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2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型半胱氨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首发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于莉 张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326-1327,共2页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腔隙性脑梗死是一个直径〈15 mm的缺血性梗死,分布于脑穿支动脉的供血区,常见部位为豆状核、丘脑、脑桥、基底核、内囊、尾状核,表现为5种常见的腔隙综合...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腔隙性脑梗死是一个直径〈15 mm的缺血性梗死,分布于脑穿支动脉的供血区,常见部位为豆状核、丘脑、脑桥、基底核、内囊、尾状核,表现为5种常见的腔隙综合征之一:单纯运动偏瘫;单纯感觉综合征;感觉运动综合征;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和共济失调性偏瘫。Hcy是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去甲基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水平 缺血性梗死 豆状核 穿支动脉 基底核 心脑血管疾病 梗死急性期 含硫氨基酸 感觉运动 共济失调
下载PDF
新生儿脑梗死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卉初 崔红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2期26-29,共4页
新生儿脑梗死是一种发生在胎儿期或生后28天内的脑血管意外。多见于Apgar评分正常的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多无症状,但生后最初几天内可有惊厥发作。病理学或影像学的证据表现为脑灰质和白质局部的动脉缺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在新生儿期... 新生儿脑梗死是一种发生在胎儿期或生后28天内的脑血管意外。多见于Apgar评分正常的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多无症状,但生后最初几天内可有惊厥发作。病理学或影像学的证据表现为脑灰质和白质局部的动脉缺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在新生儿期非常少见。足月儿的发病率约0.2%0-0.4%0。早产儿脑梗死的检出率很低。儿童期动脉缺血性脑梗死最常见于围产期,活产儿的发生率至少有1:4000-1:5000。围产期脑梗死是儿童其他时期的17倍。大多数患儿会经历神经系统的损伤,存活下来的患儿30%-40%有运动障碍旧0。脑部磁共振成像(MRI)被认为是诊断脑梗死的金标准,而脑部超声波检查对诊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新生儿有症状的单侧动脉性脑梗死常发生在大脑中动脉(MCA)区域。左侧大脑中动脉最为常见,且左侧大脑半球的发生率是右侧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梗死 足月新生儿 大脑中动脉 Apgar评分 左侧大脑半球 脑血管意外 缺血性梗死 血性梗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敏 刘冬梅 单欣刚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7期709-711,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急性缺血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心内科常见的急重症,其起病急、死亡率高。如能在发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可使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复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改善预...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急性缺血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心内科常见的急重症,其起病急、死亡率高。如能在发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可使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复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改善预后。溶栓治疗可使冠状动脉血栓溶解、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免于缺血性梗死或减少梗死范围,以维持心肌功能,降低病死率。在溶栓治疗中正确及有效的护理是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笔者将急性心肌梗死静脉给药溶栓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治疗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性坏死 冠状动脉再通 心肌急性缺血 缺血性梗死 发病早期 血栓溶解
原文传递
脑动脉狭窄伴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朝莹 沈岳飞 +3 位作者 罗小丹 苏兰花 秦超 陈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枝循环形成情况。方法 235例经影像学发现存在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侧支循环分为两组,对可能与侧支循环建立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枝循环形成情况。方法 235例经影像学发现存在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侧支循环分为两组,对可能与侧支循环建立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侧支循环形成的检出率DSA最高,MRA次之;(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侧支循环开放作为因变量时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内动脉闭塞、基底动脉狭窄进入回归方程,OR分别为0.598、2.395、3.494;P值分别为0.104、0.081、0.015。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内动脉闭塞、基底动脉狭窄可能促进侧支循环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循环 缺血性梗死 颅内脑动脉狭窄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9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国志 《临床研究》 2017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接收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94例,所有患者进行CT扫描和/及MRI影响学检查,并给予对应药物治疗,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局.结果 9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目的 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接收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94例,所有患者进行CT扫描和/及MRI影响学检查,并给予对应药物治疗,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局.结果 9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中,90例(95.74%)存活,4例(4.26%)死亡;90例存活患者中,8例(8.89%)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治愈出院,51例(56.67%)症状显著好转,生活完全自理或部分自理,31例(34.44%)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化,预后较差,老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缺血性梗死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发作性夜间血红蛋白尿患者出现脑缺血性梗死:2例病例报道和对7例以前报道患者的最新回顾
