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环境中的“现象电影”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书乐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4,共6页
本文在评析近年代表性"现象电影"后,提出"现象电影"的定义,概括分析了其四大特性:热门性、反常性、征候性和争议性,并深入挖掘这四个特性,阐释了"现象电影"成为现象的原因。本文提出,新媒体生态正改造社... 本文在评析近年代表性"现象电影"后,提出"现象电影"的定义,概括分析了其四大特性:热门性、反常性、征候性和争议性,并深入挖掘这四个特性,阐释了"现象电影"成为现象的原因。本文提出,新媒体生态正改造社会结构,重塑电影生存环境;新媒体及其所带来的新思维、新模式,正渗透电影产业链,催生更多"现象电影";受众对于电影的消费渠道与方式都不断革新,其趋势有利于现象电影诞生。本文最后对"现象电影"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电影 新媒体 电影产业
原文传递
“文化抵抗”与“抵抗文化”——网众传播中的一种群体行为及其后果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威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CSSCI 2010年第1期159-175,241,共18页
本文采用"网众传播"的概念和视角,分析了四个案例中普通互联网用户对互联网规制力量的反应及其结果。本文认为"文化抵抗"已经成为网众对互联网规制的一种常见反应,它依赖于群体认同的激发、网众传播的驱动,并带有&q... 本文采用"网众传播"的概念和视角,分析了四个案例中普通互联网用户对互联网规制力量的反应及其结果。本文认为"文化抵抗"已经成为网众对互联网规制的一种常见反应,它依赖于群体认同的激发、网众传播的驱动,并带有"游击战式"和"后现代式"的风格。持续的"文化抵抗"行为与事件,在社会中渐渐孕育出一种"抵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化用户 传播 互联
原文传递
浅析网众与网众传播——2010年网众与网众传播研究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沈颖 朱世培 《新闻世界》 2011年第8期246-247,共2页
笔者认为以前常用的"网络传播"概念已不能准确且恰当地描述当今媒体的许多新的现象、新的模式,因此在本文中借用了何威的"网众"与"网众传播"概念。笔者依据2010年新闻学的核心期刊中有关网众与网众传播... 笔者认为以前常用的"网络传播"概念已不能准确且恰当地描述当今媒体的许多新的现象、新的模式,因此在本文中借用了何威的"网众"与"网众传播"概念。笔者依据2010年新闻学的核心期刊中有关网众与网众传播理论的主要内容,认为网众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众传播的媒介研究(主要是对微博的研究)、网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包括社会各个领域因网众传播而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微博 新媒体事件
下载PDF
“网众”传播: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范式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春艳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67,共4页
自媒体时代的网众科学传播中,"受授"关系被瓦解,中心权威与"把关人"不复存在,技术的赋权给科学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新的传播模式建构提供了机遇。利用多元的主体为网众科学传播"开源",利用... 自媒体时代的网众科学传播中,"受授"关系被瓦解,中心权威与"把关人"不复存在,技术的赋权给科学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新的传播模式建构提供了机遇。利用多元的主体为网众科学传播"开源",利用新的信息过滤机制为网众科学传播化"源"为"流",从而推动网众科学传播模式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自媒体 场域
下载PDF
网络谣言的概念、标准与成因
5
作者 何威 《文化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15-127,共13页
网络谣言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和研究对象,笔者围绕与之密切相关的八个问题,展开对网络谣言概念、判断标准与成因的分析。这八个问题是:我们如何知道谣言是谣言?未经证实或证伪的信息就是谣言吗?谁有资格来判断和证实谣言?什么是... 网络谣言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和研究对象,笔者围绕与之密切相关的八个问题,展开对网络谣言概念、判断标准与成因的分析。这八个问题是:我们如何知道谣言是谣言?未经证实或证伪的信息就是谣言吗?谁有资格来判断和证实谣言?什么是谣言?人们为何信谣和传谣?这个时代为何谣言爆炸式增长?互联网怎样影响谣言传播?面对网络谣言应该恐慌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 络谣言 传播
下载PDF
网众传播研究综述
6
作者 杨逐原 《传播与版权》 2015年第7期94-96,共3页
有关网众的研究自2002年就开始出现,但对网众传播的研究却是在2009年之后。2009年后,学者们在逐渐理清网众传播的内涵的基础上,从媒体、跨文化传播、传播机制、议程设置、传播中群体内认同的构建与消解、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操纵以及对社... 有关网众的研究自2002年就开始出现,但对网众传播的研究却是在2009年之后。2009年后,学者们在逐渐理清网众传播的内涵的基础上,从媒体、跨文化传播、传播机制、议程设置、传播中群体内认同的构建与消解、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操纵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对网众传播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关于网众传播研究的成果仍然较少且较为零散,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着不足,有待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传播机制 议程设置
下载PDF
网众理论视角下动漫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玮丽 王任达 《大学教育》 2016年第9期37-38,共2页
动漫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深受90后大学生的喜爱。网众理论视角下动漫对90后大学生具有显性和隐性的影响。社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动漫文化的建设发展,并有效监管动漫文化;学校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动漫文化的作... 动漫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深受90后大学生的喜爱。网众理论视角下动漫对90后大学生具有显性和隐性的影响。社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动漫文化的建设发展,并有效监管动漫文化;学校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动漫文化的作用;家长要正视动漫文化的正负影响,对动漫文化给予理解;大学生要加强文化素养,努力提高鉴别和自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 90后大学生 影响
下载PDF
网众传播视域下的舆论场聚合研究
8
作者 李志飞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75,共4页
