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班宇东北叙事的“荒寒美学”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学昕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32,共8页
一难以忘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合作过一篇重磅文章——《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在这篇文章里,他们提出要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将其放置于“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描述并勾勒出其基... 一难以忘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合作过一篇重磅文章——《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在这篇文章里,他们提出要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将其放置于“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描述并勾勒出其基本的轮廓。其中特别对于“以改造民族的灵魂”的总主题和以“悲凉”为基本核心的现代美感特征,做出了精神和美学层面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子平 陈平原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钱理群 美感特征 总主题 美学层面
下载PDF
论东林学派对“吾与点也”与“鸢飞鱼跃”的美学接受与创作实践
2
作者 渠嵩烽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4年第4期142-143,共2页
自孔子以来,儒家内部就有一条独具特色的美学传承脉络:对“吾与点也”和“鸢飞鱼跃”的美学解读与运用。两者在美学层面具有共同性,这种涉及社会与自然、个体与宇宙的美学思想自先秦以来就反复被儒家学者提及。特别是在儒学进入理学时期... 自孔子以来,儒家内部就有一条独具特色的美学传承脉络:对“吾与点也”和“鸢飞鱼跃”的美学解读与运用。两者在美学层面具有共同性,这种涉及社会与自然、个体与宇宙的美学思想自先秦以来就反复被儒家学者提及。特别是在儒学进入理学时期后,宋明理学家更将其视作最重要的美学理论之一,并直接运用于文学活动中。东林学派作为理学在晚明时期的代表,其诗作与诗论都明显体现出对这一儒家传统美学思想的不懈追求,因此具有典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时期 东林学派 宋明理学家 美学理论 儒家学者 传统美学思想 美学层面 解读与运用
原文传递
“剧”“影”互构视域下的郑正秋创作评述
3
作者 王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共7页
20世纪初,中国在时代主题的强力驱动下,文学、艺术以人本主义哲学为纲领进行了深刻变革,尤其是它们的发展没有只停留在美学层面,而是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政治任务。文明新剧应运被引进,它是中国戏剧现代化阶段的新产物,在发展中承担了“易... 20世纪初,中国在时代主题的强力驱动下,文学、艺术以人本主义哲学为纲领进行了深刻变革,尤其是它们的发展没有只停留在美学层面,而是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政治任务。文明新剧应运被引进,它是中国戏剧现代化阶段的新产物,在发展中承担了“易人性情,有裨风化”[1]的使命。但是早期文明新剧因自身定位不明确,在实际演出中出现了丢失观众、“精神萎靡”等情况,使之很快成为“一种‘恶谥’”[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现代化 人本主义哲学 早期文明 郑正秋 美学层面 新剧 自身定位 视域下
下载PDF
文学艺术能够促进道德教育吗?
4
作者 斯特凡·库尔图瓦 马胜利(译) 《第欧根尼》 2020年第2期18-33,151,共17页
“艺术伦理批判”是英美世界逐渐形成的一种说法,它是指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对伦理与美学关系的反思。我们可以两种方式看待这种关系。第一种方式涉及伦理对美学的贡献。能否从伦理角度评价文学艺术?假如文学艺术作品能够显示道德方面,... “艺术伦理批判”是英美世界逐渐形成的一种说法,它是指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对伦理与美学关系的反思。我们可以两种方式看待这种关系。第一种方式涉及伦理对美学的贡献。能否从伦理角度评价文学艺术?假如文学艺术作品能够显示道德方面,那么伦理价值会对其美学层面产生影响吗?或者,伦理层面和美学层面是相互独立和自主的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作品 伦理批判 美学层面 道德教育 伦理层面 伦理价值 美学关系 伦理角度
原文传递
教育,惊呼不加琢饰的那份情感
5
作者 马海福 《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年第3期17-18,共2页
