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非裔文学:2000-2016 |
罗良功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2
|
论《土生子》在美国非裔文学和美国文化中的意义 |
杨晓蓉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3
|
边缘地带的先锋:美国族裔文学语境中的美国非裔文学 |
王卓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4
|
《宠儿》中的非裔美国文化记忆 |
朱小琳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9 |
5
|
|
5
|
四手联弹的“四个四重奏”——《黑色维纳斯的诗艺人生与世界观照:丽塔·达夫研究》述评 |
曾巍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在中国:现状与问题 |
谭惠娟
金兰芬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7
|
从《巫女》探析契斯纳特笔下的“地方色彩” |
刘肖栋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8
|
20世纪美国非裔文学发展的三次高潮 |
习传进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9
|
伊丽莎白·亚历山大教授访谈录(英文) |
罗良功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0
|
美国非裔文学的宗教主题及其功能 |
许玉军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11
|
中心的解构者:美国文学语境中的美国非裔文学 |
罗良功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2
|
“美国非裔文学传统既不稳定也不完整”——评《劳特里奇美国非裔文学导读》 |
陈后亮
|
《外国语文研究》
|
2019 |
3
|
|
13
|
后种族(?)时代的美国非裔文学(英文) |
瓦莱丽.巴布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4
|
美国文学中的流行音乐、拉格泰姆和布鲁斯——史蒂文·C·特雷西教授访谈录 |
张静文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9 |
1
|
|
15
|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政治在线与审美困境 |
朱小琳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6
|
论阿米力·巴拉卡的大众文化诗学 |
罗良功
|
《外国语言与文化》
|
2017 |
2
|
|
17
|
美国非裔文学种族越界心理探秘 |
庞好农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8
|
中国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特点 |
孙银娣
李笑蕊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9
|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管见 |
郑建青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20
|
故事发现自己的声音:珀西瓦尔·埃弗雷特访谈(英文) |
王玉括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