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6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 被引量:192
1
作者 范忠信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7-104,共18页
本文认为,中国法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误解:亲亲相隐或亲属容隐,是中国传统法律特有的原则或制度。事实上,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从奴隶制法、封建制法到资本主义法甚至社会主义法,都存在着“亲亲相隐”之类的规定。文章... 本文认为,中国法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误解:亲亲相隐或亲属容隐,是中国传统法律特有的原则或制度。事实上,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从奴隶制法、封建制法到资本主义法甚至社会主义法,都存在着“亲亲相隐”之类的规定。文章在对中西容隐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和阶段特征进行考察之后,主要就容隐制在中西法律传统中的相通与相异、在不同社会制度中的相近与相异、在不同法系中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作了初步的分析与归纳。作者认为,关于如何认识和评判亲亲相隐这一法律—文化现象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和价值,特别是它在当代社会中可能具有的功能和意义,是今后的研究所应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隐制度 律传统 卑亲属 亲属容隐 近亲属 国刑典》 尊亲属 罗马 拒绝作证权 “亲亲相隐”
原文传递
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 被引量:174
2
作者 马俊驹 梅夏英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0-105,共16页
本文从宽泛意义上的财产权的角度,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财产权制度进行了考察。文章从物、财产、财产权概念入手,分析了大陆法系财产法理论的几个误区,进而揭示了大陆法系财产法的当代困境,即它的“绝对的所有权”的概念系统,难... 本文从宽泛意义上的财产权的角度,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财产权制度进行了考察。文章从物、财产、财产权概念入手,分析了大陆法系财产法理论的几个误区,进而揭示了大陆法系财产法的当代困境,即它的“绝对的所有权”的概念系统,难以适应财产权种类和形式日益复杂的当代社会与经济生活的现实。文章提出了构筑我国财产法体系的设想:保留传统的所有权制度,同时引入更高层次的财产权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权 大陆 财产 财产权制度 新型财产权利 有体物 历史评析 他物权 罗马 物权
原文传递
市民社会与市民法——民法的调整对象研究 被引量:165
3
作者 徐国栋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共7页
一、民法还是市民法 “民法”一词来源于罗马法的市民法(Jus civile),为与万民法相对立的体系,后经最高裁判官的作用,两者融合。大陆法系各国皆沿用了市民法的指称。法语用droit civil,德语用Burgerliches Recht,意大利语用diritto civi... 一、民法还是市民法 “民法”一词来源于罗马法的市民法(Jus civile),为与万民法相对立的体系,后经最高裁判官的作用,两者融合。大陆法系各国皆沿用了市民法的指称。法语用droit civil,德语用Burgerliches Recht,意大利语用diritto civile,荷兰语用Burgerlyk Regt,直译都是“市民法”。大陆法系国家的市民法,英语一般称私法,但为了翻译大陆法著作,也造了Civil Law一词,兼指罗马法和大陆法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那怕在现代西方国家,我们所说的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市民 政治国家 调整对象 万民 罗马 自由主义 私人利益 黑格尔 财产关系
原文传递
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 被引量:149
4
作者 徐国栋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7-113,共17页
本文力图揭示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在罗马法和现代各国民法典中的对立统一 ,并运用社会契约论解释了两种诚信之统一的前提。本文证明 ,罗马法史上最早的诚信都是客观的 ,到了古典时期 ,诚信才分叉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分别在诉讼和物权... 本文力图揭示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在罗马法和现代各国民法典中的对立统一 ,并运用社会契约论解释了两种诚信之统一的前提。本文证明 ,罗马法史上最早的诚信都是客观的 ,到了古典时期 ,诚信才分叉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分别在诉讼和物权两个领域发挥作用。罗马人的诚信观念具有宗教起源以及斯多亚哲学的世俗起源。在古罗马的诉讼制度中 ,现代诚信原则的裁判诚信功能不仅由诚信诉讼承担 ,而且由许多制度承担 ,由此可见 ,现代诚信原则是多源产生的。本文还揭示了诚信诉讼便利当事人诉讼、方便法院办案、降低诉讼成本的功能 ,并基于主客观诚信统一的立场 ,就设计未来中国民法典中的诚信条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 客观诚信 主观诚信 社会契约论 诉讼成本
原文传递
从契约理论到社会契约理论——一种国家学说的知识考古学 被引量:149
5
作者 苏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9-103,共25页
