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场同题竞赛的百年雅集——读南海霍氏藏本罗聘《鬼趣图卷》题咏诗文 被引量:9
1
作者 程章灿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79,共10页
南海霍氏珍藏本罗聘《鬼趣图卷》汇聚了自乾隆三十一年(1766)至民国七年(1918)约一百二十段题跋,其形式涵盖诗词文各体,内容极为丰富。社会身份与时空背景各不相同的作者,围绕"鬼趣"这一相同题目进行创作,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 南海霍氏珍藏本罗聘《鬼趣图卷》汇聚了自乾隆三十一年(1766)至民国七年(1918)约一百二十段题跋,其形式涵盖诗词文各体,内容极为丰富。社会身份与时空背景各不相同的作者,围绕"鬼趣"这一相同题目进行创作,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同题创作活动。从这个角度上说,《鬼趣图卷》相当于一册同题诗文集。它所记录的这场持续百余年、前所未有的文人雅集,堪称骚坛风雅、艺苑佳话,在文学史和艺术史上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雅集 诗文集 藏本 南海 题咏 竞赛 创作活动
原文传递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传周昉《调琴啜茗图》小识
2
作者 李方红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传周昉《调琴啜茗图》命名为宋摹本《调琴啜茗图》较为符合画面内涵。这件作品的印章和题跋提供了其元明清以来的递藏线索,特别是卷尾题跋,勾勒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围绕扬州的书画鉴藏交游网络。...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传周昉《调琴啜茗图》命名为宋摹本《调琴啜茗图》较为符合画面内涵。这件作品的印章和题跋提供了其元明清以来的递藏线索,特别是卷尾题跋,勾勒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围绕扬州的书画鉴藏交游网络。作为画家罗聘的藏品,《调琴啜茗图》为其仕女绘画的风格塑造提供了视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姬调琴图》 题跋 印章
下载PDF
自塑与他塑:多重视角下的方婉仪形象建构
3
作者 朱梓宁 贺万里 《美术大观》 2024年第4期85-91,共7页
本文通过梳理方婉仪所作绘画中的落款、自题诗,窥见其理想人格的自我建构情况。而在观者的多维视角之下,方婉仪则有着更复杂多元的形象。从他人所作的题咏诗词中可见观者对方婉仪理想人格形象与其绘画先锋性的接受情况。借由梳理后世鉴... 本文通过梳理方婉仪所作绘画中的落款、自题诗,窥见其理想人格的自我建构情况。而在观者的多维视角之下,方婉仪则有着更复杂多元的形象。从他人所作的题咏诗词中可见观者对方婉仪理想人格形象与其绘画先锋性的接受情况。借由梳理后世鉴藏者对罗聘、方婉仪二人合作画的题咏,则可见罗方之婚作为珠联璧合的伙伴式夫妻关系,已成为当时一种理想化的婚恋楷模,并且是后人品评方婉仪绘画绕不开的事实要素。因此,可以说方婉仪的形象在自我塑造、他人接受与重塑等多条路径中被建构而成,其艺术形象则随着历史情境的变化被有选择地强调与生成,反映出女性艺术家在接受史上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婉仪 建构 夫妻关系
下载PDF
金农画梅作品的“一诗多题”、代笔与真伪问题
4
作者 颜晓军 李妍嘉 《收藏家》 2024年第2期18-47,共30页
金农的画梅作品数量众多,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不仅探讨了金农的创作灵感和风格来源,而且归纳了其画梅作品中的“一诗多题”现象,并对其中透露出来的作伪现象加以分析。同时,对前辈学者提出的“代笔”等问... 金农的画梅作品数量众多,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不仅探讨了金农的创作灵感和风格来源,而且归纳了其画梅作品中的“一诗多题”现象,并对其中透露出来的作伪现象加以分析。同时,对前辈学者提出的“代笔”等问题进行重新讨论,尤其认为“罗聘代笔”的适用性应该缩小,从而将这方面的研究更加推进。此外,从诗书画印“四全”的角度对金农画梅作品加以鉴定,以冀确认其真迹的标准,对以往学界的猜测与误判进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农 代笔 画梅 一诗多题
原文传递
罗聘《鬼趣图》在乾嘉画坛的影响力变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琳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66,共2页
本文从三个角度对《鬼趣图》乾嘉画坛影响力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鬼趣图》的风格内容、罗聘的人生变迁和《鬼趣图》在社交中的影响力变化的分析,揭示清乾嘉时期的画坛变化,以及作品与社会审美、认知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鬼趣图》 乾嘉画坛
原文传递
方婉仪《墨竹图》卷考略
6
作者 李兰 《收藏家》 2023年第9期32-40,共9页
