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8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研究进展 被引量:229
1
作者 杨忠岐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1-227,共7页
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和传播松材线虫病的松褐天牛以及白蜡窄吉丁是危害我国林木的重大害虫,已在其发生区造成了严重灾害。本文就近年来这些重大林木害虫天敌昆虫的生物学以及利用其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 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和传播松材线虫病的松褐天牛以及白蜡窄吉丁是危害我国林木的重大害虫,已在其发生区造成了严重灾害。本文就近年来这些重大林木害虫天敌昆虫的生物学以及利用其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敌昆虫 林木害虫 栗山天牛 利用 红脂大小蠹 美国白蛾 白蜡 研究进展 控制 生物学
下载PDF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31
2
作者 杨忠岐 王小艺 +1 位作者 张翌楠 张彦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83,共21页
林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森林病虫害严重威胁森林健康生长,影响林业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我国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功能?作者提出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方针和策略是我国森林病虫害防... 林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森林病虫害严重威胁森林健康生长,影响林业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我国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功能?作者提出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方针和策略是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学之路,可以在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国家林业局采纳和实施了这项方针和策略,这对我国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几十年来,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严重危害我国森林的外来入侵病虫害和我国本土病虫害,研究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其他无公害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些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包括下述10种重大森林病虫害: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栗山天牛,松褐天牛(松材线虫),云斑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光肩星天牛,白蜡窄吉丁,苹小吉丁和杨十斑吉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无公害防治 生物防治 美国白蛾 松褐天牛
下载PDF
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18
3
作者 杨忠岐 张永安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471,F0004,共8页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白蛾传入北京,严重威胁着我国“绿色奥运”的顺利举办和首都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美国白蛾多发生在居民区、乡镇和城市...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白蛾传入北京,严重威胁着我国“绿色奥运”的顺利举办和首都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美国白蛾多发生在居民区、乡镇和城市的特点,作者开展对环境安全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汲取前苏联等国家从美国白蛾的原产地引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没有成功的经验和教训,立足调查和寻找我国本土天敌。经过21年的努力,发现和筛选出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新属新种)这种寄生美国白蛾的特优天敌;研究这种小蜂的行为学、生态学、生物学、解剖学及人工大量繁殖、放蜂防治技术;筛选出人工大量繁殖小蜂的替代寄主,解决小蜂的大量繁殖的瓶颈问题;通过放蜂防治试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筛选出防治美国白蛾的高毒力HcNPV病毒毒株,研制出美国白蛾人工饲料,利用人工饲料大量饲养美国白蛾幼虫,然后接种扩增病毒,成功解决HcNPV病毒大量扩增生产和常年生产的技术难题,做到病毒的规模化生产和常年生产,保证大面积生产防治的需要和病毒质量。研究出利用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综合应用的防治模式:在美国白蛾幼虫期喷洒HcNPV病毒,蛹期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达到既控制当代美国白蛾的危害,又有效抑制其下代的种群数量,取得长期的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上海市、大连市、烟台市和青岛市利用该项技术已经完全控制美国白蛾,特别是上海市利用本项生物防治技术防治后,已经连续6年没有再发现美国白蛾。由于该项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有的控制害虫的生态因子,因而对环境安全,做到既消灭害虫,又保证生态环境和人畜的安全,也保护生物多样性。该项研究成果也为北京采用“绿色”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美国白蛾提供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生物防治 白蛾周氏啮小蜂 核型多角体病毒 人工繁殖 持续控制
