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是什么”命题辨伪──认知美学初论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志宏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93,共7页
"美是什么"命题的提出是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以美"理念"及"美本身"的存在为思想前提的。因此,该命题一经形成就内在地含有着美是一种实体存在的答案,误导美学研究两千多年。认知美学理论认为:只有... "美是什么"命题的提出是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以美"理念"及"美本身"的存在为思想前提的。因此,该命题一经形成就内在地含有着美是一种实体存在的答案,误导美学研究两千多年。认知美学理论认为:只有破除掉该命题的束缚,代之以"美概念表示什么"命题,才可使美学研究的思路获得解放;审美关系是在一般功利关系基础上转化而成的,其转化的关键因素,是人形成了新型的认知方式,可以对事物形象产生非功利的愉悦感觉。这种感觉被称之为"美"、形容为"美"。因此,美概念本是对主观感觉的表述,不是对任何实体性对象事物的指称,"美是什么"命题不能成立,"美本质"问题也不应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发生 认知
下载PDF
根源性美学歧误匡正:“美”字不是“美”--兼向张玉能先生及实践美学谱系请教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志宏 张红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8,共7页
实践美学及其谱系中的诸学派之所以难葆长久的生命力,原因之一是没能跟上学术的科学化步伐,仍然把理论大厦建筑在关于美本质和"美"的阐述之上。这一错误的根源在于:混淆了"美"字(即美概念)与"美"(即美事... 实践美学及其谱系中的诸学派之所以难葆长久的生命力,原因之一是没能跟上学术的科学化步伐,仍然把理论大厦建筑在关于美本质和"美"的阐述之上。这一错误的根源在于:混淆了"美"字(即美概念)与"美"(即美事物)的不同,把"美"字的存在当成"美"的存在。世上不存在叫做"美"的事物,不存在美本质或美属性。事物之所以美,并不取决于美本质或美属性,而是取决于认知结构中形式知觉模式的建立及其显效状态。形式知觉模式是将事物形式与好感相连接的枢纽,是美感形成的必备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实践 本质 知觉模式
原文传递
美本质研究将怎样终结——再论“美是什么”是伪命题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志宏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6,共6页
“美”概念作为名词并不含有可以直接指代的对象事物, 因此, 不具备名词的真正性质和内涵, 实际上具有的是代名词性。以此为前提而形成的“美本质”及“美是什么”的问题, 必然是虚空的伪命题。“美是对象化的情感”“美是价值”“美是... “美”概念作为名词并不含有可以直接指代的对象事物, 因此, 不具备名词的真正性质和内涵, 实际上具有的是代名词性。以此为前提而形成的“美本质”及“美是什么”的问题, 必然是虚空的伪命题。“美是对象化的情感”“美是价值”“美是生命”等说法虽有很大影响, 却都不符合逻辑。按原有命题方式和思路进行的研究永远不会得出正确答案。从事实和逻辑出发, 论证该命题的不合理性, 代之以正确的新命题, 正是“美本质”研究的合理结局。美学研究应以“美概念表示什么”为第一命题, 以“审美活动的本质”为基本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概念 认知科学
下载PDF
认知神经美学:一个新兴的学派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志宏 李伟 《上海文化》 CSSCI 2019年第4期20-26,124,共8页
认知神经美学提出了与本体论美学全然不同的论点,以新的学说形成了新的学派。美学的基本问题、初始问题应是"美的事物从何而来",而"美是什么"则是在这一初始问题基础上衍生出的次级问题。一个物体之所以是美的,其... 认知神经美学提出了与本体论美学全然不同的论点,以新的学说形成了新的学派。美学的基本问题、初始问题应是"美的事物从何而来",而"美是什么"则是在这一初始问题基础上衍生出的次级问题。一个物体之所以是美的,其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其中存有"美"(美本身),而是因为该物体于人有利。于人有利的物体能引发利害性的愉悦感和意义领悟,从而在大脑的认知神经系统中形成将形式知觉与愉悦感和意义领悟相联系的一般性认知模块。当人处于非利害状态时,再遇到与既有认知模块相匹配的物体及其形式,一般性认知模块就转化为特殊认知模块,可以直觉性地产生非利害的愉悦感,又称美感。由此,引发美感的物体就被称为美的事物,继而在错觉作用下被误以为其中含有"美"(美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 学基本问题 本质 认知模块
原文传递
“美是什么”的命题究竟是真还是伪?——认知美学对新实践美学的回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志宏 王博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认知美学认为"美是什么"命题的形成过程是反逻辑的,是个伪命题,因此无论哪个学派做出怎样的解答都不能成立。事物之所以美不是来自美本质,而是来自认知活动。在事物有利性的作用下,大脑中形成了相应于事物外形的知觉模式;知... 认知美学认为"美是什么"命题的形成过程是反逻辑的,是个伪命题,因此无论哪个学派做出怎样的解答都不能成立。事物之所以美不是来自美本质,而是来自认知活动。在事物有利性的作用下,大脑中形成了相应于事物外形的知觉模式;知觉模式对外连接着事物的形式,对内连接着情感。以知觉模式的建构为前提,人在非利害状态下由对事物形式的知觉而产生的愉悦感就是美感,引发美感的事物被称作美的事物。在"美是什么"命题的逻辑错误已被证明的情况下,美本质研究已经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了,应该即时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是什么 认知 新实践
