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画本体语言研究——关于油画认识论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檀梓栋 《美术大观》 2016年第3期48-49,共2页
油画是以易干油剂(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是西洋画的一个主要画种。因为是外来画种,还有一些历史的原因,现今的中国油画在材料技法层面上仅仅继承和学习了19世纪以后的西方... 油画是以易干油剂(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是西洋画的一个主要画种。因为是外来画种,还有一些历史的原因,现今的中国油画在材料技法层面上仅仅继承和学习了19世纪以后的西方油画传统,并未取得西方油画更为久远的传统精髓的"真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家 西方 西方绘画艺术 本体语言 画艺术 中国 问渠那得清如许 罂粟 亚麻仁 核桃
下载PDF
师从大师,探究绘画奥秘
2
作者 肖玉明 《美术之友》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画笔 画技法 美术出版社 蜡画 罂粟 亚麻仁 作画过程 西方古典 乔托 立体主义
下载PDF
Adjustment of lipiodol dose according to tumor blood supply during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lar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multidetector helical CT 被引量:8
3
作者 Hong-YanCheng YiShou XiangWang Ai-MinXu DongChen Yu-ChenJi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8期2753-2755,共3页
AIM: To work out an indMdualized lipiodol dose in transcab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for lar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ccording to its blood supply evaluated by CT.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 AIM: To work out an indMdualized lipiodol dose in transcab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for lar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ccording to its blood supply evaluated by CT.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large HCC (more than 8 cm in diameter) were studied by multidetector helical CT. Patterns of blood supply of HCC were divided into sufficient blood supply, poor blood supply, mixed blood supply and arteriovenous (A-V) shunt. The dose of ultrafluid lipiodol was determined by diameter and blood supply type of HCC.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0 cases each): lipiodol perfusion group and iodized oil perfusion group according to tumor diameter and the blood supply type of tumor.RESULTS: The confirmation and effective rates were 82%,84% in the first group and 36%, 46% in the second group (P<0.01).CONCLUSION: A relatively individualized lipiodol dose may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blood supply pattern and the tumor diameter by CT 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器 碘化罂粟 剂量 肿瘤 血液供给 输导管 化学免疫疗法 动脉 肝细胞癌 多探测螺旋CT HCC
下载PDF
乳化剂和破乳剂
4
作者 李洪华 龚小芬 孙占宁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 CAS 1994年第6期34-43,共10页
关键词 乳化剂 破乳剂 乳液聚合物 碘化罂粟 乙烯基乙酸酯 破乳 硬脂酰 亲水亲平衡值 防污剂 假单胞菌
下载PDF
论油画创作中服饰素材的应用--评《服装设计概论》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光炜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68,共1页
油画是习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 油画是习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当下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油画的创作形式和素材也在不断发展之中。人物油画的发展离不开服饰的搭配,因此在油画的创作过程中。各种服饰文化对油画作品,特别是人物油画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概论 画创作 亚麻仁 人物 罂粟 遮盖力 服饰文化 核桃
原文传递
载药微球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梅 宋娟荣 +2 位作者 翟鹏涛 穆旭东 姚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中载药微球(DEB)的应用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101例,按照所用栓塞剂不同,分为DEB-TACE组(49例)和cTACE组(52例),DEB-TACE组应用CalliSphere载药微球进行TACE治疗。cTACE组应用罂粟... 目的探讨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中载药微球(DEB)的应用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101例,按照所用栓塞剂不同,分为DEB-TACE组(49例)和cTACE组(52例),DEB-TACE组应用CalliSphere载药微球进行TACE治疗。cTACE组应用罂粟乙碘油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甲胎蛋白、肝功能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ALB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TBIL、DBI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DEB-TACE组和cTACE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9.4%与55.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9%与88.5%。术后3个月,两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9.2%与42.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7.8%与7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3.1%与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9.6%与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FP≥200 ng/mL,DEB-TACE组为25.8%,cTACE组为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出现轻度的栓塞后综合征,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两组分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肾衰竭、感染、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DEB-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微球 罂粟乙碘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蜜炙罂粟壳及种子中吗啡含量 被引量:7
7