下载PDF
外来入侵种——美国白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9
4
作者 季荣 谢宝瑜 +2 位作者 李欣海 高增祥 李典谟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美国白蛾原产北美 ,4 0年代末传播到了欧洲和亚洲 ,1 979年首次在我国辽宁省发现 ,目前其分布范围已扩大到河北、天津、山东、陕西、上海、大连等省市 ,在疫区造成严重危害 ,并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该文对外来入侵种美国白蛾在近 2 0年... 美国白蛾原产北美 ,4 0年代末传播到了欧洲和亚洲 ,1 979年首次在我国辽宁省发现 ,目前其分布范围已扩大到河北、天津、山东、陕西、上海、大连等省市 ,在疫区造成严重危害 ,并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该文对外来入侵种美国白蛾在近 2 0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着重在其适应性、性信息素、对寄主的选择、天敌、预测预报、防治方法等方面作了广泛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种 美国白蛾 研究进展 适应性 寄主 天敌 防治方法 检疫害虫
下载PDF
中国寄生于美国白蛾的啮小蜂—新属—新种(膜翅目,姬小蜂科,啮小蜂亚科) 被引量:66
5
作者 杨忠岐 《Entomotaxonomia》 CSCD 1989年第1期117-130,共14页
1985年春季,作者与本院81级学生黄飞在调查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的天敌昆虫时,从该害虫的蛹中养出了一种小蜂。这种小蜂寄生率很高,达80%以上。而且个体数量很大,一头美国白蛾的蛹中出蜂大多为200头以上,最高达306头。有些... 1985年春季,作者与本院81级学生黄飞在调查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的天敌昆虫时,从该害虫的蛹中养出了一种小蜂。这种小蜂寄生率很高,达80%以上。而且个体数量很大,一头美国白蛾的蛹中出蜂大多为200头以上,最高达306头。有些科研人员及防治工作者在美国白蛾的研究和防治中也采到或养出了这种小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小蜂亚科 姬小蜂科 新属 新种 美国白蛾 寄生性天敌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研究 被引量:57
6
作者 杨忠岐 王小艺 +2 位作者 王传珍 乔秀荣 庞建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80,共9页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在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分别放蜂1次,放蜂量为美国白蛾幼虫数量的5倍,连续放蜂防治两代美国白蛾,就可将其种群数量有效控制,使有虫株率降到1.25%,天敌的总寄生率达到92.67%。放蜂防治后连续5年,共追踪调...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在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分别放蜂1次,放蜂量为美国白蛾幼虫数量的5倍,连续放蜂防治两代美国白蛾,就可将其种群数量有效控制,使有虫株率降到1.25%,天敌的总寄生率达到92.67%。放蜂防治后连续5年,共追踪调查10代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发现这种小蜂具有良好的持续控制效果。美国白蛾在防治后第2年至第5年有虫株率均保持在0.1%以下的低水平,天敌的寄生率仍高达92%,表明持续控制作用十分显著。研究中,还对我们计算出的回归模型y=-51.60795+77.47512lgx进行了实际检验。结果显示,利用该模型计算出的多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与实际调查所得的总寄生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该模型可以用于调查天敌的寄生率,能够大大节约工作量,利于生产单位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白蛾周氏啮小蜂 生物防治 持续控制 回归模型
下载PDF
外来入侵种美国白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7
作者 张向欣 王正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5-219,236,共6页
从分布扩散、取食危害、防治措施及研究进展4个方面对美国白蛾进行了综合阐述,以全面了解其复杂多变的习性特点,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达到有效防控其蔓延和危害的目的。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外来入侵种 分布扩散 危害 防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被引量:55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41-4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外来入侵物种 紫茎泽兰 空心莲子草 毒麦 豚草 互花米草 飞机草 凤眼莲 蔗扁蛾 美国白蛾 湿地松粉蚧 非洲大蜗牛 福寿螺 牛蛙
下载PDF
大连地区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昆虫 被引量:40
9
作者 杨秀卿 魏建荣 杨忠岐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天敌昆虫 寄生率 生物防治 大连地区
下载PDF
天敌昆虫蠋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2
10