下载PDF
以“味”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哲学界定 被引量:6
6
作者 祁志祥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8,共7页
中国古代美学以“味”为“美” ,认为不只五觉快感相通 ,而且官能快感与思想快感也相通 ,它们都可以称作“美”、称作“味”。这是符合人的审美实践的 ,并已为当今西方美学理论的发展和转变所证明。系统清理、准确认识中国古代美学的这... 中国古代美学以“味”为“美” ,认为不只五觉快感相通 ,而且官能快感与思想快感也相通 ,它们都可以称作“美”、称作“味”。这是符合人的审美实践的 ,并已为当今西方美学理论的发展和转变所证明。系统清理、准确认识中国古代美学的这份财富 ,对我们今天重新认识美本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 "" 本质 哲学界定 中国古代 实践 官能快感 思想快感
原文传递
认知模块说:美学科学化阐释的可能路径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志宏 王延惠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5年第4期72-81,128,共11页
审美认知路径在现代脑科学促进下取得了显著进展,发现了事物及其形式与大脑神经系统中认知模块之间的对应匹配关系。认知模块是在事物功利价值的中介作用下由脑内知觉模式和情感反应方式连接而成的结构体,对外连接着客观事物的形式信息... 审美认知路径在现代脑科学促进下取得了显著进展,发现了事物及其形式与大脑神经系统中认知模块之间的对应匹配关系。认知模块是在事物功利价值的中介作用下由脑内知觉模式和情感反应方式连接而成的结构体,对外连接着客观事物的形式信息,对内连接着身体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人能够一见到相应的事物形式就直觉地产生美感。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审美的奥秘:美感不是被对象事物中的"美"所引发,而是被与认知模块相匹配的事物及其形式所引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认知 认知模块 超感性基体
原文传递
重要的不是美学的问题,而是美学问题——关于生命美学的思考 被引量:7
8
作者 潘知常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9,共5页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方能对"美本质"进行普适性界定。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生命美学可合理化解美学中的难题。林早则指出,世纪之交是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高峰期,此后生命美学应用性研究迅猛发展。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的丰硕显示了传统美学资源与现代生命美学理论建构之间的丰富可能,而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成果的薄弱则启发我们重思生命美学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学问题 本质 历史演进
原文传递
认知美学究竟为何物?——答新实践美学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兆武 李志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2-17,共6页
新实践美学固守着美的本质的传统论点,身陷迷途而不知返。"美是什么"命题缺少必要的逻辑前提,使所有肯定性的回答都陷于诡异之门:越是要证明该命题的合理性,越是在证明其不合理性;只要是在寻找"美",就是在证明没有&... 新实践美学固守着美的本质的传统论点,身陷迷途而不知返。"美是什么"命题缺少必要的逻辑前提,使所有肯定性的回答都陷于诡异之门:越是要证明该命题的合理性,越是在证明其不合理性;只要是在寻找"美",就是在证明没有"美"。彻底否定美本质不等于反本质主义,也不等于否定人文科学。人文研究借鉴自然科学成果是势所必然。审美之所以可能,其关键性因素不是"美本质",而是大脑神经系统中"认知模块"的存在和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新实践 本质 认知模块
下载PDF
中国当代美学三大基本问题研究辨正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志宏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6-62,95,共8页
美本质、审美发生、审美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关系,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相互关联的三大难题。新的研究表明:人的意识能力的发展及非功利性。心理“闲暇”的形成,是审美关系得以发生的前提。所谓审美,就是人在无功利需求状态下,由观照... 美本质、审美发生、审美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关系,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相互关联的三大难题。新的研究表明:人的意识能力的发展及非功利性。心理“闲暇”的形成,是审美关系得以发生的前提。所谓审美,就是人在无功利需求状态下,由观照事物形式一形象而产生愉悦感觉的行为。因此,功利性是审美关系的基础条件,而非功利性则是审美关系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在审美关系中形成的“美的”感觉经由对象化、客观化过程成为人们认识误区中的虚空的存在物——美。美概念的实际内涵本是对人的非功利快感的表述,后被人们误用来指称审美对象或审美价值,其正确的使用应表示由全部审美现象构成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范畴,与“真”、“善”相并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发生 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下载PDF
