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家驹 庞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8年第3期231-234,共4页
氨基水杨酸(aminosalicylic acid)制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已有50余年的历史。迄今,氨基水杨酸盐已成为轻-中度UC诱导与维持缓解治疗的第一线药物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氨基水杨酸制剂主要包括两大类... 氨基水杨酸(aminosalicylic acid)制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已有50余年的历史。迄今,氨基水杨酸盐已成为轻-中度UC诱导与维持缓解治疗的第一线药物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氨基水杨酸制剂主要包括两大类:①前药,包括最常用的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及近年来发展的偶氮键前药奥柳氮与巴柳氮等(表1);②美沙拉秦制。现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水杨酸盐 溃疡性结肠炎 水杨酸制剂 缓解治疗 临床应用 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 第一线药物 美沙拉秦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的维持缓解治疗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家驹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52-854,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缓解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UC)主要累及结、直肠黏膜或黏膜下层。虽然UC严重患者在行全结肠切除术后,可得到彻底治愈,但目前尚无彻底治愈UC的药物疗法。因此,初发活动性UC患者在第一阶段诱导缓解有效后,应继续进... 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缓解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UC)主要累及结、直肠黏膜或黏膜下层。虽然UC严重患者在行全结肠切除术后,可得到彻底治愈,但目前尚无彻底治愈UC的药物疗法。因此,初发活动性UC患者在第一阶段诱导缓解有效后,应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维持缓解治疗,即治疗应顺序进行,先治疗急性与活动性病变,后进行维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解治疗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肠切除术后 黏膜下层 直肠黏膜 药物疗法 诱导缓解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的无药缓解治疗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阎德文 何新连 陈国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72-976,共5页
2型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目前虽然无法根治,但可以通过某些治疗方式达到“缓解”———即无需用药而血糖正常状态。200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专家共识及2012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提出了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目前虽然无法根治,但可以通过某些治疗方式达到“缓解”———即无需用药而血糖正常状态。200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专家共识及2012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提出了2型糖尿病缓解的定义和标准。迄今国内外对2型糖尿病缓解的标准、时间等尚未统一。本文对2型糖尿病缓解治疗的定义与标准、缓解机制、手段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根据缓解机制提出新三联缓解治疗策略,以期探求2型糖尿病长期无药缓解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缓解治疗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原文传递
内皮素对兔离体Oddi括约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智 马丽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内皮素对免离体Oddi括约肌功能的影响,以及内皮素抗血清对其的拮抗作用,从而为预防缓解治疗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提供一种新的手段。方法:采用终浓度为(0.1nM-100nM)ET诱发兔离体Oddi括约肌收缩,用力-位移换能器测定张力变化,研... 目的:观察内皮素对免离体Oddi括约肌功能的影响,以及内皮素抗血清对其的拮抗作用,从而为预防缓解治疗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提供一种新的手段。方法:采用终浓度为(0.1nM-100nM)ET诱发兔离体Oddi括约肌收缩,用力-位移换能器测定张力变化,研究ET抗血清对其的影响。结果:ET能收缩静息状态下的Oddi括约肌,其作用强度随ET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内皮素抗血清对内皮素所致的Oddi括约肌收缩反应呈抑制作用。结论:内皮素可引起Oddi括约肌收缩并呈刘量依赖关系,同时应用内皮素抗血清可显著抑制内皮索引起的兔离体Oddi括约肌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 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 内皮素抗血清 肌收缩 拮抗作用 缓解治疗 静息状态 作用强度 抑制作用 收缩反应 换能器 ET 浓度
下载PDF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颖浩 高旭 《继续医学教育》 2007年第6期12-14,共3页
自从1941年首次报道以来,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即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目前其适用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对晚期患者的缓解治疗,还包括对早期患者根治术前的新辅助治疗、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及对治愈性治疗后生化复... 自从1941年首次报道以来,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即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目前其适用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对晚期患者的缓解治疗,还包括对早期患者根治术前的新辅助治疗、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及对治愈性治疗后生化复发患者的治疗等。内分泌治疗本身并无治愈效果,甚至其能否延长患者寿命也没有定论,因此对前列腺癌患者选择内分泌治疗时,必须权衡不同治疗方式的利弊,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可能造成的影响,方可作出合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患者 内分泌治疗 新辅助治疗 患者生活质量 缓解治疗 晚期患者 根治术前 治疗方式