本文通过解析方婉仪《墨竹图》卷的题跋内容,考证罗聘、罗允缵父子的交游情况,梳理了罗氏家族相关艺术活动。研究表明,此幅《墨竹图》卷对于考察罗氏父子的生平交游具有补史和证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方婉仪 允缵 家梅派 交游
原文传递
诗画纪胜——罗聘《张荆圃登岱图》卷探析
7
作者 牛晓琰(文/图) 《收藏.拍卖》 2023年第4期48-53,共6页
自先秦以来,士人君子便有着登高必赋的传统。山川形胜激发了文士的情感,使之铺彩擒文,形之于吟咏,传之于百代;而遍布各地的古迹名胜,也因文人的题咏愈加灵动生色,引人遐想。迄于南宋,文人在雅集交游中,将题诗和绘画逐渐结合在一起,形成... 自先秦以来,士人君子便有着登高必赋的传统。山川形胜激发了文士的情感,使之铺彩擒文,形之于吟咏,传之于百代;而遍布各地的古迹名胜,也因文人的题咏愈加灵动生色,引人遐想。迄于南宋,文人在雅集交游中,将题诗和绘画逐渐结合在一起,形成诗书画并臻于一幅的合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集 登高必赋 题咏 交游 诗书画
原文传递
朱彝尊与王士祯合像考
8
作者 朱万章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7,共7页
朱彝尊和王士祯在清代文坛有“南朱北王”之称。两人各自的画像并不鲜见,而其合像却极为罕睹,罗聘的《王渔洋朱彝尊合像图》轴是目前所见两人唯一的合像。此合像的生成与传播,显示以乾隆时期诗人董元度为中心的清代中期书画、诗文鉴赏... 朱彝尊和王士祯在清代文坛有“南朱北王”之称。两人各自的画像并不鲜见,而其合像却极为罕睹,罗聘的《王渔洋朱彝尊合像图》轴是目前所见两人唯一的合像。此合像的生成与传播,显示以乾隆时期诗人董元度为中心的清代中期书画、诗文鉴赏和品评圈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趣好。“南朱北王”的合像,不仅代表了清代中期写意人物画的艺术水准,更为坛坫双杰的朱王并美提供了图像依据。诗与画的相互参证与揄扬,在合像中得到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彝尊 王士祯 合像 传播 诗画
原文传递
平明金殿开,团扇暂徘徊——罗聘指画《仕女图》三胞真伪探赜
9
作者 何思琦 《新蕾》 2023年第1期11-20,共10页
“扬州画派”中的罗聘,因绘画技艺全面,题材风格多变,被后人视为“扬州画派”之殿军。但是罗聘的指画艺术却常常为人所忽视,主要因由在于指画并非画坛主流,技法与审美皆不为受众所看重。很有意思的是,天津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与旅顺博物... “扬州画派”中的罗聘,因绘画技艺全面,题材风格多变,被后人视为“扬州画派”之殿军。但是罗聘的指画艺术却常常为人所忽视,主要因由在于指画并非画坛主流,技法与审美皆不为受众所看重。很有意思的是,天津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分别收藏了一件在构图、内容、技法及款题诸方面几乎完全一致的罗聘指画《仕女图》,综合考量,似乎“旅顺本”更真;就题识来看该图某种程度上与画家自身情感际遇或者交游存在着很大关联,极有可能成为画家绘制作品的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画 团扇仕女图 情感际遇和交游
下载PDF
读海外藏扬州八怪绘画——扬州八怪画派三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聂危谷 《中国书画》 2003年第2期19-27,共9页
'八怪'绘画的形式风格'扬州八怪'是一个担负艺术革新使命的绘画流派,活动于康熙中朝至乾隆末年的扬州。归属于'八怪'名下的画家历来众说不一,今人汇总清代汪鋆、李玉棻、凌霞、葛嗣浵以及近人陈师曾、郑午昌、... '八怪'绘画的形式风格'扬州八怪'是一个担负艺术革新使命的绘画流派,活动于康熙中朝至乾隆末年的扬州。归属于'八怪'名下的画家历来众说不一,今人汇总清代汪鋆、李玉棻、凌霞、葛嗣浵以及近人陈师曾、郑午昌、黄宾虹诸家之说,总计为15家。汇总诸说,'八怪'的实际人数既然超出八人,故上世纪60年代初有人提议改称清代扬州画派。此后论者或称'八怪',或称'八家',或称'画派',长期争持不下,反而弄得混淆不堪,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因'八怪'已经成为一个内蕴特定美学含义、外显个性特征的象征符号,在美术史上和人们的心目中烙有不可磨灭的印记,故'八怪'之称不可替代。而为了表明'八怪'并不限于'八家',笔者赞同著名美术史学者俞剑华于1962年提出的全称为'扬州八怪画派'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八怪 艺术革新 郑午昌 陈师曾 扬州画派 葛嗣浵 黄宾虹 俞剑华 石涛
下载PDF
罗聘指画艺术考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兆程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12年第1期55-62,共8页
罗聘的绘画值得世人称道,其传世的指画却很少有人研究。罗聘的指画并非偶尔为之,从其中题跋也可见其指画技法是甲、指、拳、掌并用,下过一番苦功夫的。因此,本文从罗聘指画的师承、传世指画的相关考证,以及罗聘未将指画作为毕生创作重... 罗聘的绘画值得世人称道,其传世的指画却很少有人研究。罗聘的指画并非偶尔为之,从其中题跋也可见其指画技法是甲、指、拳、掌并用,下过一番苦功夫的。因此,本文从罗聘指画的师承、传世指画的相关考证,以及罗聘未将指画作为毕生创作重点的原因三个方面,粗略分析罗聘的指画。指画流派由铁岭高其佩创立并代代相传,作为扬州八怪的殿军,研究罗聘的指画,对于研究南方指画的流传及发展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画 师承