6
作者 Audebert H. Planck J. +1 位作者 Eisenburg M. 江山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6年第3期10-11,共2页
Background: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 is an acquired clonal stem cell disorder, leading to a deficient biosynthesis of surface proteins in hematopoetic cells. Clinical symptoms consist of various combi... Background: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 is an acquired clonal stem cell disorder, leading to a deficient biosynthesis of surface proteins in hematopoetic cells. Clinical symptoms consist of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intravascular hemolysis, bone marrow failure and mainly venous thrombotic events. Arterial thrombosis has been described only in a few cases. Methods: We report two patients with fatal ischemic strokes in PNH caused by arterial occlusion. In addition we also reviewed 7 previously reported cases in the literature and obtained follow-up information on 4 of the 5 survivors. Results: Both patients from our clinic had experienced hemoglobinuria and cytopenia prior to the vascular events but in one case diagnosis of PNH was only established after stroke onset. The causal role of PNH was supported by the absence of other 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by simultaneous symptoms of hemolysis and cytopenia. The diagnosis of PNH was confirmed by a positive result in flow cytometry. Despite extende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with heparin or tirofiban) and decompressive hemicraniectomy both patients developed further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 The two patients died during their hospital stay from vascular or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A review of all 9 published cases revealed that four patients died within a few weeks after the initial thrombotic event. No difference in treatment between patients with good or bad outcome was seen. Conclusions: PNH is a rare cause of arterial stroke but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young stroke patients with abnormal blood findings. As yet, there is no effective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梗死 血红蛋白尿 缺血性卒中 感染并发症 血管内溶血 动脉阻塞 骨髓衰竭 抗血栓治疗 血管危险
下载PDF
反向思维——介绍一种胆大而小心的尝试:升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7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9-290,共2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血压的处理一直是临床医师困扰和有争论的问题。一派人主张应当降压,理由是:降压能减少缺血性梗死转化成脑内出血的危险。脑卒中病人既往病史多有高血压,急性脑卒中时又常伴有梗死周围水肿,高血压会加重水肿。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血压的处理一直是临床医师困扰和有争论的问题。一派人主张应当降压,理由是:降压能减少缺血性梗死转化成脑内出血的危险。脑卒中病人既往病史多有高血压,急性脑卒中时又常伴有梗死周围水肿,高血压会加重水肿。高血压还常伴有其他器官(肾、心)功能不好,持续高血压会加重这些器官衰竭,降压可以减少这些器官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升压治疗 持续高血压 缺血性梗死 思维 器官衰竭 周围水肿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后不良反应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8
作者 李玉娥 刘蓉 屈军校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术后不良反应 部分脾栓塞术 临床观察 护理 缺血性梗死 门静脉压力 上消化道出血 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岛盖区胶质瘤术后并发缺血性梗死
9
作者 王金淳 徐晶鸿 +3 位作者 李树平 洪骥 杨波 刘信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岛盖区胶质瘤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缺血性梗死。方法 11例经治岛盖胶质瘤的患者,术后立刻做MRI(包括DW)观察临床效果及副反应。结果其中3例患者,因术中血供中断,引起放射冠内下行运动路径的梗死灶意外扩大,可能造成长束功能的损... 目的探讨岛盖区胶质瘤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缺血性梗死。方法 11例经治岛盖胶质瘤的患者,术后立刻做MRI(包括DW)观察临床效果及副反应。结果其中3例患者,因术中血供中断,引起放射冠内下行运动路径的梗死灶意外扩大,可能造成长束功能的损害。结论岛盖胶质瘤切除术可能引起放射冠或轻或重的缺血性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盖胶质瘤 岛长动脉 放射冠 缺血性梗死
下载PDF
疑妊娠合并附件扭转23例超声表现
10
作者 凌利 许川一 杨静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17期57-58,共2页