下载PDF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凡义 《中国肿瘤》 CAS 2000年第11期503-505,共3页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人 缓解治疗 巩固强化治疗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加沙丁胺醇作为哮喘维持和缓解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小艳 《中国处方药》 2006年第1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氟替卡松丙酸盐 缓解治疗 沙丁胺醇 沙美特罗 福莫特罗 布地奈德 哮喘患者
下载PDF
纵隔、胸腔血管
8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 2008年第5期452-453,共2页
围术期免疫针对性缓解治疗预防重症肌无力术后危象;32例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除术治疗手汗症报道;胸腺类癌外科治疗的长期结果;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非体外循环下保留肺动脉前向血流的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分... 围术期免疫针对性缓解治疗预防重症肌无力术后危象;32例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除术治疗手汗症报道;胸腺类癌外科治疗的长期结果;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非体外循环下保留肺动脉前向血流的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两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胸交感神经干切除术 A型主动脉夹层 纵隔 血管 双向上腔静脉 缓解治疗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效果的预测方法
9
作者 王秀桂 符英金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疗效 急性白血病 缓解治疗 预测
下载PDF
根据第六天骨髓象调整老年人急性髓性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
10
作者 龚芳泽 孙显明 +3 位作者 陈琦 袁钟 李红 刘春梅 《贵州医药》 CAS 199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髓性 缓解治疗 老年人 骨髓象
下载PDF
Medical Journal Reviews医学期刊回顾2008年6月(第6期)
11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8年第3期249-254,共6页
布地耐德/福莫特罗(B/F)维持及缓解治疗: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常染色体显性高IgE综合征患者TH17细胞分化障碍(HIES,‘Job’综合征);变应原分布于少数蛋白质家族。
关键词 医学期刊 高IGE综合征 哮喘气道炎症 常染色体显性 生物化学功能 蛋白质家族 变应原分布 缓解治疗
下载PDF
定期骨髓象观察指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
12
作者 龚芳泽 孙显明 +4 位作者 陈琦 袁钟 李红 罗世惜 谭天海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32-33,共2页
目的评价定期骨髓象检查对急淋诱导化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引例初治成人急淋患音,于诱导化疗首疗程期间定时作骨髓象观察,用这两个时限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比率及/或白血病细胞减少指数指导化疗。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率82.4%(42/51... 目的评价定期骨髓象检查对急淋诱导化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引例初治成人急淋患音,于诱导化疗首疗程期间定时作骨髓象观察,用这两个时限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比率及/或白血病细胞减少指数指导化疗。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率82.4%(42/51),其中首疗程CR率60.8%(31/51)。结论诱导化疗期定时骨髓象观察指导化疗有助于提高急淋CR率及首疗程CR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淋巴细胞 白血病 骨髓象 缓解治疗
下载PDF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诱导缓解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曾玲玲 胡章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小血管炎.ANCA是B细胞被异常激活后所产生的一组自身抗体,以中性粒细胞胞质和单核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而造成全身多系统损害,部分小血...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小血管炎.ANCA是B细胞被异常激活后所产生的一组自身抗体,以中性粒细胞胞质和单核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而造成全身多系统损害,部分小血管炎与ANCA密切相关.2012年Chapel Hill共识会重新对AAV进行了分类,其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旧称韦格纳肉芽肿)、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旧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我国以MPA多见,国外以GPA多见.AAV以皮肤、肺、肾脏最易受累,而肾脏损害多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少免疫复合物型).未经有效治疗,病人诊断后的平均生存率仅5个月.AAV在治疗上分诱导缓解治疗、维持缓解治疗、复发的治疗,而诱导缓解治疗在治疗中起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AAV的诱导缓解治疗进展做相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诱导缓解治疗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小血管炎 韦格纳肉芽肿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诱导缓解期的营养不良状况调查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璟 李静 +3 位作者 何志旭 金皎 吴莎莎 王惠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诱导缓解期的营养不良状况;分析ALL诱导缓解期间疾病本身、治疗、并发症对患儿营养不良状况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血液...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诱导缓解期的营养不良状况;分析ALL诱导缓解期间疾病本身、治疗、并发症对患儿营养不良状况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行诱导缓解方案的ALL患儿病历资料,选取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基本信息,分别于诱导缓解治疗的第1天、第15天、第33天监测患儿的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oby mass index,BMI),并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0例ALL患儿中,诱导缓解治疗第1天存在营养不良16例(40.0%),治疗第15天14例(37.0%),第33天14例(37.0%);在营养不良的患儿中,诱导缓解治疗第1天发生中重度营养不良4例(25.0%),第15天9例(64.3%),第33天12例(85.7%);第1天和第33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在诱导缓解期监测BMI,第1天BMI为15.98±2.17、第15天为15.65±2.20、第33天为15.66±1.92,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0)。