作者 邹德玉 徐维红 +5 位作者 刘佰明 白义川 刘晓琳 许静杨 胡霞 谷希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7-865,共9页
蠋蝽是农林业上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可以捕食美国白蛾、马铃薯甲虫、棉铃虫、盲椿象等多种害虫。本文对近些年来蠋蝽的形态学、生物学、人工饲养、营养基因组学、储存技术、控害能力等作一阐述,并对蠋蝽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蠋蝽 美国白蛾 马铃薯甲虫 棉铃虫 盲椿象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中国美国白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1
作者 张彦龙 武三安 +1 位作者 郭文霞 陈合志 《河北林果研究》 2008年第1期70-77,共8页
全面总结了美国白蛾入侵我国近30 a来的生物防治历史,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对今后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生物防治 进展
下载PDF
美国白蛾生物学上的几个重要特性 被引量:41
12
作者 魏晓棠 肖海军 +4 位作者 杨东 吴少会 薛芳森 邵秀玲 吴兴海 《植物检疫》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对青岛市美国白蛾Hyphandriacunea种群的几个重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如下有意义的结果。(1)在生态光周期范围内,该虫显示了一个典型的长日照型昆虫,临界日长为14h30min。然而在全光条件下,有41.2%的个体滞育;在全暗条件下... 本文对青岛市美国白蛾Hyphandriacunea种群的几个重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如下有意义的结果。(1)在生态光周期范围内,该虫显示了一个典型的长日照型昆虫,临界日长为14h30min。然而在全光条件下,有41.2%的个体滞育;在全暗条件下则有83.7%的个体发育。(2)第1代蛹在自然条件下羽化的结果表明,部分个体的蛹期显著延长,呈现了夏季滞育。(3)滞育蛹置于25℃,LD16:8下滞育能够解除,但死亡率极高。(4)雄虫前翅黑斑的出现是由光周期控制的,只有在短日照下诱导的滞育蛹,滞育解除后羽化出来的雄虫才会出现黑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光周期反应 滞育诱导 滞育解除 雄虫前翅黑斑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行为学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杨忠岐 谢恩魁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8年第2期49-52,共4页
白蛾周氏啮小蜂群集内寄生于美国白蛾蛹中,其卵、幼虫、蛹及产卵前期均在寄主蛹内度过。成蜂在寄主蛹中羽化后,先进行交配(无重复交配现象),随后咬一“羽化”孔爬出,其余的成蜂个体均从该孔羽化而出。刚羽化的雌蜂当天即可产卵寄... 白蛾周氏啮小蜂群集内寄生于美国白蛾蛹中,其卵、幼虫、蛹及产卵前期均在寄主蛹内度过。成蜂在寄主蛹中羽化后,先进行交配(无重复交配现象),随后咬一“羽化”孔爬出,其余的成蜂个体均从该孔羽化而出。刚羽化的雌蜂当天即可产卵寄生。雌蜂能咬破寄主化蛹时作的薄茧而到达蛹体产卵。有的雌蜂爬附于寄主老熟幼虫体上待其化蛹后再产卵寄生。一头寄主蛹中可出124~365头小蜂,雌雄蜂性比为44~95∶1。雌蜂在21℃时的寿命为15天。成蜂向光性很强。卵为牡蛎形,半透明,刚产时长0.054~0.065mm,产后1小时左右迅速吸水膨大,体积几乎为初产时的3倍。幼虫蛆形,无头无足,以寄主体内的血淋巴及器官组织为食。寄主蛹内的物质被取食殆尽,只剩下空蛹壳时,幼虫老熟,随即化蛹在寄主蛹内。在自然界,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蛹内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美国白蛾 行为学
下载PDF
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生物控制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魏建荣 王传珍 +2 位作者 曲花荣 杨忠岐 邵凌松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5,共6页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生物防治 ,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对 4代美国白蛾进行放蜂的防治区 ,美国白蛾的危害下降 ,而对照区美国白蛾仍造成一定的危害。放蜂区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期的寄生率经 2a的防治后达到 5 0 %~...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生物防治 ,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对 4代美国白蛾进行放蜂的防治区 ,美国白蛾的危害下降 ,而对照区美国白蛾仍造成一定的危害。放蜂区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期的寄生率经 2a的防治后达到 5 0 %~ 70 % ,同时由于没有施用化学农药 ,保护了其它天敌 ,各种天敌昆虫的总寄生率达到 83 2 6 %~ 95 82 %。应用灰色数学中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表明人工释放的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生物控制美国白蛾的主要因子 ,但几乎不影响其它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敌昆虫 美国白蛾 生物控制 生物防治 白蛾周氏啮小蜂 人工释放 关联度
下载PDF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回顾及今后防治对策 被引量:33
15
作者 于长义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37,共3页