作者 何禄仁 宋平顺 《中国药业》 CAS 2007年第21期25-26,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蜜炙罂粟壳种子中的吗啡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orsilC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1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0.005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乙腈(2∶2∶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吗啡进样量在0.08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蜜炙罂粟壳种子中的吗啡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orsilC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1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0.005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乙腈(2∶2∶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吗啡进样量在0.0846~0.67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058836X-42185,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44%,RSD=2.6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作为蜜炙罂粟壳中吗啡含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炙罂粟 罂粟种子 罂粟种子 吗啡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罂粟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祖新 《粮油食品科技》 2010年第6期20-21,共2页
应用气相色谱对罂粟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分离鉴定出7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主要成分。通过举例说明对罂粟籽油进行客观评价。
关键词 罂粟 脂肪酸 气相色谱
下载PDF
罂粟籽油毒理学研究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晓风 刘琳 +1 位作者 王晓力 王永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69,74,共6页
依据GB 15193—19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对罂粟籽油进行急性毒性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和30 d饲养试验,评价了罂粟籽油的食品安全性毒理。结果表明,罂粟籽油对2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累计3次灌胃总量... 依据GB 15193—19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对罂粟籽油进行急性毒性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和30 d饲养试验,评价了罂粟籽油的食品安全性毒理。结果表明,罂粟籽油对2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累计3次灌胃总量为52.8 g/kg bw,连续观察2周,动物未发现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该受试物属无毒级。3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该受试物3.5、7.0和14.0 g/kg bw剂量对wistar大鼠连续灌胃30 d,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受试物各剂量组大鼠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生化学、脏器质量和脏/体比值以及病理组织多样指标无明显影响,统计学分析检验P>0.05。未发现该受试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罂粟籽油既无毒也无任何副作用,可进一步开展其保健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 食品安全性 毒理学
下载PDF
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灌注罂粟乙碘油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博林 赵艳萍 +2 位作者 李鸿江 蔡思清 任艳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5-907,共3页
目的 观察和评价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灌注罂粟乙碘油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2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14例采用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罂粟乙碘... 目的 观察和评价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灌注罂粟乙碘油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2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14例采用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罂粟乙碘油,对照组112例采用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碘化油。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术后月经量变化情况、术后疼痛分级和术后出现月经周期改变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为47.37%,对照组为4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月经量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分级比较,实验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月经周期改变的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罂粟乙碘油与联合碘化油对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罂粟乙碘油的应用可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月经周期改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介入治疗 罂粟乙碘 不孕 碘化
下载PDF
罂粟籽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永宽 李雪梅 +3 位作者 孔宁川 杨伟祖 李聪 汪汉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87-888,共2页
关键词 罂粟 挥发 化学成分 GC—MS分析
下载PDF
御米油营养生理功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霖 鲍善芬 +1 位作者 丛涛 李溪雅 《粮油食品科技》 2009年第5期51-54,共4页
观察用"御米油"(罂粟籽油)组和玉米油制备的人工半合成饲料,对生长期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御米油(罂粟籽油)除了有与玉米油类似的营养生理功能外,还能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并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 观察用"御米油"(罂粟籽油)组和玉米油制备的人工半合成饲料,对生长期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御米油(罂粟籽油)除了有与玉米油类似的营养生理功能外,还能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并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调节尿酸代谢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御米油"是具有健康功能的食用油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米”(罂粟) 玉米 大鼠 营养生理
下载PDF
