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8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 被引量:124
1
作者 顾颉刚 《社会科学战线》 1980年第1期117-152,共36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夏代以前,亚洲的东大陆上林立着不同种族、政治、社会组织和文化传衍的或有关联或无关联的无数部落,经过了夏、商、周三个大朝的一、二千年来的陶铸和经营,才把统一的中国逐步建立了起来,也把“华夏”的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夏代以前,亚洲的东大陆上林立着不同种族、政治、社会组织和文化传衍的或有关联或无关联的无数部落,经过了夏、商、周三个大朝的一、二千年来的陶铸和经营,才把统一的中国逐步建立了起来,也把“华夏”的民族意识培养成功了。但那时“华夏,的固定疆域实在不大,就以处在晚期的周朝来说,黄河流域只有龙门以下的东边一段归属于它,待黄河流到荥阳之后,中国文化区就接上了济水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谷浑 西部民族 羌人 吐蕃 历史学 社会科学 后汉书 羌族 西南夷 匈奴
原文传递
岷江上游的石棺葬 被引量:63
2
作者 冯汉骥 童恩正 《考古学报》 1973年第2期41-60,160-166,共27页
石棺葬是四川西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三县境内分布甚为密集的一种古墓葬。研究这种墓葬的族属、时代,并复原当时社会经济面貌,对于解决羌族古代史的若干问题以及古代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之间的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有着一... 石棺葬是四川西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三县境内分布甚为密集的一种古墓葬。研究这种墓葬的族属、时代,并复原当时社会经济面貌,对于解决羌族古代史的若干问题以及古代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之间的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此类古墓葬的分布范围,西不出理县蒲溪沟(今薛城以西约20余里),南不过汶川县的绵虒(旧汶川县治),北达茂县附近,而主要地局限在岷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棺葬 石棺墓 岷江上游 杯形器 古墓葬 图版 羌族 二次葬 双耳 西北地区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 被引量:50
3
作者 徐中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即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在远古时代——至迟在夏代就已经出现了。历史记载:“禹传子,家天下”。在《史记·夏本纪》中还保存了他们这一家的世系:
关键词 世系 外婚制 历史记载 西羌 本纪 羌族 父系社会 家庭 父名 男子
下载PDF
从原生态民歌热看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羌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问题为例 被引量:37
4
作者 路瑜 李珊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羌族 旅游业 多声部 尔玛 旅游产业 原生态音乐文化 音乐
原文传递
释羌、笱、敬、美 被引量:37
5
作者 于省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63年第1期43-50,共8页
我們对于某些古文字,如果追溯其構形的由來,往往可以看出有关古代人类的生活动态和风俗习慣,值得我們很好地加以利用。与此同时,我們如果留意古代史籍和少數民族志中所保存的古代人类生活习慣,也可以寻出自来所未解决的某些古文字的創... 我們对于某些古文字,如果追溯其構形的由來,往往可以看出有关古代人类的生活动态和风俗习慣,值得我們很好地加以利用。与此同时,我們如果留意古代史籍和少數民族志中所保存的古代人类生活习慣,也可以寻出自来所未解决的某些古文字的創造本意。 許氏《說文》时常引用古代人类的生活习慣或語言来解釋文字,例如:貝下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卜辞 古文字 原始社会 羌族 氏族 部落 古代 史籍 金文
下载PDF
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被引量:35
6
作者 秀花 刘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83-486,共4页
羌族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 ,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羌族舞蹈以其深厚的历史沉淀 ,多元的文化特征 ,特有的社会功能以及丰富多彩的内容 ,古朴幽雅又不失豪放的风格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愧宝 ,在国内外享... 羌族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 ,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羌族舞蹈以其深厚的历史沉淀 ,多元的文化特征 ,特有的社会功能以及丰富多彩的内容 ,古朴幽雅又不失豪放的风格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愧宝 ,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只要我们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就能使这项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财富 ,为羌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民间舞蹈 多元文化特征 社会功能 民间习俗 宗教信仰 生产劳动 娱乐健身功能 审美功能
原文传递
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 被引量:34
7
作者 吴其付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140,共9页
近年来,我国民族旅游得到了极大发展。民族旅游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强化着地方民族的文化认同。文章以羌族为例,通过对羌族旅游开发引起的相关文化事项变化的探讨,揭示了在民族旅游这样一个场域中,地方如何在中心与边缘的互动... 近年来,我国民族旅游得到了极大发展。民族旅游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强化着地方民族的文化认同。文章以羌族为例,通过对羌族旅游开发引起的相关文化事项变化的探讨,揭示了在民族旅游这样一个场域中,地方如何在中心与边缘的互动中,如何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如何在协调现代性与传统性矛盾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本族文化认同强化的。文章试图要证明以下观点,即:文化认同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文化认同是中心/现代性与边缘/传统性对抗的产物;文化认同是一个权力与利益多向调控的结果,是外在力量、内在力量二者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 羌族 文化复兴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羌族建筑与村寨 被引量:32
