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温度及压力对CO_2置换CH_4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高莎莎
王延斌
+2 位作者
贾立龙
王向浩
王宏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1-805,837,共6页
利用潞安和寺河煤样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CO2/CH4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其扩展形式,结合分离因子和单位压降解吸率两个参数,分别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CO2置换CH4影响的效果,提出了低温、低压条件...
利用潞安和寺河煤样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CO2/CH4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其扩展形式,结合分离因子和单位压降解吸率两个参数,分别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CO2置换CH4影响的效果,提出了低温、低压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置换效果,认为低温低压下置换反应主要向解吸需要能量低、吸附释放能量高的方向进行,即需要能量较小的CO2吸附—CH4解吸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CO2吸附能力比CH4吸附能力更强;在3MPa注入压力条件下,随着温度逐渐升高CO2对CH4的分离因子依次减小,显示出温度为20℃时置换效果更佳;在30℃温度条件下,随着压力的的升高,CH4单位压降解吸率依次降低,显示出压力为2MPa时置换效果更好;CO2的吸附能高于CH4的吸附能,在低温、低压的低能量条件下CO2具有相对更好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H4
置换
实验
分离因子
解吸率
原文传递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实验理论与实践研究
2
作者
谢超
任德怀
潘悦帆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实验是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之一,能够加深学生对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事实的认知与理解,进而培育“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然而,新旧教材、各个版本教材在该实验内容、实验步...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实验是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之一,能够加深学生对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事实的认知与理解,进而培育“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然而,新旧教材、各个版本教材在该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上存在一些变化和差异。针对这些变化和差异,就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文献与实验研究,尝试解释这些变化和差异的原因,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教学建议,以期减少教师在实验准备过程中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素单质
置换
实验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锡树”替代“铅树”生长实验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红军
陈新萍
+1 位作者
马玲
洪远新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实验
教学
“铅树”生长
“锡树”生长
置换
实验
实验
方法
改进
琼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2置换增产煤层气室内实验研究
4
作者
白云云
张永成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71-74,共4页
注入二氧化碳开采煤层气技术(ECBM)既可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又可以封存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因此对CO_2置换CH_4采出率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成为当下热点。文章通过在同一围压下,不同注入压力条件下注CO_2置换CH_4试验,研究注入压力对C...
注入二氧化碳开采煤层气技术(ECBM)既可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又可以封存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因此对CO_2置换CH_4采出率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成为当下热点。文章通过在同一围压下,不同注入压力条件下注CO_2置换CH_4试验,研究注入压力对CO_2置换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注入压力的增加,煤层对CO_2和CH_4的吸附量增加,混合气体总吸附量也随之增大;由于CO_2气体在煤表面吸附位的激励竞争上优于CH_4,使得CH_4的解吸量随着压力升高而增大;随着压力的增加,CH_4的产出率和置换比都呈下降趋势,压力与两者的关系呈负相关,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低注入压力状态下的CH_4产出率更好,低压状态下的置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置换
实验
注入压力
吸附量
产出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质地土壤中铜离子运移阻滞因子研究
被引量:
14
5
作者
刘庆玲
徐绍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0-935,共6页
采用等温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确定了重金属铜离子在3种不同质地土壤(砂质壤土,粉砂质粘土,壤质砂土)中的阻滞因子R,然后,结合混合置换实验中测定的铜离子和示踪剂离子的出流动态,采用了确定性平衡对流-弥散方程和确定性非平衡两区对流-弥...
