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1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发布为背景 被引量:189
1
作者 于志刚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2-110,共9页
以寻衅滋事罪来严厉制裁日趋蔓延的网络造谣行为,究竞是这一传统口袋罪的"袋口"向网络空间的再次张开或扩大,还是传统法律规则向网络空间中的合理延伸,这是一个严肃的刑法基础问题。"双层社会"的日渐成形,导致传统... 以寻衅滋事罪来严厉制裁日趋蔓延的网络造谣行为,究竞是这一传统口袋罪的"袋口"向网络空间的再次张开或扩大,还是传统法律规则向网络空间中的合理延伸,这是一个严肃的刑法基础问题。"双层社会"的日渐成形,导致传统刑法罪名体系向网络空间的延伸适用成为一个司法和理论难以回避的话题,通过解释罪状的核心"关键词",发布"常见多发"网络犯罪的司法解释,建立网络犯罪全新的立案标准体系,是最为直接的问题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社会 寻衅滋事 网络谣言 解释
原文传递
刑法应当理性应对网络谣言——对网络造谣司法解释的实证评估 被引量:151
2
作者 孙万怀 卢恒飞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9,共17页
网络造谣司法解释对侮辱、诽谤等罪名的规定只是入罪标准的细化,而以寻衅滋事罪处理网络谣言则是一个突破,寻衅滋事罪所具有的口袋性特征使其能对网络谣言无所不包地一网打尽,导致刑法的规范性、协调性进一步丧失,致使公民的言论表达权... 网络造谣司法解释对侮辱、诽谤等罪名的规定只是入罪标准的细化,而以寻衅滋事罪处理网络谣言则是一个突破,寻衅滋事罪所具有的口袋性特征使其能对网络谣言无所不包地一网打尽,导致刑法的规范性、协调性进一步丧失,致使公民的言论表达权已经受到实质的损害,也导致司法实践处理程序和处理结果的飘忽不定。对网络虚假信息处理实践的偏差一方面是规范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有对规范本身的误读。虚假信息应当理解为没有根据的信息,应具备无根据性、具体性、可信性和关联性。公共场所实际上是一个空间范畴的概念,尽管许多人将空间区分为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但实际上只是将"空间"一词虚拟化理解,网络虚拟空间不具有空间的基本属性。公共秩序是指公众生活的平稳和安宁,公共秩序严重混乱是指公众日常生活被迫中断或不能正常进行的状况。网络空间不是公共场所,网络空间秩序、道德秩序以及国家形象都不属于公共秩序。对虚假信息的"明知"应是"确实知道",而不包括"可能知道"。对"恶意"的强调形式上有利于缩小犯罪圈,但现实可能导致削弱对明知的认定,无视构成要件的规范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寻衅滋事 虚假信息 公共秩序 恶意
原文传递
“后真相”时代网络谣言的话语空间与传播场域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4160条谣言的分析 被引量:117
3
作者 李彪 喻国明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12,121,共11页
"后真相"并不意味着谣言可以大行其道,但"后真相"时代的谣言在话语修辞和传播结构上出现了新变化。本文选取微信平台传播量最高的4160条谣言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谣言在标题修辞上具有权威加持与恐惧诉求、大量... "后真相"并不意味着谣言可以大行其道,但"后真相"时代的谣言在话语修辞和传播结构上出现了新变化。本文选取微信平台传播量最高的4160条谣言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谣言在标题修辞上具有权威加持与恐惧诉求、大量使用新闻式和数字式标题等手段;议题建构多使用程序化固定结构、故事元素、建构社交货币等方法;传播机制上呈现出幂律分布、嵌套结构的圈群化传播等,总结出后真相时代谣言传播的"加冕"与"祛魅"、逆火效应、延时机制、可视化负效应和少数人情绪启动等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真相时代科学辟谣的做点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网络谣言 可视化负效应 网络辟谣
原文传递
网络谣言传导:过程、动因与根源——以地震谣言为例 被引量:85
4
作者 王国华 方付建 陈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从谣言传导路径、主体和载体角度阐释了网络谣言传导过程;以谣言传导中发布者、传播者、行动者和模仿者等为视角分析了谣言传导的动因;并认为信息不对称、安全感缺乏、从众心理、公信力危机、社会记忆等是网络谣言传导的内在根源。
关键词 网络谣言 传导机制 地震谣言
下载PDF
网络谣言的形成、传导与舆情引导机制 被引量:68
5
作者 姜胜洪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6期12-20,共9页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的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降低网络谣言的危害,必须努力把握其形成机理及其传导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网络舆情分析研判...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的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降低网络谣言的危害,必须努力把握其形成机理及其传导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保障民生需求,维护群众利益;坚持信息透明原则,及时公布准确信息;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加快培养微博意见领袖。媒体应该自觉承担清除网络谣言的责任与义务;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谣言免疫力,从而构建起应对网络谣言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传导机制 舆情引导 新媒体
下载PDF
网络谣言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被引量:59
6
作者 邓国峰 唐贵伍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8-90,共3页
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谣言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结合网络形成了新的力量,并对社会和人们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总结前人研究资料,从新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谣言的特点及其传播机制,并分析了其对社会产生影... 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谣言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结合网络形成了新的力量,并对社会和人们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总结前人研究资料,从新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谣言的特点及其传播机制,并分析了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传播学 控制