本文概述了自1979年我国丹东地区首次发现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至今十多年来,该虫在我国发生、危害及防治概况。并对今后美国白蛾的防治策略和治理措施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发生 危害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转主寄主的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苏智 杨忠岐 +1 位作者 魏建荣 王小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为了了解其在释放利用后能否保持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研究了这种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通过调查 ,明确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种类 ,并研究了这些寄主...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为了了解其在释放利用后能否保持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研究了这种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通过调查 ,明确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种类 ,并研究了这些寄主的年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 ,以及白蛾周氏啮小蜂在这些寄主中的寄生率和出蜂量、雌雄性比等。结果表明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主有 7种 :美国白蛾 ,大袋蛾 ,柳毒蛾 ,榆毒蛾 ,国槐尺蛾 ,杨扇舟蛾和桃剑纹夜蛾。白蛾周氏啮小蜂年发生 7代 ,而美国白蛾年发生 2代 (部分年份可发生 3代 ) ,小蜂除寄生这 2代(或 3代 )美国白蛾蛹外 ,其余各代在这些转主寄主蛹中寄生。这些转主寄主的蛹期和美国白蛾的蛹期在 1a的生长发育期中相互衔接 ,小蜂可转移寄生在这些寄主上 ,从而能够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对各地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柳毒蛾和美国白蛾上的寄生情况比较分析 ,发现该小蜂在不同地点的寄生情况差异不显著 ,说明这种小蜂的分布比较广泛 ,种群数量比较稳定。研究还表明 ,绿化树木的多样性可以增加转主寄主的种类和数量 ,从而能够使小蜂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转主寄主 美国白蛾 寄生性天敌 生物防治 森林害虫
下载PDF
不同寄主植物对美国白蛾幼虫取食行为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17
作者 李路莎 袁郁斐 +1 位作者 武磊 陈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239,共8页
【目的】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对常见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依据寄主植物中次生物质的含量及美国白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和解毒酶活性来探明美国白蛾对寄主植物的取食策略。【方法】以北京地区美国白蛾危害程度不同的8种植物(桑Moru... 【目的】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对常见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依据寄主植物中次生物质的含量及美国白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和解毒酶活性来探明美国白蛾对寄主植物的取食策略。【方法】以北京地区美国白蛾危害程度不同的8种植物(桑Morus alba、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白榆Ulmus pumila、黑杨Populus nigra、垂柳Salix babylonica、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和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为寄主,通过室内饲养,测定美国白蛾4龄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叶片的取食量、选择率及营养效应指标,划分其对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对8种寄主植物中类黄酮、总酚、单宁含量以及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叶片的美国白蛾4龄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解毒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美国白蛾4龄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具有选择差异,选择率大小则为洋白蜡和臭椿>桑>白榆>西府海棠、垂柳和金银木>黑杨。寄主植物叶片中类黄酮的含量与幼虫的取食量呈显著负相关(r=-0.657,P=0.017)。不同寄主植物对美国白蛾具有不同的营养效应。金银木饲喂组近似消化率(0.97%±0.01%)最高,相对取食量(2.92±0.49 g/g·d)也较高,但食物利用率(0.005%±0.01%)、食物转化率(0.005%±0.008%)和相对生长率(0.007±0.02 g/g·d)最低;西府海棠饲喂组相对生长率(0.34±0.04 g/g·d)最高,近似消化率(0.72%±0.10%)、食物利用率(0.16%±0.01%)、食物转化率(0.24%±0.06%)和相对取食量(2.19±0.38 g/g·d)均处于较高水平。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美国白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Ach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 E)和昆虫细胞色素P450(P450)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美国白蛾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存在取食选择和营养效应差异,幼虫灵活的取食策略以及解毒代谢调节能力可能是其适应不同寄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寄主植物 类黄酮 营养效应 乙酰胆碱酯酶 解毒酶