采用等温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确定了重金属铜离子在3种不同质地土壤(砂质壤土,粉砂质粘土,壤质砂土)中的阻滞因子R,然后,结合混合置换实验中测定的铜离子和示踪剂离子的出流动态,采用了确定性平衡对流-弥散方程和确定性非平衡两区对流-弥散方程计算阻滞因子R。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线形吸附方程可以准确描述铜离子的吸附特性;确定性平衡模型计算的R值与实测值接近;采用混合置换实验结合对流-弥散方程计算阻滞因子的方法耗时较长,精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对流-弥散方程
混合
置换
实验
阻滞因子
穿透曲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井筒-地层定压实验的重力置换窗口研究
6
作者
陶振宇
樊洪海
+3 位作者
罗胜
刘玉含
邓嵩
叶宇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0-2338,共9页
为了处理重力置换引起的溢漏事故,首先需要了解重力置换发生的条件,分析重力置换窗口,判断井下是否发生重力置换,并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通过自主研制的井筒-地层重力置换实验装置,开展气液、液液重力置换临界点实验,基于理论及实验分析...
为了处理重力置换引起的溢漏事故,首先需要了解重力置换发生的条件,分析重力置换窗口,判断井下是否发生重力置换,并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通过自主研制的井筒-地层重力置换实验装置,开展气液、液液重力置换临界点实验,基于理论及实验分析,定量计算地层重力置换窗口,并拟合了重力置换窗口临界点压力曲线,拟合公式与实测值误差小于10%。在该实验条件下,当钻井液密度为0.998 g/cm3时,气液重力置换窗口为-5 800~10.6 Pa,液液地层重力置换的窗口为-1 192~16.6 Pa。结果表明,气液、液液重力置换窗口与流体密度差基本呈线性关系;现场实际井下重力置换窗口远高于此,所以需要在钻进时考虑重力置换窗口的影响。据此,提出了预防重力置换发生的方法,以及发生重力置换溢漏事故后对应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
置换
实验
装置
地层重力
置换
窗口
井筒-地层定压
实验
抑制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热条件变化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演替特征
7
作者
吕雯
肖娴
+2 位作者
倪浩为
赵远
梁玉婷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6-1778,共13页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水热条件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产生重要影响。深入理解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其随时间的演替,对于有效预测和适应未来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目的】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索黑土细...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水热条件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产生重要影响。深入理解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其随时间的演替,对于有效预测和适应未来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目的】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索黑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组成和结构,以及群落演替特征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封丘、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土壤置换实验平台,选择寒温带地区(中国海伦)的黑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移置于暖温带地区(封丘)和中亚热带地区(鹰潭)以模拟水热条件增加。通过采集2005年至2011年的63个黑土样本(包括原位、移置封丘县和移置鹰潭市),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水热条件变化对黑土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同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群落特征间的关系,并计算物种周转率(w)。【结果】经过6年的移置,将寒温带黑土移至暖温带和中亚热带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了显著改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降低,地上部生物量显著减少。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下降,群落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细菌类群包括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其中疣微菌门在移置鹰潭地区后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此外,气候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特征高度相关。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群落结构随水热条件和时间的变化而演替,这与微生物时间周转率的增加相关。在不同水热条件下,细菌群落的时间周转率差异显著,依次为0.030(海伦)<0.033(封丘)<0.045(鹰潭)。【结论】6年的水热条件增加显著降低了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显著改变了其组成和结构,并加快了细菌群落时间周转率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增加
土壤
置换
实验
细菌群落
群落演替
黑土
原文传递
用于含Z向钢针立体织物的钢针置换夹持器设计
被引量:
3
8
作者
董九志
梅宝龙
+1 位作者
蒋秀明
杨景朝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为解决人工逐根置换钢针以及传统夹持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适用于钢针置换的专用钢针夹持器。该装置由楔形滑块、薄壁弹性夹持器等组成,通过楔形滑块对薄壁弹性夹持器产生压力使薄壁楔形夹持器发生弹性形变,转化为薄壁楔形...
