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被引量:
14
1
作者
徐蓝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7-95,共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生了直接碰撞 ,并导致两国的斗争日益激烈。杜鲁门主义和两大阵营的理论不仅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也标志着美苏两国对世界政治的两极看法正式确立。马歇尔计划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生了直接碰撞 ,并导致两国的斗争日益激烈。杜鲁门主义和两大阵营的理论不仅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也标志着美苏两国对世界政治的两极看法正式确立。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但两极格局是既不对称也不完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尔塔体系
美苏
战略
遏制政策
诺维科夫秘密报告
冷战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两极格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议马歇尔调处与国共东北停战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雨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4-74,共11页
关于1946年夏季国共东北停战原因的研究,目前争论较多,分歧较大。本文认为:在国民党军队刚占领四平街时,蒋介石并未计划继续进攻,国民党、中共、美国军调小组三方皆有意停止冲突;但蒋介石到沈阳后,突然改变主意,其主要原因是看到苏联军...
关于1946年夏季国共东北停战原因的研究,目前争论较多,分歧较大。本文认为:在国民党军队刚占领四平街时,蒋介石并未计划继续进攻,国民党、中共、美国军调小组三方皆有意停止冲突;但蒋介石到沈阳后,突然改变主意,其主要原因是看到苏联军队已经撤出东北。这时,马歇尔出于美国战略利益的考量,特别是对于苏联的顾虑,强压蒋介石停战;周恩来则积极争取马歇尔等人的支持,极力促成停战。最后,蒋介石在美国威胁停止替其向东北运兵的情况下被迫同意停战。因此说,在关于东北的战略计划上,国民党政府只能听命于美国对于国共在南满和北满的安排意见,而美国对中国东北的战略构想,则完全服从其对苏联的战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东北问题
中美关系
美苏
战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战起源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纯清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争夺为核心的东西方冷战是多种因素合力的产物。它直接产生于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与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碰撞,又深深根植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抗争之中,英国对冷战的形成也起了推波助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争夺为核心的东西方冷战是多种因素合力的产物。它直接产生于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与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碰撞,又深深根植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抗争之中,英国对冷战的形成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起源
美国
苏联
美苏
战略
意识形态
社会制度
英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中俄——新的战略三角关系
4
作者
田飞
《俄罗斯研究》
1995年第6期21-23,共3页
冷战中形成的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美中联合抗苏为特征的。冷战结束,随着苏联的垮台,中美苏三角关系亦一度不复存在。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美俄彼此关系和各自国内形势的变化,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三个大国...
冷战中形成的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美中联合抗苏为特征的。冷战结束,随着苏联的垮台,中美苏三角关系亦一度不复存在。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美俄彼此关系和各自国内形势的变化,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三个大国——中美俄之间逐步形成了新的三角关系,且有中俄交好共同疏远美国的色彩,颇为世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
三角
新三角关系
俄罗斯
中美俄
中俄关系
美苏
战略
中苏关系
经贸关系
冷战后
美俄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五编 多边关系中的中国与欧洲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集刊》
2013年第1期329-330,共2页
本编从中、美、欧新三边关系,欧、美、俄三边关系及中、欧、非三边关系视角对中国与欧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本编作者认为,冷战时期的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是一种对抗性的,主要局限在战略互动领域的三边关系.冷战后的中、美、欧新三边关系,...
本编从中、美、欧新三边关系,欧、美、俄三边关系及中、欧、非三边关系视角对中国与欧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本编作者认为,冷战时期的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是一种对抗性的,主要局限在战略互动领域的三边关系.冷战后的中、美、欧新三边关系,欧、美、俄三边关系及中、欧、非三边关系虽然包含不可忽视的竞争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上,上述三个新三边关系都具有更大的合作成分或合作机遇,三边关系的互动也从单纯的战略层面扩展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关系
欧洲
中国
三边关系
三角关系
美苏
战略
冷战时期
相互依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0年代中美苏战略大三角述评
6
作者
肖庆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2,共2页
在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大背景下,学者们认为还存在着于70年代产生的中美苏战略大三角。本文运用西方战略三角理论对70年代中美苏关系分四个阶段进行浅析,最后指出三角理论的局限。
关键词
战略
三角理论
70年代
中
美苏
战略
三角
四个阶段
局限
原文传递
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的结构现实主义分析及启示
7
作者
余丽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10,共4页
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回顾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并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对其展开过程模式分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一,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持续存在,其主导国际体系的现状短时期难以...
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回顾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并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对其展开过程模式分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一,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持续存在,其主导国际体系的现状短时期难以改变;其二,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四国"快速兴起,它们未来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预期。而归结到一点上,就是中国应该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要把和平发展战略与实践同对不确定性因素的预警、防止直至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美苏
战略
大三角
结构现实主义
过程模式
中国的和平发展
原文传递
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角度看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
8
《新华文摘》
2009年第19期157-157,共1页
余丽在《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撰文指出,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回顾这段对冷战时期国际格局走向乃至其后的国际关系演进都极具战略影响的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并从当时而且现在仍然占据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流地位的结构现实主义...