网众传播开启了"全民微时代",民间舆论影响也愈来愈大:不仅打破了传统官方舆论场的垄断,还对社会结构和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鉴于民间舆论场的新变化与强大功能,主流意识形态需要渗入到民间舆论场内,实现官方舆论场和民... 网众传播开启了"全民微时代",民间舆论影响也愈来愈大:不仅打破了传统官方舆论场的垄断,还对社会结构和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鉴于民间舆论场的新变化与强大功能,主流意识形态需要渗入到民间舆论场内,实现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最大重叠。本文通过研究两个舆论场之间的博弈与发展,对打通、聚合两个舆论场的思路和措施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聚合的隐性路径和坚守原则,致力于提高舆论引导力,期冀为促进"两个舆论场"的聚合、发挥社会舆论正能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舆论场 官方舆论场 重构 聚合
下载PDF
中国电影的网众自娱时代——当前中国电影新力量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一川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21,共8页
中国电影新力量是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成为中国大陆电影业主导势力的那些新兴元素,涉及编剧、导演、演员、投资、营销、影像及观众等几乎各方面,对它的美学考察需要历时态与共时态相结合的综合视野。中国电影在历时态上先后经历... 中国电影新力量是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成为中国大陆电影业主导势力的那些新兴元素,涉及编剧、导演、演员、投资、营销、影像及观众等几乎各方面,对它的美学考察需要历时态与共时态相结合的综合视野。中国电影在历时态上先后经历模块位移、类型互渗和网众自娱三个时段,其支配力先后来自社会革命、全球文化工业转型和国际互联网及其相关社会关系。当前不再是专业影评家引导普通观众的时代,而是网民大众摆脱专家引导后自主娱乐的时代,即网众自娱时代。中国电影新力量呈现出以网众自娱为中心的共时态多层面构造,即影宣层的网舆引导、影销层的社交新媒体营销、影资层的网众筹资、影创层的新锐弄潮和网作热销、影众层的网众自娱、影像层的轻平喜剧性。认识以网众自娱为核心的中国电影新力量及其美学维度,需看到影院大众、影院小众和非影院观众这三类公众群体并存的现实性。影院大众看来已自主享受自由与民主权利,但其深层仍受到基于互联网的全球时尚风及其后更难测的国内国际社会关系网络之力量的无意识牵引。需认识网众自娱时代的分众各赏现象,探索电影分赏现实中的电影公赏力,《滚蛋吧!肿瘤君》可成为跨群分合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娱 中国电影新力量的美学维度 各赏 电影分赏 电影公赏力 跨群分合
原文传递
基于企业污染行为视角的网络舆情危机演化研究——以环境事件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庆民 武洁琼 吴春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3-58,共6页
网络舆情和环境保护等是诱发企业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有关企业污染行为诱发网络舆情危机形成机理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以2011年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污染事件为例,通过实证方法和演化理论对企业行为诱导的媒体报道行为进行了分析,然后... 网络舆情和环境保护等是诱发企业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有关企业污染行为诱发网络舆情危机形成机理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以2011年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污染事件为例,通过实证方法和演化理论对企业行为诱导的媒体报道行为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企业行为诱发的网众网络舆情传播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企业行为导致的环境网络舆情危机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舆情企业行为 危机演化环境污染
下载PDF
病毒营销的社会化媒体传播动力挖掘 被引量:8
11
作者 陆昊菁 《今传媒》 2012年第4期78-81,共4页
病毒营销是一种强大的营销工具,利用人际传播达到快速大面积扩散,但对其真正的成功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个体的再传播意愿,借用社会学互动仪式链理论挖掘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规律。本文认为病毒营销作用于个体的再... 病毒营销是一种强大的营销工具,利用人际传播达到快速大面积扩散,但对其真正的成功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个体的再传播意愿,借用社会学互动仪式链理论挖掘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规律。本文认为病毒营销作用于个体的再传播行为需要关注信息层面以及人际层面的互动需求。通过植入符号引发关注点以及情感连带,同时给予个体强大的情感能量以激起信息层面互动;结合个体参与社会分享的需求设置动机以引起人际层面的互动。本文将分析病毒营销的作用于个体的传播控制系统以及网众传播个体的行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营销 互动仪式 传播 分享动机
下载PDF
口语媒介的变迁与人性化传播理念的回归 被引量:8
12
作者 谢清果 曹艳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9-84,共6页
纵观口语媒介变迁的历程,不难发现其中跃动着人类"民主、自由、互动"的传播理念。这种传播理念诞生于以"口头传播为主"的小众传播第一阶段;而在"以文字为主"的小众传播第二阶段,文字成为特殊阶层的特权,... 纵观口语媒介变迁的历程,不难发现其中跃动着人类"民主、自由、互动"的传播理念。这种传播理念诞生于以"口头传播为主"的小众传播第一阶段;而在"以文字为主"的小众传播第二阶段,文字成为特殊阶层的特权,口语媒介及其平等互动的传播理念被颠覆;大众传播将传播的垄断推向巅峰,然而"电子口语"的出现却标志着口语传统走向复苏;当网众传播勃兴时,"网众口语"的流行则进一步折射出人性化传播理念的高度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口语 电子口语 口语 传播理念
下载PDF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机制解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万力勇 赵呈领 戴敏利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4年第9期22-29,共8页
如何将网络信息资源合理加工、转化并应用到数字化学习中,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命题。网众互动生成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一种新视角和途径。该文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网众互动生成机制的相关概念、资源表现形式、理论模型、主要生成模式... 如何将网络信息资源合理加工、转化并应用到数字化学习中,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命题。网众互动生成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一种新视角和途径。该文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网众互动生成机制的相关概念、资源表现形式、理论模型、主要生成模式进行了解析,以期抛砖引玉,促进网众互动生成机制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资源 互动生成 理论模型 生成模式
下载PDF
网众传播时代的表达自由与社会责任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朝钦 彭芳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8-82,共5页