8
作者 任浩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2-64,共3页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许多民族的先祖,研究羌族民居的特点对于分析中国传统民居有特殊意义。本文通过对羌族住宅、碉楼、村落形态等的概略性介绍,为了解羌族建筑的文化艺术价值提供一些线索。
关键词 羌族 民居 住宅 碉楼 村落形态 建筑文化 建筑风格
原文传递
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种类及其音乐特征 被引量:29
9
作者 樊祖荫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0-62,共13页
羌族自称“日玛”、“日麦”或“尔玛”、“尔麦”,意即土生土长的人。今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所属的茂汶羌族自治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以及绵阳地区的北川县。人口约10.2万(1982年)。... 羌族自称“日玛”、“日麦”或“尔玛”、“尔麦”,意即土生土长的人。今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所属的茂汶羌族自治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以及绵阳地区的北川县。人口约10.2万(1982年)。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大多兼通汉语,并通用汉文。现以农业生产为主,山区并辅以畜牧。崇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各村寨都有禁止砍伐的“神林”或“神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声部民歌 音乐特征 羌族 甘孜藏族自治州 万物有灵 藏缅语族 绵阳地区 汉藏语系 羌语支 禁止砍伐
原文传递
四川西北地区石棺葬族属试探——附谈有关古代氐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9
10
作者 童恩正 《思想战线》 1978年第1期72-77,共6页
四川西北地区的石棺葬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现在尚居住于该地的汉、藏、羌族昀独特的文化。此种文化究竟是历史上什么民族创造的,这是一个长期以来集讼未决的问题。正确认识这种文化的性质,对于解决秦汉之际川西北主要民族的族系,以及研究... 四川西北地区的石棺葬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现在尚居住于该地的汉、藏、羌族昀独特的文化。此种文化究竟是历史上什么民族创造的,这是一个长期以来集讼未决的问题。正确认识这种文化的性质,对于解决秦汉之际川西北主要民族的族系,以及研究古代西北和西南地区之间民族迁徙和演变的情况,均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棺葬 西南地区 羌族 氏族 秦汉之际 参考价值 石棺墓 文化 民族学研究 后汉书
下载PDF
试论“邛笼”文化与羌语支语言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孙宏开 《民族研究》 1986年第2期53-61,共9页
1956年夏,我去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调查羌语,汽车沿岷江北上,至汶川县境,从车窗的玻璃向外眺望,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岸的羌族山村,有的在河谷台地,有的在高山山脊。使我感到疑惑不解的是,许多村子里或村落旁边,高耸着十几丈高的石头建筑,远... 1956年夏,我去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调查羌语,汽车沿岷江北上,至汶川县境,从车窗的玻璃向外眺望,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岸的羌族山村,有的在河谷台地,有的在高山山脊。使我感到疑惑不解的是,许多村子里或村落旁边,高耸着十几丈高的石头建筑,远看好象是大工厂的烟囱,有的三、四个一簇,有的孤零零一个直刺蓝天,雄伟壮观,也有的已经破残,只剩下断壁残垣。我好奇地询问同车的当地干部,他们告诉我,这是羌寨的“碉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语支 语言 文化 碉楼 藏族 羌族 邛笼 四川 台地 自治州
原文传递
羌族服饰及刺绣图案中的宗教文化含义 被引量:25
12
作者 彭代明 彭潘丹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96,共7页
羌族服饰及所配刺绣图案都有其独特的宗教文化含义,在反映羌族所生活地区的生态面貌的同时,也反映了羌族对休养生息环境的深厚情感。
关键词 羌族 服饰 刺绣 宗教文化
下载PDF
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世均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政府应该成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导者、依法实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发挥...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政府应该成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导者、依法实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发挥学校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教育功能、积极呵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鼓励热爱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企业与志愿者加入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列、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等措施来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中国碉楼民居的分布及其特征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亦师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2-54,共3页
