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游动物诱发藻类群体的形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州 孔繁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083-2089,共7页
从研究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需要出发,综述了浮游动物的牧食压力对藻类群体形成的诱发作用。指出诱发藻类群体形成的化合物来自牧食性浮游动物对藻类的有效牧食,是藻类群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些诱发性的化合物并不是有关生物体的组... 从研究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需要出发,综述了浮游动物的牧食压力对藻类群体形成的诱发作用。指出诱发藻类群体形成的化合物来自牧食性浮游动物对藻类的有效牧食,是藻类群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些诱发性的化合物并不是有关生物体的组成成分,是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藻类群体的形成方式有源于一个母细胞的分裂和业已存在的单细胞的聚合两种方式,栅藻的诱发性群体可能是来自一个母细胞的分裂,而在其它藻类的诱发性群体形成如铜绿微囊藻则可能是业已存在的单细胞的聚合。由于藻类形成群体后能显著降低浮游动物对其牧食速率,因此,这种诱发性群体形成的现象,可以解释为藻类对变化的牧食压力的一种有效的反牧食防御策略,也是两者协同进化的结果。浮游动物对藻类群体形成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模拟蓝藻群体及水华形成值得借鉴应用。作者还提出推测,水华蓝藻的群体形成,可能就是在富营养化条件下藻类快速生长,加上浮游动物的牧食压力共同作用下联合驱动的结果,而这种群体形成很可能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结合特定的气象水文等理化因子,就会聚集于水表“爆发”出肉眼可见的水华。因此,开展浮游动物牧食作用对水华蓝藻早期群体形成诱发效应的研究不仅能加深对水华形成的全面认识,而且对于进一步认识藻类的诱发性反牧食防御适应机制、揭示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藻类 牧食压力 群体形成 蓝藻水华
下载PDF
萼花臂尾轮虫培养滤液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球藻群体形成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州 孔繁翔 +1 位作者 史小丽 杨家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8-1141,共4页
为探索浮游动物和藻类之间可能存在的信息传递,研究了萼花臂尾轮虫培养滤液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球藻的生长及群体形成的影响.把萼花臂尾轮虫按1000个·L-1的初始密度置于小球藻中培养24h后,用孔径0.15μm的微孔滤膜抽滤,得... 为探索浮游动物和藻类之间可能存在的信息传递,研究了萼花臂尾轮虫培养滤液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球藻的生长及群体形成的影响.把萼花臂尾轮虫按1000个·L-1的初始密度置于小球藻中培养24h后,用孔径0.15μm的微孔滤膜抽滤,得到轮虫培养滤液,此滤液中含有轮虫在生活过程中释放的一些信息化学物质.将轮虫培养滤液以20%的比例分别加入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球藻中,进行为期7d的试验.结果表明,萼花臂尾轮虫培养滤液能显著地促进斜生栅藻的群体形成,而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在群体形成方面没有显著作用.另外,该滤液能显著提高小球藻种群的增长,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无明显影响.3种藻类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潜在牧食采取了不同的生态策略:斜生栅藻形成群体,增大摄食阻力,从而降低被摄食的风险;小球藻通过提高增长率来抵消被取食的损失;铜绿微囊藻是通过其它方式来降低被牧食(例如毒素).这些方式分别是这些藻类维持种群规模的反牧食防御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萼花臂尾轮虫 培养滤液 群体形成 生长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 小球藻
下载PDF
微囊藻群体形成影响因子及机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静 李根保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8-387,共10页
