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洲大蠊抗菌肽的提取及其对不同致病菌抑菌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柳婷婷 王政力 +3 位作者 闫佳许 马艳 朱建军 申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72-608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美洲大蠊抗菌肽的最佳提取时间及其对不同致病菌抑菌活性的影响。选取100只5龄美洲大蠊,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以大肠杆菌为诱导源诱导美洲大蠊产生抗菌肽,诱导组注射1μL 1×10^(8) CFU/kg的... 本试验旨在探究美洲大蠊抗菌肽的最佳提取时间及其对不同致病菌抑菌活性的影响。选取100只5龄美洲大蠊,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以大肠杆菌为诱导源诱导美洲大蠊产生抗菌肽,诱导组注射1μL 1×10^(8) CFU/kg的大肠杆菌,对照组注射1μL的生理盐水,分别在诱导后12、24、36、48、60和72 h提取美洲大蠊抗菌肽。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试验确定美洲大蠊抗菌肽的分子质量,通过BCA试剂盒测定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蛋白浓度,通过药敏片法测定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同时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热稳定性、pH稳定性和反复冻融稳定性。结果表明:1)美洲大蠊抗菌肽的分子质量在7.5 ku左右。诱导后12、24、36、48、60、72 h,诱导组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蛋白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诱导后48 h时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蛋白浓度最高,因此选择48 h时诱导产生的美洲大蠊抗菌肽进行后续的抑菌试验。2)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极显著升高(P<0.01)。美洲大蠊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 mg/L,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0 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 mg/L。3)与对照组相比,经75、85、95、100℃水浴加热后的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抑菌直径显著降低(P<0.05),冻融2、4、6、8、10次的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显著降低(P<0.05),pH为1、3、7、9、11溶液处理后的美洲大蠊抗菌肽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大肠杆菌诱导后48 h为美洲大蠊抗菌肽的最佳提取时间,同时具备浓度高、热稳定性强和耐酸碱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抗菌肽 抑菌活性 肠杆菌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