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网络空间的净化与青少年网德教育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彦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16,共6页
互联网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青少年网上不良行为的根源是网络空间的文化危机。由于互联网具有不同寻常的社会控制结构,它的有序性问题特别需要有效的解决方案。网络空间文化的基本准则为:“善待网络”;网络道... 互联网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青少年网上不良行为的根源是网络空间的文化危机。由于互联网具有不同寻常的社会控制结构,它的有序性问题特别需要有效的解决方案。网络空间文化的基本准则为:“善待网络”;网络道德的五条基本规范为:无害原则、尊重原则、允许原则、诚信原则、互惠原则。加强网德教育要从认知教育入手,以情感养成为目标,通过自主建构内化,注重过程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 络文化 青少年 教育 络空间 净化 诚信原则 认知教育
原文传递
网德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新课题 被引量:11
2
作者 陆宝益 杨海平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8-61,68,共5页
人为因素已成为网络安全问题最直接最具影响的重要方面 ,种种网德失范行为警示人们必须关注人类的网德建设。重视网德理论研究 ,制订具体的网络行为准则和规范 ,加强网德教育是深化网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也是网络安全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络道 建设 教育 络安全
下载PDF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姚世民 汤继平 《青年探索》 2005年第4期52-54,共3页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一方面,互联网强化青少年的主体地位、现代观念、社会行为;另一方面,它又导致了青少年民族传统的淡化、道德意识的弱化、抽象思维的退化、人际交往的异化。当务之急是趋利避害,采...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一方面,互联网强化青少年的主体地位、现代观念、社会行为;另一方面,它又导致了青少年民族传统的淡化、道德意识的弱化、抽象思维的退化、人际交往的异化。当务之急是趋利避害,采取加强网站建设、信息防范、网德教育、监督管理等措施去克服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科学利用网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互联 影响及对策 行为方式 思想观念 主体地位 现代观念 民族传统 意识 抽象思维 人际交往 趋利避害 站建设 教育 负面影响 监督管理 健康成长 科学利用 社会 弱化 信息
下载PDF
网络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奎庆 张宏如 《思想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33-34,共2页
网络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新形势下学生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德育要正视这一问题,积极寻求应对措施,要树立新的理念,加强对网络的管理,还要切实加强网风、网德教育,对网络成瘾者的教育引导与心理干预。
关键词 络成瘾者 负面影响 对方 学生工作 教育 心理干预 教育引导
原文传递
大学生网德失衡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春光 《许昌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118-120,共3页
由于网络的即索即取全球交互特征和传播内容的隐匿、自由、开放、异化等特征 ,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及日常行为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网德失衡”现象已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应尽快制定科学的大学生网德行为准则 ,建... 由于网络的即索即取全球交互特征和传播内容的隐匿、自由、开放、异化等特征 ,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及日常行为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网德失衡”现象已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应尽快制定科学的大学生网德行为准则 ,建立系统的网德行为管理和监控机制 ,优化网德教育环境 ,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不断提高德育教师的信息素质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互联 失衡 对策 观念 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论网德教育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士会 陈庆文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6年第1期81-82,共2页
网德是指网络交往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自律性、平等性、多元性特征。学校网德教育内容应包括:遵守网络礼仪;正确选择网络信息;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预防计算机犯罪五个方面。对网德教育我们应遵循引导性与建构性相... 网德是指网络交往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自律性、平等性、多元性特征。学校网德教育内容应包括:遵守网络礼仪;正确选择网络信息;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预防计算机犯罪五个方面。对网德教育我们应遵循引导性与建构性相结合原则,主体性原则,寓教于乐原则,采取加强网络文化、校园网建设,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社会 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络信息安全 计算机犯罪 校园建设 规范 络交往
下载PDF
大学生网德教育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丽臻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3-55,共3页
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德教育,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大学生网德失范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网德失范问题的一些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教育
下载PDF
政府防控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责任体系建构 被引量:2
8
作者 黎慈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1-66,共6页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情形日益增多,这不仅危害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权威力量,政府理应肩负起防控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责任。然而...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情形日益增多,这不仅危害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权威力量,政府理应肩负起防控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责任。然而,由于网络在我国的使用和发展时间不长,政府监管责任机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为了有效防治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情形发生,政府有必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增强网络监管力度、培养专业人才、加快技术研发、督导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构建网络协同管理机制等方面完善其责任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行为失范 络协同管理 教育
下载PDF
网络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现状诊断与创新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谦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6-67,共2页
中小学德育工作面对网络大背景,应该有超前应对意识,方可做到防患于未然。然而网德教育现实不容乐观,各地情况不一,发展极不平衡,大致有滞后、同步和超前三种状态。据此,提出网德教育创新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 教育 超前应对 创新策略
下载PDF
发挥专业优势,加强网德教育——浅谈信息技术教师在网德教育中的专业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龙生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3年第3期4-4,13,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迈入信息社会,以信息为核心的崭新的群体文明——网络文明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产生而发展起来。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对于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信息课堂 初中教育 教育