富营养化导致的湖泊、水库蓝藻水华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微囊藻群体形成,在水体表面的聚集是形成水华的重要策略之一。微囊藻群体形成有效抵御了草食性动物摄食、病毒、细菌的侵害,耐受不良环境因子(紫外辐射、高光强、重金属等... 富营养化导致的湖泊、水库蓝藻水华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微囊藻群体形成,在水体表面的聚集是形成水华的重要策略之一。微囊藻群体形成有效抵御了草食性动物摄食、病毒、细菌的侵害,耐受不良环境因子(紫外辐射、高光强、重金属等)能力显著增强。文章探讨了野外微囊藻群体占优势的机制并综述了影响微囊藻群体形成的外源因子及作用机理,包括非生物因子(营养、温度、光照、重金属、微囊藻毒素、乙醛酸)、生物因子(草食性动物、细菌、鱼类、藻类)。基于现有研究,本综述还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1)非生物因子与生物因子协同效应对藻类形态影响研究;(2)人类活动对浮游藻类形态及动态的影响研究;(3)藻类形态对沉水植物的响应在未来淡水生态系统修复中的应用;(4)促进藻类群体形成的胞外多糖分泌在未来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微囊藻 群体形成 非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
下载PDF
角突网纹溞在太湖微囊藻群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桂军 秦伯强 +2 位作者 高光 朱广伟 成小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501,共7页
将太湖微囊藻水华中3种优势微囊藻包括水华微囊藻1028、惠氏微囊藻929、铜绿微囊藻469和铜绿微囊藻905培养在改良后的BG-11培养基(TN=10mg/L,TP=0.4mg/L)中,然后加入角突网纹溞,以研究3种优势微囊藻对浮游动物摄食压力的形态反应,整个... 将太湖微囊藻水华中3种优势微囊藻包括水华微囊藻1028、惠氏微囊藻929、铜绿微囊藻469和铜绿微囊藻905培养在改良后的BG-11培养基(TN=10mg/L,TP=0.4mg/L)中,然后加入角突网纹溞,以研究3种优势微囊藻对浮游动物摄食压力的形态反应,整个实验共进行了12d.除了水华微囊藻1028以外,在惠氏微囊藻929、铜绿微囊藻469和铜绿微囊藻905中没有观察到有大群体(大于10个细胞)的出现.在水华微囊藻中,处理组大群体细胞所占总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显著不同,其中对照组占22%,而试验组占53%.水华微囊藻对照组和处理组中单细胞、2细胞、小群体(3-10个细胞)和大群体(大于10个细胞)细胞密度存在显著的不同.实验第6-12d,水华微囊藻对照组和试验组单位大群体细胞数量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角突网纹溞的摄食压力不能促使惠氏微囊藻929、铜绿微囊藻469和铜绿微囊藻905形成大群体.角突网纹溞的摄食促使水华微囊藻形成更大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 群体形成 角突网纹溞 摄食 诱导防御 太湖
下载PDF
棕鞭毛虫牧食作用对铜绿微囊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州 孔繁翔 +2 位作者 史小丽 张民 曹焕生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3-408,共6页
在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种群中添加有效牧食者棕鞭毛虫,进行为期9d的实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棕鞭毛虫牧食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结果表明棕鞭毛虫的牧食导致微囊藻种群迅速下降,同时微囊藻种群出现了群体形成现象.棕鞭毛虫直接牧食作用... 在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种群中添加有效牧食者棕鞭毛虫,进行为期9d的实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棕鞭毛虫牧食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结果表明棕鞭毛虫的牧食导致微囊藻种群迅速下降,同时微囊藻种群出现了群体形成现象.棕鞭毛虫直接牧食作用诱发微囊藻形成群体后,能在一定程度上能防御棕鞭毛虫的进一步牧食,使得种群得以延续.在棕鞭毛虫的牧食作用下,以酯酶活性和叶绿素荧光强度为代表的微囊藻细胞活性在实验后期显著增强.而牧食处理后细胞尺寸有所变小,这可能是伴随着微囊藻诱发性群体形成过程中一种生态对策的调整,保持较小的个体有利于种群的迅速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鞭毛虫 铜绿微囊藻 群体形成 酯酶活性 叶绿素 细胞尺寸
下载PDF
“新东北作家群”与“新东北文学”摭论——以群体形成、传统赓续与审美追求为例
6
作者 徐日君 王科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9,共9页
近年来,“新东北文学”与“新东北作家群”崛起的呼声日渐高涨。在众多研讨会与论文的助推下,学界对“新东北作家群”及“新东北文学”的形成、特质、超越及可能,有了较明晰的体悟和较深层的认识。然而,略感不足的是,这些研究对“新东... 近年来,“新东北文学”与“新东北作家群”崛起的呼声日渐高涨。在众多研讨会与论文的助推下,学界对“新东北作家群”及“新东北文学”的形成、特质、超越及可能,有了较明晰的体悟和较深层的认识。然而,略感不足的是,这些研究对“新东北作家群”产生的契机、赓续的传统、高扬的精神谈论较少,且对这一群体的定义角度不同、时段不一,多有抵牾;对“新东北文学”崛起本身所固有的基因元素、与之相关的文化定位分析不够;对其创新流变、审美追求、艺术品质提升空间语焉不详。基于此,本文将聚焦这些问题,坦陈粗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学 新东北作家群 品质提升 群体形成 审美追求 定位分析 赓续 研讨会
下载PDF
微囊藻胶鞘多糖和水溶性胞外多糖的化学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毛珍 谢梅娟 +2 位作者 巫伟 喻富根 李朋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9-615,共7页
