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腭骨外侧缝牵张成骨关闭硬腭裂的长期效果和对颌面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柳春明 宋儒耀 宋业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目的 了解腭骨外侧缝牵张的长期效果和对颌面发育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头颅测量方法对经过腭骨外侧缝牵张的 6只和正常对照 8只 Beagle犬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结果 所有实验组犬两侧腭骨水平板均在中线形成骨性愈合。两组动物面长度... 目的 了解腭骨外侧缝牵张的长期效果和对颌面发育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头颅测量方法对经过腭骨外侧缝牵张的 6只和正常对照 8只 Beagle犬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结果 所有实验组犬两侧腭骨水平板均在中线形成骨性愈合。两组动物面长度和高度变量无明显差异 ,实验组面宽度 ,腭骨水平板宽度和垂直板间距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采用腭骨外侧缝牵张成骨的方法 ,能够使缺裂的腭骨板形成永久而完善的骨性修复 ;对面长度和高度发育无明显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 面部生长 腭裂 修复 颌面发育
原文传递
羊颧骨缝三维牵张成骨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恩群 周树夏 +1 位作者 刘彦普 张菊会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索不截骨的骨缝牵张成骨组织学变化.方法采用10~13个月龄普通山羊为实验对象,每只动物左颧骨行三维牵张成骨,固定1、3、5、8周后取材,和对侧空白对照标本比较,观察缝区组织变化、新骨形成情况.结果骨缝被牵开后1周,成纤维细胞、... 目的探索不截骨的骨缝牵张成骨组织学变化.方法采用10~13个月龄普通山羊为实验对象,每只动物左颧骨行三维牵张成骨,固定1、3、5、8周后取材,和对侧空白对照标本比较,观察缝区组织变化、新骨形成情况.结果骨缝被牵开后1周,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毛细血管增生,大量纤维软组织排列有序并连接骨缝两侧,骨缝两侧组织面不整齐,牵张侧成骨活跃,大量类骨质形成;3周时形成较成熟的骨小梁;5周时编织骨形成;8周时结构成熟完整.结论不截骨的骨缝三维牵张成骨,骨缝牵张侧新骨快速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牵张 质形 组织学观察 三维 山羊 纤维细胞 毛细血管增生
原文传递
TGF和BMP在兔上颌缝牵张成骨中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邹敏 周洪 文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观察兔上颌缝牵张成骨时TGF-β和BMP在前颌缝中的表达,探讨上颌骨改建的机制及意义。方法:年轻家兔12只,随机分为7d组6只,14d组6只,戴自制前牵引装置,均持续前牵上颌骨,分别在牵引后7、14d处死动物,切取一侧前颌缝组织块,制作标本... 目的:观察兔上颌缝牵张成骨时TGF-β和BMP在前颌缝中的表达,探讨上颌骨改建的机制及意义。方法:年轻家兔12只,随机分为7d组6只,14d组6只,戴自制前牵引装置,均持续前牵上颌骨,分别在牵引后7、14d处死动物,切取一侧前颌缝组织块,制作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TGF-β、BMP进行染色,光镜观察、灰度值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d较7d2因子高表达(TGF-β、BMP均P<0.05);骨缝外侧带较中央带高表达;成骨活跃者成纤维细胞增多,血管分布增多;骨缝缘无典型的活跃成骨细胞排列。结论:牵张成骨过程中TGF-β和BMP表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 免疫组化 兔模型
下载PDF
前颌中缝牵张修复牙槽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立民 柳春明 +2 位作者 宋儒耀 侯敏 马骁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索用缝牵张成骨技术以组织再生的原理修复牙槽裂。方法 采用犬牙槽裂模型 ,牙槽裂形成术后 2周 ,于前颌中缝处安置缝牵张器 ,外张力 2 0 0g。牵张 2~ 3周 ,裂隙侧的前颌骨向侧方移动贴紧远中裂缘 ,用局部黏骨膜瓣修复牙槽裂... 目的 探索用缝牵张成骨技术以组织再生的原理修复牙槽裂。方法 采用犬牙槽裂模型 ,牙槽裂形成术后 2周 ,于前颌中缝处安置缝牵张器 ,外张力 2 0 0g。牵张 2~ 3周 ,裂隙侧的前颌骨向侧方移动贴紧远中裂缘 ,用局部黏骨膜瓣修复牙槽裂隙。保持 2周后去除缝牵张器。临床观察、连续X线、头颅干骨和组织学检查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对照动物形成规则的牙槽裂 ,无自发骨性愈合。前颌中缝牵张后 ,裂隙侧前颌缓慢向裂侧上颌靠拢 ,2~ 3周与远中裂缘密切贴合。X线片示前颌中缝呈现由窄渐宽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尖端指向后方 ,三角区域的骨密度逐渐增加。骨膜成形术后 3个月 ,原牙槽嵴缺损处骨质连续性完全恢复 ,且牙槽骨段在三维方向上均与对侧相同。前颌中缝恢复正常直线形态。结论 该牙槽裂模型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前颌中缝牵张诱导缝区新骨形成 ,一侧前颌向裂隙移位和局部骨膜成形可达到完善的牙槽裂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裂 牵张 组织再生 动物实验 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骨缝牵张成骨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恩群 张菊会 +1 位作者 刘彦普 周树夏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比较HE染色和三联染色中不截骨的缝牵张成骨组织学变化情况。方法:不截骨直接三维牵张羊颧骨缝,固定期1、3、5、8周取材,进行三联染色和HE染色,与对侧空白对照标本比较,观察缝区组织变化、新骨质形成情况。结果:骨缝被牵开后1周,... 目的:比较HE染色和三联染色中不截骨的缝牵张成骨组织学变化情况。方法:不截骨直接三维牵张羊颧骨缝,固定期1、3、5、8周取材,进行三联染色和HE染色,与对侧空白对照标本比较,观察缝区组织变化、新骨质形成情况。结果:骨缝被牵开后1周,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毛细血管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形成、排列有序,3周时以胶原纤维为主,形成较成熟的骨小梁,周时编织骨形成,8周时未见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结构成熟完整。结论:三联染色5显示固定早期大量胶原纤维形成,染色显示新骨形成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 质形 胶原纤维
