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身炎症指数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护理指导:基于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丁莉莉 李婷茹 +4 位作者 钱丽君 史超雄 王凯 李岩松 卢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心力衰竭患病率的相关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启示。方法从1999—2010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筛选5607例6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心力衰竭组(437例)和非心力...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心力衰竭患病率的相关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启示。方法从1999—2010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筛选5607例6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心力衰竭组(437例)和非心力衰竭组(5170例)。将所有参与者根据SII水平的不同按照四分位法分为Q_1~Q_4组,Q_1组为参照组。逐步调整潜在混杂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4组心力衰竭患病率的差异,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种族、年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BMI)、C反应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糖尿病史和冠心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心力衰竭组相比,心力衰竭组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较低,而中性粒细胞计数和SII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II升高与心力衰竭患病率呈正相关(P<0.05)。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SII第2至第4分位数的患者心力衰竭患病率的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分别为0.80(0.57~1.11)、1.14(0.84~1.56)和1.38(1.02~1.87)(趋势P=0.006)。根据性别、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和eGFR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冠心病、eGFR≤90 mL/(min·1.73m~2)、无论有无高脂血症的女性中,SII最高四分位数(Q_4)的参与者较Q_1罹患心力衰竭的风险更高(趋势P<0.05)。结论SII可能与老年高血压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独立相关,对临床及护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心力衰竭 护理 美国国家健康营养调查数据库
下载PDF
睡眠时间与单次访视内血压变异性关系研究-基于2015年至2018年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
2
作者 尹乐然 房芳 蒋宏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907-912,共6页
目的:探索睡眠时长与单次访视内血压变异性间的关系。方法:使用2015年至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的数据集。排除标准为年龄<20岁、相关睡眠和血压数据缺失及... 目的:探索睡眠时长与单次访视内血压变异性间的关系。方法:使用2015年至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的数据集。排除标准为年龄<20岁、相关睡眠和血压数据缺失及妊娠期妇女。最终纳入了10006名参与者,并按照睡眠时间长短,将参与者分为短(<7h)、中(7~8小时)、长(>8h)三个睡眠时间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睡眠时长与血压变异水平的关系。结果:在进行变量调整后结果显示,收缩期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OR=1.21,95%CI:1.97~1.50,P=0.09)、收缩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OR=1.24,95%CI:1.00~1.53,P=0.05)、脉压差(pulse pressure,PP)(OR=1.36,95%CI:1.19~1.92,P=0.001)与短睡眠时间相关。舒张期CV(OR=1.14,95%CI:0.98~1.33,P=0.09)、舒张期白大衣效应(white coat effect,WCE)(OR=1.24,95%CI:1.02~1.50,P=0.03)、PP(OR=1.36,95%CI:1.15~1.62,P=0.001)、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OR=1.37,95%CI:1.15~1.62,P=0.001)、收缩期WCE(OR=1.23,95%CI:0.96~1.57,P=0.09)、收缩期最大绝对差(maximum absolute difference,MAD)(OR=1.26,95%CI:0.95~1.66,P=0.097)、收缩期AR23(OR=1.25,,95%CI:0.96~1.62,P=0.093)与长睡眠时间相关。结论:异常睡眠时长与血压变异高相关,这将为血压监测和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健康营养调查数据库 睡眠时长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炎症饮食与高强度休闲时间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影响
3
作者 涂丁元 马超群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饮食与高强度休闲时间体育锻炼(v-LTPA)对心血管疾病(CV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2007—2014年收集的16068例符合标准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饮食的炎症特性与v-LTPA是否充分,将患者分为A... 目的探讨炎症饮食与高强度休闲时间体育锻炼(v-LTPA)对心血管疾病(CV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2007—2014年收集的16068例符合标准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饮食的炎症特性与v-LTPA是否充分,将患者分为A组(促炎饮食+v-LTPA不足,n=10411)、B组(抗炎饮食+v-LTPA不足,n=2196)、C组(促炎饮食+v-LTPA充足,n=2456)、D组(抗炎饮食+v-LTPA充足,n=1005)。使用R软件进行数据读取并比较4组患者的基线特征。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不同炎症饮食与v-LTPA对CVD病死率的影响。结果4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肾小球滤过率、种族、受教育水平,以及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吸烟、饮酒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生活方式比较,B组、D组生活方式均能降低CVD病死率,多变量校正危险比分别为0.71(95%可信区间0.53~0.92,P=0.020)、0.31(95%可信区间0.12~0.80,P=0.016);而C组生活方式对CVD病死率无显著改善作用,多变量校正危险比为0.60(95%可信区间0.32~1.13,P=0.114)。结论抗炎饮食及充足的v-LTPA有利于降低CVD死亡风险,且抗炎饮食可以部分抵消v-LTPA不足对CVD死亡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饮食 高强度休闲时间体育锻炼 心血管疾病 美国国家健康营养调查数据库
下载PDF
基于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的痛风病证素研究
4
作者 黄锦坚 王雨 +1 位作者 林志健 张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89-1895,共7页
目的:探讨痛风病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沉积阶段的证素特点。方法:系统梳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中与中医症状/体征相对应的调查项目,采集NHANES数据库2007—2018年健康人群、高尿酸血症人群及尿酸盐沉积人群相关中医... 目的:探讨痛风病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沉积阶段的证素特点。方法:系统梳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中与中医症状/体征相对应的调查项目,采集NHANES数据库2007—2018年健康人群、高尿酸血症人群及尿酸盐沉积人群相关中医症状/体征数据进行频率分析,用χ^(2)检验确定不同人群中医症状/体征的变化,并以发生频率为权重,对证素诊断贡献度进行加权求和。结果:从NHANES数据库中确认与中医症状/体征相关的调查项目58个,证素分析结果表明痛风病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沉积人群的病位证素均集中在肾、脾,病性证素均集中在气虚、湿、痰和阳虚;与健康人群比较,高尿酸血症人群病位证素变化主要为肾、脾、肝,病性证素变化主要为痰、湿、气虚;与高尿酸血症人群比较,尿酸盐沉积人群病位证素变化主要为肾,病性证素变化主要为痰。结论:痛风病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沉积阶段的主要证素均为肾、脾、痰、湿、气虚,脾肾亏虚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基础,湿痰转化可能为尿酸盐沉积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病 高尿酸血症 尿酸盐沉积 中医证候 病性证素 病位证素 美国国家健康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 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