微囊藻(Microcystis)产生大量胞外多糖(EPS),包括包裹在细胞外的胶鞘多糖(CPS)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水溶性多糖(RPS).为探究EPS在蓝藻水华发生中的生理生态学意义,迫切需要了解微囊藻EPS的化学特性.本文从太湖分离群体微囊藻,... 微囊藻(Microcystis)产生大量胞外多糖(EPS),包括包裹在细胞外的胶鞘多糖(CPS)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水溶性多糖(RPS).为探究EPS在蓝藻水华发生中的生理生态学意义,迫切需要了解微囊藻EPS的化学特性.本文从太湖分离群体微囊藻,经过大约18个月实验室培养后,其中一些藻株转变为单细胞形态.选择5株群体藻和4株单细胞藻,比较分析这些藻株EPS的化学特性发现:(1)所有9株藻的EPS均为含有脱氧己糖的酸性杂多糖;(2)所有9株藻的CPS的糖醛酸含量(1.2%~2.1%)均低于RPS的糖醛酸含量(2.4%~6.2%);(3)所有9株藻的EPS均含有乙酰基和硫酸基,其中,每一株藻CPS的乙酰基含量均高于RPS的乙酰基含量,所有群体藻CPS的乙酰基含量(4.1%~6.6%)高于所有单细胞藻CPS的乙酰基含量(2.0%~3.2%).本文进而讨论了EPS化学特性对EPS水溶性和微囊藻群体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其生态学作用的影响.在这些化学特性中,乙酰取代基团被认为可能是影响微囊藻EPS生理生态学作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 胞外多糖 乙酰基 疏水性 群体形成
下载PDF
清初盛京“旗下汉人”群体的形成
8
作者 李小雪 《黑龙江民族丛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3,共13页
盛京“旗下汉人”群体,以入关前辽东汉人为主体,清廷通过打破阶层限制,将具有共同利益的入关前户下家人及关内移民编入丁册所构成。在亲缘、业缘及城乡社会网络的牵引与协调下,形成了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及稳定的文化心理认同。
关键词 旗下汉人 群体形成 盛京 清代
原文传递
绿藻群体形成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董静 王飞虎 +2 位作者 张曼 高云霓 李学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作为淡水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藻是很多动物的开口饵料,其群体形成是应对外界环境压力的一种诱导型防御策略,当环境压力不存在时,会恢复单细胞形态。总结了影响绿藻单细胞-群体形态转变的外源因子及种间作用机制,包括非生... 作为淡水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藻是很多动物的开口饵料,其群体形成是应对外界环境压力的一种诱导型防御策略,当环境压力不存在时,会恢复单细胞形态。总结了影响绿藻单细胞-群体形态转变的外源因子及种间作用机制,包括非生物因子(营养、光照、温度)、生物因子(植食性浮游动物摄食、藻-藻竞争、沉水植物-藻竞争)以及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潜在压力,外源因子(低温、种间信息物质)诱导的多糖积累及胞外多糖分泌增加,可能是诱导绿藻群体聚集的重要原因;而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UVB辐射增强、微污染物增加(重金属、除草剂等),可能会打破绿藻由单细胞向群体形态的转换,提高绿藻被小型草食性动物摄食的概率,影响水生态系统的信息流,从而引发食物网级联效应,进而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总结了绿藻群体形成对于水生态系统结构、藻类毒理学以及微藻收获的重要意义与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群体形成 非生物因子 种间竞争 防御策略
下载PDF
论湖南近代人才群体形成的标志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用舒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4-118,共5页
论湖南近代人才群体形成的标志陶用舒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历史上,湖南一直没有出现过有影响的人才群体,检索各种人物或人名词典,属于湖南籍的名人,更是寥若晨星。而跨入近代以后,湖南人才迭起,真正形成了“惟楚有才”的兴盛局面,一... 论湖南近代人才群体形成的标志陶用舒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历史上,湖南一直没有出现过有影响的人才群体,检索各种人物或人名词典,属于湖南籍的名人,更是寥若晨星。而跨入近代以后,湖南人才迭起,真正形成了“惟楚有才”的兴盛局面,一个接一个的人才群接踵而起,成就为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人才 近代人才 道光时期 曾国藩 群体形成 经世派 贺长龄 左宗棠 胡林翼 人才群体
下载PDF
仲巴县霍尔巴绵羊种质资源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洛桑催成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66-167,共2页