原文传递
腭裂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缝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舒大龙 冉炜 郭冰 《广东牙病防治》 2005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建立腭裂实验动物模型及应用NiTiSMA牵张器行缝牵张成骨治疗发育期实验动物腭裂的可行性。方法12只杂种犬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表面处理的NiTiSMA牵张器,对发育期的腭裂实验动物(杂种犬... 目的探讨手术建立腭裂实验动物模型及应用NiTiSMA牵张器行缝牵张成骨治疗发育期实验动物腭裂的可行性。方法12只杂种犬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表面处理的NiTiSMA牵张器,对发育期的腭裂实验动物(杂种犬)模型进行腭上颌缝牵张成骨,修复腭部裂隙区的全层组织缺损。观察裂隙关闭的过程。通过石膏模型,观察缝牵张成骨对上颌牙弓宽度发育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动物腭部裂隙于牵张器植入14d后在腭中线处闭合。缝牵张成骨过程未对实验组动物牙弓宽度的发育造成明显影响。结论表面处理的NiTiSMA牵张器运用牵张成骨原理,能有效地修复杂种犬腭裂动物模型的腭裂骨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动物模型 牵张 镍钛 形状记忆合金 牵张 乳牙列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整复
7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2008年第6期306-309,共4页
骨形成蛋白在不同年龄唇腭裂患者髂骨中的表达;骨缝牵张成骨的比较组织学研究;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痂固化的动物实验;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整复 下颌牵张 中神经生长因子 牵张 术后组织缺损 唇腭裂患者 蛋白 比较组织学
下载PDF
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足的治疗及临床有关问题
8
作者 卢霞 周诺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736-739,共4页
关键词 唇腭裂 上颌发育不足 正畸牵引 正颌外科 牵张 牵张
下载PDF
颧骨缝牵张成骨过程中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恩群 王健 程龙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天然骨缝牵张成骨过程中组织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对牵张成骨的缝区组织经过系列处理,进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间充质细胞在牵引早期大量增生,并不断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后2种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出... 目的:观察天然骨缝牵张成骨过程中组织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对牵张成骨的缝区组织经过系列处理,进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间充质细胞在牵引早期大量增生,并不断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后2种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出具有活跃的合成和分泌功能。1周标本成纤维细胞沿牵引力的长轴方向排列,胞核增大,在其周围包绕着发达并扩张的内质网系统;3周标本大量增生活跃的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核仁增大、粗面内质网扩张、核糖体丰富、线粒体增多、富含紧密排列的嵴;5、8周标本中骨细胞形成并发育成熟,骨基质逐渐矿化,清晰可见新形成的胶原纤维、哈氏管,以及骨基质矿化的过程。结论:三维牵张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活跃,缝区形成新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 超微结构 纤维细胞 细胞
下载PDF
牵张成骨在唇腭裂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司含 钱玉芬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用于唇腭裂(cleft lip and palate,CLP)治疗的牵张成骨技术有两种类型:通过骨切开的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及骨缝牵张成骨(trans-sutur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TSDO).DO于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整形外科界.首... 用于唇腭裂(cleft lip and palate,CLP)治疗的牵张成骨技术有两种类型:通过骨切开的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及骨缝牵张成骨(trans-sutur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TSDO).DO于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整形外科界.首个DO应用于唇腭裂治疗的案例报道于1995年,Cohen等通过面中部牵张成骨成功治疗了单侧唇腭裂(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的上颌发育不足,引发了学术界对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足治疗理念的转变.基于TSDO的腭中缝扩张及上颌向前或向后牵引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TSDO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主要见于颅缝早闭等先天发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技术 单侧唇腭裂 治疗 应用 上颌发育不足 先天发育异常 牵张 COHEN