文章以社会化媒体普及带来的新传播格局为立足点,分析了当下中国网众传播时代民众表达自由的现状及对其运用不当带来的种种问题,并据此提出个体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使用主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作者将社会责任分解为底线责任和责任愿景两个... 文章以社会化媒体普及带来的新传播格局为立足点,分析了当下中国网众传播时代民众表达自由的现状及对其运用不当带来的种种问题,并据此提出个体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使用主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作者将社会责任分解为底线责任和责任愿景两个层次,指出底线与理想、低调律人与高调律己相结合应是一种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表达自由 社会责任 底线伦理
下载PDF
数智韧性: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青少年的影响——基于对教育出版领域的考察
15
作者 孙那 陶玥竹 《数字出版研究》 2024年第4期84-93,共10页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智化背景下,本研究运用多案例研究法和访谈法,创新性地提出了“数智韧性”概念,探索性构建了教育出版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对青少年数智韧性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数智韧性是生...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智化背景下,本研究运用多案例研究法和访谈法,创新性地提出了“数智韧性”概念,探索性构建了教育出版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对青少年数智韧性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数智韧性是生活在数智时代的个体或组织在与外部空间交互的过程中形成的、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前期消纳、中期适调、后期变革和未来预判4个维度。生成式AI的技术特性通过影响青少年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调节青少年与其他主体之间的网众互动生成行为,并在此动态过程中影响其数智韧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韧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 青少年 教育出版 互动生成
下载PDF
大学生在线学习数字韧性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教师支持调节作用
16
作者 陈玉萍 尹小伊 张程程 《教育评论》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研究基于在线教学情境,以“数字土著”的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8个教学班的116名教师和533名大学生进行配对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数字韧性的形成机制。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既会直接地正向影响... 研究基于在线教学情境,以“数字土著”的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8个教学班的116名教师和533名大学生进行配对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数字韧性的形成机制。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既会直接地正向影响其数字韧性,也会通过网众互动生成行为间接影响其数字韧性;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支持力度会调节大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感知有用性与网众互动生成行为的正相关关系。为此,教师应关注大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感知情况,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通过在线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数字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韧性 教师支持力度 互动生成行为
下载PDF
网众互动生成的背景及意义
17
作者 杨帆 孙洁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32期13-14,共2页
web2.0环境下,数字化资源的生成方式由原来的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方式,其中,通过网众互动的方式生成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数字化资源生成与再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充分的利用了web2.0工具,使得个体间的学习、交流不再局限于社会群体... web2.0环境下,数字化资源的生成方式由原来的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方式,其中,通过网众互动的方式生成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数字化资源生成与再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充分的利用了web2.0工具,使得个体间的学习、交流不再局限于社会群体,而可以借助于微博、微信、聊天室等网络技术,汇聚集体智慧实现资源更大程度的共享。本文对web2.0的相关概念、特征以及网众互动的内涵,影响数字化资源生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生成 WEB2.0 生成模型
下载PDF
《数码摄影摄像基础》网络课程设计
18
作者 刘恋 《数码设计》 2017年第7期164-165,共2页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网络课程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本文结合网络课程的特点及其在《数码摄影摄像基础》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主要从网络课程对于学生个人兴趣拓展的支持,如何通过网络课...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网络课程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本文结合网络课程的特点及其在《数码摄影摄像基础》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主要从网络课程对于学生个人兴趣拓展的支持,如何通过网络课程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型学习,以及网络课程作为网众互动生成性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在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以学生为主体,互动式教学以及个性化教学的重点设计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问题,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课程 个人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课程设计 互动生成性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