对患儿营养状况相关因素的单因素进行分析,感染、消化系统受累、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发生有关,同时对这3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感染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发生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诱导缓解期间部分ALL患儿营养不良程度加重,感染是ALL患儿发生营养不良的高危因素,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可提示营养不良的发生,对患儿进行动态的营养状况监测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营养不良 诱导缓解治疗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症状群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贵芳 杨书环 +3 位作者 田桂荣 马俊红 裴玉燕 张志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induction therapy,IT)期症状群的变化情况。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便利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首次确诊为AML并接受IT的130例患者,运用中文版记忆...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induction therapy,IT)期症状群的变化情况。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便利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首次确诊为AML并接受IT的130例患者,运用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在IT开始前1 d(T1)、IT结束当天(T2)、IT结束后第7天(T3)对其进行评估,运用因子分析确立症状群的组成。结果T1存在4个症状群,为心理症状群、营养症状群、神经症状群和疼痛-出汗症状群。T2存在3个症状群,为胃肠道症状群、疲乏症状群和治疗相关症状群。T3存在4个症状群,为心理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疲乏症状群和形象改变症状群。其中心理症状群在T1和T3存在,疲乏症状群和胃肠道症状群在T2和T3持续存在。结论AML患者在IT期经历的症状群呈动态变化。IT前的心理症状群、IT中的胃肠道症状群、IT结束后的疲乏症状群可作为优先干预的症状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诱导缓解治疗 症状群 纵向研究 护理
原文传递
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斌 高清平 姚春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研究难治或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不同诱导缓解方案的疗效,诱导缓解后不同巩固维持治疗方案对预后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APL57例(包括初次诱导未缓解与第1次复发的APL),按照不同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分组(含砷剂组:单用亚... 目的:研究难治或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不同诱导缓解方案的疗效,诱导缓解后不同巩固维持治疗方案对预后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APL57例(包括初次诱导未缓解与第1次复发的APL),按照不同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分组(含砷剂组:单用亚砷酸组及亚砷酸加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治疗组;不含砷剂组:单用化疗组)比较各组的完全缓解率(CR)和达到CR的时间;按照不同的缓解后治疗方案分组(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化疗序贯治疗组;化疗组)比较各组复发率、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t检验、MannWhitney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结果:含砷剂(亚砷酸)组诱导CR率可达80,明显高于不含亚砷酸组CR率(61.4±9.04)(P<0.05);含砷剂组达到CR时间(36.36±9.56)d,较不含亚砷酸组(47.26±22.21)d显著缩短(P<0.01)。诱导缓解后的治疗对生存影响显著,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蒽环类化疗序贯治疗组复发率9.0,低于化疗组38.9(P<0.05)。序贯治疗组1年、3年生存率是(74.56±4.57)、(60.09±4.64),而化疗组1年、3年生存率仅为(57.84±8.01)、(49.13±13.14)(P<0.05)。序贯治疗组的3年DFS(71.48±1.94),显著高于化疗组的DFS(51.32±13.72)(P<0.05)。结论:含有亚砷酸诱导缓解方案诱导缓解率高,达CR时间短。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蒽环类化疗序贯治疗复发率低,长期生存率高。监测PML/RARa融合基因对提示复发和调整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诱导缓解治疗 诱导缓解治疗 长期生存率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轨迹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晴 胡娟 +1 位作者 彭艳妮 鲁桂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44,共6页
目的 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行诱导缓解治疗患者183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 目的 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行诱导缓解治疗患者183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轨迹的不同类别,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前1 d及诱导缓解治疗1周、2周、3周及结束后1 d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分别为22.86±3.75、26.39±4.12、31.71±4.64、36.54±5.25、39.63±5.06,5个时间点得分呈正相关;通过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将其分为持续高疲乏组(48.09%)、疲乏升高组(34.42%)、低疲乏组(17.4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低疲乏组比较,有睡眠障碍、血红蛋白<60 g/L、低社会支持更易归于持续高疲乏组(均P<0.05),有睡眠障碍、并存胃肠道症状群更易归于疲乏升高组(均P<0.05)。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呈现3种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癌因性疲乏不同轨迹类别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以减轻患者疲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诱导缓解治疗 癌因性疲乏 睡眠障碍 社会支持 纵向研究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下载PDF