本文首先阐释“碉楼民居”的概念,并以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碉楼民居在全国的分布状况及建筑形制上的异同:川西北羌藏地区碉楼建筑形态发生最早,并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的影响;川中汉族地区受羌族影响但保持传统居住模式;客家地区延续中原... 本文首先阐释“碉楼民居”的概念,并以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碉楼民居在全国的分布状况及建筑形制上的异同:川西北羌藏地区碉楼建筑形态发生最早,并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的影响;川中汉族地区受羌族影响但保持传统居住模式;客家地区延续中原地区较古的居住形态;五邑开平地区受西方近代思想影响。同时,对碉楼民居的价值做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碉楼 民居 建筑形态 居住形态 居住模式 客家地区 羌族 中国 中国 影响
原文传递
羌族刺绣图案设计探源与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许静 张皋鹏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9-54,共6页
以羌族刺绣图案设计元素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收集羌族刺绣图案资料的整理对比,提取出图案中每一题材的造型元素;结合羌族刺绣历史文化内涵和图案设计理论,分析其题材、造型、形式、色彩特征,形成图文分析资料。分析表明羌族刺绣... 以羌族刺绣图案设计元素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收集羌族刺绣图案资料的整理对比,提取出图案中每一题材的造型元素;结合羌族刺绣历史文化内涵和图案设计理论,分析其题材、造型、形式、色彩特征,形成图文分析资料。分析表明羌族刺绣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其图案造型形象生动,构图错落有致,图案元素丰富又生动,艺术风格率真灵动,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和艺术市场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指出羌族刺绣设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刺绣图案 设计元素
下载PDF
论尧舜禹禅让与父系家族私有制的发生和发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徐中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Z1期115-128,共14页
一、三代以前的部落酋长夏代以前的黄河流域不仅没有统一的国家,而且没有统一的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①因为东方的龙山文化和西方的仰韶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化区,所以古代历史记载中的所谓夏代以前的帝王,在我们看来。
关键词 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 少数民族 历史记载 黄帝 世系 民族学 家族私有 历史民族区 羌族
下载PDF
羌族文化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玉萍 陆瀚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96,116,共5页
目的研究文化产品的设计方法与流程。方法从文化产品设计的概念模型、研究方法及设计过程等内容入手,概括分析了羌族文化的研究现状以及羌族文化的独特性、民族性等内涵特征。结论在产品中融入文化因素的设计是受消费市场欢迎的,也是文... 目的研究文化产品的设计方法与流程。方法从文化产品设计的概念模型、研究方法及设计过程等内容入手,概括分析了羌族文化的研究现状以及羌族文化的独特性、民族性等内涵特征。结论在产品中融入文化因素的设计是受消费市场欢迎的,也是文化和设计交叉融合,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产品本土化、全球化的关键因素,更是当代民族文化建设以及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提出了将羌族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化产品设计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品 设计 羌族
下载PDF
“汶川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吴建国 张世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布的所有项目。"汶川大地震"给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传人、文物、精神、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同时在客观上引起了全国、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使... 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布的所有项目。"汶川大地震"给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传人、文物、精神、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同时在客观上引起了全国、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羌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影响
原文传递
羌绣——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世琴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羌绣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它集艺术与实用于一体,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和革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羌绣走出了羌寨羌碉,走出了深闺,已逐步被人们赏识。它具有浓郁的羌家风情,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 羌绣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它集艺术与实用于一体,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和革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羌绣走出了羌寨羌碉,走出了深闺,已逐步被人们赏识。它具有浓郁的羌家风情,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羌绣 纹饰 针法
下载PDF
真实性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游客的观点——对四川羌族、藏族、摩梭族村寨的调查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旭东 唐莉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真实性 村寨 四川 藏族 摩梭族 2003年3月 羌族 游客 少数民族文化 九寨沟 地理位置 旅游景点 同一直线 存在差异 泸沽湖 自治州 甘肃省 云南省 旅游地 中部 西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