下载PDF
利用生命表评价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2
18
作者 魏建荣 杨忠岐 苏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8-324,共7页
为了研究白蛾周氏啮小蜂对侵入性害虫———美国白蛾的控制作用 ,在山东省烟台市美国白蛾发生区 ,选择美国白蛾发生程度中等的两块样地 ,一块样地作为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的防治区 ,另一块样地作为对照区。应用生命表技术 ,... 为了研究白蛾周氏啮小蜂对侵入性害虫———美国白蛾的控制作用 ,在山东省烟台市美国白蛾发生区 ,选择美国白蛾发生程度中等的两块样地 ,一块样地作为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的防治区 ,另一块样地作为对照区。应用生命表技术 ,连续 2年共 4代对美国白蛾种群数量进行定点观察。防治区每代美国白蛾在化蛹初期和化蛹盛期各放蜂 1次 ,即每代美国白蛾共放蜂 2次。将 2年的第 1代和第 2代观测数据分别综合平均 ,制成 4个生命表。结果表明 ,在放蜂防治区 ,第 1代和第 2代美国白蛾的种群趋势指数 (I)分别为 0 2 9和 0 14,说明下代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将急剧下降 ;放蜂区的I值显著小于对照区的 8 74和 4 48。生命表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 ,通过人工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能够达到良好的控制美国白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白蛾周氏啮小蜂 生命表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美国白蛾发生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36
19
作者 卢修亮 韩凤英 +3 位作者 温玄烨 邱立新 曲涛 常国彬 《中国森林病虫》 2021年第1期44-48,共5页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原产于北美地区的世界检疫性害虫,目前已在我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8个县级行政区发生,对我国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总结近年来我国美国白蛾发生与防治情况,从寄主植物种类、适生范围、传播...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原产于北美地区的世界检疫性害虫,目前已在我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8个县级行政区发生,对我国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总结近年来我国美国白蛾发生与防治情况,从寄主植物种类、适生范围、传播扩散风险、发生世代数变化4方面对发生形势进行分析,提出强化绩效管理、实施精准防治和推进依法防治、绿色防治、社会化防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发生世代 发生形势 绩效管理 依法防治 社会化防治
下载PDF
美国白蛾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20
作者 罗立平 王小艺 +1 位作者 杨忠岐 曹亮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1-735,共15页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原产于北美,是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自1979年我国首次发现该虫以来,已经对我国农林业生态系统特别是园林植物造成了严重危害。防控技术一直是美国白蛾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利用性信息素、现代通讯技术...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原产于北美,是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自1979年我国首次发现该虫以来,已经对我国农林业生态系统特别是园林植物造成了严重危害。防控技术一直是美国白蛾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利用性信息素、现代通讯技术和遥感技术,能够更精准地监测美国白蛾的发生危害情况。美国白蛾的防治措施主要以人工、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为主,其中人工防治主要采取剪除网幕和草把诱集化蛹的方法,化学防治以飞机和机器人进行喷药,生物防治主要在美国白蛾幼虫期施用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老熟幼虫和蛹期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种群数量。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大面积推广使用。尽管对美国白蛾防控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如防治措施持续控制效果的科学评价方法、美国白蛾原产地天敌的引进利用、美国白蛾灾害分布特征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此外,随着害虫防治新技术的出现,如基因重组技术以及RNAi技术在多种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均可为美国白蛾防治提供新的借鉴。本文还列出了国内外美国白蛾部分天敌昆虫名录,并对美国白蛾防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美国白蛾及同类入侵生物的治理策略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入侵害虫 天敌 防控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