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对罪犯的规范化管理
1
作者 步先永 《山东法学》 1991年第3期52-55,13,共5页
司法部颁发推行的《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管改造环境规范》,既是多年来规范化管理经验的总结,又是新形势下监管改造的更高目标和要求。它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推行和实施,将会把我国的监管改造工作提到一个新的水平,其意义是深远的。
关键词 罪犯改造 依法治监 改造罪犯 司法部 监狱 规范化管理 管理规范 罪犯服刑 百分考核 减刑假释
下载PDF
犯人配偶探监同居制度不宜推行
2
作者 胡嘉 《现代法学》 1988年第2期69-71,共3页
犯人配偶探监同居,是劳改机关适应改革需要,实行观念更新而提出的新建议,是否可行,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因而颇有争议。有的同志认为,劳改机关只能改造罪犯的思想,矫正罪犯的恶习,而不能压抑其正常的生理需要,如性的需要,否则就违反了... 犯人配偶探监同居,是劳改机关适应改革需要,实行观念更新而提出的新建议,是否可行,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因而颇有争议。有的同志认为,劳改机关只能改造罪犯的思想,矫正罪犯的恶习,而不能压抑其正常的生理需要,如性的需要,否则就违反了劳动机关“改造人,造就人”为唯一目的的这个大前提。还有的则认为,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际问题。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改机关 罪犯服刑 配偶 犯人 探监 同居 我国法律 观念更新 理论问题 改造罪犯
下载PDF
监狱法文化探析
3
作者 王泓 孙雯 《中国监狱学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37,共2页
监狱法文化的孕育、衍生和发展始终以监狱行刑、罪犯服刑及其双向互动过程为整合基础。罪犯既是我国监狱行刑活动目标的焦点,也是我国监狱行刑系统赖以有效运作的支点。现代监狱法律关系和现代人权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权性的监狱... 监狱法文化的孕育、衍生和发展始终以监狱行刑、罪犯服刑及其双向互动过程为整合基础。罪犯既是我国监狱行刑活动目标的焦点,也是我国监狱行刑系统赖以有效运作的支点。现代监狱法律关系和现代人权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权性的监狱行刑宗旨无疑是现代监狱法文化的主干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 法文化 监狱行刑 罪犯服刑
原文传递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4年第31期1159-1170,共1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94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关键词 罪犯服刑 监狱法 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 教育改造 未成年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人民警察 执行刑罚 人民法院
下载PDF
试析监狱法文化的特征——兼论与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关系
5
作者 孙雯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50-52,共3页
监狱法文化的孕育、衍生和发展始终以监狱行刑、罪犯服刑及其双向互动过程为整合基础。罪犯既是我国监狱行刑活动目标的焦点,又是我国监狱行刑系统赖以有效运作的支点,也应当成为我国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逻辑起点。现代监狱法律关系... 监狱法文化的孕育、衍生和发展始终以监狱行刑、罪犯服刑及其双向互动过程为整合基础。罪犯既是我国监狱行刑活动目标的焦点,又是我国监狱行刑系统赖以有效运作的支点,也应当成为我国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逻辑起点。现代监狱法律关系和现代人权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权性的监狱行刑宗旨无疑是现代监狱法文化的主干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文明监狱 监狱法文化 监狱行刑 罪犯服刑 人权思想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6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1995年第3期4-7,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94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关键词 罪犯服刑 监狱法 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 未成年犯 执行刑罚 人民法院 暂予监外执行 教育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下载PDF
影响罪犯服刑心理的正向因素探究——以L监狱为例
7
作者 四川省雷马屏监狱课题组 曾智 廖然 《中国监狱学刊》 2024年第2期90-99,共10页
为更好落实“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探索影响罪犯服刑心理的正向因素,探索构建“影响罪犯服刑心理的正向因素体系研究模型”。并在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开展针对罪犯服刑心理的探究,分析问题现... 为更好落实“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探索影响罪犯服刑心理的正向因素,探索构建“影响罪犯服刑心理的正向因素体系研究模型”。并在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开展针对罪犯服刑心理的探究,分析问题现状和成因,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监狱进一步深化对罪犯服刑心理的把控和引导,持续深入构建教育改造体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犯服刑心理 正向因素 研究模型
原文传递
罪犯服刑效果评估与预防犯罪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伟 顾宏翔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7-60,共4页
第二生命形态学测评法通过测评引发人类思维意识不合理构建与表达的非秩序沟通使用情况,以及构成人类健康心理需求的三方面因素,实现了罪犯服刑效果评估。通过干预屏蔽或降解非秩序沟通和心理需求对引发犯罪的影响性就可以预防犯罪,这... 第二生命形态学测评法通过测评引发人类思维意识不合理构建与表达的非秩序沟通使用情况,以及构成人类健康心理需求的三方面因素,实现了罪犯服刑效果评估。通过干预屏蔽或降解非秩序沟通和心理需求对引发犯罪的影响性就可以预防犯罪,这种预防犯罪的作用对初次犯罪和重新犯罪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秩序沟通 罪犯服刑效果 犯罪心理 预防犯罪
下载PDF
犯人探家超假的刑期应如何处理?
9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服刑犯人 监管机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罪犯服刑 管教工作 确有悔改 监狱法 盗窃罪 直系亲属 执行完毕
原文传递
对有期徒刑犯的减刑起始时间如何理解?
10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1-61,共1页
对有期徒刑犯的减刑起始时间如何理解?编辑同志:1991年10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19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执行一... 对有期徒刑犯的减刑起始时间如何理解?编辑同志:1991年10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19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执行一年半以上方可减刑;……被判处不满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期徒刑 起始时间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罪犯服刑 已执行 判决执行 确有悔改 执行期间 司法实践 立功表现
原文传递
对罪犯服刑期间死亡的法律监督
11
作者 孙道明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 罪犯服刑 看守所 罪犯家属 非正常死亡 通知义务 医疗鉴定 死亡原因 监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