社会契约论是16世纪以来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极有影响的一种国家学说,它的兴起与西方的契约文化传统、与西方的社会变革,特别是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日益发展的契约经济有着密切联系。大量增加的契约现象不仅是可供构建新型社会关系和社会... 社会契约论是16世纪以来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极有影响的一种国家学说,它的兴起与西方的契约文化传统、与西方的社会变革,特别是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日益发展的契约经济有着密切联系。大量增加的契约现象不仅是可供构建新型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借用的理论资源,而且为人们普遍认同以契约来解说各种关系——其中包括国家——创造了一个社会接受条件。科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使神权、教会权力和许多传统受到了挑战,宗教改革运动和近代专制政体的出现呼唤着新的国家理论。契约所具有的世俗性,它所隐含的平等、自由、功利和理性的原则完全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被用来构建国家和社会。霍布斯、洛克正是把一般的契约理论作为原型和隐喻,细致地、富于创造性地论证了国家的发生及其权力的合法性。普通契约理论与社会契约学说在前提、模式和原则上都是一致的。由于所处环境和自身经历的差异,霍布斯、洛克二人的主张分别带有绝对主义(集权)和自由主义(分权)的倾向,他们对自然状态的描述、对社会契约缔约各方的分配(认定)也很不相同。这种国家学说并非不证自明的永恒原理,其合理性就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经济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从更广阔的理论层面上看,家国说、社会契约说等国家理论都是某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学说 霍布斯 自然状态 社会契约理论 社会契约论 自然学派 《利维坦》 罗马 洛克 思想家
原文传递
契约自由论 被引量:109
6
作者 姚新华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1-34,共14页
契约自由论姚新华导言实行契约自由,是近代私法走向进步的标志。在被拿破仑称为“不会被任何东西摧毁并会永远存在的”《法国民法典》中,契约自由被认为是民法的三大原则之一,〔1〕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地位。虽然在罗马法的另一个继... 契约自由论姚新华导言实行契约自由,是近代私法走向进步的标志。在被拿破仑称为“不会被任何东西摧毁并会永远存在的”《法国民法典》中,契约自由被认为是民法的三大原则之一,〔1〕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地位。虽然在罗马法的另一个继承者———《德国民法典》中,契约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自由原则 契约正义 当事人 罗马 契约 劳动契约 诚实信用原则 契约形式 《经济合同 解约权
原文传递
论法律移植与比较法学 被引量:133
7
作者 沈宗灵 《环球法律评论》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论法律移植与比较法学沈宗灵法律移植(legaltransplant)是西方比较法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其含义一般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当于中国国内所讲的对其他国家或地区... 论法律移植与比较法学沈宗灵法律移植(legaltransplant)是西方比较法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其含义一般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当于中国国内所讲的对其他国家或地区法律的借鉴或吸收等。但有时,移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移植 国际比较 比较 环境因素 罗马 律概念 政治因素 孟德斯鸠 律规则 律制度
原文传递
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与革命的非物质财产法 被引量:115
8
作者 吴汉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2-133,共12页
知识财产法律化带来了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 ,这是罗马法以来财产权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制度创新与变革。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推动下 ,非物质财富成为社会的重要财产类型 ,非物质财产的法律制度依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本文... 知识财产法律化带来了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 ,这是罗马法以来财产权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制度创新与变革。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推动下 ,非物质财富成为社会的重要财产类型 ,非物质财产的法律制度依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本文试图叙述从知识产权到无形财产权的法理基础、权利形态及立法体例 ,旨在为新财产的理念更新与制度安排提供若干有益的思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财产 知识产权制度 无形财产权 罗马 财产权结构 权利形态 制度模式
原文传递
禁止重复评价研究 被引量:120
9
作者 陈兴良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12,共4页
禁止重复评价研究陈兴良刑法作为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具有对人的行为的评价机能。正如日本刑法学家指出:刑法在法律上具有明确规定无价值行为应受刑罚处罚的机能,预先规定出犯罪与刑罚的关系,可对一定的行为进行价值... 禁止重复评价研究陈兴良刑法作为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具有对人的行为的评价机能。正如日本刑法学家指出:刑法在法律上具有明确规定无价值行为应受刑罚处罚的机能,预先规定出犯罪与刑罚的关系,可对一定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这就是刑法的评价机能。 ̄①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重复评价 一事不再理原则 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事实 定罪情节 我国刑 条竞合 罗马 大学出版社 想象竞合犯