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如果我们能把情感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师生的互动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大提高。我们应更新我们自己的教学理念,重新确定我... 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如果我们能把情感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师生的互动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大提高。我们应更新我们自己的教学理念,重新确定我们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这是我们每个老师不可忽视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情感 人本层面 心理层面 美学层面
下载PDF
庄子之“游”的三个美学层面及其审美意义
6
作者 徐峰 赵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95-97,共3页
文章首先从游玩、游戏和游心三个方面发掘“游”的内涵,然后结合“游”的涵义,从主体的审美感受、审美心理等视角透视庄子的“游”所呈现出来的自由、虚静的审美特征,最后考察庄子之“游”对文艺创作、文学理论和审美人生观所产生的影... 文章首先从游玩、游戏和游心三个方面发掘“游”的内涵,然后结合“游”的涵义,从主体的审美感受、审美心理等视角透视庄子的“游”所呈现出来的自由、虚静的审美特征,最后考察庄子之“游”对文艺创作、文学理论和审美人生观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游” 美学层面 审美特征 影响
下载PDF
启蒙文学的当下流变
7
作者 王娟娟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96-99,共4页
启蒙文学鲜明地在"五四"运动中凸显出来之后,政治精神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压抑着文学中"人"的存在,文革后,"文学是人学"的命题得到重申,使启蒙文学发生了流变,政治层面上体现出对人主体性的诉求,美学层面... 启蒙文学鲜明地在"五四"运动中凸显出来之后,政治精神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压抑着文学中"人"的存在,文革后,"文学是人学"的命题得到重申,使启蒙文学发生了流变,政治层面上体现出对人主体性的诉求,美学层面上则是对生存之美的审美追求,尤其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启蒙也以新的姿态对人们的生活发生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政治层面 美学层面 大众狂欢时代
下载PDF
论李少君诗歌对自然的再发现
8
作者 张永峰 《扬子江(诗刊)》 2021年第5期40-46,共7页
在诗歌界,李少君被誉为"自然诗人",他近年出版的诗集命名为《自然集》。这表明"自然诗人"不仅是诗歌界对于李少君的评价,也是诗人创作的自我意识。李少君诗歌的自然抒写在美学层面及其他层面到底有何意义,是学界关... 在诗歌界,李少君被誉为"自然诗人",他近年出版的诗集命名为《自然集》。这表明"自然诗人"不仅是诗歌界对于李少君的评价,也是诗人创作的自我意识。李少君诗歌的自然抒写在美学层面及其他层面到底有何意义,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少君 诗歌界 诗人创作 自然诗人 自我意识 自然抒写 美学层面 诗集
原文传递
不染庐中的独特精神:蒲华美学思想二论
9
作者 王学海 《美育学刊》 2011年第6期95-99,共5页
蒲华既是海上画派的创始者,又是海上画派的扛鼎者,他的艺术成就以及对中国画坛(书坛)的影响,越来越为后世所器重。此既有他立足经济的、文化的大都市,独守艺术气节与不掩独特个性的原因,更是以其"蒲竹"为代表间以山水画三个... 蒲华既是海上画派的创始者,又是海上画派的扛鼎者,他的艺术成就以及对中国画坛(书坛)的影响,越来越为后世所器重。此既有他立足经济的、文化的大都市,独守艺术气节与不掩独特个性的原因,更是以其"蒲竹"为代表间以山水画三个美学层面的审美特色所厘定。蒲华留给我们的是一份心灵与艺术高于生活的一份宗教式的启示,以他的生命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大都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艺术应该何为。蒲华是以独特的个性追求艺术精神的自由性,以心怀平淡又孤傲的品性表现笔下艺术品质的高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特精神 美学层面 自由性 高贵性
下载PDF
文化浸润 贵在有“风”——以《散步》为例谈散文教学中的文化解读
10
作者 王怀厂 《中学语文》 2020年第22期49-51,共3页