原文传递
颧骨缝牵张成骨的定量研究
11
作者 张菊会 林佳佳 +4 位作者 张春霞 任伟 胡红胜 邓刚 王恩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研究缝牵张成骨过程中ALP、BGP、Ca含量变化与新骨形成的关系。方法:牵张成骨后的标本经过匀浆、离心,进行对硝基苯磷酸盐法测量新形成骨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利用骨钙素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骨钙素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目的:研究缝牵张成骨过程中ALP、BGP、Ca含量变化与新骨形成的关系。方法:牵张成骨后的标本经过匀浆、离心,进行对硝基苯磷酸盐法测量新形成骨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利用骨钙素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骨钙素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钙含量。结果:骨中碱性磷酸酶在牵张成骨后1周明显升高,3周达到峰值(3.42±0.35)U/g,5周有所下降,8周时接近对照组水平;骨钙素的水平在牵张成骨后有所增加,3周明显上升,牵张成骨后5周达到峰值(74.86±2.71)ng/g,8周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实验组钙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牵张成骨进行,钙含量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牵张成骨后5周,实验组钙含量明显增高,8周时钙含量(46.56±2.20)mg/g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牵张成骨时大量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先后形成,牵张区钙化迅速,促进新骨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 碱性磷酸酶 钙素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牵张犬腭骨-上颌骨缝超微结构的研究
12
作者 高全文 柴家科 +3 位作者 宋慧锋 许明火 京萨 柳春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犬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颅面部骨缝组织在张力作用下的变化。方法制作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扩张器,并用口腔矫形测力器测定其最大力值为3.5N。选择8周龄杂种犬45只,随... 目的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犬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颅面部骨缝组织在张力作用下的变化。方法制作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扩张器,并用口腔矫形测力器测定其最大力值为3.5N。选择8周龄杂种犬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全麻下,去除硬腭中部后部骨质,缝合口腔和鼻腔侧黏膜,形成宽约8mm的腭裂模型。实验组将NiTi—SNA安置在硬腭上,分别于牵张后3、7、14、28、56d处死动物,并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的变化过程。结果电镜下腭骨-上颌骨缝牵张,首先表现为组织断裂,渗出,细胞死亡,随后是骨和纤维生成细胞群增殖活跃,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功能增强,最终恢复正常缝组织结构。结论电镜下可以区分缝细胞的类型和功能状态,提示缝牵张是组织修复与再生并存的过程,张力引发细胞反应特别是成骨反应是导致骨缝增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 组织再生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
原文传递
上颌前牵引支抗种植体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13
作者 杨东伟 温广武 +1 位作者 高晓辉 王邦康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6年第1期14-16,27,共4页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用于上颌骨前牵引的新型支抗种植体。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钛合金材料按照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为两段式种植体机械加工制成,植入猴的上颌骨完成牵张实验。结果在所有实验中支抗种植体稳定性良好。结论支抗种植体结构合理、...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用于上颌骨前牵引的新型支抗种植体。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钛合金材料按照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为两段式种植体机械加工制成,植入猴的上颌骨完成牵张实验。结果在所有实验中支抗种植体稳定性良好。结论支抗种植体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克服了以往上颌骨前牵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 支抗种植体 上颌前牵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