下载PDF
居住权的源流及其立法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10
10
作者 陈信勇 蓝邓骏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8-75,共8页
居住权起源于罗马法 ,后为欧陆各国民法典所承袭 ,从该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可以探求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尤其是居住权沿革的中断更是为我国物权立法的理性选择提供了分析材料。居住权制度确有一定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但也不得不对下列... 居住权起源于罗马法 ,后为欧陆各国民法典所承袭 ,从该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可以探求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尤其是居住权沿革的中断更是为我国物权立法的理性选择提供了分析材料。居住权制度确有一定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但也不得不对下列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思考 :居住权是否能融入现有的制度框架体系 ;居住权沿革的中断原因在我国是否也存在 ;制度的社会需求度 ;制度创立的社会成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权 罗马 人役权 用益权 物权
下载PDF
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一项基本司法政策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103
11
作者 孔祥俊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31,共6页
两千年前,著名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celsus)说过:“认识法律不意味抠法律字眼,而是把握法律的意义和效果。”当前我国法院关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以下简称“两个效果的统一”)的说法,宛如妥善处理“抠法律字眼”与“把握法律... 两千年前,著名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celsus)说过:“认识法律不意味抠法律字眼,而是把握法律的意义和效果。”当前我国法院关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以下简称“两个效果的统一”)的说法,宛如妥善处理“抠法律字眼”与“把握法律的意义和效果”两者关系的当代写照。“两个效果的统一”作为一项基本司法政策,并不是应时的提法和权宜之计,具有深刻的法理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效果 理分析 罗马 学家 社会效果 统一
原文传递
国际化与本土化:法制现代化的时代挑战 被引量:87
12
作者 公丕祥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7-100,共14页
国际化与本土化:法制现代化的时代挑战公丕祥法制现化代是人类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这种历史性的跃进,导致整个法律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但同时又存在着多元发展的多样化模式。这是全球... 国际化与本土化:法制现代化的时代挑战公丕祥法制现化代是人类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这种历史性的跃进,导致整个法律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但同时又存在着多元发展的多样化模式。这是全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基本规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现代化 律发展 西方律文化 西方律文明 国际化与本土化 非西方 罗马 律制度 发展进程 集体意识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中的行为保全初探 被引量:70
13
作者 江伟 肖建国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6-59,80,共5页
民事诉讼中的行为保全初探江伟,肖建国在民事诉讼中,为了防止将来的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法院有必要依法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保全的客体不限于财产,还包括行为,行为保全是各国立法的通例。但是,在我国这一问题尚未受到应有的... 民事诉讼中的行为保全初探江伟,肖建国在民事诉讼中,为了防止将来的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法院有必要依法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保全的客体不限于财产,还包括行为,行为保全是各国立法的通例。但是,在我国这一问题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此没有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保全 中间禁令 债务人 先予执行 财产保全制度 诉讼中 罗马 民事诉讼 教会 假处分
原文传递
理论与实践:围绕法学教育的难题之一 被引量:88
14
作者 王晨光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6-82,共7页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国的兴起 法学教育应当侧重理论还是实践?教学方法以讲座式为主还是以讨论式为主?恐怕再没有什么问题如同这一经久不衰的争论这样能引起法学教育界的如此关注了。 在我国法学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后,特别是法律制度的突...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国的兴起 法学教育应当侧重理论还是实践?教学方法以讲座式为主还是以讨论式为主?恐怕再没有什么问题如同这一经久不衰的争论这样能引起法学教育界的如此关注了。 在我国法学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后,特别是法律制度的突飞猛进之后,法学教育中单调刻板的理论框架和学院式教学法与日益丰富多彩的实践和实用性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出。不少学者(包括笔者在内)都认为我国的法学教育到了必须进一步深化和改革的关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教育 案例教学的应用 大陆 理论与实践 普通 罗马 律体系 系统性 律制度 中国律教育
