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格兰民族文学研究——以史蒂文森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小雁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3-156,共4页
苏格兰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是英国新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在此通过对史蒂文森的《巴伦特雷的少爷》和《金银岛》等代表作品进行解读,研究了史蒂文森小说中对苏格兰传统民俗的应用,并分析了以史蒂文森为代表的苏格兰文... 苏格兰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是英国新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在此通过对史蒂文森的《巴伦特雷的少爷》和《金银岛》等代表作品进行解读,研究了史蒂文森小说中对苏格兰传统民俗的应用,并分析了以史蒂文森为代表的苏格兰文学的冒险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巴伦特雷的少爷 金银岛 苏格兰文学
原文传递
探索“金银岛”宝石传奇之旅
2
作者 韦金伶 《新潮(芭珠甄选)》 2024年第6期96-98,共3页
一场史诗级冒险奇旅,将在一座神秘海岛画上句号。Van Cleef&Arpels梵克雅宝为当代典故续写薪新篇章,Treasure Island by Van Cleef&Arpels主题高级珠宝系列从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发表的历险小说《金银岛》中取灵感... 一场史诗级冒险奇旅,将在一座神秘海岛画上句号。Van Cleef&Arpels梵克雅宝为当代典故续写薪新篇章,Treasure Island by Van Cleef&Arpels主题高级珠宝系列从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发表的历险小说《金银岛》中取灵感,将世界的壮丽风景和奇珍异宝共治一炉,以三部曲形式展开一段奇幻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岛 历险小说 《金银岛》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VAN 三部曲
原文传递
金银岛
3
作者 悠悠 《学生天地(初中版)》 2020年第12期22-23,共2页
作品简介《金银岛》是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少年吉姆从垂危水手彭斯手中得到传说中的藏宝图,在当地乡绅的资助下组织探险队前往金银岛,并与众人智斗海盗,最终平息叛乱,... 作品简介《金银岛》是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少年吉姆从垂危水手彭斯手中得到传说中的藏宝图,在当地乡绅的资助下组织探险队前往金银岛,并与众人智斗海盗,最终平息叛乱,成功觅得宝藏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岛 英国作家 彭斯 作品简介 《金银岛》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藏宝图 吉姆
原文传递
《化身博士》的由来
4
作者 殷融 《大众心理学》 2021年第2期37-39,共3页
1885年秋,35岁的英国人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在一场深夜的噩梦中突然获得写作灵感,仅用几天时间就写出了一篇短篇小说的初稿。两年前,他已经因为出版《金银岛》而成为了英伦三岛家喻户晓的作家。
关键词 《化身博士》 写作灵感 《金银岛》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短篇小说 英国人
原文传递
史蒂文森《在南洋》中原住民的身份认同危机
5
作者 傅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7,共8页
史蒂文森的自传体散文集《在南洋》描绘了南太平洋马克萨斯岛、土阿莫土岛、吉尔伯特群岛上不同职业和不同阶层原住民的众生相。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关于阶级、平等、民族和文化等身份认同概念为观照,在殖民权力体制和商业社会价值观冲击下... 史蒂文森的自传体散文集《在南洋》描绘了南太平洋马克萨斯岛、土阿莫土岛、吉尔伯特群岛上不同职业和不同阶层原住民的众生相。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关于阶级、平等、民族和文化等身份认同概念为观照,在殖民权力体制和商业社会价值观冲击下,原住民在自我身份、民族身份和社会身份认同上存在形式不一、强度不一的游离感、模糊的混杂感,动摇了其族长式的宗族观念与传统习俗的思想根基。这种认同危机是殖民地弱势文化受到冲击后群发性的个体阵痛,也是现代性焦虑在南太的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在南洋 马克思主义 原住民 身份认同危机
原文传递
语言构建的身份——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化身博士》
6
作者 李靖 钟洁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8-23,共6页
《化身博士》是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小说的背景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讲述了外表身份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阶层的杰基尔博士与海德先生的故事。维多利亚时代是阶级冲突最为显著的时期,而这一特征... 《化身博士》是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小说的背景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讲述了外表身份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阶层的杰基尔博士与海德先生的故事。维多利亚时代是阶级冲突最为显著的时期,而这一特征也体现在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对话之中。社会语言学家伯恩斯坦曾提出“复杂语码”与“局限语码”的概念,这一理论充分体现了语言与阶级之间的联系。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化身博士》中人物对话的语言特征,可以进一步理解作者对于人物身份的构建,双重人格的塑造以及恐怖气氛的渲染,进而探讨作品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身博士》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社会语言学 复杂语码 局限语码
下载PDF
文艺之城爱丁堡
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城市地理》 2021年第8期16-17,共2页
“其他城市或许不乏追捧者,而唯独她,美得夺目、声名远播,吸引着爱慕者接踵而来……她是如此浪漫,直指浪漫最本质的词义。她虽美丽,更趣味盎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在《爱丁堡笔记》中如此形容自己的故乡。
关键词 趣味盎然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追捧者 爱丁堡 浪漫
下载PDF
该睡的时候溜了
8
作者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佚名(译)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21年第4期1-1,共1页
Escape at Bedtime是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代表作之一。诗人描述了孩子利用暑热退去的睡前时光做一个短暂的逃离,在宁静的夏夜里仰望星空,听蛙虫低吟,享受-.份纯粹的快乐。整首诗节奏清晰,语言和声韵表达和谐,逼真地再现... Escape at Bedtime是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代表作之一。诗人描述了孩子利用暑热退去的睡前时光做一个短暂的逃离,在宁静的夏夜里仰望星空,听蛙虫低吟,享受-.份纯粹的快乐。整首诗节奏清晰,语言和声韵表达和谐,逼真地再现了童年时光,充分展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珍贵的童心。读者可以透过孩子那翌澄道的眼睛,步步看见那片属于孩童的自由净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仰望星空 丰富的想象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