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社会与命运中毁灭的美与爱——论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
李伟民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30
|
|
2
|
英国的戏剧教育和剧场教育 |
李婴宁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6
|
|
3
|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
徐朔方
|
《社会科学战线》
|
1978 |
20
|
|
4
|
中国语境: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阐释策略 |
李伟民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5
|
诗体和散文的莎士比亚 |
张冲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1
|
|
6
|
近百年《西厢记》研究 |
张人和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8
|
|
7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研究 |
曹明伦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0
|
|
8
|
中国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研究综述(1995~1996) |
李伟民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1997 |
11
|
|
9
|
壮丽的太阳与秀美的月亮——试析《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差异及其文化成因 |
程英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2 |
10
|
|
10
|
比较文学视点下的莎士比亚与中国戏剧 |
李万钧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7
|
|
11
|
从朱生豪到方平:中国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的二度转向 |
邓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12
|
《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成因之比较 |
李佩英
彭娅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8
|
|
13
|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欣赏 |
俞菁华
|
《尚舞》
|
2024 |
0 |
|
14
|
人性的探索者──悲剧时期的莎士比亚 |
方平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6
|
|
15
|
翻译的中庸之道——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两个中译本看归化与异化策略的运用 |
张芳
|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
2008 |
4
|
|
16
|
俄苏莎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
李伟民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17
|
杜丽娘的东方女子忧郁情结——《牡丹亭》译后感之一 |
汪榕培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18
|
19世纪查尔斯•奈特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注释(二) |
邹晨雅(译)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9
|
继承与颠覆——谈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改编 |
莫小青
|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20
|
凄美的理想与悲壮的现实——《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结局的比较 |
王淑英
|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
2005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