原文传递
论合同无效制度 被引量:59
15
作者 王卫国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24,共14页
一、我国合同无效制度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合同得不到履行的现象一直十分严重。据报道,全国每年约有3000亿元至4000亿元的合同金额没有得到履行。这种情况的存在,不能不在相当程度上归因于合同的大量无效。有学者指出:... 一、我国合同无效制度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合同得不到履行的现象一直十分严重。据报道,全国每年约有3000亿元至4000亿元的合同金额没有得到履行。这种情况的存在,不能不在相当程度上归因于合同的大量无效。有学者指出:“从我国司法实践情况来看,无效经济合同约占经济合同总量的10%至15%。这个数量,是相当惊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无效制度 经济合同 当事人 交易安全 律行为 民商 意思表示 撤销权 罗马 无效合同
原文传递
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理论评析 被引量:77
16
作者 郭锋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50,共9页
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理论评析郭锋一、民商分立的缘起民商分立的渊源可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民商法的来源主要有三个:罗马法、教会法和中世纪商法。中世纪商法出现以后,由于它形成了专门的概念和体系,它具有了与罗马... 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理论评析郭锋一、民商分立的缘起民商分立的渊源可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民商法的来源主要有三个:罗马法、教会法和中世纪商法。中世纪商法出现以后,由于它形成了专门的概念和体系,它具有了与罗马法、教会法相独立的地位。这样,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商分立 国民 民商合一 民商 规范 理论评析 罗马 规范 典化
原文传递
意思形成与意思表示的区别:决议的独立性初探 被引量:72
17
作者 陈醇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64,共12页
关键词 会议决议 意思表示 罗马 概念 元老院 近现代
原文传递
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含义新探 被引量:50
18
作者 李浩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43-45,共3页
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正确认识举证责任的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举证责任”一词,源于罗马法。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并对举证责任的含义曾进行探讨,但对... 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正确认识举证责任的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举证责任”一词,源于罗马法。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并对举证责任的含义曾进行探讨,但对于什么是举证责任,争论至今尚未平息。概括而言对举证责任的含义有三种不同看法,一是看作行为责任。一是看作结果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 行为责任 重要意义 经济审判 罗马 实践问题 当事人 世界各国 人民
下载PDF
寻找丢失的人格——从罗马、德国、拉丁法族国家、前苏联、俄罗斯到中国 被引量:65
19
作者 徐国栋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79,共9页
 人格即法律主体资格。在罗马法中,人格———身份具有公私法混杂的特征;在近代欧洲大陆国家开始的法典化过程中,拉丁法族国家民法中的人格一词,依然包含公法因素,而德国法则创造权利能力概念取代人格,试图将人格私法化,但这样做却丢...  人格即法律主体资格。在罗马法中,人格———身份具有公私法混杂的特征;在近代欧洲大陆国家开始的法典化过程中,拉丁法族国家民法中的人格一词,依然包含公法因素,而德国法则创造权利能力概念取代人格,试图将人格私法化,但这样做却丢失了人格;前苏联民法中,人格则具有主体性要素之法律保护意义上的人格权,知识产权中的人格权,法人的人格权三种含义;新制定的俄罗斯民法典则回归到传统的主体资格意义上的人格概念。在我国民法典制定时,应恢复传统意义上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人格权 主体资格 民事主体 身份权 罗马 德国 中国
下载PDF
民事保全程序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59
20
作者 李仕春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74,共32页
“假扣押、假处分,系为迅速救济国民权利之重要制度。”保全债权人的利益,有效地使判决得以执行是全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问题。“现代社会之法律思想,已经由传统之事后损害赔偿制裁之救济方法,进入以事前预防损害及实现权利之保护措施... “假扣押、假处分,系为迅速救济国民权利之重要制度。”保全债权人的利益,有效地使判决得以执行是全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问题。“现代社会之法律思想,已经由传统之事后损害赔偿制裁之救济方法,进入以事前预防损害及实现权利之保护措施。”民事保全具有弥补诉讼事后救济不足的功能,无论是追溯到罗马法时期的占有令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 保全 事后救济 救济方 罗马 权利 判决 占有 损害赔偿 制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