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藏地密码”:当下藏地电影空间文化审美共同体建构阐释 被引量:13
1
作者 巩杰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0,共7页
作为"西部空间"多元异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藏地电影关注藏地空间、藏地文化和藏族人生,重新阐释现实主义,深描藏地独特的空间图景和"在地化"特征,试图建构藏地空间文化审美共同体。在藏地空间表达上,万玛才旦的... 作为"西部空间"多元异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藏地电影关注藏地空间、藏地文化和藏族人生,重新阐释现实主义,深描藏地独特的空间图景和"在地化"特征,试图建构藏地空间文化审美共同体。在藏地空间表达上,万玛才旦的刻意隐喻与松太加质朴自然的情感流露,体现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导演的自我身份认同和对民族文化的焦虑和隐忧。作为一种球土化视阈下的深刻反思,在全球性-全国性-区域性(西部)-本土性的地理空间套层结构中,电影如何更加真实地编写"藏地密码"和建构藏地空间文化审美共同体,这是一个需要创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需要学界不断探讨和争鸣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地电影空间 藏语电影 影视人类学 文化审 共同体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五重向度--以西藏为例
2
作者 金永兵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4年第1期20-29,M0003,M0004,共12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教育为基础性、先导性手段,利用好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资源,进行全过程的立体式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最根本的向度有五重:政治与命运共同体意识、历史与文化共同体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教育为基础性、先导性手段,利用好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资源,进行全过程的立体式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最根本的向度有五重:政治与命运共同体意识、历史与文化共同体意识、观念与习俗共同体意识、审美与风尚共同体意识、语言符号与交往共同体意识。这五重向度涵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不同层面、不同面向上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能够有力加强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与命运共同体意识 历史与文化共同体意识 观念与习俗共同体意识 与风尚共同体意识 语言符号与交往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学术马歇尔计划:冷战语境下的萨尔茨堡美国学论坛
3
作者 石可鑫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60,8,共21页
自1947年起,美国的美国学家在萨尔茨堡定期举办美国学论坛。作为一项致力于向欧洲学术界传播美国思想和文化的跨国学术活动,萨尔茨堡美国学论坛最终促进了美欧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在冷战背景下,美国学家借助论坛学术声誉,吸引东欧学者学... 自1947年起,美国的美国学家在萨尔茨堡定期举办美国学论坛。作为一项致力于向欧洲学术界传播美国思想和文化的跨国学术活动,萨尔茨堡美国学论坛最终促进了美欧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在冷战背景下,美国学家借助论坛学术声誉,吸引东欧学者学习美国知识、了解美国价值观念的行为,则体现出美国知识精英的政治性诉求。由于学术研究具有的天然特性,冷战政治氛围难以全然主导论坛的发展方向。萨尔茨堡美国学论坛展现了冷战语境下学术与政治的特殊张力,特别是知识转移和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潜在联系。回溯论坛的组织与发展过程,有助于还原非国家行为体,特别是美国知识阶层在冷战中的所思所为,从而丰富冷战的社会文化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史研究 文化冷战 萨尔茨堡国学论坛 欧学术共同体 马歇尔计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