Ⅲ型或Ⅳ型狼疮性肾炎患儿环磷酰胺诱导治疗3和6个月后序贯吗替麦考酚酯的非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魏骐骄 王长燕 +2 位作者 李冀 王薇 宋红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7-331,共5页
目的对肾脏病理Ⅲ型或Ⅳ型的狼疮性肾炎(LN)患儿用环磷酰胺(CTX)诱导治疗3和6个月后序贯吗替麦考酚酯(MMF)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方法非随机对照试验。Ⅲ型或Ⅳ型LN患儿,在患儿家长充分知晓CTX诱导治疗3个月(A组)和6个月(B组)后序... 目的对肾脏病理Ⅲ型或Ⅳ型的狼疮性肾炎(LN)患儿用环磷酰胺(CTX)诱导治疗3和6个月后序贯吗替麦考酚酯(MMF)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方法非随机对照试验。Ⅲ型或Ⅳ型LN患儿,在患儿家长充分知晓CTX诱导治疗3个月(A组)和6个月(B组)后序贯MMF不同方案利弊的前提下,根据患儿家长意愿入A组或B组,考察两组疗效和随访12个月时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主要结局指标为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完全缓解:血常规、肾功能、白蛋白、血沉正常,补体C3≥0.73 g·L-1,C4≥0.1 g·L-1,抗ds-DNA抗体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检测双阴性,且24 h尿蛋白定量<150 mg;部分缓解:达到以下任意1项,①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50%,且总量<3.5 g·24 h-1,②血肌酐和尿蛋白/肌酐较治疗前改善50%,③血肌酐较治疗前改善50%,尿蛋白/肌酐<1.0,实验室检测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结果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符合本文纳入和排标准的33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A组和B组在发病年龄、肾活检年龄、性别、发病季节、居住环境、肾脏病理类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诱导治疗结束时(A组3个月、B组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肾功能、补体、白蛋白、尿蛋白、抗ds-DNA抗体和E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诱导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儿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时A组和B组患儿CTX累积用量(mg·kg-1)分别为(94.0±20.5)和(104.1±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个月及6个月时CTX平均累积量与治疗有效率不相关(r=0.95,P=0.051)。两组总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WBC<4×109·L-1、感染、胃肠道不适、月经不规律,均未出现因使用CTX所致的脱发及出血性膀胱炎。结论Ⅲ型或Ⅳ型LN患儿CTX诱导治疗3和6个月后序贯MMF对治疗结局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增殖性狼疮性肾炎 环磷酰胺 吗替麦考酚酯 诱导缓解治疗
下载PDF
IA联合CAG方案序贯诱导缓解治疗原发性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慧平 刘伟红 +4 位作者 李军民 陈秋生 陈瑜 陈颖 沈志祥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6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观察IA[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糖胞苷(Ara-C)]联合CAG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Ara-C+阿柔比星(ACLA)]序贯诱导缓解治疗原发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患者进行IA联合CAG方案序贯诱导缓解治疗。治疗过... 目的观察IA[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糖胞苷(Ara-C)]联合CAG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Ara-C+阿柔比星(ACLA)]序贯诱导缓解治疗原发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患者进行IA联合CAG方案序贯诱导缓解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血生化和骨髓细胞学检查指标。结果14例患者接受本方案治疗,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37岁(15 ̄64岁)。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2例。CR率71.4%,总反应率(CR+PR)85.7%。达到CR中位时间为CAG方案治疗结束后第15(14 ̄29)天。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为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发生率42.8%)。结论IA联合CAG方案序贯诱导缓解治疗原发性初治AML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阿柔比星 序贯诱导缓解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原文传递
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新 赵耀中 +7 位作者 李妍 李增军 袁晓莉 邹德慧 杨仁池 韩明哲 王建祥 邱录贵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5-207,共3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多伴有较明显的出凝血功能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和致死率高。自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砷剂进行诱导缓解治疗以来,预后有很大改善。联合ATRA和蒽环类药物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可以...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多伴有较明显的出凝血功能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和致死率高。自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砷剂进行诱导缓解治疗以来,预后有很大改善。联合ATRA和蒽环类药物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可以使75%-85%的患者无复发生存(RFS)达5年之久,甚至治愈。但亦有相当数量的APL患者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异常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临床分析 高白细胞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凝血功能异常 诱导缓解治疗 全反式维甲酸 蒽环类药物 ATR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