美本质问题研究批判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惠霞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83-88,共6页
现代西方分析美学对美本质问题的否定是否成立 ?美本质问题何以长期无解 ?以往美本质问题研究的合理性和失误何在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对美本质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本质 分析 形象性 愉悦性 柏拉图 纳特根斯坦
下载PDF
美本质的传统思维批判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全田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100-104,共5页
美本质的传统思维批判周全田内容提要:传统思维对美的思考是基于一种错误。美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其存在方式应是无所不在,无限无界的,美之外乃是纯粹的虚无。美的最高本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美本身”才是所有的事物美的内在根... 美本质的传统思维批判周全田内容提要:传统思维对美的思考是基于一种错误。美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其存在方式应是无所不在,无限无界的,美之外乃是纯粹的虚无。美的最高本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美本身”才是所有的事物美的内在根据。周全田,男,1963年生,河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思维 的事物 本质 最高本质 本质 典型性 事物的属性 典型说 唯物主义 海德格尔
下载PDF
明代诗学视野中的诗趣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美琼 张福荣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明代诗学视野中的诗趣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趣”作为诗歌审美本质的极力标举,二是对诗趣审美特征的细致论析,三是对诗趣来源与生成的深入探讨。上述几方面,标示出了“趣”作为我国古典诗论审美范畴的盛兴。
关键词 诗学 论析 古典诗 诗歌审 诗论 盛兴 范畴 本质 明代 生成
下载PDF
认知科学美学与审美机器人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志宏 《晋阳学刊》 CSSCI 2012年第2期55-59,共5页
人类认知研究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还应表现在审美等人文领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认知科学与美学"研究都取得相当深刻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认知科学美学理论,对世界范围内的美学难题作出了科... 人类认知研究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还应表现在审美等人文领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认知科学与美学"研究都取得相当深刻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认知科学美学理论,对世界范围内的美学难题作出了科学化的新阐释,并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假说。不过,认知科学还从来没有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过专项研究及实验。如果相关实证研究得以进行,将最终地、彻底地揭示审美活动的本性,为审美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基础,还可以为审美机器人的开发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认知 机器人
下载PDF
试论竞技体育之美
15
作者 李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106-108,共3页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运动能力,争取优异成绩所进行的运动训练和竞赛。这一特点,使竞技体育呈现出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精彩纷呈的多彩场面。竞赛中运动员娴熟的技巧,顽强的拼搏,精彩的...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运动能力,争取优异成绩所进行的运动训练和竞赛。这一特点,使竞技体育呈现出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精彩纷呈的多彩场面。竞赛中运动员娴熟的技巧,顽强的拼搏,精彩的表演,洋溢出运动员的身体美,技巧美、心灵美……以及一种朝气蓬勃的生命美。本文以竞技体育中所体验到的具体事实为基础,就竞技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形式等进行研究。一、竞技体育美的本质马克思提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观点,是我们研究竞技体育美本质的理论基础。竞技体育美是以人体及人的运动实践表现出自身的美,并通过动作来显示和创造美。在显示和创造美的过程中,表现出人与自然界的抗争,人与自身阻力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运动员 运动能力 技巧 心灵 体育 运动训练 创造 本质力量 本质