海子《九月》曾道:"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1)"远方的风"因其时间亘久、空间深邃而"比远方更远";从美学层面来看,它惹人遐思,撩人深味,超越"当下"之耳目见闻,甚至超越"有限远方"... 海子《九月》曾道:"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1)"远方的风"因其时间亘久、空间深邃而"比远方更远";从美学层面来看,它惹人遐思,撩人深味,超越"当下"之耳目见闻,甚至超越"有限远方"之"一过式"探究,追寻悠远绵长、历久弥新的潜在意义。借用这一说法,我们的散文教学,不应止步于"当下"甚至"远方",而须借助文化浸润,让学生沐浴着、体悟着"远在远方的风"。何谓"远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教学 《散步》 文化解读 潜在意义 文化浸润 美学层面
下载PDF
音乐唤醒的旅程——与刘一帆的通信
11
作者 墨白 《南腔北调》 2020年第12期48-71,共24页
刘一帆①(上午10:52):墨白老师:您好,目前我在着手写作关于您作品的论文,想从音乐、绘画等艺术角度及美学层面分析您的作品,电影、戏剧等元素我都有所考虑。现在我有一些问题想问您:在一次接受访谈时,您曾经提到蓝调音乐启发了您的创作... 刘一帆①(上午10:52):墨白老师:您好,目前我在着手写作关于您作品的论文,想从音乐、绘画等艺术角度及美学层面分析您的作品,电影、戏剧等元素我都有所考虑。现在我有一些问题想问您:在一次接受访谈时,您曾经提到蓝调音乐启发了您的创作,我也在某些篇章中看到了复调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角度 美学层面 音乐
下载PDF
庄子之“游”的三个美学层面及其它
12
作者 徐峰 赵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129-130,共2页
本文从美学角度对庄子之“游”进行解析。文章首先从游玩、游戏和游心三个方面发掘“游”的内涵,然后结合“游”的涵义,从主体的审美感受、审美心理等视角透视庄子的“游”所呈现出来的自由、虚静的审美特征,最后考察庄子之“游”对文... 本文从美学角度对庄子之“游”进行解析。文章首先从游玩、游戏和游心三个方面发掘“游”的内涵,然后结合“游”的涵义,从主体的审美感受、审美心理等视角透视庄子的“游”所呈现出来的自由、虚静的审美特征,最后考察庄子之“游”对文艺创作、文学理论和审美人生观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美学层面 审美特征 影响
下载PDF
极简主义思维下的产品设计
13
作者 王振宇 《魅力中国》 2013年第16期119-119,共1页
极简主义设计思想体现在产品的设计上可以从“回归”“删减”“反思”三种角度来理解,而落实到设计影响层面上可以分为三种层面加以说明,区分层面的根据。是观察扳筒主义思维展现于产品设计上的特点属性的结构所得。主观拆解归纳其表... 极简主义设计思想体现在产品的设计上可以从“回归”“删减”“反思”三种角度来理解,而落实到设计影响层面上可以分为三种层面加以说明,区分层面的根据。是观察扳筒主义思维展现于产品设计上的特点属性的结构所得。主观拆解归纳其表现上的结构,并依照层级由内之外的次序区分为:美学层面、认知层面、价值层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简主义 “回归” “删减” “反思” 美学层面 认知层面 价值层面
下载PDF
好评论的张力结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林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112,共1页
苏珊·桑塔格说:“一切真正的理解,起源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的东西。”我认真研究了一些常用的文论关键词,才知道过去对这些词的理解太肤浅了,只看到单一的表层,而忽略了其内在复杂的张力结构和情感纹理。比如“悲剧... 苏珊·桑塔格说:“一切真正的理解,起源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的东西。”我认真研究了一些常用的文论关键词,才知道过去对这些词的理解太肤浅了,只看到单一的表层,而忽略了其内在复杂的张力结构和情感纹理。比如“悲剧”这个词,我们一向的理解就是,让人觉得悲哀、悲痛、悲伤的情节和美好事物的毁灭。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王富仁教授从美学层面对“悲剧”作了非常精妙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结构 王富仁 苏珊·桑塔格 美学层面 关键词
下载PDF
不同媒介的图像艺术
15
《摄影之友》 2021年第10期17-17,共1页
-片风景被谁拥有?是土地的所有者,或是不经意将景色尽收眼底的游人?W.J.T.米切尔曾在《M景与权力》(Lancfscajoe ancf Power)中指出,不能仅将风景视为一种美学的欣赏对象,“它应是一种历史、政治及美学层面的警惕性的核心--一种对经由... -片风景被谁拥有?是土地的所有者,或是不经意将景色尽收眼底的游人?W.J.T.米切尔曾在《M景与权力》(Lancfscajoe ancf Power)中指出,不能仅将风景视为一种美学的欣赏对象,“它应是一种历史、政治及美学层面的警惕性的核心--一种对经由眼睛的注视投射并书写于土地表面的暴力和邪恶的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艺术 欣赏对象 米切尔 美学层面 警惕性 风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