1一般情况1.1品种名称:霍尔巴绵羊霍尔巴绵羊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长年放牧,因此,群体体格高大、性情暴躁、很难驯服的特点,适应性强等特点,以从未有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当年经过深入调查,根据其分布地域生态环境,追溯群体形成历史,形... 1一般情况1.1品种名称:霍尔巴绵羊霍尔巴绵羊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长年放牧,因此,群体体格高大、性情暴躁、很难驯服的特点,适应性强等特点,以从未有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当年经过深入调查,根据其分布地域生态环境,追溯群体形成历史,形态外貌和经济用途特点等方面的鉴定,基本可以认定霍尔巴绵羊是属高原型肉毛兼用藏系绵羊。1.2中心产区及分布霍巴绵羊产于仲巴县西侧,霍巴的区域有几个乡村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巴 仲巴县 种质资源调查 品种名称 高原型 群体形成 中心产区 生态环境 生产生活资料 春季牧场
下载PDF
蓝藻胞外多聚物生物合成、群体形成与微囊藻水华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东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8-1013,共6页
有毒微囊藻水华在太湖、巢湖和滇池等饮用水源地频繁暴发,对居民健康和水产养殖等构成严重威胁,亟需开发新技术加以有效控制和利用。在水华暴发时,蓝藻大量分泌胞外多聚物而形成细胞群体,是蓝藻水华发生的关键和前提。蓝藻群体中胶质状... 有毒微囊藻水华在太湖、巢湖和滇池等饮用水源地频繁暴发,对居民健康和水产养殖等构成严重威胁,亟需开发新技术加以有效控制和利用。在水华暴发时,蓝藻大量分泌胞外多聚物而形成细胞群体,是蓝藻水华发生的关键和前提。蓝藻群体中胶质状胞外多聚物由胞外多糖、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组成,对其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途径研究了解仍然有限。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微囊藻和其他多种蓝藻中编码大量的具有称之为PEP-CTERM结构域的潜在胞外蛋白质,这些潜在的蛋白质可能通过特殊的分选系统分泌到细胞表面,与胞外多糖相互作用形成结构更复杂的胞外多聚物,介导细胞群体的形成和水华发生。亟需建立微囊藻遗传操作技术,深入揭示胞外多聚物生物合成和群体形成的分子机制,寻找控制蓝藻胞外多聚物的组装和分泌及群体形成的关键靶点,将有助于揭示蓝藻水华形成机理及开发新型控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群体形成 胞外多聚物生物合成 蛋白质分选 群体感应
下载PDF
明朝内阁官僚群体形成因素析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心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17,3,共5页
明朝内阁官僚群体形成因素析论江心力明朝内阁在其二百余年的演变过程中,除了万历年间一度出现沈一贯、朱赓、叶向高、方从哲等人的一人独相外,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由两人以上的官僚群体构成的,并且从群体的内部结构看是基本稳定的。... 明朝内阁官僚群体形成因素析论江心力明朝内阁在其二百余年的演变过程中,除了万历年间一度出现沈一贯、朱赓、叶向高、方从哲等人的一人独相外,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由两人以上的官僚群体构成的,并且从群体的内部结构看是基本稳定的。首先,内阁官僚大多能长期任职,明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形成 内阁 大学士 群体形成 群体成员 特殊关系 地缘关系 翰林院 杨士奇 武英殿
下载PDF
新世代倒逼管理转型,成就个体与组织双向奔赴
14
作者 闫佳佳 石丹 《企业家信息》 2023年第11期47-48,共2页
继90后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后,一大批00后进入职场,“离职率更高、反对加班文化、追求绝对的公平与自由”是00后进入职场的热词。代际差异也对组织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面对上述挑战,组织需要进行以下思考:组织管理如何从“因事设人”... 继90后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后,一大批00后进入职场,“离职率更高、反对加班文化、追求绝对的公平与自由”是00后进入职场的热词。代际差异也对组织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面对上述挑战,组织需要进行以下思考:组织管理如何从“因事设人”到“因人设事”转变?个体与组织该如何双向奔赴?在科层制与扁平化之间,企业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组织架构?此外,组织如何提高不同年代员工对企业的共同归属感,从而让不同的群体形成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转型 离职率 因人设事 代际差异 90后 组织架构 群体形成 扁平化
原文传递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善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15
作者 马志国 《新班主任》 2020年第2期39-41,共3页