下载PDF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基于《刑法修正案(九)》的解读 被引量:54
7
作者 苏青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6,共12页
网络谣言治理已成为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刑法限制解释的语境下,对于谣言与虚假信息可作同等理解。《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若干罪名规制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的行为,进一步确认并加强了对网络空间秩序法益的保护。编造、故意传播... 网络谣言治理已成为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刑法限制解释的语境下,对于谣言与虚假信息可作同等理解。《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若干罪名规制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的行为,进一步确认并加强了对网络空间秩序法益的保护。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之"传播"须指向不特定对象,本罪不存在单纯的编造虚假信息罪;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之规定兼具限定性与灵活性之特征;"扰乱社会秩序"的认定可参照有关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解释,后者则应规定为抽象危险犯。为防止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成为新的口袋罪,应当对"违法犯罪活动"与"情节严重"构成要件作适当的严格解释。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适用依赖于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网络空间秩序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
原文传递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被引量:55
8
作者 刘宪权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19,共15页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超越了以往的规模,加剧了掌控的难度,催生了职业"网络推手",其社会危害性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本质是线下的传统造谣、传谣行为的互联网化与"升级版",刑法对...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超越了以往的规模,加剧了掌控的难度,催生了职业"网络推手",其社会危害性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本质是线下的传统造谣、传谣行为的互联网化与"升级版",刑法对其的规制力度应当更大。然而,现行刑法中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罪名体系呈现出非专有罪名规制乏力、专有罪名规制范围有限的现状,导致刑事立法的"力有不逮"以及刑事司法的"越俎代庖"。对此,刑法应根据网络犯罪的特殊属性,通过完善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非专有罪名和新增设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这一专有罪名,以重构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罪名体系。这才是刑法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造谣 传谣 言论自由 刑法规制
原文传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传播与治理研究——基于新冠疫情的网络谣言文本分析 被引量:54
9
作者 陈雅赛 《电子政务》 CSSCI 2020年第6期2-11,共10页
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例,选取腾讯较真平台所披露的谣言信息与各级政府的谣言回应作为研究对象,从谣言传播时间、传播渠道、政府回应、辟谣主体四个维度对疫情中谣言的传播特征、政府回应与谣言传播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例,选取腾讯较真平台所披露的谣言信息与各级政府的谣言回应作为研究对象,从谣言传播时间、传播渠道、政府回应、辟谣主体四个维度对疫情中谣言的传播特征、政府回应与谣言传播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谣言在疫情爆发初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谣言的形成与扩散主场为微信与微博,谣言的传播与政府信息公开程度有直接关系。随着政府重视对网民关切与谣言进行回应,谣言蔓延趋势得到一定控制。研究认为,构建政府部门、专家团队、主流媒体相结合的全媒体信息发布体系与辟谣平台,政府部门重视与民间的平等"对话"是网络谣言治理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冠疫情 网络谣言 谣言治理 应急管理
原文传递
信息情绪性对网络谣言传播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0
10
作者 赖胜强 唐雪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目的/意义]信息内容本身是影响网络谣言传播的重要因素,过去研究忽视信息的情绪表达对谣言传播的影响,以情绪感染理论为基础,对网络谣言情绪化内容对受众的传谣行为展开研究。[方法/过程]研究通过2(网络谣言的态度:正向网络谣言、负向... [目的/意义]信息内容本身是影响网络谣言传播的重要因素,过去研究忽视信息的情绪表达对谣言传播的影响,以情绪感染理论为基础,对网络谣言情绪化内容对受众的传谣行为展开研究。[方法/过程]研究通过2(网络谣言的态度:正向网络谣言、负向网络谣言)×2(网络谣言情绪:有情绪、无情绪)双因子实验,以方差分析法比较各受测组对网络谣言的传播意愿差异。[结果/结论]发现情绪化谣言是能通过情绪感染使谣言受众产生相类似的正负情绪,在情绪的影响下受众缺乏对信息的理性分析,从而加大了对谣言的转发,谣言受众的情绪在谣言转发中起着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信息情绪性 网络信息 谣言传播
下载PDF
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特点及对网络舆论场的影响 被引量:47
11
作者 姜胜洪 殷俊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4,共4页