余丽在《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撰文指出,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回顾这段对冷战时期国际格局走向乃至其后的国际关系演进都极具战略影响的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并从当时而且现在仍然占据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流地位的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对其从孕育、确立、巩固到松动的四个阶段展开过程模式的还原分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亦有相当的借鉴价值。首先,在全球化不断扩展和深入的大背景下,关于国际体系有两点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现实主义
三角关系
美苏
战略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和平发展道路
大学学报
中美建交
国际格局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被引量:
14
1
作者
徐蓝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7-95,共9页
文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生了直接碰撞 ,并导致两国的斗争日益激烈。杜鲁门主义和两大阵营的理论不仅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也标志着美苏两国对世界政治的两极看法正式确立。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但两极格局是既不对称也不完全的。
关键词
雅尔塔体系
美苏
战略
遏制政策
诺维科夫秘密报告
冷战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两极格局
Keywords
System of Yalta
America and Soviet Union strategy
Policy of containment
Secret report of the department of Novikov
Cold war
Truman's doctrine
Marshall's plan
Bipolar structure
分类号
K15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议马歇尔调处与国共东北停战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雨青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4-74,共11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项目明德青年学者计划"蒋介石与美国关系研究"(2011030028)成果
文摘
关于1946年夏季国共东北停战原因的研究,目前争论较多,分歧较大。本文认为:在国民党军队刚占领四平街时,蒋介石并未计划继续进攻,国民党、中共、美国军调小组三方皆有意停止冲突;但蒋介石到沈阳后,突然改变主意,其主要原因是看到苏联军队已经撤出东北。这时,马歇尔出于美国战略利益的考量,特别是对于苏联的顾虑,强压蒋介石停战;周恩来则积极争取马歇尔等人的支持,极力促成停战。最后,蒋介石在美国威胁停止替其向东北运兵的情况下被迫同意停战。因此说,在关于东北的战略计划上,国民党政府只能听命于美国对于国共在南满和北满的安排意见,而美国对中国东北的战略构想,则完全服从其对苏联的战略考虑。
关键词
国共东北问题
中美关系
美苏
战略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战起源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纯清
机构
祁东县第一中学
出处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文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争夺为核心的东西方冷战是多种因素合力的产物。它直接产生于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与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碰撞,又深深根植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抗争之中,英国对冷战的形成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
冷战起源
美国
苏联
美苏
战略
意识形态
社会制度
英国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K153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中俄——新的战略三角关系
4
作者
田飞
出处
《俄罗斯研究》
1995年第6期21-23,共3页
文摘
冷战中形成的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美中联合抗苏为特征的。冷战结束,随着苏联的垮台,中美苏三角关系亦一度不复存在。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美俄彼此关系和各自国内形势的变化,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三个大国——中美俄之间逐步形成了新的三角关系,且有中俄交好共同疏远美国的色彩,颇为世人注目。
关键词
战略
三角
新三角关系
俄罗斯
中美俄
中俄关系
美苏
战略
中苏关系
经贸关系
冷战后
美俄关系
分类号
D50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五编 多边关系中的中国与欧洲
5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集刊》
2013年第1期329-330,共2页
文摘
本编从中、美、欧新三边关系,欧、美、俄三边关系及中、欧、非三边关系视角对中国与欧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本编作者认为,冷战时期的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是一种对抗性的,主要局限在战略互动领域的三边关系.冷战后的中、美、欧新三边关系,欧、美、俄三边关系及中、欧、非三边关系虽然包含不可忽视的竞争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上,上述三个新三边关系都具有更大的合作成分或合作机遇,三边关系的互动也从单纯的战略层面扩展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
关键词
多边关系
欧洲
中国
三边关系
三角关系
美苏
战略
冷战时期
相互依存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0年代中美苏战略大三角述评
6
作者
肖庆
机构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
出处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2,共2页
文摘
在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大背景下,学者们认为还存在着于70年代产生的中美苏战略大三角。本文运用西方战略三角理论对70年代中美苏关系分四个阶段进行浅析,最后指出三角理论的局限。
关键词
战略
三角理论
70年代
中
美苏
战略
三角
四个阶段
局限
Keywords
Strategic Triangle Theory
1970s
strategic triangle of China,America,Soviet
4 stages
limitations
分类号
D8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的结构现实主义分析及启示
7
作者
余丽
机构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文摘
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回顾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并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对其展开过程模式分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一,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持续存在,其主导国际体系的现状短时期难以改变;其二,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四国"快速兴起,它们未来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预期。而归结到一点上,就是中国应该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要把和平发展战略与实践同对不确定性因素的预警、防止直至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中
美苏
战略
大三角
结构现实主义
过程模式
中国的和平发展
分类号
D82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角度看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
8
出处
《新华文摘》
2009年第19期157-157,共1页
文摘
余丽在《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撰文指出,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回顾这段对冷战时期国际格局走向乃至其后的国际关系演进都极具战略影响的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并从当时而且现在仍然占据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流地位的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对其从孕育、确立、巩固到松动的四个阶段展开过程模式的还原分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亦有相当的借鉴价值。首先,在全球化不断扩展和深入的大背景下,关于国际体系有两点值得重视。
关键词
结构现实主义
三角关系
美苏
战略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和平发展道路
大学学报
中美建交
国际格局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政治学]
D815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徐蓝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议马歇尔调处与国共东北停战
杨雨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冷战起源探析
周纯清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中俄——新的战略三角关系
田飞
《俄罗斯研究》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第五编 多边关系中的中国与欧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集刊》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70年代中美苏战略大三角述评
肖庆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
原文传递
7
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的结构现实主义分析及启示
余丽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原文传递
8
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角度看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
《新华文摘》
200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