罂粟乙碘油与碘佛醇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烨 徐慧玲 +3 位作者 吴伟军 朱春 殷国玮 陈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评价罂粟乙碘油与碘佛醇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0月于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分别使用罂粟乙碘油和碘佛醇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各20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质量、诊断结果、造影剂逆... 目的:评价罂粟乙碘油与碘佛醇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0月于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分别使用罂粟乙碘油和碘佛醇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各20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质量、诊断结果、造影剂逆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影像质量方面,罂粟乙碘油组优等率97.00%,碘佛醇组为92.0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结果方面,罂粟乙碘油组共397条输卵管,其中13条通畅、148条通而欠畅、163条通而不畅、56条通而极不畅伴伞端粘连、17条阻塞,碘佛醇组共394条输卵管,其中9条通畅、157条通而欠畅、168条通而不畅、47条通而极不畅伴伞端粘连、13条阻塞,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造影剂逆流方面,罂粟乙碘油组逆流发生率为4.50%,而碘佛醇组为5.50%,经统计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罂粟乙碘油组发生率为1.50%,碘佛醇组为5.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使用罂粟乙碘油的影像质量优于碘佛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碘佛醇低,罂粟乙碘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输卵管造影 罂粟乙碘 碘佛醇
下载PDF
罂粟籽油剂量与效应关系的营养生理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霖 李珍 +1 位作者 邹海明 唐小燕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3,共3页
研究模拟保健品的食用方式,用喂胃的方法,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罂粟籽油,观察服用剂量的营养生理效应。结果显示,大鼠血尿酸水平随着灌胃量的增加,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剂量组比低剂量组的血尿酸水平减少了28.1%,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血尿... 研究模拟保健品的食用方式,用喂胃的方法,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罂粟籽油,观察服用剂量的营养生理效应。结果显示,大鼠血尿酸水平随着灌胃量的增加,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剂量组比低剂量组的血尿酸水平减少了28.1%,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血尿酸水平下降了34.7%。动物代谢实验研究证明罂粟籽油在降低体内血尿酸水平方面有显著的食疗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 御米 营养生理 剂量 效应 代谢实验 血尿酸
下载PDF
罂粟乙碘油用于不孕人群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影像诊断质量和助孕作用分析
15
作者 曹单 蒋敏华 +1 位作者 徐飞鹤 张甦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8期3537-3540,共4页
目的研究罂粟乙碘油用于不孕人群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影像诊断质量和助孕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不孕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碘海醇,60例)和观察组(罂粟乙... 目的研究罂粟乙碘油用于不孕人群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影像诊断质量和助孕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不孕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碘海醇,60例)和观察组(罂粟乙碘油,60例),比较两组影像诊断质量、疼痛、不良反应及自然妊娠情况。结果与对照组(2.00±0.45)分、(2.03±0.41)分、(1.60±0.49)分、(2.15±0.71)分及(2.00±0.45)分比较,观察组腹腔内分布评分(2.25±0.44)分、输卵管溢出评分(2.63±0.49)分、Fimbrial皱褶评分(2.10±0.44)分、输卵管形态评分(2.57±0.50)分、子宫不透明度/轮廓评分(2.20±0.40)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85、7.307、5.857、3.721及2.560,均P<0.05)。整体比较,两组脸谱法疼痛评估(FPS-R)评分的时点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33±0.70)分、(1.91±0.56)分、(1.64±0.37)分及(1.04±0.16)分比较,观察组术后1 d的FPS-R评分(2.16±0.75)分、3 d的FPS-R评分(1.90±0.59)分、5 d的FPS-R评分(1.59±0.33)分及7 d的FPS-R评分(1.03±0.21)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22、-0.397、-0.546及-1.031,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33%)低于对照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2,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自然妊娠率(23.33%vs.16.67%)、术后6个月自然妊娠率(28.33%vs.20.00%)及术后12个月的自然妊娠率(38.33%vs.28.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33、1.137及1.350,均P>0.05)。结论罂粟乙碘油用于不孕人群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影像诊断质量更好,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其助孕作用和碘海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乙碘 不孕 子宫输卵管造影 影像诊断质量 助孕
原文传递
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3种延迟摄片时间对比
16
作者 张子秋 张宇萌 +3 位作者 夏丹丹 年晶晶 刘胜中 李德春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09-615,共7页
目的探究罂粟乙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HSG)2h、6h延迟片对输卵管通畅度和盆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罂粟乙碘油HSG的8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年龄30.30±4.59岁,不孕时间2.12±2.45年... 目的探究罂粟乙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HSG)2h、6h延迟片对输卵管通畅度和盆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罂粟乙碘油HSG的8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年龄30.30±4.59岁,不孕时间2.12±2.45年,孕次1.26±1.50次,产次0.43±0.56次;其中14例患者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6例患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9例患者有阑尾炎病史,19例患者有输卵管妊娠病史,11例患者有剖宫产手术史,17例患者有其他盆腔手术史。