原文传递
张问陶《续西涯诗意图》册探微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冰 《中国书画》 2016年第10期41-70,共30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有一册张问陶(1764-1814)绘《续西涯诗意图》册,风格飘逸隽秀,形神疏朗,展现了船山习画早期的特点,那么这册描绘京都十二处景色的山水册有着怎样的绘画渊源和面貌呢?
关键词 积水潭 张问陶 西涯 法式善 梧门先生 诗意 纸本 顾鹤庆 李东阳 净业
下载PDF
袁枚与扬州八怪交谊考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英志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7-92,共6页
袁枚隐居随园后 ,陆续与扬州八怪之李方膺、郑燮、金农、罗聘交往。其与郑燮关系亦密亦疏 ,与李方膺最为知心 ,与金农、罗聘师生关系也较密切。原因在于袁枚的思想与艺术个性在反叛传统、追求创新上和扬州八怪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 扬州八怪 袁枚 交谊 考证 李方膺 郑燮 金农 师生关系 艺术个性
下载PDF
“扬州八怪”之所以“怪”——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答客问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伯敏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50-155,共6页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下旬,当我在香港出席“亚洲第八届国际美育会议”期间,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扬州画家作品,正好在中文大学的文物馆展出。馆长高美庆博士,热情地接待了前往参观的各国代表。参观时,不少朋友问起“八怪”何以为“怪...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下旬,当我在香港出席“亚洲第八届国际美育会议”期间,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扬州画家作品,正好在中文大学的文物馆展出。馆长高美庆博士,热情地接待了前往参观的各国代表。参观时,不少朋友问起“八怪”何以为“怪”的问题。当时因时间关系,只是极简单的谈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八怪 金农 李方膺 郑燮 汪士慎 文物 清代扬州 故宫博物院 作品
下载PDF
罗聘《小西涯诗意图》考论——兼论罗聘与法式善之交谊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青山 《艺术探索》 2010年第6期15-17,共3页
罗聘与法式善是一对忘年之交,《小西涯诗意图》是罗聘为法式善绘的最后一组画,亦是罗聘的绝笔之作。文章采用考证与论述相结合的方法,介绍《小西涯诗意图》的绘图缘起,分析此组图的内容及法式善诗的含义,并论述罗聘与法式善的交谊。
关键词 法式善 《小西涯诗意图》
下载PDF
试论罗聘绘画艺术风格的演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邠 《美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90,共5页
当今,对"扬州八怪"的研究多集中在乾隆三十年前(1765年)(学术界称其为前"扬州八怪"时期),对于这个时期"扬州八怪"的产生和艺术成就,乃至个案的研究都很多。其实,"扬州八怪"并没有至乾隆三十年... 当今,对"扬州八怪"的研究多集中在乾隆三十年前(1765年)(学术界称其为前"扬州八怪"时期),对于这个时期"扬州八怪"的产生和艺术成就,乃至个案的研究都很多。其实,"扬州八怪"并没有至乾隆三十年结束,这个绘画流派或称为画家群体的结束时间应持续到"扬州八怪"中年龄最小的罗聘死后,即以罗聘生命的终结代表该画派主体影响的完结。把"八怪"的绘画艺术又延续了三十多年,而乾隆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正好是清史研究中通常所说的捩转。罗聘的去世,标志着"扬州八怪"艺术流派的消亡,"扬州八怪"在历经一个世纪后,又是以怎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艺术使命的呢?罗聘的绘画艺术的完善和成其大名,并不是在"八怪"的诞生地扬州,恰恰是在传统势力极强的北京。罗聘在这里获得了"吟坛首北翁,画坛数南罗"的很高评价,即罗聘这个画坛上的领军人物是在传统势力根深蒂固的北京被推出来的。这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风格 扬州八怪 演变 三十年 艺术成就 绘画流派 清史研究
原文传递
从罗聘《鬼趣图》看异文化的图像挪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晓娟 肖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4,共8页
