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群体质量 指标 结角层
下载PDF
棉花超高产群体质量与产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德华 肖书林 +4 位作者 王志国 吴云康 展金奇 纪从亮 端木鑫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99-203,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在1875kg.hm ̄(-2)以上时,必须保持较高的群体质量。其中果节量为225~322.5万个·hm ̄(-2),富照期成铃强度在21600个·hm ̄(-2)·日以上,晚秋桃形成期成... 试验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在1875kg.hm ̄(-2)以上时,必须保持较高的群体质量。其中果节量为225~322.5万个·hm ̄(-2),富照期成铃强度在21600个·hm ̄(-2)·日以上,晚秋桃形成期成铃强度在10982.7个,hm ̄(-2)·日以上。株型较紧凑,最大LAI在3.87~4.45范围内,成熟期(9月15日)LAI保持在2.35~2.57,叶铃比3.55~4.11:1,叶面积载铃量在32个·m ̄(-2)叶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司纪升 王法宏 +2 位作者 李升东 冯波 孔令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6-139,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小麦垄作栽培的增产机理,采用“大田切片法”研究了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垄作和传统平作)的群体质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垄作小麦冠层不同层次(上、中、下层)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平作小麦,并且群体透光率在各时期垄作也优于平作... 为了深入研究小麦垄作栽培的增产机理,采用“大田切片法”研究了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垄作和传统平作)的群体质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垄作小麦冠层不同层次(上、中、下层)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平作小麦,并且群体透光率在各时期垄作也优于平作;垄作小麦的群体和旗叶光合速率及干物质积累等指标也大于平作。表明小麦垄作栽培显著改善了群体质量。对小麦群体干物质的调查表明,垄作栽培提高了小麦茎秆基部充实度,因而垄作小麦的抗倒伏能力较强。垄作小麦较平作小麦增产1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植方式 群体质量 产量结构
下载PDF
播种量对直播早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李木英 陈关 +2 位作者 石庆华 潘晓华 谭雪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9-424,共6页
以两系杂交早稻陵两优819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对直播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直播稻产量和群体质量有明显影响。稻谷产量以播种量37.5 kg/hm2最高;干物质产量以播种量60 kg/hm2最高;单位面积穗数以播种量45 kg/hm2... 以两系杂交早稻陵两优819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对直播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直播稻产量和群体质量有明显影响。稻谷产量以播种量37.5 kg/hm2最高;干物质产量以播种量60 kg/hm2最高;单位面积穗数以播种量45 kg/hm2最高;收获指数和成穗率与播种量极显著负相关;播种量对叶片叶绿素的影响在抽穗之前最明显,抽穗前叶片SPAD值与播种量极显著负相关;粒叶比随着播种量的提高递减,粒叶比与播种量显著负相关;高播种量增加抽穗前N素积累,影响后期N素吸收;T1干物质产量极显著低于T5、稻谷产量极显著高于T5与其群体质量优有关。直播稻适宜播种量为35~4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播种量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17
作者 宋碧 刘德凤 +1 位作者 彭玉淑 周启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82-2084,共3页
在贵州高原山区特定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3种株型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638、S9914、方玉2号的适宜密度分别5.985万~8.50万株/hm2、6.12万~9.6万株/hm2、5.37万~8.355万株/hm2;种植密度对3种株型玉米的叶面积... 在贵州高原山区特定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3种株型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638、S9914、方玉2号的适宜密度分别5.985万~8.50万株/hm2、6.12万~9.6万株/hm2、5.37万~8.355万株/hm2;种植密度对3种株型玉米的叶面积系数、干物质分配比例、光合势和净同化率等群体质量也有不同的影响;紧凑型玉米和半紧凑型玉米对密度的压力反应小,而平展型玉米对密度的压力反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型 种植密度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中筋小麦扬麦11号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18
作者 黄严帅 张洪程 +2 位作者 许轲 李炳生 钱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0期238-241,共4页
为给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氮肥的精量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中筋小麦扬麦11号为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对其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基追比为5:5、追肥在拔节期施用的条件下,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以施氮量225~281.25kg/hm... 为给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氮肥的精量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中筋小麦扬麦11号为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对其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基追比为5:5、追肥在拔节期施用的条件下,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以施氮量225~281.25kg/hm2处理的产量、茎蘖成穗率、最大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中筋小麦 产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穗肥运筹对不同秧龄机插超级稻宁粳1号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19
作者 霍中洋 魏海燕 +3 位作者 张洪程 龚振恺 戴其根 许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60-1470,共11页
以超级稻宁粳1号为材料,研究穗肥施用时间对不同秧龄机插水稻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穗肥施用条件下,适龄机插水稻的产量、各生育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等均优于超秧龄移栽水稻。适龄移栽并... 以超级稻宁粳1号为材料,研究穗肥施用时间对不同秧龄机插水稻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穗肥施用条件下,适龄机插水稻的产量、各生育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等均优于超秧龄移栽水稻。适龄移栽并于叶龄余数4、3(D4-3)等量施用穗肥时,其产量、拔节至抽穗和抽穗至成熟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茎蘖成穗率、抽穗后的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光合势、抽穗期有效叶面积及其比率、高效叶面积及其比率、上三叶的叶片披垂度均高于叶龄余数5、3(D5-3)和叶龄余数5、4(D5-4)时等量施用穗肥的处理。而超秧龄移栽时,D5-4处理的产量、抽穗至成熟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拔节后各生育时期的群体茎蘖动态、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后的群体光合势、抽穗期有效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基部3节间长度及3节间总长占秆长比例均优于D5-3和D4-3处理。说明机插水稻适龄移栽对水稻高产的获得尤为重要。适龄移栽时,穗肥于叶龄余数4、3等量施用可以形成良好的群体获得高产,而在超秧龄移栽时,将穗肥施用时间适当提前到叶龄余数5、4,可以促进部分动摇分蘖转化为有效分蘖并最终成穗,适当弥补秧苗因超秧龄移栽而造成的生长量不足,但穗肥的提前施用也使得基部节间过度伸长,增加了倒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肥运筹 秧龄 机插水稻 产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密度对优化定抛水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杨波 任万军 杨文钰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68,72,共6页
水稻优化定抛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主要影响有效穗数进而影响产量,12万穴/hm^2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密度在18万~36万穴/hm^2内各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群体茎蘖数,LAI、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在穗中的分配比例均以127万穴... 水稻优化定抛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主要影响有效穗数进而影响产量,12万穴/hm^2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密度在18万~36万穴/hm^2内各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群体茎蘖数,LAI、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在穗中的分配比例均以127万穴/hm^2处理最少,24万~36万穴/hm^2处理较大,但30万和36万穴/hm^2处理的群体透光率低,且36万穴/hm^2处理的茎秆抗倒伏能力变差,因此最适密度为24万穴/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优化定点抛秧 密度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