为解决人工逐根置换钢针以及传统夹持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适用于钢针置换的专用钢针夹持器。该装置由楔形滑块、薄壁弹性夹持器等组成,通过楔形滑块对薄壁弹性夹持器产生压力使薄壁楔形夹持器发生弹性形变,转化为薄壁楔形夹持器对钢针的压力,以满足夹紧钢针的要求。这种专用钢针夹持器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准,能快速实现夹紧与松弛;并对钢针夹持器工作过程进行受力分析,以保证钢针置换工作可靠、持续进行。为验证工作原理的可行性,设计了夹持置换钢针实验,结果表明,钢针夹持器原理可行,工作可靠,可达到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Z向钢针立体织物
钢针夹持器
受力分析
钢针
置换
实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观察植物表皮结构实验的探讨
9
作者
马三梅
王永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8-109,共2页
在观察植物表皮实验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创新性的实验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在这个实验的教学中,通过置换实验材料,改变观察部位两种方法,对常用实验材料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芹菜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植物学实验材料,可以...
在观察植物表皮实验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创新性的实验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在这个实验的教学中,通过置换实验材料,改变观察部位两种方法,对常用实验材料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芹菜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植物学实验材料,可以观察到厚角组织、气孔和纹孔的存在。在芹菜叶轴部位的上表皮同时具有气孔和纹孔的存在,而且观察效果非常好。采用置换实验材料,改变观察部位可以对生物科学基础性实验进行一些改良,增加传统实验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
实验
材料
改变观察部位
芹菜
叶轴
纹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置换法液相沉降规律及井筒压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于晓东
孙宝江
+3 位作者
廖友强
卞琦
刘书杰
辛桂振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19年第S01期359-363,共5页
深水井控有时会遇到无法建立正常压井循环通道的情况,而置换法压井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对压井液沉降以及井筒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所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置换法实验研究了液相沉降规律,从受力...
深水井控有时会遇到无法建立正常压井循环通道的情况,而置换法压井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对压井液沉降以及井筒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所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置换法实验研究了液相沉降规律,从受力角度建立了液相沉降速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三个阶段:压井液注入阶段、压井液沉降阶段以及静液柱建立阶段,推导得到了井筒中的压力变化模型,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液相沉降速度随着压井液排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第一阶段,井口与井底压力均增大,在第二阶段,井筒压力保持不变,在第三阶段,井口压力不变,井底压力继续增大。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本文模型的相对误差为5.53%,具有较高的精度,对现场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
法压井
液相沉降速度
压力变化规律
置换
法
实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置换法测金属原子量实验的微型化
11
作者
覃松
罗泸花
+1 位作者
兰子平
黄成华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4-86,共3页
对置换法测金属原子量实验进行了微型化研究,改进了实验装置,实现了药品的微量化.与常量制备的方法相比较,具有节约药品、省时、装置简便、操作安全快速等优点.
关键词
置换
反应
实验
微型化
相对原子式量
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铝和铜盐置换反应实验的探讨
被引量:
1
12
作者
赵新德
《中学化学》
2000年第3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初中
化学教学
铝
铜盐
置换
反应
实验
原文传递
卤素单质的置换反应实验改进
13
作者
叶小慈
谢永荣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9年第24期46-46,共1页
人教版新教材《化学2》在第一章第一节通过实验(实验1-1)"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比较卤素氧化性的强弱[1]。教材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呈现同主族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一...
人教版新教材《化学2》在第一章第一节通过实验(实验1-1)"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比较卤素氧化性的强弱[1]。教材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呈现同主族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一、实验的不足由氯气制备氯水再进行置换实验的过程耗时较多。氯水中氯气含量少,置换反应现象不明显。氯水必须现配现用。氯气为黄绿色刺激性气体,有很强的毒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设计
非金属元素
原子结构
置换
反应
实验
卤素
元素性质
人教版新教材
氧化性
原文传递
题名
温度及压力对CO_2置换CH_4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高莎莎
王延斌
贾立龙
王向浩
王宏杰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1-805,837,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2-03
2011ZX05034-05)
文摘
利用潞安和寺河煤样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CO2/CH4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其扩展形式,结合分离因子和单位压降解吸率两个参数,分别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CO2置换CH4影响的效果,提出了低温、低压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置换效果,认为低温低压下置换反应主要向解吸需要能量低、吸附释放能量高的方向进行,即需要能量较小的CO2吸附—CH4解吸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CO2吸附能力比CH4吸附能力更强;在3MPa注入压力条件下,随着温度逐渐升高CO2对CH4的分离因子依次减小,显示出温度为20℃时置换效果更佳;在30℃温度条件下,随着压力的的升高,CH4单位压降解吸率依次降低,显示出压力为2MPa时置换效果更好;CO2的吸附能高于CH4的吸附能,在低温、低压的低能量条件下CO2具有相对更好的吸附能力.