下载PDF
精神的边界——网德教育视野中“黑客精神”的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伟 《当代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共5页
几年来,“黑客”情结一直在纠缠青少年网民,难以理顺。本文通过对黑客精神的哲理分析,进一步揭示其实质内涵,以提高青少年网络意识。
关键词 黑客 精神边界 教育 “黑客精神”
下载PDF
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泽碧 《继续教育研究》 2006年第1期176-176,F0003,共2页
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酿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直面网络、拒绝诱惑、迎接挑战”的对策思考,以期能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空间提供一片... 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酿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直面网络、拒绝诱惑、迎接挑战”的对策思考,以期能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空间提供一片圣洁的蓝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犯罪 教育 拦截诱惑
下载PDF
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青少年网德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盛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
当前青少年网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青少年的主体人格,忽略了青少年本身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能力。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青少年主体的人格认同是网德教育的基础,同时,青少年网德教育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具有发展... 当前青少年网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青少年的主体人格,忽略了青少年本身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能力。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青少年主体的人格认同是网德教育的基础,同时,青少年网德教育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具有发展的阶段性与层级性。在方法上我们应当采取"对话-辩论"的道德教育模式,此外,还需要营造诚信公正的网德教育环境来支持青少年网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伯格 认知发展理论 青少年 教育
下载PDF
网络对青年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14
作者 严珍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网络以其民主性、渗透性、共享性、不可控制性等特征,在为青年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他们创造精彩的娱乐时空的同时,对青年学生成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更频繁、更直接、更广泛。因此,网络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学... 网络以其民主性、渗透性、共享性、不可控制性等特征,在为青年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他们创造精彩的娱乐时空的同时,对青年学生成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更频繁、更直接、更广泛。因此,网络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必须研究其特点,准确把握学生心理需求动向,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影响 教育
下载PDF
网络时代电大德育的新课题
15
作者 辜少强 《电大教学》 2002年第5期24-26,共3页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让人们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恩泽,为人们提供了开掘潜能的大舞台,给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提供了畅通的渠道,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了人类文化、道德进程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也很突出:西方...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让人们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恩泽,为人们提供了开掘潜能的大舞台,给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提供了畅通的渠道,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了人类文化、道德进程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也很突出:西方的政治渗透引发思想迷惘,信息垃圾引发道德沦丧,沉溺网络引发人格缺陷。新形势下,如何通过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网德教育、心理教育、审美教育,是电大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时代 广播电视大学 育工作 政治思想教育 教育 心理教育审美教育
下载PDF
把网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
16
作者 王如新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8年第23期13-15,共3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表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一个迫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的若干意见》 学校教育 教育 络道教育 中共中央 新兴媒体 络传播 有害信息
下载PDF
浅谈中职生的“网德”教育
17
作者 钟杏凤 《大观周刊》 2011年第19期178-179,共2页
本文试从因特网的发展对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出发,提出大力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网德”教育的若干基本策略。
关键词 因特 机遇与挑战 教育
下载PDF
“三位一体”中小学网德教育体系初探
18
作者 刘英 《小学德育》 2010年第10期9-11,共3页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小学生网民群体越来越庞大,网德教育已成必然之势,当务之急。网德教育是以网络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以提升中小学生的网络德育素养和道德自律能力为根本目的。本文着力对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网德教...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小学生网民群体越来越庞大,网德教育已成必然之势,当务之急。网德教育是以网络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以提升中小学生的网络德育素养和道德自律能力为根本目的。本文着力对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网德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初步的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中小学 规范
原文传递
论中学生网德教育网站模式的构建
19
作者 王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5-36,共2页
中学生网德教育网站模式就是以中学生德育网站为主阵地,以其他知名网站为依托,促进中学生良好网络道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样式。文章剖析了构建中学生网德教育网站模式的必要性,阐释了构建中学生网德教育网站模式的原则,论述了中学生网德教... 中学生网德教育网站模式就是以中学生德育网站为主阵地,以其他知名网站为依托,促进中学生良好网络道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样式。文章剖析了构建中学生网德教育网站模式的必要性,阐释了构建中学生网德教育网站模式的原则,论述了中学生网德教育网站模式的具体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教育 站模式
下载PDF
论网络诚信视阈下的青少年网德教育
20
作者 杨盛军 《少年儿童研究》 2009年第8X期9-13,共5页
在网络道德体系中,网络诚信是一种具有根基性的道德品质,它决定着网络世界的可信任度与可依赖度,是促进网络主体的道德形成的前提。在网络诚信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示范、引导、警示等方式,不断改进现有网络环境,以保证青少年有... 在网络道德体系中,网络诚信是一种具有根基性的道德品质,它决定着网络世界的可信任度与可依赖度,是促进网络主体的道德形成的前提。在网络诚信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示范、引导、警示等方式,不断改进现有网络环境,以保证青少年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反过来,多层次的诚信网络环境有利于形成青少年网德,加强自律意识,提高德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道 络诚信 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