嘱患者在碘油HSG术后6 h内步行超6000步,将碘油HSG术后2 h、6h延迟片与24 h延迟片相对比,采用Kappa检验评估其对输卵管通畅度和盆腔粘连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以HSG术后24 h延迟片为参照,对2 h、6h延迟片诊断结果进行混淆矩阵分析,将曲线下面积(AUC)作为首要评估指标,结合精确率、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F1值评估2 h及6 h延迟片的诊断价值。结果2 h与24 h延迟片对输卵管通畅度诊断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0.599,P<0.001),诊断效能中等(AUC=0.836);6h与24h延迟片对输卵管通畅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934,P<0.001),诊断效能较高(AUC=0.979)。2h与24h延迟片对盆腔粘连程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374,P<0.001),诊断效能较低(AUC=0.670);6h与24h延迟片对盆腔粘连程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80,P<0.001),诊断效能中等(AUC=0.870)。结论当罂粟乙碘油HSG术后6 h内步行超6000步时,6h延迟片可以替代24 h延迟片进行输卵管通畅度及盆腔粘连程度的诊断,2h延迟片暂不能替代24h延迟片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输卵管造影 延迟片 罂粟乙碘 女性不孕症
下载PDF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联合罂粟乙碘油灌注与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斌 庞芹 +2 位作者 莫冬梅 石海燕 刘超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联合罂粟乙碘油灌注与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 目的 探讨应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联合罂粟乙碘油灌注与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观察组在传统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基础上联合应用输卵管内罂粟乙碘油灌注及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联合罂粟乙碘油灌注及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有效解决了介入治疗再通术后输卵管管腔容易发生再粘连的问题,能明显提高宫内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 罂粟乙碘灌注 中药 高位保留灌肠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两种碘化油造影剂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后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艳楠 姚苗苗 +1 位作者 郑博林 李鸿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4-686,共3页
目的 比较40%碘化油与超液化罂粟乙碘油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的不良反应以及HSG术后不同时期的自然妊娠率。方法 2019年3月至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HSG检查的不孕患者中,288例使用40%碘化油作为对比... 目的 比较40%碘化油与超液化罂粟乙碘油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的不良反应以及HSG术后不同时期的自然妊娠率。方法 2019年3月至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HSG检查的不孕患者中,288例使用40%碘化油作为对比剂,246例使用超液化罂粟乙碘油作为对比剂。比较两组患者HSG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比剂逆流、腹痛、过敏反应),以及HSG术后1年内的自然妊娠情况。结果 在HSG检查过程中,超液化罂粟乙碘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40%碘化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SG检查术后,超液化罂粟乙碘油组及40%碘化油组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均明显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液化罂粟乙碘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40%碘化油,但均可提升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自然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碘化 超液化罂粟乙碘 子宫输卵管造影 不孕症
下载PDF
复凝聚法制备罂粟籽油微囊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洪光 陈颜婷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1期34-36,共3页
为了提高罂粟籽油的稳定性,通过复凝聚法制备罂粟籽油微囊。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通过微囊化技术、喷雾干燥得到微囊。正交优化确定最佳配方,并考察芯壁比(罂粟籽油∶阿拉伯胶/明胶)对微囊包封率、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罂粟籽油... 为了提高罂粟籽油的稳定性,通过复凝聚法制备罂粟籽油微囊。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通过微囊化技术、喷雾干燥得到微囊。正交优化确定最佳配方,并考察芯壁比(罂粟籽油∶阿拉伯胶/明胶)对微囊包封率、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罂粟籽油微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壁材浓度为2.0%,芯壁比1∶3,p H 4.2,乳化剂浓度1.5%,此时包封率为76.9%。包封后罂粟籽油的氧化实验表明微囊可提高其存储稳定性。复凝聚法制备罂粟籽油微囊的工艺简单,产品稳定性好,在食品工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 微囊 复凝聚法 喷雾干燥 稳定性
下载PDF
柱前衍生气质联用法测定罂粟籽油中的脂肪酸组分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程程 呼达古拉 +1 位作者 徐佳慧 潘红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建立了柱前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罂粟籽油中的20种脂肪酸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样品经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皂化、三氟化硼甲醇溶液甲酯化、正庚烷萃取后,使用WM-CN100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以全扫描(Scan)和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进行测定... 建立了柱前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罂粟籽油中的20种脂肪酸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样品经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皂化、三氟化硼甲醇溶液甲酯化、正庚烷萃取后,使用WM-CN100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以全扫描(Scan)和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进行测定。其中,36种脂肪酸甲酯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70;检测限均小于40 ng/ml;系统精密度RSD≤8.9%;样品测定重复性RSD(SD)≤9.6%;四种较大组分平均回收率为98.4%~108.5%,RSD≤9.1%。3批市售罂粟籽油中存在主要脂肪酸组分4种、微量脂肪酸组分13种、反式脂肪酸2种及1种未知组分。其中,反式脂肪酸总量为2.59e-02~3.08e-02g/100g。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结果准确,能对罂粟籽油等植物油中的主要及微量脂肪酸组分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 脂肪酸 甲酯化 气质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