罗聘《鬼趣图》"之八"直接植入了西洋的人体骨骼图,成为中西绘画碰撞与融合的有趣例证。虽几乎是直接的移植,然而经过细节的更改、背景的处理之后,《鬼趣图》"之八"的趣味已与西方医学性质的图画完全不同,而成为清... 罗聘《鬼趣图》"之八"直接植入了西洋的人体骨骼图,成为中西绘画碰撞与融合的有趣例证。虽几乎是直接的移植,然而经过细节的更改、背景的处理之后,《鬼趣图》"之八"的趣味已与西方医学性质的图画完全不同,而成为清中期在文人、市民阶层中习以为常的鬼怪形象。这种异文化的图像挪用,既使画面增添了从未有过的造型手段,又为西画东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趣图 骨骼图 图像挪用
原文传递
罗聘《罗两峰印存》再考及其用印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牛健 《大学书法》 2020年第5期132-140,共9页
罗聘作为"扬州八怪"画派后期的执牛耳者,其印章数量颇多,并与数十位篆刻家有明确记载的交往,亦有印谱《罗两峰印存》传世。但现代学者在《罗两峰印存》的印蜕数量与印人印作上多作争议,笔者以上海图书馆藏神州国光社影印《罗... 罗聘作为"扬州八怪"画派后期的执牛耳者,其印章数量颇多,并与数十位篆刻家有明确记载的交往,亦有印谱《罗两峰印存》传世。但现代学者在《罗两峰印存》的印蜕数量与印人印作上多作争议,笔者以上海图书馆藏神州国光社影印《罗两峰印存》为据,以考实其印谱中真实情况。此外,文章通过结合罗聘传世画作钤盖印章与其可考印迹对其用印做以系统整理与研究,以期对罗聘的印章与用印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峰印存》 考实 用印研究
下载PDF
试论“扬州八怪画派”的形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亚如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05-108,共4页
“扬州八怪”和他们的作品,两百多年来,在群众中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在清代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扬州八怪”及其所形成的画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牵涉的范围较广,本文仅就其形成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关于扬州八怪名称问题... “扬州八怪”和他们的作品,两百多年来,在群众中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在清代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扬州八怪”及其所形成的画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牵涉的范围较广,本文仅就其形成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关于扬州八怪名称问题“八怪”名称起于何时,尚无定论。同治五年成书的《桐荫论画》,列举了金农、李鲜、郑燮、罗聘之名,尚无“八怪”之称。最早见于著录的为光绪二十三年成书的《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以后在“中国画史”中都提出了“八怪”名称。但所举“八怪”之名,互有参差。计有汪士慎、金农、黄慎、高翔、李鲜、郑燮、李方膺,罗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八怪 扬州画派 金农 郑燮 汪士慎 李方膺 十三年 作品 中国画
下载PDF
扬州八怪画风对朝鲜末期画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文凤宣 《中国书画》 2003年第3期46-49,共4页
清朝与朝鲜书画交流及朝鲜后期绘画潮流朝鲜与清朝的战争(1636年)结束以后,就成为了清的朝贡国之一。从1637年开始到1893年的257年间朝鲜就有过多达500余次频繁的'定例使行'与清朝往来。这种'使行'又称燕行。基本上一... 清朝与朝鲜书画交流及朝鲜后期绘画潮流朝鲜与清朝的战争(1636年)结束以后,就成为了清的朝贡国之一。从1637年开始到1893年的257年间朝鲜就有过多达500余次频繁的'定例使行'与清朝往来。这种'使行'又称燕行。基本上一年中有2-3次,往来使节团一般由正使、副使、书状官等30余名组成,其中也包括了写字官、画员各1名。这些燕行人员一般都是当时朝鲜有着相当书画水平的知识人才。在重要的燕行时期,朝鲜的绘画史上涌现出了金昌业(1712年入京,下同)、李宜显(1720年、1732年)、洪大容(1765年)、李德懋(1778年)、朴齐家(1778年、1790年、1791年、1801年)、朴趾源(1780年)、姜世晃(1784年)、柳得恭(1790年、1807年)、金正喜(1809年)、李尚迪(1844年)等众多的在当时直接对朝鲜画坛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的文人画家。燕行时期正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这也正是清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八怪 画史 文人画家 金正喜 郑板桥 朴齐家 朝贡国 李德懋 清代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