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守护在线之德:网络文化乱象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田旭明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93,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涉苏网络舆论处置与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14SZB020)
-
文摘
网络社会层出不穷的文化乱象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虽然能给人带来暂时的娱乐享受,但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失范。从伦理学视角来看,网络文化乱象丛生,亵渎和冲击了主流价值观与价值评判标准,加剧了社会转型期的道德焦虑,加重了现代性环境中人的异化。而这些伦理危机的产生,与网络技术本身存在的伦理风险、网络主体的道德缺失和价值偏差以及社会矛盾引发的心态失衡和心理焦虑有着密切关联。为此,需要从主体、社会、政府、法制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机制,对网络文化乱象进行积极的伦理治理,从而呵护我们的网上精神家园。
-
关键词
网络文化乱象
伦理病灶
伦理治理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流量时代”网络文化乱象及治理方案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广霄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33-35,共3页
-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执政安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BDJ006)。
-
文摘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密不可分,网络空间失范、失序对现实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进入“流量时代”背景下,形成诸多网络文化乱象,包括失范化的网络语言、低俗化的网络直播、复制抄袭的网络文化等。需剖析网络文化乱象的成因,通过发挥网络主体作用,加快先进文化建设、加强主体道德教育,培育网民文明素质、推进网络立法工作,强化监督管理成效等方案和对策,有效治理网络文化乱象,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文化空间。
-
关键词
“流量时代”
网络文化乱象
治理方案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