关键词
CO2
CH4
置换
实验
分离因子
解吸率
Keywords
CO2
CH4
replacement
separation factor
desorption rate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实验理论与实践研究
2
作者
谢超
任德怀
潘悦帆
机构
成都七中
石室中学
四川师范大学
出处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文摘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实验是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之一,能够加深学生对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事实的认知与理解,进而培育“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然而,新旧教材、各个版本教材在该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上存在一些变化和差异。针对这些变化和差异,就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文献与实验研究,尝试解释这些变化和差异的原因,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教学建议,以期减少教师在实验准备过程中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关键词
卤素单质
置换
实验
研究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锡树”替代“铅树”生长实验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红军
陈新萍
马玲
洪远新
机构
塔里木农垦大学文理学院
塔里木农垦大学科研处
出处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实验
教学
“铅树”生长
“锡树”生长
置换
实验
实验
方法
改进
琼脂
分类号
O6-4 [理学—化学]
G642.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置换增产煤层气室内实验研究
4
作者
白云云
张永成
机构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71-74,共4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6JK1889)
榆林市科技局项目(2016CXY-01)
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MQ 2014-05)
文摘
注入二氧化碳开采煤层气技术(ECBM)既可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又可以封存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因此对CO_2置换CH_4采出率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成为当下热点。文章通过在同一围压下,不同注入压力条件下注CO_2置换CH_4试验,研究注入压力对CO_2置换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注入压力的增加,煤层对CO_2和CH_4的吸附量增加,混合气体总吸附量也随之增大;由于CO_2气体在煤表面吸附位的激励竞争上优于CH_4,使得CH_4的解吸量随着压力升高而增大;随着压力的增加,CH_4的产出率和置换比都呈下降趋势,压力与两者的关系呈负相关,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低注入压力状态下的CH_4产出率更好,低压状态下的置换效果更好。
关键词
温室效应
置换
实验
注入压力
吸附量
产出率
Keywords
Greenhouse Effect
Displacement Experiment
Pressure Injection
Adsorption Capacity
Production Rate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质地土壤中铜离子运移阻滞因子研究
被引量:
14
5
作者
刘庆玲
徐绍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0-93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59)资助
文摘
采用等温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确定了重金属铜离子在3种不同质地土壤(砂质壤土,粉砂质粘土,壤质砂土)中的阻滞因子R,然后,结合混合置换实验中测定的铜离子和示踪剂离子的出流动态,采用了确定性平衡对流-弥散方程和确定性非平衡两区对流-弥散方程计算阻滞因子R。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线形吸附方程可以准确描述铜离子的吸附特性;确定性平衡模型计算的R值与实测值接近;采用混合置换实验结合对流-弥散方程计算阻滞因子的方法耗时较长,精度不高。
关键词
铜离子
对流-弥散方程
混合
置换
实验
阻滞因子
穿透曲线
Keywords
Copper
Con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
Miscible displacement experiments
Retarding factor
Breakthrough curve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井筒-地层定压实验的重力置换窗口研究
6
作者
陶振宇
樊洪海
罗胜
刘玉含
邓嵩
叶宇光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0-2338,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806403)
中石化胜利钻井院研究项目(1020001-22-ZC0613-0044)。
文摘
为了处理重力置换引起的溢漏事故,首先需要了解重力置换发生的条件,分析重力置换窗口,判断井下是否发生重力置换,并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通过自主研制的井筒-地层重力置换实验装置,开展气液、液液重力置换临界点实验,基于理论及实验分析,定量计算地层重力置换窗口,并拟合了重力置换窗口临界点压力曲线,拟合公式与实测值误差小于10%。在该实验条件下,当钻井液密度为0.998 g/cm3时,气液重力置换窗口为-5 800~10.6 Pa,液液地层重力置换的窗口为-1 192~16.6 Pa。结果表明,气液、液液重力置换窗口与流体密度差基本呈线性关系;现场实际井下重力置换窗口远高于此,所以需要在钻进时考虑重力置换窗口的影响。据此,提出了预防重力置换发生的方法,以及发生重力置换溢漏事故后对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重力
置换
实验
装置
地层重力
置换
窗口
井筒-地层定压
实验
抑制措施
Keywords
gravity displacement experimental setup
formation gravity displacement window
wellbore-formation constant pressure experiment