群体心理学中,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顾名思义,所谓正式群体,即群体的产生、群体的规模、群体的结构、群体的规范等,都是正式确定的。上一期中,我们谈到班级群体的特征、班级群体的发展、班级群体的功能等,都是就正式群体而... 群体心理学中,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顾名思义,所谓正式群体,即群体的产生、群体的规模、群体的结构、群体的规范等,都是正式确定的。上一期中,我们谈到班级群体的特征、班级群体的发展、班级群体的功能等,都是就正式群体而言的。而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规定的目标,结构关系和群体规范约定俗成,也没有明确规定成员的地位和角色,自然涌现的群体首领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可以这样把握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一是群体形成的自发性;二是群体结构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规范 非正式群体 群体心理学 班级群体 群体结构 小团体主义 群体形成 善待
下载PDF
工地政体:建筑女工群体形成原因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丹 《南方人口》 CSSCI 2014年第3期35-42,共8页
建筑工地中不乏女工身影,34%份额的女工分布于各个工种,但在技术和权力分层上女工占劣势地位,导致建筑女工群体被忽视。基于工地政体四个要素:劳动过程、劳动力再生产、国家和市场,文章从个人、家庭、建筑行业特性和社会形势背景四个方... 建筑工地中不乏女工身影,34%份额的女工分布于各个工种,但在技术和权力分层上女工占劣势地位,导致建筑女工群体被忽视。基于工地政体四个要素:劳动过程、劳动力再生产、国家和市场,文章从个人、家庭、建筑行业特性和社会形势背景四个方面探讨建筑女工群体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女工 工地政体 群体形成
下载PDF
青少年吸毒群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泫永 《青年探索》 1999年第3期46-48,1,共4页
近十年来,吸毒现象的迅速蔓延,已经成为危害家庭、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80年代下半期以来,青少年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现象呈逐年增多的趋势。青少年吸毒群体形成的原因何在?有何预防良策?“青少年吸毒群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近十年来,吸毒现象的迅速蔓延,已经成为危害家庭、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80年代下半期以来,青少年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现象呈逐年增多的趋势。青少年吸毒群体形成的原因何在?有何预防良策?“青少年吸毒群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一文将为你回答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吸毒 原因及预防 群体形成 吸毒群体 戒毒人员 戒毒所 吸毒人员 毒品的危害 青少年吸毒问题 文化素质
下载PDF
医患关系积极互动的人类学新面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剑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现代中国的城市医院内外,医患关系出现了一个积极的互动转向。那么这为人类学的医学调研提供了何种有价值的新面向呢?在医患关系研究领域,人类学首先看到的是城市陌生人何以因病而互助的问题。从病友群体形成过程中的生命抗争意义出发,... 现代中国的城市医院内外,医患关系出现了一个积极的互动转向。那么这为人类学的医学调研提供了何种有价值的新面向呢?在医患关系研究领域,人类学首先看到的是城市陌生人何以因病而互助的问题。从病友群体形成过程中的生命抗争意义出发,其群体情感、组织及互助的社会文化建构,病友之间和医患之间的知识分享,成了人类学的观察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积极互动 群体情感 群体形成 知识分享 社会文化建构 人类学 医患之间
下载PDF
军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心理探析及引导策略
19
作者 朱烨昕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第24期108-109,共2页
军校青年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希望拥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渴望被信任、理解和尊重。在部队这个纪律严明、环境封闭的集体中,更希望在心理上获得归属感和依靠感。基于这种需要,他们便在学习。
关键词 学生非正式群体 军校学生 青年学生 群体形成 群体 心理探析 心理需求 群体成员 心理基础 心理相容
原文传递
简论企业青年职工中的非正式群体
20
作者 徐国新 《中国集体工业》 1990年第7期40-42,共3页
影片《快乐的单身汉》取材于我国八十年代现代化造船厂青年工人生活的真实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一群单身青年在学习、工作和爱情上个性与追求的风貌。尽管他们有各自的苦恼,但总能“乐多于愁”。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青年职工 青年工人 群体成员 企业 群体 八十年代 管理心理学 主持人 群体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