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式影像检查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下玻璃膜疣样沉积的诊断价值及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稚平 王红艳 +5 位作者 谢肖 孟洁 王金艳 何煦 赵思平 刘婷婷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3-698,共6页
目的评估多模式影像检查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下玻璃膜疣样沉积(SDD)的诊断价值,观察其影像特征。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经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确诊的AMD-SDD患者65例104... 目的评估多模式影像检查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下玻璃膜疣样沉积(SDD)的诊断价值,观察其影像特征。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经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确诊的AMD-SDD患者65例104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CFP)、多波长炫彩成像(MC)、超广角眼底成像(UWF)、SD-OCT检查。采用海德堡Spectralis HRA+OCT一体机行MC检查,获得标准MC图像。观察分析SDD的多模式影像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CFP、MC、UWF检测SDD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65例104只眼中,男性29例52只眼,女性36例52只眼;单眼、双眼分别为26、39例;年龄(71.74±10.97)岁。AMD早、中、晚期分别为31(29.8%,31/104)、24(23.1%,24/104)、49(47.1%,49/104)只眼。CFP、MC、UWF分别检出SDD 76(73.1%,76/104)、94(90.4%,94/104)、96(92.3%,96/104)只眼。CFP检查示黄斑区SDD边缘模糊。UWF检查示点状、带状SDD分别表现为淡黄色离散沉积和淡黄色交织网状沉积。MC检查示点状SDD呈黄绿色圆形强反射,带状SDD其边缘环绕弱反射,边界清晰。SD-OCT检查示SDD呈强反射信号,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光感受器细胞层之间。点状SDD可突破椭圆体带而致外界膜轻度隆起或中断,表现为圆锥样强反射信号。带状SDD表现为连续“山丘状”突起,几乎不突破椭圆体带。CFP、MC、UWF检测SDD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3.1%、90.4%、92.3%和61.1%、94.4%、83.3%。结论MC和UWF在诊断AMD-SDD方面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CFP;而SD-OCT能有效揭示SDD在视网膜下的位置和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玻璃样沉积 网状假性玻璃 多模式影像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微脉冲激光治疗后疣体消退1例
2
作者 魏建丽 陈利双 廖燕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74-76,共3页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变,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密切相关,并可能导致AMD进展为晚期病变。该文报告1例RPD经微脉冲激光(SML)治疗后疣体消退的病例,说明SML可能是一种治疗RPD的有效方法,有望在防止AMD晚期病变方...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变,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密切相关,并可能导致AMD进展为晚期病变。该文报告1例RPD经微脉冲激光(SML)治疗后疣体消退的病例,说明SML可能是一种治疗RPD的有效方法,有望在防止AMD晚期病变方面发挥作用,这一发现可能为RP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假性玻璃 微脉冲激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欧堡超广角眼底照相 自发荧光
下载PDF
网状黄斑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叶素娜 程浩 《国际眼科纵览》 2019年第5期350-354,共5页
网状黄斑病变(reticular macular disease,RMD)多发生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isease,AMD)患者中,是一种不同于典型玻璃膜疣的形态学改变,在多种成像模式中具有稳定、特征性的表现。不同研究报道的RMD发病率因成像... 网状黄斑病变(reticular macular disease,RMD)多发生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isease,AMD)患者中,是一种不同于典型玻璃膜疣的形态学改变,在多种成像模式中具有稳定、特征性的表现。不同研究报道的RMD发病率因成像方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联合使用多模态成像模式有助于提高RMD的诊断率。RMD的出现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及地图状萎缩高度相关,是AMD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黄斑病变 网状假性玻璃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多模态成像
原文传递
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有关的细胞外沉积:视网膜下疣样沉积和网状假性玻璃膜疣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厚斌 谢海南 《眼科》 CAS 2022年第6期413-418,共6页
脂蛋白来源的碎片等沉积物可沉积于视网膜光感受器和色素上皮细胞之间,称为网状假性玻璃膜疣或视网膜下疣样沉积。临床上非常常见,但易被误认为是玻璃膜疣。网状假性玻璃膜疣与Ⅲ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外层视网膜萎缩等较为密切。
关键词 视网样沉积 网状假性玻璃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原文传递
网状黄斑病变的外层视网膜厚度变化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奇 褚哲 +1 位作者 程璐 程浩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24-1032,共9页
目的研究网状黄斑病变(RMD)患眼黄斑区外层视网膜厚度变化的特征和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收集2019年2至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者资料,连续纳入至少1只眼确诊为早中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31例(54只眼)为... 目的研究网状黄斑病变(RMD)患眼黄斑区外层视网膜厚度变化的特征和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收集2019年2至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者资料,连续纳入至少1只眼确诊为早中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31例(54只眼)为AMD组,连续纳入至少1只眼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图像存在视网膜下疣样沉积物者33例(62只眼)为RMD组,同期连续纳入50~83岁的双眼眼底正常志愿者32例(64只眼)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应用谱域OCT检查并分析各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F)和黄斑中心凹颞侧(T)、鼻侧(N)、上方(S)和下方(I)2 mm的外层视网膜(ORL)、内层视网膜(IRL)、脉络膜的厚度特征,分析RMD黄斑区ORL厚度与脉络膜厚度、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的相关性。主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χ^(2)检验、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RMD组黄斑区F、T、S、I位点ORL厚度相较于AMD组和HC组明显变薄,以F位点最为明显[RMD组、AMD组和HC组分别为(90.27±8.93)、(98.04±11.7)和(97.19±7.02)μm;P<0.01]。在自变量包括了黄斑区F位点ORL厚度、性别、年龄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黄斑区F位点ORL厚度与RMD患病之间存在关联(比值比=0.926,P<0.05)。RMD组黄斑区ORL和脉络膜厚度明显变薄[其中F位点ORL和脉络膜厚度RMD组分别为(90.27±8.93)和(163.21±72.43)μm;AMD组分别为(98.04±11.7)和(235.34±64.15)μm;HC组分别为(97.19±7.02)和(240.08±62.27)μm;P<0.01],但两者间没有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多个位点的线性关系不显著;RMD患眼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与黄斑区F、T、S位点的ORL厚度具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0.487,0.722,0.467,P<0.05)。结论RMD患眼黄斑区的ORL较健康眼及不伴RPD的早中期AMD患眼更薄。RMD患眼黄斑区ORL变薄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视网 中央凹 视网 脉络新生血管化 网状黄斑病变 网状假性玻璃
原文传递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富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017-1018,共2页
网状玻璃膜疣(reticular pseudodrusen,RPD)不同于典型玻璃膜疣(typical drusen),与黄斑病变关系密切,推测RPD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发展的高风险因素,包括地图样萎缩(geographic atrophy,GA)和... 网状玻璃膜疣(reticular pseudodrusen,RPD)不同于典型玻璃膜疣(typical drusen),与黄斑病变关系密切,推测RPD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发展的高风险因素,包括地图样萎缩(geographic atrophy,GA)和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给予高度关注。RPD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时表现不同,自发荧光(autofluorescent,AF)和红外线(infrared,IR)影像具有特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假性玻璃 黄斑疾病 自发荧光 红外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