circumvention measures
分类号
TE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热条件变化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演替特征
7
作者
吕雯
肖娴
倪浩为
赵远
梁玉婷
机构
常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6-1778,共13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8030102)。
文摘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水热条件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产生重要影响。深入理解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其随时间的演替,对于有效预测和适应未来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目的】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索黑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组成和结构,以及群落演替特征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封丘、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土壤置换实验平台,选择寒温带地区(中国海伦)的黑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移置于暖温带地区(封丘)和中亚热带地区(鹰潭)以模拟水热条件增加。通过采集2005年至2011年的63个黑土样本(包括原位、移置封丘县和移置鹰潭市),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水热条件变化对黑土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同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群落特征间的关系,并计算物种周转率(w)。【结果】经过6年的移置,将寒温带黑土移至暖温带和中亚热带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了显著改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降低,地上部生物量显著减少。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下降,群落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细菌类群包括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其中疣微菌门在移置鹰潭地区后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此外,气候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特征高度相关。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群落结构随水热条件和时间的变化而演替,这与微生物时间周转率的增加相关。在不同水热条件下,细菌群落的时间周转率差异显著,依次为0.030(海伦)<0.033(封丘)<0.045(鹰潭)。【结论】6年的水热条件增加显著降低了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显著改变了其组成和结构,并加快了细菌群落时间周转率的响应。
关键词
水热增加
土壤
置换
实验
细菌群落
群落演替
黑土
Keywords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soil transplantation experiment
bacterial community
community succession
mollisol soil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用于含Z向钢针立体织物的钢针置换夹持器设计
被引量:
3
8
作者
董九志
梅宝龙
蒋秀明
杨景朝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现代机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基金
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计划项目(15ZCZDGX00840)
文摘
为解决人工逐根置换钢针以及传统夹持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适用于钢针置换的专用钢针夹持器。该装置由楔形滑块、薄壁弹性夹持器等组成,通过楔形滑块对薄壁弹性夹持器产生压力使薄壁楔形夹持器发生弹性形变,转化为薄壁楔形夹持器对钢针的压力,以满足夹紧钢针的要求。这种专用钢针夹持器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准,能快速实现夹紧与松弛;并对钢针夹持器工作过程进行受力分析,以保证钢针置换工作可靠、持续进行。为验证工作原理的可行性,设计了夹持置换钢针实验,结果表明,钢针夹持器原理可行,工作可靠,可达到使用要求。
关键词
含Z向钢针立体织物
钢针夹持器
受力分析
钢针
置换
实验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with Z direction steel needle
steel needle gripper
force analysis
replacement experiment of steel needle
分类号
TH12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观察植物表皮结构实验的探讨
9
作者
马三梅
王永飞
机构
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
出处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8-109,共2页
基金
暨南大学教改项目资助(No.55610168)
文摘
在观察植物表皮实验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创新性的实验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在这个实验的教学中,通过置换实验材料,改变观察部位两种方法,对常用实验材料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芹菜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植物学实验材料,可以观察到厚角组织、气孔和纹孔的存在。在芹菜叶轴部位的上表皮同时具有气孔和纹孔的存在,而且观察效果非常好。采用置换实验材料,改变观察部位可以对生物科学基础性实验进行一些改良,增加传统实验的创新性。
关键词
置换
实验
材料
改变观察部位
芹菜
叶轴
纹孔
Keywords
replace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change of observing place