附件扭转是指卵巢和/或输卵管部分或完全扭转。妊娠合并附件扭转面临着母胎双重风险,易引起卵巢充血或缺血性梗死、破裂或感染,还可继发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甚至胎死宫内[1]。本文追踪随访疑妊娠合并附件扭转患者23例,总结彩色多... 附件扭转是指卵巢和/或输卵管部分或完全扭转。妊娠合并附件扭转面临着母胎双重风险,易引起卵巢充血或缺血性梗死、破裂或感染,还可继发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甚至胎死宫内[1]。本文追踪随访疑妊娠合并附件扭转患者23例,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旨在早期正确诊断该疾病,为及时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件扭转 胎死宫内 低出生体重儿 早期正确诊断 妊娠合并 追踪随访 超声表现 缺血性梗死
下载PDF
肝移植后局限性肝实质并发症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11
作者 廖碧红 王劲 单鸿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1-253,共3页
肝移植后肝实质并发症有弥漫性和局限性之分,其中局限性肝实质并发症可分为缺血性梗死、肝内血肿、盯脓肿、原发肿瘤复发、新生肿瘤、胆汁瘤和其他少见局限性并发症。由于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且多变,因此,影像学... 肝移植后肝实质并发症有弥漫性和局限性之分,其中局限性肝实质并发症可分为缺血性梗死、肝内血肿、盯脓肿、原发肿瘤复发、新生肿瘤、胆汁瘤和其他少见局限性并发症。由于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且多变,因此,影像学对于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影像学诊断 肝实质 移植后 肿瘤复发 缺血性梗死 肝内血肿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干缺血性梗死疾病中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春梁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6期1194-1195,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干缺血性梗死中早期影像学表明与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脑干缺血性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常规MRI和DWI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干缺血性梗死中早期影像学表明与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脑干缺血性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常规MRI和DWI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结果:58例患者共检出56个新病灶。在23个超急性期病灶中,常规MRI与经DWI诊断阳性率阳性诊出率分别为73.91%、100%,且急性期新病灶(33个)DWI(100%)诊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MRI(8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WI成像检查便于及时、早期显示患者脑干梗死病灶,对指导临床医生采取恰当的治疗对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脑干缺血性梗死 早期影像学表现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和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眼震电图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一青 鞠奕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比较并描述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和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PCI)患者视频眼震电图参数特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 目的比较并描述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和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PCI)患者视频眼震电图参数特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PCI患者和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VM患者,分析并比较其视频眼震图(videonystagmography,VNG)参数特点。结果PCI患者和VM患者相比,扫视试验、视跟踪试验、视动试验、凝视诱发性眼震、自发眼震试验异常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有显著差异,位置性眼震出现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于多种体位诱发出多种方向的眼震成分,持续时间多超过60 s。结论PCI患者的视动系统检查、自发性眼震异常率明显高于VM组,位置性眼震异常率无明显差异;视频眼震电图可能有助于两个疾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后循环缺血性梗死 视频眼震电图
下载PDF
大鼠下肢缺血性梗死模型的制备
14
作者 吕桂阳 刘志红 +3 位作者 朱玉萍 张雪 吴传洋 赵东海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383-385,共3页
目的以不同方法制备大鼠下肢缺血性梗死模型,比较不同制备方法间的优劣,建立有效的下肢缺血性梗死模型。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直接结扎组、股浅动脉结扎组和股动脉结扎组4组,每组8只。对照组切开皮肤,不做结扎,作为创伤... 目的以不同方法制备大鼠下肢缺血性梗死模型,比较不同制备方法间的优劣,建立有效的下肢缺血性梗死模型。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直接结扎组、股浅动脉结扎组和股动脉结扎组4组,每组8只。对照组切开皮肤,不做结扎,作为创伤对照模型。直接结扎组用手术线直接结扎后肢。股浅动脉结扎组和股动脉结扎组分别分离股浅动脉、股动脉,并用手术线结扎血管。观察下肢皮肤和肌肉变化,术后1周处死大鼠取下肢肌肉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和股浅动脉结扎组相比,直接结扎法与股动脉结扎法均可使大鼠后肢出现明显的缺血坏死,但直接结扎法造成损伤面积过大并有严重的炎症反应,股动脉结扎法可造成下肢明显缺血坏死且炎症反应轻微。结论股动脉结扎法是制备大鼠下肢缺血性梗死模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下肢缺血性梗死 模型
下载PDF
3D-ASL与DSC-PWI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5
15
作者 张水霞 张顺 +3 位作者 姚义好 石晶晶 王承缘 朱文珍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8期901-905,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序列、DWI、MRA、3D-ASL及DSC-PWI检查。观察脑梗死患者的3D-ASL、DS...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序列、DWI、MRA、3D-ASL及DSC-PWI检查。观察脑梗死患者的3D-ASL、DSC-PWI灌注后处理图像并进行评分(显示有低灌注记为-1,未见明显灌注异常记为0,高灌注记为+1),并比较分析ASL-CBF与PWI测量的CBF、CBV、MTT及TTP之间的差异。结果:32例中ASL显示灌注异常者有28(87.5%)例,PWI-CBF、PWI-CBV、PWI-MTT及PWI-TTP异常者分别为18(56.25%)、18(56.25%)、19(59.38%)和21(65.63%)例。McNemar检验结果显示,ASL与PWI各参量图像所显示的灌注异常概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2、0.004和0.016);除去在任意一种灌注图像上显示为高灌注的病例后,ASL-CBF与PWI各参量比较的P值分别为0.008、0.008、0.063和0.125,其中MTT及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一种无创性MRI技术,ASL在临床应用中能够较为真实可靠地反映缺血性脑梗死的低灌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梗死 脑卒中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 灌注加权成像
