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 |
顾颉刚
|
《社会科学战线》
|
1980 |
124
|
|
2
|
岷江上游的石棺葬 |
冯汉骥
童恩正
|
《考古学报》
|
1973 |
63
|
|
3
|
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 |
徐中舒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50
|
|
4
|
从原生态民歌热看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羌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问题为例 |
路瑜
李珊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7
|
|
5
|
释羌、笱、敬、美 |
于省吾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963 |
37
|
|
6
|
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
秀花
刘伟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35
|
|
7
|
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 |
吴其付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4
|
|
8
|
羌族建筑与村寨 |
任浩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32
|
|
9
|
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种类及其音乐特征 |
樊祖荫
|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9
|
|
10
|
四川西北地区石棺葬族属试探——附谈有关古代氐族的几个问题 |
童恩正
|
《思想战线》
|
1978 |
29
|
|
11
|
试论“邛笼”文化与羌语支语言 |
孙宏开
|
《民族研究》
|
1986 |
26
|
|
12
|
羌族服饰及刺绣图案中的宗教文化含义 |
彭代明
彭潘丹犁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5
|
|
13
|
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 |
张世均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09 |
25
|
|
14
|
中国碉楼民居的分布及其特征 |
刘亦师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04 |
23
|
|
15
|
羌族刺绣图案设计探源与分析 |
许静
张皋鹏
|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25
|
|
16
|
论尧舜禹禅让与父系家族私有制的发生和发展 |
徐中舒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58 |
22
|
|
17
|
羌族文化产品设计研究 |
张玉萍
陆瀚
|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3
|
|
18
|
“汶川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 |
吴建国
张世均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2
|
|
19
|
羌绣——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
王世琴
|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22
|
|
20
|
真实性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游客的观点——对四川羌族、藏族、摩梭族村寨的调查 |
李旭东
唐莉
|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
2005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