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让微信开始更多地具备了"新媒体"功能,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在一些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上开始成为新信源,而且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谣言传播渠道,给舆论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新问题、新挑战。面对微信舆论场的冲击,相... 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让微信开始更多地具备了"新媒体"功能,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在一些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上开始成为新信源,而且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谣言传播渠道,给舆论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新问题、新挑战。面对微信舆论场的冲击,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同时,广大网民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做正能量的凝聚者、传播者,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传播特点 舆论场 网络谣言
原文传递
论网络暴力行为的刑法规制 被引量:44
12
作者 徐才淇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08,共7页
随着时代发展和网络普及,网络暴力行为层出不穷,其危害后果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概念、主要表现形式、我国网络暴力行为现状、形成原因、相关立法等情况的研究,结合其他国家的对于网络暴力行为的相关立法和治理措施,... 随着时代发展和网络普及,网络暴力行为层出不穷,其危害后果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概念、主要表现形式、我国网络暴力行为现状、形成原因、相关立法等情况的研究,结合其他国家的对于网络暴力行为的相关立法和治理措施,提出应当在刑法中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规定、增加新的专项罪名或增加专门的单行刑法的规制建议,以期为今后有效预防、控制网络犯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行为 人肉搜索 网络语言暴力 网络谣言 刑法规制
原文传递
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兰月新 董希琳 +1 位作者 苏国强 赵红培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8-84,90,共8页
分析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与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及制约传播的因素,以网络信息量为研究对象,构建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模型,确定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研究在3个阶段产生网络谣言对舆情的影响程度,提出降低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之影... 分析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与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及制约传播的因素,以网络信息量为研究对象,构建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模型,确定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研究在3个阶段产生网络谣言对舆情的影响程度,提出降低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之影响对策,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网络舆情 网络谣言 微分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网络谣言对受众再传播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赖胜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3-156,135,共5页
Web 2.0背景下人们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发布或转发信息,这使得谣言开始在网络上大范围流传,网络成为谣言发生的重灾区。网络谣言传播可分为网络谣言的生成和传播两个阶段,网络谣言能够大范围传播关键在于受众对谣言信息再传播,是什么因素... Web 2.0背景下人们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发布或转发信息,这使得谣言开始在网络上大范围流传,网络成为谣言发生的重灾区。网络谣言传播可分为网络谣言的生成和传播两个阶段,网络谣言能够大范围传播关键在于受众对谣言信息再传播,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受众的再传播行为。本文基于SOR模式,从信息内容特性、传播者特性和信息受众个体特性三个方面构建了网络谣言对受众再传播行为影响的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信息受众 再传播行为 谣言传播 机理模型 谣言治理
下载PDF
网络谣言的文本结构与表达特征——基于腾讯大数据筛选鉴定的6000+谣言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41
15
作者 喻国明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9,共7页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谣言的传播。尤其是社交网络平台上,谣言信息层出不穷。本文基于腾讯大数据筛选鉴定的6000+谣言文本,对谣言的内容分布、谣言的叙事结构、谣言的议题场景构筑以及谣言的标题特征进行了详细...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谣言的传播。尤其是社交网络平台上,谣言信息层出不穷。本文基于腾讯大数据筛选鉴定的6000+谣言文本,对谣言的内容分布、谣言的叙事结构、谣言的议题场景构筑以及谣言的标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这对于我们把握新技术背景下的谣言生成与传播的机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大数据 互联网传播 文本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信息异化理论的网络衍生舆情演化规律及对策研究——以网络谣言治理为例 被引量:39
16
作者 李昊青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13,共6页
