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玉书》三生:基于中西文学关系视角的察考
1
作者
蒋向艳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6,共15页
法国诗人俞第德的诗集《玉书》有三个生命:首先,生命来源于中国古典诗;其次,作为一部法语诗集,《玉书》有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属性;再次,在20世纪初叶,《玉书》在意象、自由体诗式以及韵律三方面启发了以庞德为领袖的意象派新诗运动...
法国诗人俞第德的诗集《玉书》有三个生命:首先,生命来源于中国古典诗;其次,作为一部法语诗集,《玉书》有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属性;再次,在20世纪初叶,《玉书》在意象、自由体诗式以及韵律三方面启发了以庞德为领袖的意象派新诗运动,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了美国诗歌的现代化。集三生于一身的《玉书》助推了中国古诗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西方诗坛广为传播,真正融于世界文学,并最终带来世界文学风貌的更新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书》
中国古典诗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
美国
新诗
运动
原文传递
从庞德译《长干行》看译本的接受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彦婷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62-164,共3页
庞德所译的《长干行》在英美世界得到了一致好评,而实际上,庞德对该诗歌存在着大量的误译。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如何将原文的文化内涵呈现给异国读者十分关键。论文以庞德的这首译诗作为一个切入点,探讨跨文化语境中译本被读...
庞德所译的《长干行》在英美世界得到了一致好评,而实际上,庞德对该诗歌存在着大量的误译。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如何将原文的文化内涵呈现给异国读者十分关键。论文以庞德的这首译诗作为一个切入点,探讨跨文化语境中译本被读者接受并获得肯定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长干行
操纵学派
美国
新诗
运动
译本的接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威廉斯景物诗中中国古典物我观之体现
被引量:
1
3
作者
武新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9,共9页
在"中学西传"的大语境下以威廉斯对中国古典诗歌创造性的翻译、接受和移用为基点,考察威廉斯景物诗中中国古典物我观之体现。威廉斯作为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精神导师,借中国古典诗歌"他山之石&qu...
在"中学西传"的大语境下以威廉斯对中国古典诗歌创造性的翻译、接受和移用为基点,考察威廉斯景物诗中中国古典物我观之体现。威廉斯作为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精神导师,借中国古典诗歌"他山之石",身体力行地鼓励美国诗人把自己从传统语言的囚笼里解放出来,对生活作如实的呈现。威廉斯的景物诗充分传达出对生活本质的透彻理解与高度尊重,获得了自然人生与艺术匠心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斯
景物诗
中国古典诗歌
物我观
美国
新诗
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翻译改写理论下中国古诗英译的新路径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竺芸
胡伶俐
+1 位作者
邹嘉琪
林承志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43-44,共2页
本文基于勒菲弗尔翻译折射与改写理论,以美国新诗运动中庞德译中国诗为例,探讨译介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在对庞德、许渊冲、翁显良的翻译观研究中,通过评析具体的翻译实践,探讨当代中国古诗英译的新路径。
关键词
中国古诗
英译
勒菲弗尔
庞德
许渊冲
翁显良
美国
新诗
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书》三生:基于中西文学关系视角的察考
1
作者
蒋向艳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6,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诗经》在法英美汉学界的接受研究”(编号:21BWW02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法国诗人俞第德的诗集《玉书》有三个生命:首先,生命来源于中国古典诗;其次,作为一部法语诗集,《玉书》有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属性;再次,在20世纪初叶,《玉书》在意象、自由体诗式以及韵律三方面启发了以庞德为领袖的意象派新诗运动,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了美国诗歌的现代化。集三生于一身的《玉书》助推了中国古诗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西方诗坛广为传播,真正融于世界文学,并最终带来世界文学风貌的更新和改变。
关键词
《玉书》
中国古典诗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
美国
新诗
运动
Keywords
Le Livre de Jade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Romanticism of the 19th-century French Literature
American Imagist Movement
分类号
I565.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庞德译《长干行》看译本的接受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彦婷
机构
湘南学院外语系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62-164,共3页
文摘
庞德所译的《长干行》在英美世界得到了一致好评,而实际上,庞德对该诗歌存在着大量的误译。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如何将原文的文化内涵呈现给异国读者十分关键。论文以庞德的这首译诗作为一个切入点,探讨跨文化语境中译本被读者接受并获得肯定的原因。
关键词
庞德
长干行
操纵学派
美国
新诗
运动
译本的接受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威廉斯景物诗中中国古典物我观之体现
被引量:
1
3
作者
武新玉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9,共9页
基金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禅西渐与美国现代诗歌转型(1912-1963)"(12CWW00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中学西传"的大语境下以威廉斯对中国古典诗歌创造性的翻译、接受和移用为基点,考察威廉斯景物诗中中国古典物我观之体现。威廉斯作为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精神导师,借中国古典诗歌"他山之石",身体力行地鼓励美国诗人把自己从传统语言的囚笼里解放出来,对生活作如实的呈现。威廉斯的景物诗充分传达出对生活本质的透彻理解与高度尊重,获得了自然人生与艺术匠心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威廉斯
景物诗
中国古典诗歌
物我观
美国
新诗
运动
Keywords
Williams,scenery poetry,Chinese classic poetry,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ld and the self,new poetry movement of USA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翻译改写理论下中国古诗英译的新路径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竺芸
胡伶俐
邹嘉琪
林承志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43-44,共2页
基金
2018年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美国新诗运动的‘中国热’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借鉴意义”(项目编号:201810337047)
2018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美国新诗运动的‘中国热’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借鉴意义”(项目编号:2018R403028)
文摘
本文基于勒菲弗尔翻译折射与改写理论,以美国新诗运动中庞德译中国诗为例,探讨译介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在对庞德、许渊冲、翁显良的翻译观研究中,通过评析具体的翻译实践,探讨当代中国古诗英译的新路径。
关键词
中国古诗
英译
勒菲弗尔
庞德
许渊冲
翁显良
美国
新诗
运动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玉书》三生:基于中西文学关系视角的察考
蒋向艳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从庞德译《长干行》看译本的接受
丁彦婷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威廉斯景物诗中中国古典物我观之体现
武新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翻译改写理论下中国古诗英译的新路径
李竺芸
胡伶俐
邹嘉琪
林承志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