下载PDF
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作业疗法应用进展 被引量:36
16
作者 唐朝正 贾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91-1195,共5页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80%是由缺血性脑梗死导致[1].脑卒中后约有55%-75%的患者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而手功能障碍占到其中的八成以上,这其中只有30%的患者能实现手功能...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80%是由缺血性脑梗死导致[1].脑卒中后约有55%-75%的患者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而手功能障碍占到其中的八成以上,这其中只有30%的患者能实现手功能的完全恢复[2-3].脑卒中造成的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4],本文就任务导向训练、双任务训练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做一概述,以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地指导患者康复,促进患者早日重返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功能障碍 脑卒中后 作业疗法 应用 临床工作者 肢体功能障碍 缺血性梗死 上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2004年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陈光辉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4期261-273,共13页
关键词 2004年 脑血管病 神经影像学技术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脑循环障碍 发病机制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基础病变 健康问题 不可逆性 治疗学 靶器官 血管性 半暗带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评价 被引量:25
18
作者 邰素琴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1710-1712,共3页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发性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是威胁中老年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血管破裂产生脑出血、脑血管血栓引起缺血性脑梗死等情况。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早期康复训练 脑血管破裂 缺血性梗死 脑部血管 脑中风 临床护理 障碍疾病 生活自理能力 语言康复训练
下载PDF
缺血性脑梗死的出血性转化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永庆 王勤周 李大年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HI 血性梗死 血管 缺血性梗死 CT 供血 点片 首先 区分 年代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何霞 崔璨 陈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为脑梗死治疗提供方法。方法:(1)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建立。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实验室进行实验的SD大鼠60例,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完成大鼠...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为脑梗死治疗提供方法。方法:(1)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建立。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实验室进行实验的SD大鼠60例,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完成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建立。(2)干细胞的获取及培养。另取大鼠5只,利用DMEM培养基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采用贴壁法完成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制备。(3)模型大鼠处理。将建模成功后的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建模后仅进行血管结扎,不插入线栓;对照组在病灶部位注入等体积PBS;实验组在病灶部位注入10μl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测定三组大鼠免疫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大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倒置显微镜下第3天第一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积增大,呈多角形或长梭形,细胞开始聚集,第3代细胞迅速增殖,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旋涡状生长,并且具有多层,界限不清;(2)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获得细胞中99%被荧光标记,获得的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对照组与模型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4)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IL-6、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IL-10及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实验组大鼠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CD4^+CD25^+Tregs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结论: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助于调节大鼠免疫,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能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大鼠 缺血性梗死 改良Zea-longa线栓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炎性反应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