网络衍生舆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网络舆情信息和主体异化问题。根据信息异化理论,通过分析网络舆情演化的萌芽期、扩散期与消退期3个阶段,归纳了网络衍生舆情的一般特征和演化规律,指出网络谣言是信息异化作用下一种典型的综合网络舆情,... 网络衍生舆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网络舆情信息和主体异化问题。根据信息异化理论,通过分析网络舆情演化的萌芽期、扩散期与消退期3个阶段,归纳了网络衍生舆情的一般特征和演化规律,指出网络谣言是信息异化作用下一种典型的综合网络舆情,并以网络谣言治理为例,深入剖析了网络谣言的基本要素与演化机理,进而,提出了治理网络谣言的"主体——社会——技术"的"三维一体"策略,以期为我国综合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网络衍生舆情 信息异化 网络谣言 演化机理 谣言治理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谣言传播规律模型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兰月新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34-1338,共5页
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由于信息的匮乏,人们对信息的渴求也异于平常,谣言更容易被人们相信并传播。本文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利用MATALB数值仿真,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探讨控制谣言传播的因素、寻找控制谣言传播的对策,为政府的网... 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由于信息的匮乏,人们对信息的渴求也异于平常,谣言更容易被人们相信并传播。本文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利用MATALB数值仿真,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探讨控制谣言传播的因素、寻找控制谣言传播的对策,为政府的网络谣言控制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传播模型 网络舆情
原文传递
社交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主题图谱构建及关系路径研究——基于网络谣言话题的分析 被引量:39
18
作者 王晰巍 张柳 +1 位作者 韦雅楠 王铎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5,共9页
[目的/意义]大数据驱动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中网络谣言关系路径主题图谱可视化分析,可以为相关舆情管理部门有效监管和正确引导社交网络舆情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方法/过程]文章采用网络爬虫对社交网络舆情传播中网络谣言话题进... [目的/意义]大数据驱动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中网络谣言关系路径主题图谱可视化分析,可以为相关舆情管理部门有效监管和正确引导社交网络舆情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方法/过程]文章采用网络爬虫对社交网络舆情传播中网络谣言话题进行数据获取,构建网络谣言基于意见领袖主题图谱的实体及用户关系,确定意见领袖的关系路径分析参数;以新浪微博“重庆大巴坠江·非女司机逆行导致”话题为例,使用开源知识图谱工具Neo4j对数据进行主题图谱构建,利用Cypher语言对意见领袖的传播效率、传播路径和关键节点影响力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在微博网络谣言传播中,意见领袖知识图谱是一种有向网络关系图,意见领袖节点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普通用户节点的传播极易受到意见领袖节点的影响,意见领袖是舆情谣言话题传播中的关键人物;同时社交网络舆情的知识图谱整体呈现二级传播态势,单个意见领袖节点不具备左右谣言话题传播的能力,意见领袖节点与普通用户节点的壁垒随着网络谣言舆情的不断传播将在一定程度地慢慢弱化,使社交网络舆情向更为扁平及无序的方式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舆情 网络谣言 主题图谱 意见领袖 关系路径
原文传递
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辟谣效果研究--基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7
19
作者 唐梦斐 王建成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8-103,36,共7页
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会对后续的救援和调查工作产生严重的阻碍,因此权威机构辟谣的效果对突发事件的有效解决具有重大意义。以2015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相关谣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突发事件政务微博的辟谣时间、辟谣... 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会对后续的救援和调查工作产生严重的阻碍,因此权威机构辟谣的效果对突发事件的有效解决具有重大意义。以2015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相关谣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突发事件政务微博的辟谣时间、辟谣方式、辟谣主体等内容,揭示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辟谣的具体效果,进而对政务微博在辟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最后为提高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辟谣的有效性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政务微博 网络谣言 辟谣 辟谣效果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模型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兰月新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57-61,共5页
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发生机制,以网民数量变化为研究对象,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利用MATALB数值仿真和相轨线分析,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探讨控制谣言传播的因素,并为政府控制网络谣言传播制定... 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发生机制,以网民数量变化为研究对象,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利用MATALB数值仿真和相轨线分析,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探讨控制谣言传播的因素,并为政府控制网络谣言传播制定长期策略和近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数学建模 传播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