celery
rachis
pit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置换法液相沉降规律及井筒压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于晓东
孙宝江
廖友强
卞琦
刘书杰
辛桂振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19年第S01期359-363,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804500)
文摘
深水井控有时会遇到无法建立正常压井循环通道的情况,而置换法压井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对压井液沉降以及井筒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所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置换法实验研究了液相沉降规律,从受力角度建立了液相沉降速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三个阶段:压井液注入阶段、压井液沉降阶段以及静液柱建立阶段,推导得到了井筒中的压力变化模型,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液相沉降速度随着压井液排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第一阶段,井口与井底压力均增大,在第二阶段,井筒压力保持不变,在第三阶段,井口压力不变,井底压力继续增大。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本文模型的相对误差为5.53%,具有较高的精度,对现场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置换
法压井
液相沉降速度
压力变化规律
置换
法
实验
Keywords
displacement killing
settling velocity of liquid phase
the law of pressure change
displacement experiment
分类号
TE2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置换法测金属原子量实验的微型化
11
作者
覃松
罗泸花
兰子平
黄成华
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泸州二中
出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4-86,共3页
基金
内江市范学院教改项目(JG200804-123)
文摘
对置换法测金属原子量实验进行了微型化研究,改进了实验装置,实现了药品的微量化.与常量制备的方法相比较,具有节约药品、省时、装置简便、操作安全快速等优点.
关键词
置换
反应
实验
微型化
相对原子式量
镁
Keywords
replacement reaction experiment
micromation
relative atomicweight
maganesium
分类号
O6-3 [理学—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铝和铜盐置换反应实验的探讨
被引量:
1
12
作者
赵新德
机构
安徽省太湖县教委教研室
出处
《中学化学》
2000年第3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初中
化学教学
铝
铜盐
置换
反应
实验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O611.3 [理学—无机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卤素单质的置换反应实验改进
13
作者
叶小慈
谢永荣
机构
赣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
出处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9年第24期46-46,共1页
文摘
人教版新教材《化学2》在第一章第一节通过实验(实验1-1)"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比较卤素氧化性的强弱[1]。教材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呈现同主族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一、实验的不足由氯气制备氯水再进行置换实验的过程耗时较多。氯水中氯气含量少,置换反应现象不明显。氯水必须现配现用。氯气为黄绿色刺激性气体,有很强的毒性[2]。
关键词
教材设计
非金属元素
原子结构
置换
反应
实验
卤素
元素性质
人教版新教材
氧化性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温度及压力对CO_2置换CH_4的影响
高莎莎
王延斌
贾立龙
王向浩
王宏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7
原文传递
2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实验理论与实践研究
谢超
任德怀
潘悦帆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锡树”替代“铅树”生长实验方法的改进研究
陈红军
陈新萍
马玲
洪远新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CO_2置换增产煤层气室内实验研究
白云云
张永成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质地土壤中铜离子运移阻滞因子研究
刘庆玲
徐绍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井筒-地层定压实验的重力置换窗口研究
陶振宇
樊洪海
罗胜
刘玉含
邓嵩
叶宇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水热条件变化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演替特征
吕雯
肖娴
倪浩为
赵远
梁玉婷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8
用于含Z向钢针立体织物的钢针置换夹持器设计
董九志
梅宝龙
蒋秀明
杨景朝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观察植物表皮结构实验的探讨
马三梅
王永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置换法液相沉降规律及井筒压力变化研究
于晓东
孙宝江
廖友强
卞琦
刘书杰
辛桂振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置换法测金属原子量实验的微型化
覃松
罗泸花
兰子平
黄成华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关于铝和铜盐置换反应实验的探讨
赵新德
《中学化学》
2000
1
原文传递
13
卤素单质的置换反应实验改进
叶小慈
谢永荣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