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羌族非遗舞蹈”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
1
作者 马琳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1期20-25,共6页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保护和传承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项目,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梳理了现有非遗名录内羌族传统舞蹈的类型,进而从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三...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保护和传承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项目,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梳理了现有非遗名录内羌族传统舞蹈的类型,进而从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三个角度分析了羌族非遗舞蹈在助力乡村文明、促进乡村繁荣和构建乡村和谐方面的独特价值;然后针对文化流失与原生态变形、传统场域流失与时代变迁等问题,从与乡风文明建设融合、与农文旅产业联动、与现代科技融合、与市场衔接等方面提出创新性发展路径。这些路径不仅有助于推动羌族非遗舞蹈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族文化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羌族舞蹈 创新性发展 发展路径 文化传承
下载PDF
羌族“口传文学”舞台艺术创作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韵葳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134,共3页
"口传文学"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传承与发展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羌族文化的神秘感与口传文学的特殊性,一方面是对外弘扬与传承的渠道变化,另一方面是当代观众的欣赏情趣变化,使之在传播过程中遇... "口传文学"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传承与发展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羌族文化的神秘感与口传文学的特殊性,一方面是对外弘扬与传承的渠道变化,另一方面是当代观众的欣赏情趣变化,使之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力。而将羌族"口传文学"搬上舞台,运用当代艺术语汇,以叙事诗形式作为创作基础,运用声、光、乐、舞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增强舞台表演的文学性与感染力,架起不同民族之间的艺术沟通桥梁,能让更多人了解羌族、爱上羌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文学 羌族文化 舞台艺术创作
原文传递
电影镜头下的羌族“非遗”文化保护与构建
3
作者 焦凤 《艺海》 2017年第4期96-97,共2页
羌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与汶川地震后,由于城镇的搬迁、异地安置等因素的影响,羌族人口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造成羌族民族区域文化迅速流失。电影已经成为了当代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的工具,电影镜头下的文化传播需要运用具... 羌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与汶川地震后,由于城镇的搬迁、异地安置等因素的影响,羌族人口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造成羌族民族区域文化迅速流失。电影已经成为了当代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的工具,电影镜头下的文化传播需要运用具有明显区域或民族特色的文化设定来抓住观众的奇观心理,从而达到预期的票房,因此为羌族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镜头 羌族文化 保护与构建 《羌笛颂》《莫朵格依》
下载PDF
影像探索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困难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雪红 《戏剧之家》 2013年第11期180-180,共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影像探索角度,提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羌族 影像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