下载PDF
审美体验的科学性——从朱光潜“美本质”问题的逻辑起点出发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丰 《美育学刊》 2022年第4期53-62,共10页
“美本质”之争具体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从朱光潜对“美本质”问题的逻辑起点与表述中可知,美学研究陷入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原因在于审美活动作为一种主观体验的不确定性。因此,“美本质”的落脚点在于审美体验,确证审美体验的科学... “美本质”之争具体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从朱光潜对“美本质”问题的逻辑起点与表述中可知,美学研究陷入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原因在于审美活动作为一种主观体验的不确定性。因此,“美本质”的落脚点在于审美体验,确证审美体验的科学性及其发生的“标准”是走出这一瓶颈的关键。神经美学近来关于审美体验实验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审美体验的个体性与现时性,并且已经可以从内在的脑区活跃与外在的审美判断双重事实中确证朱光潜所提出的“精确而客观的标准”,审美主体从而在“物”的层面与审美客体相统一。因此,神经美学研究为审美体验的科学性的确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并且论证了美作为一种属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本质 体验 神经 科学性
下载PDF
十年来中国美学界关于美本质问题的再度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鸿文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本质 学流派 执著 学研究 传统哲学 中国 本质 核心问题 探索 地位
原文传递
“美本质论”还要坚守多久?——答新实践美学对认知美学的批驳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志宏 赵耀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5期114-120,共7页
"美是什么"问题的提出先天不足。新实践美学对"美本质"研究的坚守缺少可靠的根据;以盲人摸象的方式对待认知美学,难免不自相矛盾并出现诸多误区。所谓的"关系本体论"不仅没有取得任何一点进展,还把"... "美是什么"问题的提出先天不足。新实践美学对"美本质"研究的坚守缺少可靠的根据;以盲人摸象的方式对待认知美学,难免不自相矛盾并出现诸多误区。所谓的"关系本体论"不仅没有取得任何一点进展,还把"美"的地位由"美的事物"之前挪到"美的事物"之后,丢失了美学研究的初衷。在美学已经取得科学化新进展的今天,陈旧的"美本质"研究已经没有任何合理性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是什么 认知 新实践
下载PDF
中外著名美学家对美本质的错位解读评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锋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年第11期16-18,共3页
柏拉图的"美之问"到底是问"美的本质",还是问"美的原因"?这是一个值得弄清楚的重要问题。此问题也导致其后的历代美学家对美本质问题的似是而非的解答。通过对西方的柏拉图、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以... 柏拉图的"美之问"到底是问"美的本质",还是问"美的原因"?这是一个值得弄清楚的重要问题。此问题也导致其后的历代美学家对美本质问题的似是而非的解答。通过对西方的柏拉图、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及中国的蔡仪、朱光潜等美学家有关美的本质的解答等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他们的回答与结论,大都是错位的。"美"作为形容词,美学研究的目标不应该是美的本质,而应该是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家 本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 解读 中外 本质 似是而非 本质问题
下载PDF
论美本质的三种逻辑形式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全田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8-22,共5页
人类思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即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模糊逻辑。相应地 ,美的本质问题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 :美的“主观论”、“客观论”等单一性规定的形式逻辑 ;第二阶段是 :美的“主客观统一论”等多样统一... 人类思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即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模糊逻辑。相应地 ,美的本质问题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 :美的“主观论”、“客观论”等单一性规定的形式逻辑 ;第二阶段是 :美的“主客观统一论”等多样统一性规定的辩证逻辑 ;第三阶段是 :美的“真空”论、“一切”论、“无所不在”论等绝对性规定的模糊逻辑。它们的思维空间若用现代数学中的集合来表示 ,那就是 :(0 1)、[0 1]、{0 1}。可以说 ,人类对于美本质的认识 ,迄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模糊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